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电影 遗传厄运?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代际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行为被你的潜意识决定,而你的潜意识其实是你的父母及祖辈所传递给你的。电影里面一家外婆影片开头死去的老妇人,妈妈安妮,以及小女儿,她们的头都没了,没有头,代表着严重创伤,而这个创伤没有被修复,一直遗传到了小女儿这一代。这种创伤的影响威力是巨大的,电影里面安利的丈夫史蒂夫,他虽然和这个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但他选择了和女主安妮结婚就说明在潜意识里与安妮一家的创伤是有相似性的,所以尽管他一再抗拒被卷入此事,最后还是身不由己地被烧死。而男孩彼得,是一个曾被外婆试图抢走的男孩。外婆试图抢走自己女儿的孩子,这说明女主安妮一直是被她母亲操控的,她完全没有主体性,所以安妮在潜意识里是恨这个儿子彼得的。因此得以解释,为什么安妮三番五次梦游到儿子的房间,把彼得吓的不轻。一切看起来是无意的,但在潜意识层面这是必然。那么彼得到影片最后为什么还留着头,而母亲安妮和妹妹都丢了头?因为这个家族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是不一样的,女孩的头被摘掉,说明她们完全没有主体意识,男孩的头虽然还在,但是他的身上还背负着家族更沉重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影片里是被当作恶魔派蒙降临的肉身目标,更深一层的隐喻是去修复家族创伤,实现整个家族被压抑的欲望。然而很可惜,最终一切只是强迫性重复,没有一个人逃脱厄运,母亲安妮,妹妹查莉断了头,父亲惨死,彼得被恶魔附身,自己的灵魂灰飞烟灭,肉身被恶魔控制,这一切都说明没有一个人逃脱了代际遗传创伤的操控。

  ?

  ?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的是邪教组织召唤恶魔,所以才屡出灵异事件,实际讲的是外婆操控女儿安妮,安妮操控自己的孩子。影片里父亲史蒂夫的介入曾经使的儿子彼得有过一丝逃脱厄运的希望,即不介入母亲的妄想,但是很可惜力量太薄弱,最终没能救出儿子,自己也葬身其中。能够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

  ?

  ?这部电影可怕在,代际遗传并不是影片里的想象,而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心理现实。有没有破局的办法?其实有但是做起来很艰难。那就是摆脱母亲的隐形控制,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人格。一旦发展出独立而强大的人格,既不会被祖辈所控制,也不会以爱的名义控制自己的后代,一切都是有边界的,一切都是可控的。

  ?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会决定子女和他人关系的模式,以及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原生家庭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里面充满了暴力和愤怒,孩子会感到恐惧,却又无法逃避。最后,孩子只能向攻击者认同,即认可暴力是解决矛盾和负面情绪的方式,才能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当这些孩子长大,建立自己的家庭以后,他们对于暴力的认同就会带到新的家庭里面,完成代际遗传。

  ?

  ?影片中,如果当安妮的母亲无视安妮的存在,直接想抢走孙子彼得的时候,安妮不去把责任推卸给这个未出世的孩子身上,而是自己强大起来保护好孩子,或许厄运就会完全被改变。

  ?

  ?想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想发展出独立而强大的人格,找一位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会容易些。

  ?

  ?微信公众号:趣玩心理 id: quwanpsy

  ?

  ?想了解关于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回事,点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IWd-IxgYnJ0YI5CwCFjtA

  ?

  ?直接预约咨询师,点击以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r4K8vAeZNiuEk8ETaF49Q

  ?

  ?

  ?

  对于我个业余恐怖片电影爱好者来说,和AHS或是电锯系列潜伏系列等比起来真的不算恐怖血腥,但,平平淡淡看完后细思极恐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后怕才是…

  还有就是

  这电影的色调我真的太喜欢了

  喜欢!(′▽`???)

