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的小科普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今年又是大选年了。未来几个月,各种关于印度大选的报道肯定会持续涌现,为了帮助大家知道印度大选是怎么一回事,我先做个简单的科普,以便朋友们阅读后续的各种内容。

  印度的议会政制传承自英殖民统治,两院制议会在中央层面分为上院-联邦院(Rajya Sabha)和下院-人民院(Lok Sabha);邦一级层面上分为上院-立法会(Vidhan Parishad)和下院-立法院(Vidhan Sabha)。不过,并不是所有邦都有上院,邦一级立法机构可能只有唯一的立法院。

  我们所说的印度大选指的是中央层面的人民院大选,人民院的选举结果将直接决定总理以及内阁成员的选任。

  原谅我粗糙的排版,做了一张图帮助大家理解印度政制体系。

  具体说说,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实际上算是个大型吉祥物,虽然名义上他还是印度的国家象征。但是,大家可以试试问问身边的印度朋友,看他能不能说出现任印度总统是谁,或者厉害点的,能不能说出往前三届。行政权下面还包括着庞大的官僚体系,就是所谓公务员——他们是非政治的部分,通俗点说,各个部门的部长是内阁成员,由总理组阁,但是具体的办事员却是铁打的庙。

  司法权的顶端是印度最高法院和首席法官,具体参见:何赟:首席法官米斯拉——强奸犯、神棍、暴徒的终结者。

  立法权在两个议院,下院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因为他们有两个上院没有的厉害职能:一是下院的获胜党派或联盟可以推举总理并进行组阁,同时也能发起不信任案,踢掉一届内阁;二是财政审批权,每年的政府预算案都要过下院,不然政府就得停摆。

  图中标红的部分就是印度大选在选的东西,人民院的选举是每五年一次的大型吃瓜现场。我可以负责任地和大家说,从现在开始,印度爆出来的一切新闻,都和大选有关,即使无关,也总会扯上关系。

  具体看看人民院的议员席位吧,此图是2014年上届大选时的席位分布。橙色的部分就是莫迪先生所在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印人党一共拿到了545个席位中的282席,要知道,该党派一共就只参选了其中的427席。

  282席是非常非常惊人的成绩,因为这是近30年来第一次,有一个政党能够取得人民院的超过半数席位,意味着印人党可以独立组阁——回想过去五年,莫迪政府在各个领域惊人的动员能力,也与他们在人民院的强势地位不无关系。

  过往,在没有单一政党能获得超过一半席位的情况下,就必须组建联盟共同组阁。某种意义上,印度政坛也和这个国家的许多其他方面一样——高度多元,或者说,混乱无比。真正的全国性政党只有两只,一是莫迪先生的印人党,另一是以甘地-尼赫鲁为代表的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他们各自组建了政治联盟,分别是国家民主同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NDA)和团结进步联盟(United Progress Alliance, UPA)。围绕在两大党派周围的是各个地方党派,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和大野心,也时常因势导利做出行动。

  所以,这两个联盟也不那么牢靠,时常出现内讧和倒戈的情况。在莫迪上台之前,锡克人曼莫汉·辛格先生当政的时候,内部党争一度严重到中央政府几乎无法推行任何有效的法令。今年的形势同样如此,随着民调结果的不断翻新,各地方势力会开始不断的表水和反水,好戏不断。

  全国性和区域性政党的标志 可爱吗?!545个席位中真正需要选举的只有543席,有2个保留席位由总统直接任命。

  其实,关于这2个席位的历史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了,因为他们是保留给英裔印度人(Anglo-Indian)的。简单说,当年英国人结束殖民统治后,有一部分英国人选择留在了当地,多数是有权有势在印度根基深厚的大老爷,自治的印度政府决定给予他们同等国民权利,所以在政府、军队等很多领域有所倾斜。

  现任的英裔议员分别是一位叫乔治·贝克(George Beker)的演员和一位叫理查德·海耶(Richard Hay)的教授。有趣的是,他们俩都是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成员。

