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这张脸,这部暗黑系新片也得看!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如果有人还不知道龙星凉是谁,那么想想,你们是怎么被这张封面图给吸引点开推文的。即使,这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

  

  因为算是推理片,剧情就简单介绍一下。

  故事背景是在死刑时效刚开始废除的日本,从这时开始,杀人潜逃,不再有所谓的时效过迁,因此免遭罪责之说。

  但是这时候,有一个男人(藤原龙也),自称是22年前一桩连环杀人案的主角,他以嫌疑犯的身份现身,并且出版了一本自白书。一时间在社会引发了热议。

  

  你会奇怪他为什么没有被抓捕。

  

  因为,这个男人现身的时间,恰巧是在“时效废止”这个条令生成的前一天。也就是说,他赶上了时效有效期的末班车,依然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和他这一条线并进的是警察(伊藤英明)。通过后面的叙述,可以得知,警察的导师,也死于这桩22年前的连环杀人惨案。

  

  而这桩惨案的被害者家属,黑社会老大、医生以及书店小职员,也都和警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都想获得真相。

  

  而嫌疑犯这边,出版的书目也在社会获得了巨大反响。看看这个签售,热销的阵势,和偶像应援根本没什么两样。

  

  有时候,在电影里,特别是日本电影里,猎奇,恶魔性......人类的心思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嫌疑犯还和警察一起,获得了记者采访。

  

  然后在其后的访谈节目上,又有一桩奇怪的电话打进来。然后一个神秘的视频被提供在现场播放。到这里,又抖出了一个新的包袱,警察的妹妹,也在这桩杀人案中神秘失踪。

  说实在的,mark已经挺久没有看到过这么直接和血腥的勒脖子镜头了。

  

  剧情也讲到这里,多说一句,悬念感就少一分,观看体验也会随之减弱。

  日本的推理文学分成两种类型,本格推理和社会推理。通俗一些来说,那些很传统的,格局比较严谨和精巧的,或者说和现实有一些隔离的,被称作本格。各种迷宫杀人事件啊,美术馆杀人事件一般都是本格派。

  社会派就比如东野圭吾的大部分作品,《白夜行》一类。侧重人性和社会。

  

  很有意思的是,近几年热门的推理题材日片,都是以社会派的形态出现的。

  像之前提过多次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愚行录》《怒》,包括这部。本格推理更多的见于sp。

  

  这有一部分也许是因为社会派推理的故事容量更能满足银幕作品的需求。不仅有缜密的解析探案,还有特定的背景,贴合现实的人性剖析,以及多元的场景塑造。

  在此片里面,开头的积累蒙太奇可以看到22年间日本城市建设的一个推演,这算是对历史时空的一个涉及;还有这个片,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困境,都有无法走出的伤痛。反观之本格推理,侧重解谜和破案,放在大银幕上,人物的这些前史后记怎么处理得好看,确实是一个问题。

  虽然mark依旧觉得本格的精彩程度是无可替代的。

  

  还有随着这本自传的出版,媒体啊,普通大众给出的这些超乎寻常的热烈反响,也是对现实的映射,什么都可以拿来消费,不论是娱乐,还是仇恨和苦难。

  

  至于为什么在前文说,看这个片之前,最好不要看卡司。

  如果你看推理片不在乎结果,可以忽略下面的话。或者对这些不太敏感以及不想受到干扰,也可以直接忽略。

  日片的卡司序列其实可以当作一个角色关系的初构,除去担纲绝对主演的放在最前面以外,如果演员的名字以格外瞩目的形式出现(比如一次只有一个名字,名字前有特别出演什么的.......),则代表着在这个故事中也占有绝对的份量。不管出现的顺序如何。

  这个片子恰巧在开头就有卡司的展示,所以,慎看。

  

  PS:mark是看完才知道,这个片子翻拍自韩国朴施厚2012的同名作品《我是杀人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的,也可以在评论下回复一下感受。

  

  -THE END-

上一篇:【53】畠中祐的月更片单:《白日梦想家》
下一篇:城中城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