  终于等来了这部备受期待的恐怖片。

  在圣丹斯电影节展映之后就一直备受好评。

  靠着其类似"诅咒"的,别具一格的风格成功俘获了大批观众。

  《好莱坞报道者》评价——

  "「遗传厄运」带领观众驶向难以预知的领域,两个小时里恐怖逐层升级,毫不松懈让观众全程屏住呼吸。"

  《休闲纽约》评价——

  "「遗传厄运」是一部超乎想象的家庭悲剧被演绎为历历在目的超自然恐怖片,「遗传厄运」简直是新时代的「驱魔人」,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后者更残忍和可怕。"

  来吧,今天阿布和你们聊聊它——

  遗传厄运

  Hereditary

  注意,「遗传厄运」这个片名就直接涵盖了故事的主线,它的英文名字更加简洁明了。

  "Hereditary"意为遗传。

  海报中的四人,原本是平静幸福的一家,夫妻育有一儿一女。

  但是海报中少了一个人,推动整个故事的人。

  艾伦·泰伯·利。

  她是安妮的母亲,是两个孩子彼得、查理的外婆。

  「遗传厄运」在前期就已经交代了。

  艾伦·泰伯·利与女儿安妮一家的关系并不好,年轻的时候安妮的父亲就被饿死了,因为他患有抑郁症,自己把自己饿死了。

  她的哥哥有精神分裂,16岁的时候在她母亲的房间里上吊自杀了,他在遗言里责怪他的母亲,把别人的灵魂放入他的身体里。

  而艾伦·泰伯·利患有多重人格障碍,安妮交代她的妈妈十分擅长操纵人心。

  「遗传厄运」刚刚开始,艾伦·泰伯·利的葬礼刚要开始。

  从影片第一秒开始,片中的主人公就一直让观众觉得不正常。

  在葬礼上,身为女儿的安妮评价她的母亲"性格内向孤僻,没有人能够读懂她"。

  葬礼结束回到家,进门第一句话是:

  "我是不是应该表现得更悲伤点"

  大儿子彼得被问到"外婆死了,你会有点悲伤吗?"

  彼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带有无所谓情绪的笑。

  而且在小女儿查理的笔下,外婆也是个闭着眼,表情诡异的女人。

  安妮试图让查理了解外婆的好。

  她告诉查理:

  "你刚出生那会她就非常疼你"

  "甚至都不让我给你喂奶,因为她想亲自喂"

  而查理告诉安妮:

  "她希望我是男孩"

  为什么希望她是男孩。

  只是简单的重男轻女,喜欢男孩?

  当然不是,后面解释。

  在艾伦·泰伯·利葬礼结束当天,安妮作为她的女儿,还是对自己母亲的死有点伤心的。

  她来到母亲生前的屋子,翻看母亲的遗物。

  在遗物里有一本名叫《招魂术注解》的书,似乎是她留给安妮的。

  上面写道:

  "我亲爱的美丽的安妮"

  "请原谅我对你有所隐瞒,请不要怨恨我"

  "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绝望"

  "最后你会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牺牲相比回报不值一提"

  "爱你,妈妈"

  而且刚刚在女儿查理的房间里,她说过"你的外婆甚至想要亲自喂奶"。

  而艾伦·泰伯·利的房间中,就有一个模型。

  模型里,查理刚刚出生,安妮在哺乳,而站在一旁的外婆竟然拉下自己的衣服,袒胸露乳想要哺育查理。

  丰满的乳房与干瘪的身体形成强烈的对比,充满一种奇怪的诡异感。

  艾伦·泰伯·利死后。

  安妮一家四口的生活就开始不断地出现诡异的事情。

  先是艾伦·泰伯·利的房间里出现三角形烧痕。

  然后彼得的房间外一直有人监视。

  (注意看左下角有人哈气)

  身后有个人快速的爬过。

  彼得的照片与查理的玩具被安妮新认识的朋友放在桌子上,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彼得的照片就在三角形中间。

  安妮在母亲的遗物中,就曾经看到过这种三角形图案。

  所有的一切都让安妮开始崩溃。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已经被降神会的人慢慢的引导到了错误的方向,她的母亲艾伦·泰伯·利,她新认识的朋友琼都是降神会中的成员。

  他们信奉派蒙王。

  派蒙王(魔神),地狱八王之一。

  派蒙曾是位高权重的灵魂主宰,所以他的外表也是极具王者之气,相貌高贵温和,头戴冠冕,胯下是一匹高大的骆驼,而且每每出现之时,身旁都会陪伴有众多随从,并且远方还会飘来动听的乐曲。

  他需要不断的寻找宿主,占据他的身体。

  对宿主的性别无要求,但最好是男性,据记载在提供女性宿主后,派蒙王会变得暴怒邪恶,因此晋级派蒙王为男性,所以上供男性宿主。

  还记得查理曾经对妈妈说过的话吗?