  Richard Hay剩余的543个席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来分割,参照不同邦的人口数量来分配席位。印度人口第一多的邦是北方邦(Uttar Pradesh),位置类似于我国的河北省——地处北方,将首都德里包围在内。不过同样是人口大省,北方邦的人口数量比河北省更多。5年前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亿的北方邦,对应的得到了543个席位中的80个。而位居第二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也就是孟买所在的邦,只有48个席位。

  应该说,人口大省的区域性政党对国家事务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北方邦最大的区域政党叫大众社会党(Bahujan Samaj Party),由于多年的经营,已经成为了整个北印度颇具影响力的政党。它是印度政坛不能不说的党派,这是一个依托于贱民和低种姓为票仓的所谓“左翼”政党。他们将印度著名的贱民领导人安贝德卡尔博士立作领导象征,将安博士的生日定位党派的成立日。安博士作为被印度教排除在种姓制度外的贱民领袖,一生有两大功绩:一是作为核心成员起草了印度宪法;二是发起新佛教运动,带领百万贱民改宗佛教。我们在统计数据上看到的印度宗教人口中,佛教还有大约0.1%,这早已不是传承自原始佛教的信仰,而是当代化的新佛教。党派的名称“Bahujan”这个词就有很深的佛教渊源,佛教所谓“众生平等”的“众生”就是这个词。

  大众社会党的现任主席就是印度政坛有名的女性之一,她出生卑微,是印度政坛第一位“贱民首席部长”。不过,在上一届印人党横扫全国的时候,她也输得一败涂地。最终北方邦的80个席位里,他们一个都没拿到,当然,其他所有党派加在一起就拿到了9席。印人党5年前的成功里有一点很重要,他们疯狂的宣传莫迪的低种姓出身,以一种造神的方式将莫迪竖立为了贫民英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以印度教低种姓和农民为票仓的政党,都被莫迪洗得渣都不剩。

  实际上,每个邦的政治斗争都能单独拿出来写一篇文章了,在此不一一展开。挑三件好玩的事情:

  1,属于我国的藏南在印度被称作阿奴纳恰尔邦(伪),那个地方也被分配了两个席位,都被藏人拿到了。

  2,事实上,印度的东北部的人种由于更像东亚人,而在整个印度都保守歧视。在那里还有另外一个盛产红茶的邦,叫阿萨姆(Assam)。大家可能想不到,印度前任总理锡克人曼莫汉·辛格的选区在这里,在从1991年开始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牢牢的占据着阿萨姆的一个席位。

  3,现任总理莫迪的发家之处是号称印度小广东的古吉拉特邦,他在那里大搞基建和工业发展,成就了GDP奇迹,也成就了他走上权力巅峰。但是,莫迪总理的选区却不在古吉拉特,而是瓦拉纳西——就是印度最有名的古城,漂着浮尸、恒河沐浴的那座瓦拉纳西城。

  辛格总理与莫迪总理大选就是在全国的543个选区中选出各自的人民院议员,最后由获胜党派或联盟推选总理和内阁成员。严格说来,总理应该是获胜党的领袖,但不论是印人党还是国大党,真正背后的大佬都另有其人,双方的总理候选人更像是高层之中最适合当总理的那位。

  印人党的总理候选人就是莫迪先生,上届大选的时候凭借史诗级的公关和动员能力,获得了独立组阁的权力。虽然莫迪第一个任期内没少瞎折腾,但从直观的感受上开来,印度正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好,而他的民调数据虽有波动,倒也没显出太大的危机。

  国大党的总理候选人是拉胡尔·甘地,他的出生太显赫,一直反衬着他个人能力的不足。他的母亲索尼娅·甘地是国大党的真正领袖,他的父亲是遇刺身亡的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他的祖母是同样在总理任期上遇刺的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他的曾祖父是印度开国总理,国家的缔造者尼赫鲁。拉胡尔身上背着的盛名,是他的选票广告,也是最大的枷锁,因为人们除了他的身世,很难记住其他的成绩。

  我总感觉,未来几个月的印度政坛,会充满故事。关心印度未来的同学,不妨和我一起吃起印度大选的瓜吧!

  

上一篇:在中国大战外星人,实属头一回
下一篇:经典话剧《老舍赶集》10月12日在石家庄大剧院上演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