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太平庸的解读《心灵奇旅》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心灵奇旅》是我最近唯一有兴趣的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梦想成为爵士乐手的音乐老师乔伊,掉入了一个没有井盖的下水道,阴差阳错地灵魂出窍,然后又壮志未酬地重返地球,最后他和他的同伴22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活在当下。这部片子有一个平庸的解读——“平庸的生活仍有可以有不平庸的火花(spark),人生目标可能会成为一种执念阻碍这些火花的发现”,电影还隐藏了残酷的部分,那就是,人往往是死了以后才能获得以上感悟。

  这部电影里有为每个人准备的东西,那就是发现生活的一点点幸福。躺下看着天空一朵云和另一朵云的相遇,低头踩着落叶听着它们发出的声音,嘴里品尝着棒棒糖的不同滋味,地铁里驻足欣赏着街头音乐家的歌声,就比如说我看电影的时候吃着爆米花,它的香甜可口也是生活的片刻幸福,遗憾的是最后旁边的妹子举着她空空如也的爆米花桶质问我,“你怎么不吃你的”。

  不少影评说,这部电影教会了自己如何生活。我理解这是表达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但真正的生活远非如此,它有着痛苦的一面,比如年轻人们自称社畜,背着房贷车贷,通勤几十公里还过着996的生活,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无非来自于成功的欲望,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只针对可以抵达罗马的人,在此之前,却自嘲自己只是在假装生活。电影则使用戏剧化的手段处理了这些痛苦,乔伊掉到下水道不会死,还有着重返地球的机会,路口终日举着广告牌的打工人,还能在灵魂世界里成为船长。电影中永远不会告诉我们,如何和这些无聊和疲惫共处,却只是告诉你那不是痛苦,反而生活的另一种美。

  电影没有教给你人生目标不重要,相反的,人生目标的达成很重要。电影里,乔伊梦想成为一名爵士乐手,在他成功在酒吧演奏后,才猛然发现手心里的一片落叶才是生活的意义。因为目标实现了,再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才变得有说服力,乔伊若是当不了爵士乐手也就没勇气说出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网上曾经流传着一个通过加入创业公司28岁就实现财富自由的郭宇,他也教导人们说,要多去享受生活。但大部分人才华平平,运气平平,不是不想享受生活,只是为了生活需要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当然人们往往也有一种错觉,只有达到了成功,尤其是财富上的成功,才有主宰生活的意义的话语权,但找到了几捆发霉的钞票,不意味着开启了人生的金库。就比如《月亮与六便士》的斯特里克兰德,放弃做一名富裕的股票经纪人,扔下优渥的生活,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不断忍受着贫穷、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只为了艺术上的追求。按照《心灵奇旅》的标准来看,拥有执念的斯特里克兰德没能力发现原来生活的spark,只配在灵魂世界里做一个“make the trade”的黑色怪物。

  这就是为什么“平庸的生活仍有可以有不平庸的火花,人生目标可能会成为一种执念阻碍这些火花的发现”是一个平庸的解读。那到底该如何生活,人们就跟着不同的作品价值观不断摇摆。《月亮和六便士》和《心灵奇旅》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不同的价值体系就是不同的坐标轴,会将同样的事物放在了不同的位置,斯特里克兰德抬头看见了月亮,人们拍手叫好,乔伊低着头挖掘着地上的spark,人们用力鼓掌。每个作品都很有道理,每个作品都离自己太远,最终人们笑过哭过感悟过,可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真正令促使乔伊发生转变的动机,是萨克斯演奏者的一句话“明天照旧来这里演奏”,乔伊这时才发现实现了爵士乐手的目标,也不过如此。加缪《西西弗斯神话》阐明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乔伊正是如此,这一刻他才真正发生了改变。

  《月亮和六便士》里,人们跟斯特里克兰德说: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很有才华吗,你想投机取巧被画商看中出画展成名赚钱吗。斯特里克兰德摇头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个伟大的画家,我不是米开朗琪罗,不是的,但是我有自己的东西。

  生活的意义到底并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自己的东西”。这正是《心灵奇旅》真正隐含的意思,它告诉你要热爱生活,但不仅仅是通过发现平庸生活的闪亮之处,而是要找到自己的东西,就像影片中乔伊看着22留下的棒棒糖,半块面包,落叶等平凡的事物,最终选择去用钢琴演奏自己的感受,因为音乐就是他自己的东西。

上一篇:Kev的视频学习
下一篇:对于患有恋爱恐婚症的人,是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吗?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