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动画电影《风语咒》?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之前看预告片还挺期待的,昨天看完有被感动到,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

  

  第一条分界线之前都是很常规的评价,可以跳过。

  原来风雨咒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电影,看这个电影之前没有看任何其他的信息,本来是因为不想被剧透的。现在看来是一个失误。从整体上来看,风雨咒的状态是影片内容的水准随着剧情的推进,从十分到四分跳变不等。有的情节看来感觉大呼精彩,大呼过瘾,感觉是动画的大亮点,有的情节却正相反,感觉一下子就拉低了动画的水准。

  这样的作品注定好评差评齐飞,而且互相称对方水军,其实不是,只是因为导演拍出来这么个夹生玩意。

  整体来看,选了这个剧本六分到七分吧。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讲好了会很出彩,但也很难封神——毕竟内核还是相对俗套的。商业电影传统的【屌丝逆袭记】,【失去了才懂珍惜】,【玩世不恭主角】,【相信力量,力量就会存在】都出现了,这些其实都还可以,当然也很俗套,不过商业电影不应当苛求这个。这种六到七分的剧本是发挥空间最大的,更精妙的剧本就会对其他东西有很大限制,这一点我欣赏制作方的选择。

  画面还是很出色的,没必要和顶尖水准比,但作为一个3D动画电影,它是合格的,以《coco》为满分可以给到七到八分,绝对不会影响观看,这一点要从《大圣归来》,到《大海鱼塘》,《大护法》一路过来很让我满意,可以说,画面和镜头调度就是工业水准的体现,这一方面,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的蒸蒸日上。大概率我以后不必担心画面本身影响我的观感了。

  声音,我给九到十分,很完美,完全不会有出戏的感觉——那个和江流儿声线特别像的孩子除外,有点串戏——相较于这个声音效果,动画上的劣势完全就被衬托出来了,我很多时候能产生【他们是面瘫吗】的错觉——不够高水准的动画没有跟上声音中饱满的情感。

  两幕剧之间的转换还需要加强,甚至中间有一段只有不到一分钟的内容,就进了两个屏幕全黑,这种东西明显是越少越好,这种强行分段的模式会打断观众刚刚酝酿起的情感,故事其实是一条主线加上一堆零零散散的支线,真不必要用五六个这种全黑屏,而且用的话也请不要一个黑屏五秒钟。

  配乐给高分,音乐和画面配合得非常棒,绝对是听觉盛宴,最喜欢的是主角绝望后从山上一跃而下配的花腔,真的是惊艳——但为了创造【摔死就神作了】这种搞笑效果强行掐断,真的是导演的恶趣味,明明可以换个玩法,在长音处掐断,非得在高腔处掐断。给一万个差评,把导演拉出去枪毙五分钟——除非原声碟里有这段花腔的完整版。

  台词设计最多及格,有时候不及格,难为配音老师们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照顾看这个动画的孩子们,很多情感浓重的地方,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殊不知无声往往比大声喊出来更有力量,这种情感靠吼的表现方式很有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细节处理我差评非常多,放在后边——而且点映只看了一遍记不住太多细节。

  这才是第一条分割线。

  接下来我可以说一说这个电影,我可以给满分的地方。这个故事真正的中国内核。

  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好莱坞超级英雄那种吗?那种当然是超级英雄,但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才对他们的流浪汉有各种情感,中国根本没有那种【很有超级英雄潜质的流浪汉】,刚刚看过的《动物世界》,就很不中国——当然这样的架空故事不需要像任何国家。

  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家人的形象也是和传统美式家庭完全不同——美式商业电影喜欢渲染年轻人的独立,这也与美式文化有关,但中国的普通家庭显然跟这个不一样,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好的家庭是家和万事兴的,一个好的处事逻辑是闷声发大财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的话在中国语境是行不通的,至少让英雄带个面具做好事,再让公众用他们低劣的智商决定英雄是否应该存在,基本不会出现在中国,【人的异化是好莱坞商业大片中用得很顺的主题,最出色的作品无疑是X战警系列,美队3等超高票房作品】