  "外婆希望我是个男孩"

  还有艾伦·泰伯·利留给安妮的那封信中写的:

  "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绝望"

  "最后你会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牺牲相比回报不值一提"

  艾伦·泰伯·利不是喜欢查理,她是想把查理作为祭品,先给派蒙王做宿主。

  上面也提到,提供女性宿主后,派蒙王会变得暴怒邪恶。

  所以降神会的人,物色了一位男性宿主。

  后面的故事,阿布不在剧透。

  为什么不直接就找一名男性?

  因为安妮说过,儿子彼得没和外婆接触过,所以他根本不会被艾伦·泰伯·利洗脑,相反,女儿查理一直是由外婆带大的。

  她的思想已经被侵蚀。

  「遗传厄运」遗传的,是这种邪教的思想。

  整部电影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一惊一乍"式恐怖片,比如「昆岩池」,它是类似「闪灵」那种一点一点将恐惧植入你心中。

  「遗传厄运」从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一种诡异的氛围当中。

  而且全片一直都是这种基调,让观众不得不认真去看每位人物的变化,剧情的变化。

  恐惧从一开始就已经慢慢渗进每个观众的神经。

  「遗传厄运」的恐怖,玩的很高级。

  而且它更精彩的是故事,它是一部需要仔细看,认真思考的电影,环环相扣的故事,前后呼应的台词设计。

  包括里面对于神秘学、对于神灵的描写。

  毫不客气的说,「遗传厄运」绝对会在恐怖片影史上留下记号,因为它够优秀。

  不信?

  一看便知。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大概三四月份第一次在豆瓣注意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评分好像有8.0以上,瞬间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常年混迹于豆瓣的童鞋都应该知道,一部恐怖片在豆瓣能有8.0以上的高分意味着什么,加上国内院线好像也没打算引进,国外都上映几个月了国内网上也没有高清资源(TS的倒是有,但本人向来是不看TS版的),更让人感到无比神秘。于是隔三差五的就在网上搜啊搜,期盼着高清资源的出现。

  终于在8月的一个深夜,找到高清的网盘资源,说来也巧,那天晚上只有一个人在家,本来有些犹豫要不要立即看,但为了这部电影憋了几个月的我显然是顾虑不了这么多了。戴上耳机关上灯,准备接受这部恐怖电影的蹂躏,大不了今晚不睡!

  但结果呢,挺让我失望的,这片恐怖吗?我觉得并不恐怖,也没有豆瓣里面那些评论吹的那么神,观看的时候处于黑暗的环境而且还戴着耳机可以说氛围相当到位了,但影片中能给我造成惊吓的镜头屈指可数,而且程度不高。至于都说什么看完以后细思极恐的,我也并没有多大体会,需要细思才能想明白的地方倒是挺多,但恐怖嘛,几乎没有,所以我认为其悬疑属性大于恐怖属性,说是悬疑片或许更合适。看完以后简单梳理了几分钟剧情,看了一两篇分析影评,倒头就睡了,还睡得倍儿香!

  可能是我们东方人理解不了人家的那种鬼神文化,体会不到那种恐怖。也可能是对这部影片的期望值太高,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失望吧!

  本片顺应如今在西方恐怖片中大行其道的宗教学、神秘主义潮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通过一个家庭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将恐怖的触角逐渐蔓延并最终在心中扎根,刺破心中防线令人深深绝望。

  本片的亮点:

  1.演技炸裂。女主角托尼-克莱特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可以追溯到《阳光小美女》中温柔善良的妈妈,而本片中她饰演的安妮则是另一个极端,精神分裂、神经质,在平静与暴躁之间总是随时能切换并令人战栗不已。尤其是在饭桌中怒吼皮特还有在“丧亲互救会”的两场戏中,她将人物彻底释放还有奔溃与克制这样矛盾的情感表达得既有层次又十分到位。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饰演哥哥皮特的亚历克斯-沃尔夫,可以说是本片中受到神秘力量伤害最深的角色,沃尔夫年初还在《勇敢者游戏》中饰演从弱小到坚强的高中生,这次仍然是一个只有被动技能的角色,面对“害死”妹妹查理、谋杀自己的妈妈还有各种挥之不去的臆想,他的眼神中始终常含泪水和一种幽幽的恐惧。特别是妹妹死亡的一刻,从惊恐→不愿相信→痛苦→自欺欺人,逐渐过渡,演技相当不错。

