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不普通的你我的普通青春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我很少有写影评的习惯。但二刷完《闪光少女》,却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中二如我,一直觉得世上根本不可能有片子能拍出我所经历过的青春,看看满荧幕那些好学生、问题生的堕胎早恋,离别分散,觉得青春剧真是魔幻又平庸。但《闪光少女》却给了我十二记连环耳光,打脸声十分清脆。

  它完美还原了2000年至2005年里,我所经历的青春。

  (以下含轻微剧透)

  关键字一:认同

  一刷结束之后,我在某平台看到一个评论:“闪光少女的立意也太老土了!现在玩二次元的小年轻谁还在乎你认不认同!”

  不在乎吗?

  不,一定是在乎的吧。

  时间往前数,2000年,我刚上高中,正式从一个单机漫迷跨入到真正的二次元领域。接触到了COSPLAY,漫展,霹雳布袋戏,乐队,舞台剧,CV圈,露西弗……百花缭乱,大神频出,惊叹这些人怎么那么有才华,太了不起了!于是一门心思扑入其中,广结好友,并且将二次元变成我三次元生活的重中之重。

  再然后,我听到了三次元传来的声音……

  “你做那种衣服有什么用,穿得出去吗?”

  “妈妈,白发魔女!”“别看,一帮神经病!”

  “你喜欢看同性恋啊?变态啊哈哈哈哈!”

  “你看日本漫画啊?哈日啊脑残咯!”

  “这是什么啊,歌词好恶心啊!”

  愤怒啊,委屈啊,但是人微言轻,三次元里没有二次元的朋友。这些人代表了主流的声音。

  当时的二次元er,境遇与影片里如出一辙。烧汉服,被私摄,漫展偷拍,围堵辱骂,被主流斥为妖魔,真是难受的不要不要。

  而我也和樱仔一样,因为不是“正常人”,所以欺凌嘲讽充斥了整个校园时代。哪怕我能抡起椅子把那些人打回去,也躲不过家人亲戚的冷嘲热讽。

  这个时候,太渴望有人认同了。特别想告诉那些人,这些东西不是变态不是神经病,我喜欢它这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所以当看到陈惊站出来帮樱仔的时候,我真的特别特别感动。因为当年没有人能这么站出来,为二次元撑腰。

  偏题了,把时光拨正回来,2017年。

  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二次元文化经过多年沉寂,终于随着90年代的崛起而出现在大众面前,国漫兴盛,漫展频出,布袋戏都可以在大陆正式播放,古风受到追捧,舞台剧有了专业的比赛,CV进驻职业圈,耽美题材都变成了影视爆点。

  这时应该不需要认同感了吧?

  是这样吗?

  很多三次元或者二次元浅层者以为,是啊!你看你们二次元多潮!

  那有人想过,宅舞的尴尬吗?想被认同,想摆脱"广播体操“的污名;

  有人了解吗,出了二次元,鬼畜被人觉得“刺耳又神经”;

  有人理解打Call应援和wota艺的区别与初衷吗?

  有想过虚拟偶像的处境吗?很多三次元说“不就是调音吗,算什么歌手,还那么难听。”;

  (很遗憾,之前我在某潮流艺术达人的公众号上做过《九九八十一》的专题推荐,后台反馈基本如此。)

  还有二次元音乐与主流音乐间的冲突,爱好与商业之间的矛盾,二次元偶像与三次元明星的交锋,以及二次元内部的各圈层各文化的对立……

  诸如此类,真的太多了。觉得二次元不需要被认同,可能根本就没有深入二次元。

  只要主流观点还把持着话筒,亚文化就一定希望登上舞台,让他们大跌眼镜。

  “看到没,我们也超厉害的!”

  所以当2.5次元乐队在漫展、在对决、在音乐厅上披荆斩棘华丽亮相的时候,

  我只想说,谢谢《闪光少女》,把我这个小透明一直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搬上了大荧幕。

  看到没,我们二次元,这些古风、COSER、应援,也超酷的!

  关键字二:执着

  我觉得,“执着”是影片对二次元的核心定位。

  执着萌文化,无论在宿舍还是聚会,都坚持Lo娘装扮的贝贝塔塔;

  哪怕被人欺负到自闭,也坚守着精神支柱不动摇的樱仔;

  还有坚持日常COS服,把动漫高冷中二(划掉)精神融入骨子的千指大人;

  所以哪怕同学民乐,502宿舍也是大家眼中的异类。

  二次元们也亮出标语,“人——类——退——散!”