  这方面《风雨咒》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路,主角这个原生家庭看起来是不是和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一样——不是说没爹,而是说生活中不过是柴米油盐,母爱卑微而强大,爱情含蓄而热烈,而英雄,绝不只是如超人,美队那样,为了某种相对崇高的理想存在。【当然这两位在近几年的电影中也越来月有血有肉了】

  一次观影能记住的不多,但这种内核却给我很大触动,这说明中国动画人构思上有越来越多立足于自己文化的东西了——这是核心竞争力。

  这条分割线以下是差评。如您是真爱,建议略过。

  不同线上的剧情就是硬凑在一起的,基本上没有半点链接,实在是过于生硬了,基本上就是编剧认为这个时候应当让谁交代哪些设定了,就给谁一段镜头,然后交代完设定之后直接切黑屏切走。这种叙事模式放在8102年过于落后,部分没法直接用镜头切走的部分甚至加了一个好几秒钟的黑屏,最短剧情里竟然出现了两次黑屏。可以说导演对剪辑的叙事把控实在不到家。

  人物台词的设计强烈的拉低了本作水准,大量多次出现主角内心独白或者是主角多余的话用来讲设定的情况。这是主创团队对台词设计的失败。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感。

  配角角色的脸谱化实在是太强了。搞笑三人组存在的意义除了串联起镜头之外,几乎没对故事推进,有任何影响,包括那几个孩子完全成为了凸显主角内心矛盾挣扎的工具。这几个人物设计得很差。

  人物设计冲突的部分,前半段是主角的混不吝和在侠岚面前被戳穿的前后失态,实在转变太大。【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用大海鱼塘式强行脑补帮导演来补全剧情的,比如主角虽然外表表示的什么都不在乎的,实际内心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在真正的偶像面前,他坚硬的伪装终于破碎了,孩子扔在她身上的那个仿造的侠岚印,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他突然就放下了,在社会上多年混出的经验,选择一下子崩溃了】

  但抱歉,我能脑补出来,不代表你讲好了,这段剧情负分。

  当然更加负分的剧情是女主的部分,女主之前刚搞死男主他妈,没几天就爱上了男主,这比大海鱼塘里的那个更过分好不好。你都已经爱上男主了,还不告诉男主真相,活生生的把男主往火坑里推。

  男主更猛,自己一切都是为了找妈,现在发现女主竟然是自己的杀母仇人,竟然对这段爱仍然矢志不渝,没点儿什么交代,就这样继续了。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这比天神更天神!

  男主在对不起的时候,村长那段莫名其妙的话很像给《大鱼海棠》找场子。但其实这段话加的十分没有必要,而且显得村长圣母,你们村死人了,就这么好愉快的原谅他吗?而且到最后我也没弄明白到底死的是哪个王富贵儿,王权家的那个?

  明明全局战力第一,但一直放小弟给主角练经验的大反派这个我们就先不说了,大反派要是直接出场就全剧终了。以及大反派明明这么强,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弟。小妖孽KPI很高啊,搞到那么多罗刹。

  各种其他的小瑕疵可以说不计其数。明明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可以达到八分的水准,但为什么总要出那么一些明显让人看到不舒服的桥段呢?我不相信以导演的水平看不出这些东西不适宜,那么只能说是因为中国国产动画电影还在一个进步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整体来说,这个电影还算瑕不掩瑜,算得上国产动画电影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又一个脚印。

  七分,国产动画电影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又一个脚印。

  说他完美的,说她又达到巅峰的,说什么国漫王者归来的。你们捧杀了。

  完

  《风语咒》在我看来,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眼盲废柴的普通孩子,是如何从被命运操翻,在挫败中成长,再到打败反派大BOSS,走向人生巅峰,成长为一代少侠的故事。这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

  另一个故事,讲的则是中国式情感。

  (以下含剧透:

  人称“梅姐”的男主母亲性格泼辣,骂街揍娃起来风风火火,业余爱好就是赌钱。看着大荧幕里梅姐拉着男主郎明去赌场赌钱的场面,突然想起了《鹿鼎记》里韦小宝的老妈韦春花,她们一样的平庸,粗俗,市井气。

