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演技大爆发!看《一出好戏》,处女座黄渤的处女作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黄渤近来有些紧张,他的导演处女作终于上映了。

  为了这部电影,他这几个月跑遍了各大综艺去宣传,弄得自己也挺不好意思:朋友们都很帮忙。

  

  朋友帮忙,自己也不停吆喝,铺天盖地的信息传来,也让吃瓜群众心里犯了嘀咕:这些年演员转导演扑街的那么多,黄渤会不会也是其中一个?

  对此黄渤不止一次地解释:我并不是跟风,只是想找到让自己兴奋起来的东西来做。

  

  这看起来就很像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怯生生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别人看,等待着别人检验的目光。

  只是,这个作品,确实是他应该得意的一个。

  

  不拍喜剧拍寓言

  黄渤终于没被观众绑架

  如果你看了电影你就应该知道,黄渤的这种紧张与得意是有道理的。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我们理所应当会想到他拍的第一部电影会是喜剧。就像他铁三角的另外两位,徐峥与王宝强,一个《泰囧》,一个《大闹天竺》,这样才是安全牌。

  

  《港囧》之后,《一出好戏》里铁三角也再次“合体”了

  但黄渤呢,他却拍了一部讲述人类发展进程的寓言电影,两个多小时,写了一篇“学术论文”。

  《一出好戏》的设定是,一次公司团建中,30个同事因“灾难”被困荒岛。这里切断了和外界联系上的一切方法,所有文明制度都不复存在着。

  

  为了生存该怎么办?好在岛上物资充足,于是各路强权人马出来,争权夺利。

  这群人最初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王宝强小王为首的粗暴劳动派。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活下去”。

  

  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小王,仗着自己能找到食材的本事,打着“生存是第一要务”的旗号,把自己当大爷使唤别人干活。

  

  他分配下去的任务如果有人完不成,就会因为小王的暴脾气换来一顿责罚。

  小王的压迫下,有商人头脑思维的于和伟张总,带走了一波不堪忍受的下属,在他发现物资更完备的破船上,建立了精明筹划派。

  

  张总这边,用一副破扑克牌当流通货币建立了交换体系,和小王一派对立起来。

  

  而黄渤马进因为中了彩票拿到在现实社会中“咸鱼翻身”的王牌,所以拉着弟弟张艺兴小兴,执着于逃离荒岛也因此遭受到来自两派势力的挤兑。

  

  整个故事我们可以选择性地看出,荒岛上微缩社会里的生存法则以及乌托邦社会的泡沫,活脱脱的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

  

  黄渤说这是一个“后《2012》时代的故事”,说的是登上诺亚方舟的那群人,此话不假。

  

  “孤岛困兽模式”的电影有不少,只是这个类型在华语电影里还是罕见的。在上影节的采访中,黄渤说把故事放在荒岛上,只是因为“荒野电影更纯粹”。

  电影是偏哲学的,讲人性,而不是单纯地讲一个荒岛求生的故事,这是黄渤的高级之处。

  

  但同时呢,高级,在中国就意味着危险:不被大众理解。毕竟喜剧在中国有市场,但寓言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脑喜剧也能大卖的原因。

  觉得被生活虐惨了的我们都太爱图个乐呵了,一旦需要动脑,往往会找个借口搪塞而过,表情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流行开来的。

  

  其实《一出好戏》里也不乏喜剧元素

  可以说,这是黄渤给我的第一个意外,他能够不迎合观众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有些难得。

  明明可以花式宣传

  但黄渤偏偏只让你关注他的电影

  做导演的黄渤很“笨”。

  这种笨首先体现在他拍电影的方法上。我们可以发现,《寻龙诀》之后,大银幕上就少了“70亿影帝”黄渤的身影。

  

  他说他不想待在“安全区”,做导演也不会刻意去讨好观众。所以黄渤用八年时间构思一个剧本,又用三四年时间全心扑在这个电影里。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他“笨”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在宣传上,这也是黄渤给我的另一个意外。

  前面说他上了很多节目,但给我的感受,却是黄渤太老实了。

  我尤其记得《创造101》上的几次片名口播,当别人说出《一出好戏》片名的时候,黄渤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感觉叨扰了大家似的。

  

  这些年电影票房突飞猛涨,合作花式宣传也层出不穷。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有打情怀欠电影票的,有自造丑闻引爆话题的,有主打明星的颜和肉的……

  但《一出好戏》呢,从头到尾只在宣传“黄渤导演作品”这么一个点,连小鲜肉张艺兴都没有推到风口浪尖上,那可是主演呢。

  

  但实际上,在看过电影之后我们会发现,《一出好戏》可以用来宣传的地方有很多。

  比如说宁浩、徐峥、管虎等人的客串吧,这几个人的关系,有很多很多故事可以说。

  