  随着剧情的推移,502宿舍马甲被扒,原来以千指大人为首的一票古风圈巨巨(别说贝贝塔塔樱仔不是,出去简直秒杀我等渣渣)

  听到他们在说,喜欢古风,为此学习了很多,钻研了很多时,我又想起了古风圈的曾经和现状。

  如果没记错,02年的时候古风才刚刚兴起,领头的是霹雳圈,出了众多的优秀填词作品,然后星火燎原,“唱响耽美第一人的”清响,浣姬、素问、野火大鸿等一票优秀的词作者纷纷冒头,当时还没有墨村,也没有满汉,当时的词作歌手犹如过江之鲫,许多作者巨巨纷纷下海填词。当时的古风虽然传播渠道单一,但精品众多。

  由于前期打得好,古风出场率越来越多,二次元里哪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再后来,墨村的创立正式把古风音乐带到一个高度,越来越多的人都投身进来。但盛极必衰,当古风在二次元中占据了庞大江山后,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有的词作为了表面华丽,将一堆繁复辞藻硬砌在一块,完全不管词义是否通达;有的听众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只认为词作哗众取宠,遂带节奏说古风一无是处。又有一些人觉得,现在的词意识流高大上,前人那些质朴到通俗的歌词什么玩意儿。

  (这里自首,我是那种遇到命题歌完全没辙,顾及词义只能软砌的人。明明喜欢豪放派,但随心写出来的都是田园风,功底不够,垂泪。)

  所以看到影片里,千指大人他们为了古风看了通史,翻烂了乐器演变,努力学古文,我是又感动又惭愧(我连资治通鉴都没读完大哭),而且影片中所说的并不夸张,我所知道的几个作者或者词作,的确也都是学富五车,都是动笔之前研究资料就看一大摞的人。

  尤其是当千指大人说,“我喜欢古筝!”贝贝塔塔附和,“我也喜欢我们学的乐器呀!”时,这群二次元er身上的坚持,明知艰难而为之的品行,真是给我们这些现实中的二次元er好好地上了一课!

  所以,二谢《闪光少女》!

  关键字三:中二

  以前屏幕上那群少男少女,一个个女神男神范十足……对于真实性我是很质疑的。

  毕竟人不中二枉少年啊!

  可能我是一个囧人,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青春时代,简直是中二到死啊!

  扮冷酷扮硬汉,嗯,是我。

  学展令扬二十四小时挂着微笑,嗯,是我同学(男)。

  烟花烫黑眼线视觉系,嗯,是我同学。

  一言不合订做一套COS服在桂林公园搞外景,嗯,是我那群二次元小伙伴。

  什么打群架视察闹事儿,我们都干过;保护学妹和高年级打帮战,我们也干过。

  热得快加热水瓶吃火锅,是不是比电影里还酷?

  一群人觉得自己可能有超能力,跑到天台上对着空气做实验;动不动就戏精附体各种情景带入,西游记宿舍钢管造型你可见过?现在说出来都觉得我们可能是个神经病。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啊!

  我觉得和电影比起来,我们的青春尬上一万倍啊!

  什么听国歌立志,摆爱心追师兄,一时兴起搞乐队,真的都太正常了!

  我最早会想玩COS也不过是因为“哇他们好帅啊!”仅此而已。

  青春不就是热血中二,情绪来了就上头吗?

  那些说《闪光少女》前段尬的朋友,你们有没有过青春呀!

  【题外话。举个真实例子:我们班当年人人都挺有“背景的,其中一个男孩子在外面混的不好,只有他前座对他还不错(一个漂亮姑娘,两人纯同学关系)结果那个男孩子后来把姑娘的手机偷了,被抓包还拒不承认。漂亮姑娘的好友,另一个同学,人漂亮但个性很好笑起来傻呵呵的,当晚就叫了群社会混混把他给堵了。原来这个姑娘当时的男朋友是个更厉害的混混。然后姑娘叫人把他堵学校门口,义正言辞的给他讲道理,说“你在外被人看不起被人叫XX,受伤了别人递卫生巾,只有她给你包伤口,你还偷她手机你是人吗?”云云。我觉得这要被放入电影桥段,估计也会有一群人说什么很尬很红很正╮(╯_╰)╭】

  关键字四:二次元

  有的人觉得这部影片把二次元给夸大了,我却觉得夸大的成分真的不多,甚至都没完全表现出来(毕竟二次元在影片里是点缀吗我懂我懂)

  有人说,现实中的lo娘不会在宿舍中还戴假发穿lo服,上街也不会穿全套。可其实lo娘在家兴致所起也会打扮的美美的,上街参加茶话会也是全套打扮的啊!(此处不分流派,只说现象),还记得吗,暴走大事件前几期采访,不就在街头采访到两个lo娘打扮的可爱妹纸吗。