  可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母亲,却能够把赌钱赢来的银子,拿去给儿子换药,哪怕大夫说“没用的,你回去吧,”她也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去药房报道。

  除了郎明与梅姐典型的中国式母子情以外,郎明与女主小妖孽的感情线也十分耐人寻味。

  两个人在误解中打斗相识,在患难中感情升温,明明都是心仪彼此,一个甘愿把生命交付给另一人,另一个为了不伤害到喜欢的人,而选择放弃生命。但是,却谁都不肯主动告白,踏出第一步。

  这种拧巴的恋情,太像高中时候。那时班上有一个调皮的男生,他成绩不错,爱慕前桌的女孩。他总是在课堂上高声朗诵或是课下高谈阔论,试图引起她的注意。可当女孩主动和他攀谈时,他却总是面红耳赤,一向健谈的他也变得口吃。如此拙劣的表现,自然不会有故事,若干年后,女孩告诉他,其实当时她也很喜欢他,但是怯于小女生的娇羞,不敢告白。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明明两情相悦,却始终不敢去捅破那一层窗户纸。

  爱得内敛且矜持,大概也是国人固有的情感姿态吧。

  片中有一个核心概念——侠岚。

  侠岚并非传统意义上路见不平的侠客,它是更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概念的延伸。“岚”,意为山间的雾气,氤氲温婉,安静缭绕。“侠岚”,则意味着默默的守护。

  然而,大多数人在失去之前,都不懂得“守护”二字的真正含义。

  郎明在失去梅姐之前,他的愿望只是眼睛复明,成为侠岚。但是,当他真的睁开眼睛,发现母亲下落不明,他才意识到梅姐在自己的心中,占着多大的份量。当听到郎明说出的那句,“给你我的命,换我的妈妈回来,”虽然明知道是编剧的套路,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在点映场结束以后,陶虹老师说:“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守护的江湖在哪里。”

  郎明在最初是不知道的,他以为他想要守护的只是那颗成为侠岚的心。梅姐的失踪是郞明成长的一支催化剂,在生死离别的瞬间,郎明才意识到,他想要守护的,是母亲,是这个安静平和的世间。郎明领悟风语咒秘诀的那一刻,影片的主旨也得以升华。

  除去这些思考,电影对情节的整体把控也是让人惊喜的。《风语咒》的表线是郎明闯关升级,一路成长,但同时又穿插着梅姐失踪和凶兽复苏的双线铺陈,最后在侠岚汇聚决战饕餮时多线合一,故事圆满。

  而至于故事之外的影片制作,点映场9.4的高分,足以说明一切。

  有关饕餮罗刹的传说志怪,有关山川湖海的东方气质,有关老树斜阳的如诗如画,有关亭台楼阁的古色古香,你能想象到的国漫元素,都在《风语咒》中有迹可循。

  

  

  

  点映场放映完后,刘阔导演到现场,他说,我们只希望在世界动画的范围,我们可以跟美国日本,慢慢缩小差距。而后,现场掌声雷动,久久不绝。

  侠岚之名意味守护,这是电影里阐述的道理。而在电影之外的2010到2012年,《侠岚》制作之初,那时候中国动画尚没有什么关注度与盈利空间,七年一剑,默默耕耘,何尝不是另一种一种侠岚精神?

  “国漫崛起”这一复杂难解的命题,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得到肯定的答案。

  但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开始,到2016年的《大鱼海棠》,从2017年的《大护法》,再到今年的《风语咒》,他们的价值不在于对“国漫”做出定义,而在于将中国动漫电影的发展带入了公共的视野。

  在难解的困局中,始终有国漫人的坚持和努力,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贡献。

  被女主的腿迷了一阵,有点走神~~~

  10.2

  今天和妹妹又看了一遍风语咒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觉,大概也就是主角的一句话给了我触动吧。

  “我在驭风,风在驭我。”