  宁浩和管虎的客串部分还得瞪大眼睛找

  比如把颜王孙红雷的戏份剪光,也是一个可以拿出来好好唠一唠的地方。

  

  比如张艺兴的表演,现在不是流行赞扬小鲜肉的演技吗?这次张艺兴的表现也可以在赞扬之列,流量一带,票房立刻起来了。

  

  但对于张艺兴,黄渤只是在后面的采访中,偶尔提起。并且决定让张艺兴来演这个角色,也仅仅是出于帮“自家孩子”成长的目的。

  

  甚至是王菲窦靖童,综艺节目上两人的互动被刷了屏。

  

  可是很少人却知道这两人一起给《一出好戏》唱了歌,一个插曲一个片尾曲,这都是我们看到片尾字幕才发现的。

  以上,制造出几个朋友圈刷屏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困难,但这部戏只老实本分地在说“黄渤导演处女作”这一个点。

  而当问起黄渤做导演“有什么优势”的时候,他也只是开玩笑似的说了句“人缘好”。

  

  我猜大概是黄渤给的主意吧,只宣传作品,不宣传花边。这样的态度,仿佛一股清流。

  没有打算拍一个安全的故事

  却向前辈大师取经不少

  当然,最让我意外的还是黄渤的学习能力。

  现在有些“导演”往往会误解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照搬,于是即便一些迷影型导演拍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像别人的。

  但《一出好戏》,该说这是黄渤自己的作品。

  

  《一出好戏》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可能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些宁浩与管虎的影子,毕竟黄渤作为两人的御用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同时呢,你看到的更多是黄渤对于前辈电影人们的致敬。

  

  首先是这个故事,荒岛求生的故事并不罕见。

  

  但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里玩警示寓言则让我想到了《蝇王》和《势不两立》两部电影,黄渤想必对二者有所借鉴。这两部电影都是在说一群人流落荒岛的故事,其中《蝇王》说的是乌托邦社会进程。

  

  而且《蝇王》的主角是一群未成年。图为1990版

  《势不两立》说的是三个阶级的矛盾,都往人性上面靠拢。

  

  而《一出好戏》呢,合二为一,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寓言故事来。

  

  不单是故事与表达,黄渤直接致敬的还有很多,比如《2001太空漫游》。在《一出好戏》中甚至直接出现了《查拉图拉斯如是说》的配乐。

  或者还有《坏中尉》。《坏中尉》里以各种动物的视角来看人家的善恶。《一出好戏》里的蜥蜴,也是这个作用。

  

  即使《一出好戏》里致敬了经典也学习了技巧,可它依旧是“黄渤出品”。除了放进去很多他自己的思考,还有一个很鲜明的个人情怀,“黄渤式善良”。

  黄渤导演说这是把一个“小社会集体扔到封闭环境内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一次看媒体场之后,黄渤导演在小咖啡厅和大家聊天,有人提到感觉有好几幕“要有重大伤亡”的地方突然风平浪静了。比如小王带人去张总的破船上耀武扬威的时候,是不是该血拼一场抢地盘?

  

  《一出好戏》里几场激烈的争斗戏码里,受伤最严重的怕就是马进了

  要反应人性的作品里,“荒岛”上发生的《蝇王》也好,“封闭环境”里的《斯坦福监狱试验》或者《终极面试》也好,都有血浆和伤亡或者其他剧烈冲突。

  

  我们在看了很多黑暗的电影之后再看《一出好戏》,大概总会觉得黄渤对这些点的设计上“不到位”、“不过瘾”。

  

  这也是黄渤纠结过很久的问题。他设想过让想表现的东西更露骨,因为沉重的内容更有记忆。但最后他还是决定以半荒诞半调侃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都知道黄渤“情商高”“会说话”“懂照顾别人感受”,他明白这世界的变化,又怀念往日的美好。这放在电影里,便是到最后都“一家人整整齐齐”。

  

  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导演都是善于学习的,所以即便《一出好戏》存在着表达过于饱满的问题,可黄渤的学习能力让人敬佩。

  结语

  演员转导演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

  一方面演员带有强烈的属性,观众的期待往往比较具体,比如成龙导演的一定得是功夫片,徐峥导演的一定得是喜剧片,出了偏差,风险极高。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导演,如果不是忠实地表达自己,忠于自己的喜好,那么成功率是极低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演员转导演并不成功的原因所在:他们是为了迎合观众拍电影。

  其实对于黄渤来说,《一出好戏》也是在试图平衡这两方面,他毕竟担心,会不会让投资人的资金打水飘,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把自我表达放在了首位,这足以让人敬佩。

  所以我们有时候并不是对演员转行当导演这股风有意见,有意见的是其实很多演员并没有当导演的觉悟罢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市长夫人的秘密》明道最大尺度“献身”,导演获赞放得开
下一篇:《万里归途》4位大牌为何甘心给王俊凯做配角?原因有三,很现实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