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维多利亚》在柏林电影节获摄影银熊奖, “一镜到底”的噱头,激起了许多观众一睹为快的欲望。从一而终的长镜头,其难度在于很难处理场面调度,演员很有可能出现失误,以及对摄影师能力、体力的极大考验。电影节的获奖,认可了摄影师对于这部作品的贡献。仅有12页的剧本,大量的演员即兴表演、对白,历经三次从头到尾的拍摄。没有靠明暗剪辑、特效剪辑拼接,真真正正的“一镜到底”。其后,在本土的德国电影节,包揽了最佳影片、导演、摄影、男女主角、电影配乐等诸多奖项。但荣誉的光环下,观众给出的评价也并非一边倒的赞许,也会有人诟病故事转折欠缺逻辑合理性,抱怨不断摇晃的镜头所产生的不适。

         观看这样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其实最重要的是同理连结心,什么意思呢?就是将自己代入这个一镜到底的真实场景中,在“窥视”别人的生活时,发现过往经验和回忆在脑海里制造的波浪。波浪此起彼伏是生活的常态,化作惊涛骇浪时,也许遭遇的就是被现实所淹没。

          女主角从马德里来到陌生的城市柏林,渴望摆脱乏味的生活、与周围人建立联系。她会向酒保示好,得到的却是对方冷淡的回应。巡视了一下周围的目光后,无趣而笨拙地喝完一整杯伏特加。现实的反馈强化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也许恰恰如此,维多利亚才会选择和四个连夜店入场费都付不起的无业青年,一起在柏林游荡。Sonne、boxer、blinker、fuss四个人其实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向这个陌生的女孩展示这他们的个性,讲述他们有别于常人的经历;也许他们在这座城市也同样迫切的寻求着认可,只是他们的方式是虚张声势、偷窃与暴力;是舞池中全裸狂欢。在破坏规则的过程中享受“冒险”带来的愉悦。不过尽管如此,他们依旧是“Good Guy”,Not a bad person. 也会在同伴的欢笑和温情中变得柔和。似乎没有那个犯罪事件的触发,影片会是个德国版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可称之为“醉在黎明破晓前”,书写柏林某个角落青年人的喜怒哀乐,映射他们的无奈与迷茫。很可惜,“一镜到底”只是聚焦五个人扯淡那就太浪费了,既然导演以犯罪影片为初始构想,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向犯罪。犯罪之前的犹豫、急躁与恐惧,也通过摄影师对于细节的捕捉展现的淋漓尽致——sonne嘴皮上残留的白粉、僵硬的眼神和拿烟时颤抖的双手。但演员精彩的表演和摄影师的努力,并不能够让故事的叙述顺理成章。为什么抢劫一定要四个人?黑老大对于这些人的自信来自于哪里?警察的智商为何一直处在离线状态?等等。故事一步步迈入高潮的过程中,转折点所设计的触发事件略显牵强。

         不过牵强的事件带动的人物转变其实并不牵强。维多利亚是如何从咖啡店女孩转变为抢劫共犯,最后见证朋友的死亡,从容走出酒店,这一切的转变和决策看似突然,但的确合情合理。感情线索可以在那段钢琴弹奏中我们找到:弹奏的乐曲为李斯特的《梅菲斯特圆舞曲》,取材于歌德的作品《浮士德》。身为real berlin guy的Sonne自然知道国宝级作家、诗人——歌德笔下的梅菲斯特是恶魔,两人也开玩笑式的表示喜欢恶魔。为什么喜欢恶魔,因为它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人们潜藏在心底的欲望。就如李斯特在乐谱上写下的故事:“在一间乡间的小酒馆里,正在举行热闹的婚宴,乐师奏起欢快的节奏,人们尽情的跳舞。魔鬼梅菲斯特把浮士德带入这里,浮士德被一位姑娘的美貌所打动,但是并没有勇气接近她。梅菲斯特嘲笑他,并从乐师手里夺过一把提琴演奏起来,马上酒馆就湮没在魔鬼般的旋律中,人们如痴如醉的随着音乐跳舞、喧闹。浮士德鼓起勇气向女孩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两人离开酒馆,走入附近的树林,花儿清香、夜莺歌唱,陶醉于爱欲的甜梦之中。”带着对同学的嫉妒和对努力得不到回报的悔恨,Victoria讲述了自己学习钢琴的灰暗经历。这段经历压抑了她不甘于平庸的欲望,而现在有了sonne的称赞,欲望被唤起,欠缺的只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契机,去证明自己不是那个在弹钢琴的“老太太”。

         这个契机来的很快,fuss喝得不省人事,只得由她来代替,在sonne反复的关怀与不情愿的劝说下,Victoria虽然有一点点不安,但很少表示不快,重复着“I am OK”。甚至在去抢劫的路上,表现的比其他人还要从容和冷静,她似乎在这个犯罪与狂欢的过程中才真正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终于脱离了一成不变、孤独而单调的生活。

         如《浮士德》中所说:一旦陷入官能的弱点,他们就难以挽救。追随着冲动与欲望的夜游小队,最终的结局是被警察围追堵截。想起了一句对《猜火车》的评论:沉沦与堕落也是需要天分的。用在这个影片的结局也非常的恰当,表现得更冷静、更机智的Victoria是最终的“幸存者”,在定格的清晨街道中缓缓走远。这时的她在想些什么呢?承诺给sonne的那杯热可可,还是他死前依旧倔强的神情。

        相比起同样拍摄手法的《鸟人》在各大评论网站的得分(豆瓣、烂番茄、Metacritic),《维多利亚》还是差不多有1分的差距,观众也多少会觉得其故事的完成度和合理性有问题,这也影响了《维多利亚》表达内涵的升华。

        最后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贴在这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尽头!

        顺便说一句:在审视这个世界之前,还是要反观下自己的平庸与软弱。

        评论短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yOTUxMDk0NA==.html?from=s1.8-1-1.2

        兴趣作品,生涩粗糙~ 多给评论意见~

上一篇:美庐臻铂携格林童话IP《新灰姑娘2》,开启小分子草饲奶粉新时代
下一篇:她17岁开始上春晚,出道18年不温不火,和张一山搭戏才迅速走红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