  这部电影里说的神功不是练出来的,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那么对于很多人吐槽的郎平一个普通人突然就有的这么强的力量也许也算是一个解释吧,在中国传统中“悟”是一个为至关重要的东西了,大概就是在所有的武侠故事里总有那种十年苦练不如别人一朝开悟的模本了,而中国本土所产生的道教文化恰恰也是对悟之一道重视的典范,对自然之道奉为圭臬 。所以也就无所谓人体本身的力量,人体所能承载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自然,才拥有真正无穷尽的力量,当他一朝开悟,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他在驾驭风,同时也是风在以他为媒介将自己的力量定点释放。

  或者可以再开拓一下自己的脑洞,饕餮的存在已经破坏了整个自然的平衡,郎明也只是作为这种力量的容器将其释放,重新恢复整个自然体系的平衡而已,而且直到最后也没有看出郎明至今还存有风的力量的表现不是吗,怎么觉得我有点偏了…但是又感觉这是郎明可以自如借用风的表现……我的脑子已经乱了≥﹏≤可以放弃听我胡扯了Σ(|||▽||| )。

  —————————————————————————————————分割线———————————————————————————————

  风语咒,

  也许有无数人在吐槽他如何的烂,但是在我眼里,它很好,并不算个无脑吹吧,它的确还有着很多不足,就比如那好几次的五六秒的黑屏,总觉得下一秒就要结束了,或者影院停电了?还有边江大大配的反派,太搞笑了,那个魔性的笑声,感觉反派塑造的过于单薄了,还有点傻……还有一些比较强行的笑点,可能会有些尴尬。连接有些突兀,打斗戏也略少了,不过好像是删了三十分钟的,其中有十分钟的打斗戏,如果加上我想会更好吧,感觉总体节奏把握的不太好可能还是新手吧,若森以前也没有做过电影,相信以后会变好。

  但看到里面熟悉的人物时,才恍然觉得,原来已经这么多年了,从2010年的侠岚到如今的风语咒,转眼已是八年了(辗迟原来越长越丑了emmm)。

  风语咒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在侠岚的世界观下,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故事。看了很多评论才明白,原来侠岚不是一个随便起的名字,“侠”为侠义为守护,“岚”为山间安静缭绕的雾气,“侠岚”便是默默地守护。

  守护,便是影片中的核心,是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了吧,也许很多人说这很俗套,但是如今这看似很俗套的东西,又还有多少人在关注呢?也许用句不恰当的话,“话糙理不糙”,最平凡的正是我们不曾注意的,不曾关心的。

  在我的感觉里,全片大概由那一个陀螺来贯穿吧。小瞎子因为那一个陀螺深夜上山,也因此错过了梅姐为了治好他的眼睛而变成罗刹;他因此与小妖孽相遇相携,陀螺是一切的祸源,里面封着饕餮的灵魂;但直到最后才知道,陀螺原来一开始只是玖宫岭用来测试侠岚的器具,只是一个父亲带给儿子的礼物,即使这个礼物迟到了十三年,但是最终回到了该回的人手里。

  最后也终于了解了他父亲的一生,十三年前去往玖宫岭测试侠岚被拒,索要陀螺作为给儿子的礼物,路经那个村遇到了被饕餮入体的村长,以生命为代价将其封印在陀螺里,再也没能回去。

  小瞎子的父亲是他现在性格组成的一部分吧,把小瞎子当成一个珍宝,给他无瑕的爱与守护,带着他欢笑,给予他力量,告诉他瞎子反而要比正常人感受到的更多,比正常人更加厉害,告诉他风的力量,自然万物的生长。虽然也会不靠谱,比如把自己儿子当风筝放上天,还扯断了线……(允悲)即使因为没有侠岚印而被拒之门外,也依然不改初心,只是说当不当侠岚都能守护正义,还乐呵呵的要了人家的测试工具回家给儿子当玩具,并且也的确为了守护一方安宁付出了生命,再也不能见到自己心爱的妻儿,但我想,在他临死时大概也是无悔的吧,为信仰,为守护而死,无怨。

