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快乐童年读书散记
须发斑白之后,脑海里最清晰的小学生活画面,依然离不开老师。在小时的年月体罚虽然式微,但是多数人服膺还是不打不成才,人们对学校留下记忆印痕的,还是老师手中教鞭的喝吓。半百之年仍可津津乐道的处罚方式以及有权挥舞“教鞭”的教化者——老师凶否亲否,是课堂毛头小子们最在乎的事。每到新学年开课,揭盅谁是班主任老师——仿佛玩扑克牌期待菩萨保佑摸到一张大王——盼望走进课室里的那人,是亲和的脸庞而非凶巴巴的扑克脸。
我们那一届,到了小六那一年,刚好是教学楼竣工落成的时候。崭新的六层水泥教学楼,我们那一届在小学毕业前,来得及有机会使用。那里有课室、图书馆、礼堂。我们小六教室在另一栋楼,上音乐课或借还图书,就到那栋新的教学楼。
依循当时提倡“杨善除恶”的精神脉络,我从课本接触到许多历史故事。印象深刻的是,包括小二的“司马光砸缸”,小三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内容意义深刻,而且插图简单而生动,帮助勾勒了故事最经典的场景。
课文的语词逐渐多了起来,我们需要懂得更多的单词,增加词汇,以便更了解故事,更能掌握知识。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李学斌老师,同时也教我们语文。她让我们每位同学买了一本承传几代人的《新华字典》,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她教我们怎样用部首与笔画查字典,也教我们拼音符号。小学时候的字典与课本,一直是沿用至今的汉语拼音。
每学会一个语词,我都不由无限雀跃,因为可以阅读更多的文本,写作文可以写得更好。
小六我换了另一个班,班主任是刘桂华老师。同学们都很怕刘老师,因为她管教严格,处罚严厉。谁上课捣乱就让你在教室外站立,她也是一位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他当天就批改日记,返回给我们,我们在下午或晚上写好,明天一早就呈交。
我用从课本和课外书学到的语词,以及描写方式,来写我的日记。每天的日记,我都尝试想出不同的新鲜内容,也换着不同的特殊写法,写得不亦乐乎。刘老师对我的日记是肯定的,许多时候都给出好评,我就更加开心,写得更积极了。
童年的时候,我的另一个志愿逐渐形成,希望成为一位作家。这个志愿,大概是在小三开始萌芽吧,在课本与课外书看到别人写得这么好,想想自己以后或许也可以写作,出书。从小学到中学,都没跟父母提起这志愿。父母亲想让我当医生,我必须先努力准备达到他的愿望再说。或者说,我不想让家长以为我不听他们的意思。
课本里的现代文学作品,在高年级多了起来。我读到冰心的《母爱》、朱自清的《背影》,开始知道白话可以用得细腻,达到散文文学性的写法。那时的课文,最喜欢的是巴金的《繁星》。读着读着,巴金在家乡与行旅海上看到的繁星,给小小的我带来细柔的感觉,辽远的想象。
小六的课文,有一篇《刘姥姥进大观园》,但那不是《红楼梦》的原文,是用现代白话改写的。整个小学阶段,我还读了一些李白、王维、孟浩然的唐诗原文。到了中学,我们的课文才有宋词。
小学高年级我课余时间阅读很多传统古典书籍和近现代名著,当时没有全开放,鲜有人能读到港台书籍,通过有“海外”亲属关系的同学我借看的第一部现代派武侠小说,是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陈家洛与红花会的快意恩仇,与乾隆皇帝的家国纠缠,与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曲折爱情,通宵达旦地追看,困意全无。
金庸的全部小说,我到小学毕业前都看完了。同时,我还看了梁羽生的《狂侠、天骄、魔女》、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后来港台书籍,包括余光中与杨牧的诗集、三毛与郭枫的散文陆陆续续都看过了。
到了八十年代上了大学,写了一首诗《读书》,里面有数行是这样的:“雨中渐渐我又清醒/步伐稳定走回城市/发现灯火温暖夜色清凉/然后我翻书看到少年走过/足迹行成一张书签/夹在书里前有唐诗宋词/小令传奇与红楼梦/或许许多年后的一个夜晚/就像现在我仔细翻阅/有个少年会在后页读到我” 。
写那首诗的时候,我已经告别童年很久了。然而,阅读、写作的热爱与习惯,其实从小就开始养成,一直延续,维持到现在。