  有人说,阿宅的房间不会这样的。嗯……没钱的阿宅,是不会啦(露出贫穷的微笑),有钱的阿宅,除去性别和布置风格,还真TM差不多呀(捂脸)而且国外国内的二次元阿宅们都很像啊。看过国外国内阿宅的动漫直播或者房间展示,你就会回来赞同我的。(=v=)

  还有人说,二次元而已,有必要把它变成民乐的救世主,把境界提那么高吗?我可以很严肃的说,有必要。千指大人的原型是B站的音乐区的一位UP主,当年多少人因为他的几首练习曲,哭喊着“教练我要学古筝!”,最高时单个视频点击率破千万,传至海外。至此之后,B站民乐视频大量爆发,好几个镇站之宝都是民乐。甚至有好多评论说家里的弟弟/孩子听了之后说要学。这都是非常真实的例子。(昨天一妹子被我安利后,让他家小朋友看了千指大人片段,小朋友对古筝表现出强烈兴趣)

  再说一件事,王之炀爷爷,不知道还有人记得吗。当时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求助,希望在爷爷病危之际,能了却其心愿,再给老人唱一遍古曲《长恨歌》。五天时间,数万转发,多少古风圈音乐人加入。参与到这首歌的每个人,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不为钱帛名利,以一己绵薄之力,竭尽所能,还原古谱,重新编曲,帮老人完成心中的愿望。其中,"丢子"、“洪尘"和"皓水皓水"三人的版本完成度最高,而皓水姑娘也将老先生提到的另一首《木兰辞》也做了出来。这种响应度和完成度,完全不亚于影片中,最后音乐厅的那一段。一样非常的燃!

  (木兰辞指路:http://5sing.kugou.com/fc/13433568.html)

  (长恨歌指路:http://5sing.kugou.com/fc/13425691.html)

  我觉得电影把这群二次元的年纪定位的非常好,高中。要知道高中的Coser,古往今来都是高贵冷艳的主(绝对不是贬义)不管是出完外景,盛装打扮去吃撸串火锅,还是一脸高冷内心小害羞小激动的搭地铁,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02年的时候在文庙,第一次见一群Lo伪娘,在路边撸串,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所以这个年纪做出任何破廉耻的事情我觉得都合情合理呀!

  还有画了分解图找裁缝做服装那段,十万个点赞。这是我们当年的日常啊!那时候淘宝还不盛行,我们都是自己走街串巷找裁缝,画原型图、分解图,挑选布料再送到裁缝跟前,互相讨论外加鞍前马后,就为了省一点手工费,让自己的单子排到前面去。

  不过吐槽的地方也有。比如漫展那段,舞台也太小了吧嘤嘤嘤。我去过最小的漫展(长白山那次)舞台也比这个大啦哈哈哈。而且千指大人上台时候底下观众的反应也不太像漫展上的情况,就算没人打CALL,围观肯定还是有的,更不要说一群小迷妹。你们造漫展上哪怕是为了抢作者签售都会有人夜排的好吗。那段真的不太科学。

  以及千指大大的假毛和服装。嗯……有点……嗯……不应该是那个样子的,造型也不应该是那么单薄……嗯………………

  还有两位lo娘的装扮……嗯……不晓得二次元指导有没有给他们科普过lolita的派系啦……感觉有点太混搭哈哈哈。

  关键字五: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闪光少女是非常适合二次元er,尤其是在某领域有过浸淫,或者从古早期走来的二次元er观看。共鸣强的不是一点两点。强烈安利还没有看的小伙伴快去电影院看一场吧!你不会失望的!

  题外话:

  宣发相关的请点叉吧,是说你们的。

  如此优秀的一部作品,又有梁翘柏、杨宗纬、周笔畅、中岛美嘉、徐佳莹、GALA、祈、鲍晶晶、EVA团队坐镇的超级华丽幕后班底,居然被宣发完美的Miss掉所有爆款,真的让人不得不服气,年度最佳反面教材。

  可以说这个剧组最失败的一点,就是找了一群完全不懂二次元的人来做这部电影的宣传。从最早给女主招黑,到那篇《24岁以上禁止入内》的宣传软文,还有那个令人恶心的一跪。我都要求求各位宣发了,老老实实发物料就可以,别发言别发言别发言。我搜了官方发的东西之后非常鄙视这部电影,还是被B站UP主的影评给勾起了兴趣。如果二次元宣传的负责人没有找UP们商业合作的话,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给B站那几位UP发工钱。他们居功至伟啊!!

  最后,还是希望《闪光少女》能变成一匹小黑马突出重围啦。我觉得电影除去华丽的手法,最重要的是能讲一个让观众有共鸣感或带入感的故事。这点,《闪光少女》做到了。笔芯!

上一篇:监制王晶推正能量 《大师兄》演员还原甄子丹舞步 (1/19)
下一篇:大公开!台湾大胸美女丰胸秘笈来啦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