  那个村的存在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纯属为了搞笑。那个村是小瞎子的父亲最后守护的地方,那个损坏的山神像雕的就是他父亲了吧。父子二人同样的守护在此处重合,或者还要加上梅姐,在小瞎子即将被吃的时候出来保护他的罗刹,就是梅姐吧。而且在这里,与在孝阳岗的境遇形成了对比,在孝阳岗被人们冷嘲热讽,质疑怀疑,赶出村子,与在这里的被理解,“无论是不是侠岚,你都在守护着你想要守护的。”忘记原句是不是这个样子了。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理解给了小瞎子继续追寻继续守护下去的温暖吧,不说是信心,也不说勇气,因为我觉得即使是不被理解他也是要继续寻找下去的,那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仅存的最亲的人了,村长的理解,让那颗被伤了的心重新温暖了吧。

  

  况且这一切真的是小瞎子的错吗?在孝阳岗里的罗刹只不过是一个母亲想要见自己儿子最后一面,看看他的眼睛是不是真的好了,即使街上一片狼藉,但她可曾伤及一个人?没有吧。在那个村里,他被小妖孽背叛,引来了假叶,修罗袭村,但是有没有注意到,在祭祀完成后,村长曾说厨子王富贵呢?那么那个修罗是不是他变成的呢?在小瞎子离开后,村长还自语“哪个王富贵?”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也许是前后有些矛盾,但最终算下来怕是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小瞎子身上吧。

  而小瞎子与小妖孽之间的那朦胧的感情,也许也正是中国的内敛感情的体现吧,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从面容上来看,他们也只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可能不太了解现在小孩情窦初开的时候,就以我的理解来看吧),容易对对方产生好感,又何况共患难共相处了这么久呢。“在我的记忆中,除了邪恶,就只剩下你了。”这句话真的当场泪目(也可能是我泪腺比较发达),他就是她黑白的生命中那一抹生机,遇到他,世界也成了彩色。而且从她的记忆片段来看,她似乎是个孤儿,从小便浪迹,因为她的恶作剧,才有了小瞎子手上的疤。她在小瞎子的身上感受到了爱,那种小瞎子给她描述的家人的温暖,“每到春天,小男孩和家人坐在树下,感受着风,感受着万物生长,感受着爱。”她从未感受过的,爱。也许这也是她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小瞎子好好活着的原因吧,不只是单纯的爱,他还是她唯一的光明。

  所以看到片尾彩蛋时,他们俩再次相遇,听到那一声熟悉的“死瞎子”,突然便被治愈了,还好,你还在,还记得。那便应该是另一个故事了。

  梅姐啊,一个我总觉得带着些许侠气的人,泼辣直率,不因丈夫的离去而唉声叹气,而是依旧耀眼的精彩的活着。带着儿子去赌坊,还顺手牵羊,和儿子一起分赃,但最后却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药给儿子治眼睛,第两千三百三十三次……也许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最终还是用自己换了儿子的眼睛,哪怕要变成一个怪物,走向已知的灭亡。当她蜷曲在床上时,念念不忘的也许还是儿子的眼睛,也许心里还笑骂着小瞎子的父亲,但是最后的牵挂还是儿子,挣扎着等在小镇上,来看看儿子的眼睛是不是真的好了。最后的最后,万兽在不可抗力下奔向最后的死亡,只有她,在听到儿子的呼唤后回转,拼尽一切向后奔跑,向着儿子的方向,就像一只蚂蚁想要抵抗洪流,一次两次,险些坠入深渊,又险死还生奋力跃上来,这一次,重重落下,再无任何侥幸。这便是母亲了,愿意拼尽一切只为你好,会在听到你的呼唤时不顾一切的赶到,不畏牺牲。

  也许剧情简单而狗血俗套,但里面的却是中国传统中的侠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愿以己身,保一方太平。小瞎子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比大多数人要过的艰辛,父亲早逝,双目失明,遭人嘲笑,但他依然快乐的活着,但到最后看着爱他的母亲在他眼前消失,看着心里的姑娘为了他而死,该是万念俱灰了,用刀生生割瞎自己的双眼,对假叶说,“你的东西,我还给你。”这双眼睛,我不要了,用母亲换来的光明,又有什么意义。他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对的,于是孤注一掷,不疯魔不成活,纵身跃下,感受着风,感受着自然,当然结局是成功的,守护了一方人。

