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探春改革为何没有成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贾府是怎么衰败的,红楼梦的悲剧有没有办法避免?这是经常萦绕在红楼梦读者心头的两个问题。很显然,贾府如果不败落,自然就不会有后面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及其他人的悲惨结局。

  要探究贾府衰败的原因,首先要从贾府曾经自发的一次“救亡行动”谈起。

  元春省亲之时,正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可谓是贾府的巅峰时期。

  只是,自从元妃省亲后,贾府就开始走了下坡路,至七十五回时,连贾母常吃的“红米饭”都得可着人头做了,一点富余的都没有,可见贾府确是日渐窘迫。

  其实早在之前,贾府内的有识之士们就已经看出了危机,并尝试过挽回。

  在第五十五回,凤姐因病无法管事,探春成为了贾府执权柄者,她于是牵头掀起了红楼梦书中一场著名的大观园变法行动——探春改革。

  

  “探春远嫁”剧照

  大概的措施有两点:

  一是先从大观园里的“权贵”们开刀。

  探春下令免掉了宝玉、贾环及贾兰等人每月学里吃点心买纸笔的八两银子,也免掉了姑娘们每月二两银子的脂粉钱。

  二是对大观园进行分段包片,将花草树木、稻田菜畦等对应的土地一一分配给府里的婆子们。

  各片区的产出,由婆子们孝敬一部分,剩下的则由婆子们自己得了,贵人们省了管理费用不说,还能得点上供,婆子们也得了多余的出息。

  从这两条来讲,晃眼一看,似乎也就是“开源节流”,无甚出奇,甚至显得有些儿戏。贾府家大业大,这么一改,每年不过能省个五六百两银子,于贾府这等庞然大物而言,实是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这个改革,大有文章。

  第一条暂且不谈,不外乎削减开支,关键是第二条,诸位有没有眼熟,这正是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群众认真听讲“承包制”

  毫无疑问,此举定能极大地解放大观园婆子们的生产力,因为三百年后的土地承包制确实取得了成功。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看,比如将大观园视为整个明王朝,将婆子们视为各地督抚,那么,这条措施则直指税制改革。

  这条措施如果再加上转移支付和预算编制,几乎就是现代分税制的雏形。

  所以,敏探春这个“大观园改革”,绝非作者们的闲笔,而是他们也在思考明亡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解放生产力并改革税制。

  或许他们并具备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和眼光,但他们也一直在试图寻找着解决明王朝问题的方法,并且似乎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探春改革这段,有一段极长的脂批,全文如下:

  噫!事亦难矣哉!探春以姑娘之尊,以贾母之爱,以王夫人之付托,以凤姐之未谢事,暂代数月,而奸奴蜂起,内外欺侮,锱铢小事,突动风波,不亦难乎!

  以凤姐之聪明,以凤姐之才力,以凤姐之权术,以凤姐之贵宠,以凤姐之日夜焦劳,百般弥缝,犹不免骑虎难下,为移祸东吴之计,不亦难乎!况聪明才力不及凤姐,权术贵宠不及凤姐,焦劳弥缝不及凤姐,又无贾母之爱,姑娘之尊,太太之付托,而欲左支右吾,撑前达后,不更难乎!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奸奴峰起,内外欺侮”,八个字就道尽了明末的内忧外患。

  接下来批注中“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其意为“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投书而起,恨不得大哭一场。”

  脂砚斋之愤怒、不甘与悲哀等诸般情绪,在这短短几行批注中,跃然纸上。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我读明史或明代小说时,桩桩见闻、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晚明时期的江南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民阶层,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一点,包括在明代《金瓶梅》里所描绘的市井文化和生活中,也有所体现。而明末江南复社中人及张岱等人的一些作品文集中,更是敏锐地觉察到了晚明这种社会性的变化。

  明末的士人们,也在思考,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由于皇权在晚明的进一步衰落,明初捆绑在全社会身上的枷锁一一打开,人民的人身自由和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一场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思潮正在晚明社会的各个层面酝酿。

  比如戏曲、白话小说的兴起,比如王阳明心学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再比如海外商品、科技及思想的大规模涌入。这一切说明,晚明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破茧成蝶进入新时代前的最后一夜。

  

  《金瓶梅》彩绘示意

  可惜的是,清廷的铁蹄打断了这一进程,不能不让人为之遗憾。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即是真实。尽管清初人们不得不剃发留辫,但是,明末思潮鼓荡起的冲天巨浪,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平息。

  这些探索性的思考,纷纷反映在明末清初的各种艺术作品之中,红楼梦中探春改革这一节,便是余波。

  贾府的衰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其中有产生于内部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贾府体制下养了大量无用的食利阶层(公子小姐高等丫鬟)、又有如赖大这般高级奴仆贪腐主家财物等等。

  有个典型的案例。

  贾芸,本想谋个差事,结果好几次差事都被人抢了。后来经人指点,贾芸去借了15两银子,买麝香冰片孝敬琏二奶奶,才得了一个采办花木的差事。买花木府里给了200两,贾芸却只花了50两,剩下150两便落在自己腰包里。

  贾芸为何这么做?因为别人都这么做。

  因为他不巴结凤姐就没法做事,因为为贾府办事得点好处已成了“成例”,这是真正制度性的缺陷。

  这样的贾府,岂有不衰落的道理?

  贾府,不只一个贾芸,而明朝,也不只一个贾府。

  探春改革,是作者对明朝的一种制度改革设想,算是寄托了作者们的美好愿望,只是已经没有机会实践了。

  内有硬伤,对外,贾府也是穷途末路。

  乌进孝年底交租,钱粮年货较之往年,已是少了许多,但即使如此,清单上的物事之多,也让人直面感受到明代贵族和官僚盘剥之重。

  荣宁二府一共还剩八九个庄子,其中有两个还报了旱灾,贾府收入比之以前差了不少。

  从乌进孝对话,我们可知贾府原本不止这“八九个庄子”,少了的庄子哪里去了呢,原文没说。但其实也不难猜,明朝此时已是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之下,贾府各地的庄子受到波及也属正常,佃户们不是死就是跑,庄子自然也荡然无存。

  

  清代红楼梦彩绘乌进孝进贡示意

  贾府之衰败,折射出明末时的天下大乱,否则,偌大的府邸,岂有如此迅速败亡之理?贾府最终黯然收场,也是真正应了“与国同休”这个词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制度性缺陷”一直是各种组织团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也好,国家也罢,体制长期僵化,必然会积弊丛生,这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因此,一个有活力的团体,需要不断审视自我,要敢于举刀自向,剔除团队中滋生的不合理因素,方能持续保持团体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如果任由“制度性缺陷”长期侵蚀团队机体,其危害在和平久安时尚不会显形,一旦贾府那般遇到外部形势剧烈变化,则悔之晚矣。

  生死存亡之道,不在最后的搏命一击,而在日常的防微杜渐。

  探春改革,终究无力回天,贾府,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亡,当荣宁二府沉浸在安逸之中不思进取时,其最终命运就已经注定。

  红楼梦一书,博大精深、贯通古今,一些深藏在书中的蕴意,即使放在今天,也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

  

  红楼梦古本

  结尾处,奉上诗词一首,以作本期总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篇:肾太“穷”,过早的泄?中医认为是肾失去了封藏的能力
下一篇:韩剧《喜欢的话请响铃》第二季将播,预告一出,宋江成了最大争议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