我的童年,就在翻阅课文与课外书当中度过。虽然游戏也能得到乐趣,但不过是偶尔的外出,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回到文字当中,都沉潜在书籍里,里面正经儿的事情,以及玩意儿,可多了。现在回想,庆幸我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阅读,并且萌生的写作愿望。
接着说一位记忆深刻小学四年级遇到的体育课兰老师。课前他通常随机点名几位同学到教研室把几大张垫褥、一箩筐篮球等道具搬往篮球场,当时我觉得被点名做这种事有光彩,经常盼望着。兰老师在校三年有余,带过乒乓与篮球校队,颇有斩获。篮球队在我所在区赛中夺得亚军;乒乓队孵育出市队的选手。我心目中,兰火老师是一名“武将”。
我一直不晓得兰老师能武也通文,直到20余年前和他在咖啡店重新链接,他透露晚报专栏的“黄沙”正是他,我方恍然。我很早就在本地报章读过他的文章,没想到啊,君乃吾师。彼此都是语文羊肠道上的牧字人,他又是我少不更事时的一字之师,抹上这层关系,仿佛五味杂陈的空间里,弥漫了醒脑的精神熏香。那种感觉,叫开怀。
疫情前,老师来电,透露他正在筹备出版退休后的第三本文集。乐哉!耄耋高龄,仍透过方块字取悦生活的,毕竟为数不多了。多数文字耕夫青壮时躬耕文字田,执笔爬格,收割硕瓜累果,但过了七十古稀年,泰半已搁笔退耕。兰老师退休后却更积极抡起写作耙子,在文字田里种地,一如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乐在其中。老师的处女文集《人生杂感》出版于2006年,时年届临退休,春天看似来迟,却似一坛老酒,有饱满的后爆发力,近日他推出的《烟雨婆娑》,是《人生杂感》的第三册。
写作,激活了兰火老师暮年的活力,这是他奉行的精神养生术。我的观察,这些年老师过着不种花剪草,就看草生长式的生活,日子悠闲踏实。他明白,生活需要寻物寄情,让笔端流出的情思,就是一帖受用的精气神补剂。不弃笔,让他留住了舒胸畅怀的管道。书写人生杂感,是奔忙一辈子后告老身退的智慧选择。他青壮时游走江湖,磕磕碰碰,人间冷暖心中留,解甲返尘之后,闲来从容玩笔,把人生经历搓成文字饺子,与尘人共享。人生霜来露往,他把自己活成不老青山,向晚枫林有霞彩,是他生命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兰老师和我同年离开小学的,我升读中学,他告别“白粉生涯”下海从商,游南走北,足迹遍布市井闾巷。《人生杂感》收录了他超过一甲子生活的片段碎想,大地上的人事物,人性的美和丑,尽纳笔端。
退休写作,兰老师轻轻推开了一扇精神窗户。写作对他而言,是小酌,不过量;兴了酒意,也不谢绝。李宗盛的《凡人歌》里有句词:“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杂念是财富,表达出来就有光。本书是老师的人生杂感,既是杂感,便有随意而为的意思——犹如他对人生敬酒,全干了它,有醉倒的压力;随意则浅啜即止,意到而众人皆大欢喜。祝福特别缘分的兰老师,以尘人凡语,浇灌文字阡陌。
再写回到自己吧,这些年,我结交了不少朋友。他们都是很有意思的人,在各自的专业与领域当中,有着自己的表现与印记。我喜欢跟他们交往,因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达到丰富彼此的交流。
我们相聚的话题很多,几乎无所不谈。日子久了,我不由猜想,我们各自的童年是怎样的经历。到底小时候有些什么人与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或者现在有哪些精神面貌跟往昔有所连接?我们想起童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所以,我们有相同爱好的友人便约在一起,写各自的童年,合集出书。这些朋友分布在学术、教育、文学、文艺、文化、商业、企业、政府机关各个行业。我们的童年在20世纪中叶度过,这本预期成集的书中散文可以折射时代的缩影,也揭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上一篇:【巍生】匹诺曹(一发完)
下一篇:结婚需要勇气还是冲动?你想结婚吗?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