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祈祷落幕时》和《人间失格》有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渴望幸福的祈祷一重又一重,终有落幕之时” ——《祈祷落幕时》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是谁在祈祷?又是怎样祈祷着?

  浅居忠雄以假身份在核电站工作,苟且偷生的生活,这片黑暗中,女儿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祈祷是女儿能幸福地活在阳光之下,为此,他把苟且于世作为对自己的惩罚,他努力的维持着来之不易的平衡,不能被人发现自己的存在,即使是杀死无辜的苗村老师和押谷小姐。身患抑郁症的田岛百合子离家出走是为了保护儿子不被自己伤害和拖累,在棉部俊一写给加贺的心中,她形容在那里的生活是“忏悔和感恩的每一天”,她最灿烂的笑容是得知儿子获得剑道冠军并成为一名警察时,她坚定的拒绝收下杂志:“恭一郎今后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如果留着这张照片,他在我心里的成长便停止了。那个孩子一定不希望这样”,说这话时,眼里是对孩子的期待和爱散发出的光辉。

  但祈祷终有落幕之时。浅居忠雄被女儿成全而死亡,田岛百合子心念着孩子在狭窄的房间中孤独的死去。但是如果一想到,他们在那边可以看着自己的孩子,或许可以有所释然吧。对那些生活昏暗的父母,孩子就是面对生活的全部动力,没有被孩子惦念,他们会很伤心吧。人老了,或许唯一的盼头就是想看着孩子出人头地,过得幸福。所以,希望那些不理解这些父母的孩子们,多去承担这一份期望,哪怕它有些沉重,但这是这世界上给你至纯的爱的人生活的最大动力,甚至是唯一的动力。他们也很脆弱,需要孩子的关心和鼓励,需要孩子的宠爱,但他们却又那么坚强,这都是因为他们是某人的父母。

   (图片来自百度)

  这个世上有一种“见光死”的人。一种是受生活所迫,不能以正当身份生活;一种是以正当身份活着,但内心处在阴暗中。东野圭吾《祈祷落幕时》中描绘的浅居忠雄便是这样一个人。他受生活所迫不得已逃跑,在偶然中可以用假身份活下去,为了女儿的名誉,他是不可以被人发现还存在于世的。还有一种便是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描写的叶藏。明明在别人眼中正常的活着,但心中总认为这份安定是自己伪装的结果,真实的自己是不被人接受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游离世外的人,他骄傲又害怕与这个世界不一样,他理解不了人们,但不屑却又渴望着融入。他自杀,但是他在老板娘的眼中却是像神一样的孩子“我们认识的叶藏,又直爽又乖巧,要是不那么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还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呢。”

  那么,浅居忠雄和叶藏是否真的“坏”呢?浅居忠雄的杀人动机是对于女儿至真至纯的爱,这份爱是美好无私的,但他做的事情是那么的冷酷无情,他值得被理解原谅吗?叶藏否定自己,他的一生并不是定义上的成功,他也不是定义上的好孩子。他的痛苦来自在乎他人,但他又执着融入世界,他真实的自己值得被爱吗?

  我认为,浅居忠雄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他抱有最美好的情感,被生活逼迫前行,他不得不逃债,不得不假冒,不得不杀人。他苟且偷生,活的畏畏缩缩,最后甚至求死。但是这样的人生仍然很精彩,虽然不自由,但他却一直在隐忍挣扎;他虽然因为亲情的羁绊杀人,但这份亲情是如此美好和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生命的最后,可以说一句“我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我无悔”,但是什么样的人生才可以让自己满意?富有?自由?从容?我们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拿这些已经规定好的标准来约束我们的未来,不觉得太难了吗,未来不可预测,但我们却要它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却只用几个词来定义未来,未来是定义不过来的。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到什么程度?不管别人的看法只追随自己的内心吗。什么时候从容呢?妻子和你生气的时候,我认为慌乱一点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我们本身不清楚自己所谓的标准。我们所谓的标准也无法完全合理的审判未来全部事情,审判大多数事情都做不到。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生呢?

  追随自己的内心,顺其自然的活着。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有恶也有善。我们的一生都会伴着善走,这让我们给了自己离世时原谅自己的理由。我们做事情要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那个期望不是理智的感性的,它是完美的期望。达到那个期望时,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很快乐,自己也很满意。它是发自内心并结合了理智的期望,不是完全自我,心中有他人,有周全,有你走过的路。当然,你的期望会受到生活的阻碍,你会挣扎,会伤心,会失望,会焦虑,会抑郁,最后可能一事无成,心却伤痕累累。有人的伤会结痂,会痊愈,他继续向上。有人的伤不会愈合,一直流血至死。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我们认真的受伤,认真的挣扎,认真的幸福。我们坦率的面对生活,认清现实,不骗自己,然后去争取幸福。做到这些,我认为生命的最后,你一定会满意的。因为善给了你原谅的理由,痛苦让你欣慰。顺其自然,你会发现,原来一切开始前都铺好原谅,所以不用怕失败受伤。尊重生活真实的样子,它早已为你最好最满意的人生。

  所以浅居忠雄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至于杀人,这应该就事论事,按照法律来判断。毕竟,法律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维持社会的秩序。

  对于叶藏,我是这样认为的。他真实的自己是可以被部分人接受的。在生活中,我们渴望让每个人都接受自己。但那个自己,指的是社交形象。我们不得罪人,照顾每个人的心情,说话思虑。这些事情太累,我们部分是出自善良,部分是压力的迫使。有时,我们也渴望自私一点,少考虑一点,但大多数的时候不能。好的社交形象可以通过学习方法让每个人满意,这是社交。但是,并不是每个人有权利面对你的真心,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真实的你。真实的你是个性的。这就是我说“部分人”接受叶藏的原因。真实的属性就是瑕疵,就是不完美,就是不被所有人喜欢。人设可以修改迎合,但是真实的你不能。真实的自己是复杂的,是独特的,你或许和别人不一样,但那都是正常的,是合理的。我们会觉得真实的自己很恶,是不被人接受的。但人不就是擅长记住不好的点吗?你只是忽视了自己好的点罢了。事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善有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的,没有你是那么独特,那么的恶,恶到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状态。讨厌自己和自卑对于某些人,它们是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读完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后的一些思考。用词和言语不当望宽容和指正。希望有其他看法的朋友们评论区一起讨论。^-^

上一篇:泰山归来:险战丛林(原声版)
下一篇:宋芸桦女神范亮相电影节 柴智屏现身力挺旗下艺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