  最后曾经梦寐的玖宫岭的首领邀请他成为一位侠岚时,他十分爽快的拒绝了,家里还有他妈等着他呢,也许真的只有失去过才懂得珍惜,还好,他懂了,还好一切还可以挽回。而且谁说只有侠岚才能救人呢,普通人也会有想守护的东西,也能因此而迸发无限可能啊。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侠岚”。

  最后龙哥镇楼~

  不考虑点个赞再走吗( ??ω?? )

  

  自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以来,7月份的暑期档每年都会迎来一部大制作的国产动画电影。

  今年国漫界将希望寄托在了原打算7月20日上映的《风语咒》。

  不过今年的国产保护月,前有国民电影《我不是药神》、姜文新作《邪不压正》引爆话题,后有徐老怪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沈腾的《西虹市首富》虎视眈眈。

  “可怜弱小又无助”的动画电影《风语咒》,只好跳档8月3日保平安。

  

  《风语咒》到底何方神圣呢?

  对于不看国漫的人来说,它的噱头在于是由小陶虹出品、徐峥的真乐道公司投资、与《我不是药神》同一个制片人的国产动画电影。

  药神剧组为《风雨咒》打call

  对于混迹国漫圈的人来说,它是值得期待的国漫顶级IP“画江湖”系列首部动画大电影。

  《风语咒》讲述的是一个失明少年朗明成长为一代侠岚的故事。

  侠岚,即以保护苍生为己任的世外高手。

  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天生的侠岚印,体内拥有运行五行力量的元炁,可谓天降大任的天选之人。

  曾经,上古四大凶兽混沌、穷奇、梼杌、饕餮用邪恶的“零力”危害人间。

  上古侠岚顿悟出五行之外的力量——“风语咒”,将它们一一封印。

  如今,反派假叶为了消灭侠岚,意欲让饕餮重现人间,只有消失的风语咒秘术才可解救这次危机。

  

  其实,本片的故事设定并非出自“画江湖”系列, 而属于“若森数字”开宗立派的首部系列动画“侠岚”。

  强行把侠岚的故事并进“画江湖”,其中逻辑也不难理解:

  “画江湖”系列比“侠岚”系列更火。

  成人化定位的“画江湖”系列,第一部《不良人》即以18禁的大胆画面和五代十国历史的江湖化演绎迅速引爆市场。

  于是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若森马不停蹄地开发不同的“画江湖”系列IP。

  《不良人》的真人影视化布局也在稳步推进中。

  可以说,整个系列其实都在吃《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老本

  一坑未平又开新坑,分数一部更比一部低。

  也许是因为没有足够精力兼顾如此多的项目,若森今年将“画江湖”和“侠岚”两个IP合二为一。

  今年更新的《侠岚》的第七季,更是直接被冠名为《画江湖之侠岚》。

  导致不少“侠岚”忠粉无法接受这部画风骤变的续作。

  前六季的感觉是阳光快乐的,而第七季只有压抑,整个画风也是暗黑风格。

  侠岚不再是默默守护世间的英雄,而是变为了人人皆知的“大人”。

  

  为了适应二次元以外的主流市场,若森此举不无必要。

  “画江湖”虽然知名度更大,但是暴力、血腥、性的阴暗画风不适宜院线。

  

  “侠岚”阳光向上的精神内核则就显得老少咸宜。

  所以,“画江湖”负责知名度,“侠岚”负责故事,稳妥。

  《风语咒》借助了“侠岚”的世界观,但是故事是全新的。

  瞎仔朗明小时候一直遭人欺凌,长大了成了混迹市井的小骗子。

  

  虽为市井混混,但他心中一直有个侠岚梦。

  父亲从小给他讲侠岚和风语咒的故事,教他为人善良侠义的品格。

  但随着父亲的神秘消失,朗明也越发对侠岚和风语咒的传说感到迷茫。

  父亲走后,朗明与老妈梅姐相依为命。

  儿子用超凡听力为老妈赌局赚钱,老妈用暴力替儿子解决惹事祸端,一对母子没个正形。

  