  2.恐怖营造。本片营造恐怖氛围的方式还是相当独到的。音效上,使用那种突然之间令人惊诧的爆音比较少,周遭的环境始终弥漫着让人抓狂的沉闷低音,部分地方基本无声,查理挥之不去突然响起的“弹舌”音则是死亡号角。摄影方面,室内跟拍人物运动时的部分长镜,梦境相关时的蒙太奇串联,还有不时让演员表演引导感观的大特写,都比较好服务了主题。情节设置上,安妮母亲和查理的死相继到来,加之一系列神秘现象,解释了后续人物情绪转变,累积到最后的集中爆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

  不足之处:

  1.节奏把控。铺垫过多,可以理解为导演想将情节理顺,解释一个完整宗教仪式的套路,但是从查理死后,剧情发展基本停滞,还有安妮母亲好友的出现略显生硬,基本都能猜出其不良居心。单靠演员撑起来的剧情容易在查理死亡这样的爆点后脱线,时不时闪现的恐怖臆想也只是隔靴搔痒,效果不佳,如果不是对于最后还有所期待,易造成弃剧的情况。

  2.人物塑造。恐怖片的角色一般都比较少,支线人物的功能一般都比较单一,服务于主角的变化。但本片中,父亲一角存在感太低,除了调和安妮和皮特的作用,其本身的克制、理性在丧亲这样的沉重打击之下,显得格格不入。还有皮特爱慕的女同学,无论是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还是与皮特的互动基本没有,可有可无的角色设定。类似这样把角色极度扁平化的处理还有好几处,不能说不对,但在如此大篇幅铺垫情节的前提下,忽略人物形象的完善,实在不可取。

  关于本片的推介、剧情介绍、隐喻分析已经很多,抛开考据癖的刨根问底,以此类型主题为首的一类恐怖片正在重新定义或者反映出影迷的观影需求。1.从神秘主义、宗教历史看“鬼怪”背景。

  如今荧幕中的邪恶势力吓人,没有户口本和身份证明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什么是户口本?姓甚名谁,祖辈渊源,来头大小。什么是身份证明?教派认证,典册记载,实践证明。本片中的魔头派蒙,号称是“地狱八大魔王”之一,拥有赐人财富的神奇力量。而诸如《招魂》《安娜贝尔》等近年来大火的恐怖片,邪魔也都是历史传承,首先在感官上就给人一种“官方认证”“实力无敌”的感觉。

  2.从体系构建、伏笔丛生看“鬼怪”套路。

  如何从认识到熟悉一个人?待人处事、性格特点、用语习惯都是切入点,同样对鬼怪而言也是如此。“弹舌”“断头”“献祭”“宿主”……这样的标签在影片中共同绘编织出派蒙的作恶特点,成为构建其立体形象的重要支撑,从而能连接出清晰的逻辑链路:献祭→宿主→弹舌→断头→献祭。藉此邪魔在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中践行自己的主义,风格鲜明,观众也乐于看到有性格、不流俗的鬼怪带来的新鲜感。《逃出绝命镇》中“灵魂换体”、《小丑回魂》中“自生恐惧”……让我们见识了越来越有个性的恐怖套路。

  3.从循环无限、厄运难除看“鬼怪”效力。

  如何扩大恐怖的阴影,答案是“绝望”。“风雨之后是彩虹”被很多人深信不疑,熬过去、挺过去就完事了吧?那这样的鬼怪肯定是不合格的,诅咒因传承不辍而令人胆寒,惩罚因不分善恶而令人悲愤,正是这样如“附骨之蛆”“食肉虫蝇”一般挥之不去才能成为梦魇。《寂静岭》中盘踞千年的阴魂、《昆池岩》中无人生还的病院……观众在绝望中自我延伸着那份阴郁。

上一篇:美国电影推荐(最卖座10部美国好莱坞大片)
下一篇: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