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小说,韩剧,日剧观后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观看顺序,先是看的韩国电影,受触动不小,决心找来原著看看,看完小说后,看的日剧。

  不得不说,小说是最棒的,电影次之,日剧相对就要温和的多。

  小说我是通宵看完,就个人感受而言,小说给了我废寝忘食的阅读快感。在此先谢谢作者东野圭吾,的确是厉害!全书是靠一个一个逻辑缜密的事件贯穿起来的,按章节分别展现男女主角18年来的罪恶却又悲情的人生。事件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有一种内在的深刻的,却不为人所见的紧密联系,一直到结尾才展现给读者,即便是我已经看过电影知道结尾的人,都会忍不住带着问号继续阅读。可叹作者犹如外科大夫一般冷静深邃的头脑,去如此展现两段不可分割的命运和情感,手法实在是干净利落,出人意料。书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主角之间情感交流的描写,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作者运用情绪类的词汇也少之又少,看似有的情绪表现也全部是出于心机和谋划,让人分不清真假,令人不寒而栗。更厉害的是,没有写的,却让你有“无声胜有声”之感,全书便成了“无情胜有情”,抑或是“大爱无声”(亮司对雪穗)。就好像作者根本不稀罕去直白的描写两个主角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有多纠结,而是说——“你们去想吧,我什么都没写!”

  就是这样一种理解,我变成了东野圭吾的粉丝。

  再来说说电影,首先要说的是结构,顺叙中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显然很讨巧,将时隔十几年的两起杀人事件有机的结合,引出背后的一串故事。开篇就是在不同地点却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女主角的性爱场面与男主角杀人场面相结合,用以表现两者之间在灵魂上的斗争和连接,一白一黑,非常明确。最刺激的猛料犹如重磅炸弹一样大胆的扔了出来,不得不说,导演在商业运作上的功利可见一斑。个人感兴趣的是,导演竟然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交响乐作为背景音乐用在开篇,且贯穿始终,一下子就将本人抓获,凄美和暴戾的交汇就是这么展开的。

  电影对角色的性格塑造是很忠实于原著的,虽然对旁支人物有多多少少的添加和改变,但基本上在故事中的功能没有太大出入。当然,电影要比小说的事件少了很多,这也取决于电影的容量局限。对于男女主角的交流,本人是非常喜欢电影中的假想,两个人只是彼此隔着一段距离相处,静静的如同陌生人,没有直接交流,却感觉世界上只有这两个人一般。很对我的胃口。孙艺珍的表演也令我很有意外的惊喜,难度最高的莫过于赤身裸体的对未婚夫的女儿展现自己灵魂上的伤疤的那场戏,当然,火候还欠一点,但已经很棒了。男主角高修也令我比较意外,因为之前看过他演的《窈窕淑女》,很不喜欢,感觉奶气实在是太重了,但这次令我差点没认出来,虽然那种坚毅和冷酷的味道还是不太够,但已经好很多了,而且,由他来演亮司这样的人物,很容易因为演员身上的柔情让人对之产生同情,比如我。甚至可以说是很喜欢。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中还能展现出来的纯真,很难得。

  日剧到现在我还没看完,说实在的,有点看不下去。基本上,日剧和原著的差别还是比较大。可以这么说,日剧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构想。因为原著中男女主角是没有交汇的,全部隐藏在事件中了,让你去猜,去想象,完全留白了。而日剧恰恰是将作者留白的那部分通过想象展现了出来,只是采用了相同的事件,将故事贯穿起来。所以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喜欢对感情采取冷处理的观众来说,就太过于缠绵了,看着有点腻歪。所以,也就自然不太喜欢日剧中对男女主角的心理和情感描画。不过,可以理解的是毕竟是电视剧,是要照顾大部分观众的承受能力,太过冷酷恐怕会挑战很多人的道德和情感底线。而且,如果完全按照原著去拍结构上也有很大问题,因为原著是按章节来交叉写两个人的故事,不交汇也没问题,电视剧是很难这么去表现的。所以,日剧这么改编也是合情合理。

  另外,个人认为日剧中将男主角表现的有点单一,只是一味的听从女主角的支配,要保护她。但是,对于他内心的个人创痛几乎没有表现出来,比如他发现自己的母亲与店员的通奸,以及父亲的龌龊嗜好都没有阴影吗?似乎不太可能。照我的理解,如果过早的见识人性中卑劣的一面,又恰恰是自己的父母,他在人格上的扭曲要比日剧中展现的强烈许多,心理也会相当早熟和复杂。小说里的量是够的,电影也可以,相比之下日剧就太单薄了,甚至可以说有些幼稚了。相反,倒是女主角的阴暗面的量够了,但又太拖拖拉拉。值得推荐的是日剧的配乐,还是不错的。韩剧的也不错。

  (这里说句题外话,对于日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山田孝之的表演,推荐大家去看《热血高校》中的他,劲道很足。我也再想,如果当年亮司是由小栗旬来演,恐怕效果应该不错。)

  建议大家先看小说,然后看电影,抽空看看日剧就可以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交流和参考。谢谢。

上一篇:让一切what if见鬼去吧!你的路是你自己选的
下一篇:博时外服货币市场基金托管协议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