《长津湖之水门桥》 观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此篇观感内容涉及电影剧透,介意者勿入!

  《长津湖》刚播出的时候无论是口碑还是评分都居高不下,作为一部战争片,内容离不开战友情、兄弟情、亲情…更多的还是在描述大战中的战争场景,志愿军战士螳臂当车,在异国他乡超大风雪中,恪守军令只为打退敌军,只想让他们的后辈不再饱受战争痛苦。他们远赴边境线,受过冻、挨过饿、受过伤、挨过枪子,吃冻土豆、冻罐头维持下去,这些苦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但他们的不卑不亢、誓死捍卫国土精神是我们后辈需要传承的。

  在《水门桥》上映前一天,我才鼓足勇气点开了《长津湖》,此前总觉得不看不听不闻,这段故事就会与我无关;但等我真正去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才懂得,有些事儿不接触但它也实际发生过,导演和一众演员用他们最大程度的付出去还原当年战争的场景,想让我们懂得的不是当年战争的残酷、对手的残暴,更多是想说新中国之初的中国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没有坦克、大炮,没有大型飞机更没有直升飞机;在大战中我们除了通过战术取胜,更多的还是依靠一线战士们对党的忠诚和信念,抛弃小我,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心态。残酷的战争之下,活着,是最不起眼的希望。

  《长津湖》交代了战争背景,剧中各类人物,交代了伍家两兄弟的关系,很多的爆破场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血腥,但实际的战争场面会比这更为残酷。分享一个我印象最深的场景,雷公在《长津湖》最后牺牲的画面,说了一句“痛死了”,瞬间让我眼泪打转。每一位战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家庭有亲人,活着来了,却没法再回去了。这应该是我在全片中,在战士口中第一次听到“痛”,他们不是不会喊痛的,只是都忍着不说出来。

  《水门桥》的故事紧接着《长津湖》继续进行,第七穿插连接到了指令继续前进,切断敌人撤退路线,炸毁水门桥是重中之重。从一开始踏上火车的157人,在抵达水门桥的时候,不过十几号人,七连重创之下也没有阻挡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信念。水门桥一战中,我也谈谈我观看后深刻的几个画面。

  第一,平河战死。平河是一位了不起的神枪手,虽然话不多,但对战友们,对伍家兄弟都是辅以真心相对,战场上,因为他的精准猎杀,救下了许多人。他的战死过程,我完全不敢直视去看屏幕,要炸毁大桥,敌军出动了坦克,只有先炸毁坦克才能炸桥,平河在直面战士炸毁失败后,也选择了钻入坦克底下放置炸药包的方式,但不巧的是,他没能全身而退,被敌军坦克重重的碾压,那种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到的疼,最终,吴京饰演的连长伍千里,点燃炸药包,平河英勇牺牲。(这里也有个小关联,伍家大哥伍百里,就义时的处境跟平河相似,平河选择了开枪,导致了伍百里的牺牲)这里让我印象深刻,除了是因为平河被坦克碾轧的场景,更多的是让我联想到,我们先辈战士,以血肉之躯去抵抗敌军的重型武器,这不是个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还有电影背景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于其他资本国家,这也才有了后续国家大力推进重武器制造。

  第二,五人慷慨就义。七连和仅剩的九连战士经过一夜炸毁水门桥的拼死奋斗,最终仅有六人存活下来。其中有伍千里(吴京饰演)、伍万里(易洋千玺饰演)、七连指导员梅生(朱亚文饰演)还有三名九连战士。影片的结局,很多人都知道,只有伍万里一人活了下来,回到祖国。其他五人,在二次炸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的炸桥任务,结局,五人无一存活。五个人,对抗敌军,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逃避,没有退缩,只有完成任务的信念。结局是惨烈、更是壮烈的!伍万里最终也凭着活下去的信念,等来了友军部队,将水门桥的情况及时告知,成功阻断了敌军的撤退防线。水门桥一战,最终我们是胜利的!也只有这个结局,才能告慰英灵!

  第三,伍家兄弟情。全片中其实很多细节部分,都能看到千里十分在意且照顾弟弟万里。前往战场的火车上,千里将万里托付雷公教他“活下去”,多次激烈搏斗中千里飞奔救万里;万里也怕千里的牙吃不动冻僵的土豆,主动把软的给他,很多细节都有去描述这俩兄弟的感情。不是很刻意的,却又是恰到好处的。最终千里选择让万里活下去,除了他年纪最小以外,心里应该也有一丢丢的私心吧。伍家三兄弟,不能都死在战场上,得有人把他们的骨灰带回家乡,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后辈,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先辈们故事,我们学习、缅怀,但不能一直停留过去,更多的还是得向前看,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感知过去苦难,感受先辈不易,

  更多的其实还是要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向未来奋斗。

  还未走进电影院观看《水门桥》的朋友,快带上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去吧!

  此段观感,纯粹个人意见,勿喷。

上一篇:艾尔登法环BOSS简评——恶兆妖鬼
下一篇:宝马X3汽车隔音改装升级 感受静谧小时代!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