  越不正经,越深情。

  这个故事给人最大的触动,便是这条母子亲情线。

  母亲嗜赌抠门,其实是为了攒钱替儿子治好眼睛。

  待到朗明无意中吞下一个陀螺法器,眼睛神奇复明。

  儿子高兴地冲回家,想要看看母亲长什么样子,村子却被罗刹搅得天翻地覆。

  梅姐失踪了。

  

  至此,主角的中心任务出现——寻母。

  失去了母亲后,朗明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自己一直渴望的侠岚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守护的人。

  

  一个拯救世间的英雄主义故事,最终落脚亲情,在寻求共鸣上,是稳妥的明智之举。

  当我们知道朗明的眼睛康复并非因为法器的神力,而是因为母亲自愿献祭饕餮,最打动人的情感高潮就到来了。

  相比父子俩一心梦想拯救苍生,梅姐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和自尊。

  母亲的小爱在大爱面前,却显得无比真实厚重。

  

  但反观爱情线和正邪对战,就太过浮皮潦草。

  男女主的情感历程基本就是个小清新MV:

  

  终极战役,男主一招就把刚冒头的饕餮给按了回去:

  

  (伪)反派设定的女主没有对男主形成一点点阻碍,就乖乖为了爱情改邪归正。

  煞费苦心让大BOSS出场,结果除了烧毁房屋,没有造成一星半点的人员伤亡。

  如此一通百通、毫无障碍的电影情节,想必都是为了照顾暑假来看电影的祖国小花朵吧。

  片中有个小彩蛋,朗明被罗刹当街甩到空中时,画面出现了大圣(《大圣归来》)和大鱼(《大鱼海棠》)的布偶。

  似乎有让《风语咒》接过“大字三部曲”衣钵的意思。

  作为一个3D动画电影,《风语咒》的3D特效技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精细的场景、皮肤纹理、怪兽毛发、动作特效都看得出花了功夫。

  尤其上千罗刹狂奔的画面,冲击力不输商业大片。

  

  台词幽默风趣,可以完美中和尿点。

  比如“那个村”的村长,和“甩锅”祭祀舞承包了我大半笑点。

  

  但是仅仅这些,就足以将之媲美“国漫三大”吗?

  《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之所以占据“国漫三大”的显著地位,就在于它们成功“突破次元壁”。

  相比二次元属性的“动画”而言,它们更像一部大众属性的“电影”。

  《大圣归来》流畅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大鱼海棠》精美无比的东方神话想象,《大护法》尺度惊人的隐喻反思,都打破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想象边界。

  艺术性毫不落后于真人电影。

  

  而《风雨咒》的3D网游画风、美型人物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所谓“中国风”,也完全依赖四大怪兽和侠岚的概念而已。

  就连笑料,也时不时有着其他作品的影子。

  

  偶有燃点、偶有泪点,深谙观众笑点的《风语咒》,个性和格局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所以想做“出圈”的爆款,实力尚显不足。

  作为剧场版动画大电影,《风语咒》之前早已有《秦时明月》、《十万个冷笑话》、《魁拔》等动漫IP做过尝试。

  动漫IP开发院线电影,很重要的一点是粉丝情怀。

  虽然《风语咒》也出现了《侠岚》中的主要人物辗迟、辰月、山鬼谣等人,但毕竟只是打了个酱油。

  

  新男主凭空顿悟一招风语咒,完全碾碎了粉丝对玖宫岭侠岚战斗力的想象。

  对于“画江湖”的粉丝更无甚情怀可言,因为压根儿就跟“画江湖”的故事没关系。

  这样一看,《风语咒》在市场向、粉丝向两个定位上都想沾些便宜,但都没有做到极致。

  还有啊,什么时候“国漫崛起”四个字,已经成为每部国漫新作品的宣传口号了呢?

  

  踏踏实实做好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一块砖瓦,国漫才真的有崛起的可能。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版详见:求你们,别再说“国漫崛起”四个字了

上一篇: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破40亿,下一个看他!
下一篇:《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定档 山海初现尽显东方神韵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