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四百年|印第安人的“授之以渔”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在一年一度的感恩节特赦仪式上,站在风口浪尖的唐纳德·特朗普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依照惯例,特赦了一只名唤“玉米”的火鸡。对感恩节来说,“玉米”这个名字可谓返璞归真,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而“玉米”“寒冬”“五月花号”“印第安人”毋庸置疑是关键词。不过,将清教徒从四百年前的严寒里拯救出来的,不仅有玉米,还有印第安人的捕鱼之术。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五月花号公约》如此写道,但闯荡美洲的移民先驱们不太走运,他们原本准备驶向曼哈顿附近,但大风暴迫使船只在如今新英格兰东岸的鳕鱼角海湾停靠,人们只得冒险上岸,与印第安部落杂居。

  随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的清教徒

  这些人是清教徒,自称“朝圣者”,他们相信撒旦已经在英国传播了邪恶与混乱,希望远渡重洋,寻找一片净土。“朝圣者”信仰坚定、勇气可嘉,但低估了北美的凶险。他们登岸之地土壤贫瘠,并无太多蔬果可供充饥,他们既无粮食,又无牲畜,似乎走上了绝路。第一个冬天,饥饿与瘟疫肆虐,“朝圣者”折损半数。

  清教徒朝圣者的冬天

  1621年春天,一个特殊人物的出现在“朝圣者”中间引发轰动,事情开始有了转机。这是一个会讲英语的印第安人,名叫斯匡托(Squanto),六年前被英国冒险家托马斯·亨特掳掠为奴,变卖至西班牙马拉加。在那里,斯匡托得到热心传教士的帮助,幸运地摆脱镣铐,辗转到了伦敦,学习了简单的英语,据说还遇见了日后因迪士尼电影《风中奇缘》而家喻户晓的印第安传奇女子宝嘉康蒂(Pocahontas)。

  1922年故事书里绘制的斯匡托形象

  然而,当他觅得良机重返故乡后,却悲伤地发觉,自己的部落瘟疫肆虐,已经惨遭灭族之祸。他只能黯然流浪,与新来的“朝圣者”相依为命。斯匡托担当起对外沟通的重任,联络其他印第安部落,做了几笔小生意,设法弄来粮食,又下水捕捉鳗鱼,让新伙伴们勉强维生。

  斯匡托的生存技能,成了“朝圣者”的救命稻草。从欧洲带来的种子,无法在贫瘠的海滨土地生长,斯匡托想到了一个绝妙办法,他将死掉的大西洋鲱鱼埋在地里,再在其上撒几粒玉米种子。此举就地取材,提高了土地肥力,让“朝圣者”有了必要口粮。

  “朝圣者”之中不乏良好猎手,却没有合格渔夫,斯匡托继续“授之以渔”。他们仿效印第安人,用当地植物编成绳子和渔网,将骨头磨成鱼钩,还捡拾硬壳蛤贝,当然,让古板的清教徒接受所有水产美味,还需假以时日。在斯匡托与印第安农渔技术的加持之下,清教徒移民渐无生存之虞,“朝圣者”选出的领袖威廉·布拉德福德在1621年秋天大摆宴席,表达对印第安人的感恩之情。

  印第安人捕鱼术

  今日感恩节餐桌上最受欢迎的火鸡与南瓜饼,都没有出现在当年的宴席上。猎人们从森林里捉回了小脑袋大身子的珍珠鸡,餐盘里还有鹿肉、韭葱和苦味的野生李子。盘中美味或许还有龙虾,它们数量众多,甚至毫无防备地爬上海滩,但布拉德福德并不待见这一美食,还曾惭愧地写道,“情况太糟了,没什么可以招待朋友,这里只有龙虾”。

  不过,感恩节并未因1621年的盛宴而固定下来,定居移民与印第安人陷入相互残杀,再无温情可言。直至1789年,华盛顿当选总统,首次以国家名义发布感恩节公告,但这招致一片反对。理由很简单,十三殖民地里,真正与“朝圣者”感恩节扯上关系的,仅有马萨诸塞——新英格兰人欠下的恩情,凭什么让全国人民一道感激?结果,确立感恩节的事宜就被搁置了。直至林肯时代,1863年,林肯总统签署公告,将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全国性感恩节,以此追念先民,团结已然南北分裂的国家。

  1621年感恩节

  说回到鱼,决心定居下来的“朝圣者”用印第安人捕鱼技术安身立命,逐渐在沿海建立起渔业基地。死去的鲱鱼为他们的土地耕作做出了贡献,而腌制的鳕鱼则支撑起他们的崛起之路。新英格兰土地贫瘠,却是捕鱼者的天堂,那里的水域终年不冻,不仅适宜鳕鱼产卵,更是船只停泊的良港。人们迅速看到了商机——西印度群岛的奴隶种植园。在炎热的西印度群岛,奴隶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砍伐甘蔗、焚烧秸秆、碾磨加工,岛屿被经济植物覆盖,粮食严重不足。种植园主长期采购咸牛肉,为奴隶补充盐和蛋白质,但腌鳕鱼成本更低,自然受到青睐。自17世纪起,北美持续不断地向西印度倾销腌鳕鱼,这项垄断贸易繁荣了两个世纪,那些品控不佳、遭到欧洲人退货的鳕鱼,也被一股脑转卖于此。

  独立时代的美国鳕鱼加工厂

  在首次感恩节宴席之后的一个世纪里,鳕鱼令新英格兰从贫瘠之地变成国际贸易的新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对其赞不绝口。鳕鱼成了许多城镇的标志,马萨诸塞州议会大楼就挂了一条雕刻的鳕鱼,后来议会迁址,这条鳕鱼被包在国旗里,由一群卫兵护送至新楼。当年,一群大商人因之发家,被誉为“鳕鱼贵族”,他们在美利坚民族成型过程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677年,为了对英国《航海条例》造成的贸易垄断表示抗议,新英格兰人给国王寄去了1000条鳕鱼,附上一封言辞坚定的短笺:“我们窃以为英国法律以四海为界,并没有延伸至美洲。美洲百姓在英国国会没有任何代表,所以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贸易应该受到英格兰法律的限制。”这一幕,代表着美洲的勇气,也被视作独立的先声。

  独立时代,殖民地的执牛耳者,许多是马萨诸塞的激进商人,他们不少人出身“鳕鱼贵族”,美洲与英国的利益分歧,也集中于鳕鱼、茶叶与糖蜜。

  马萨诸塞的“神圣鳕鱼”

  1775年,革命一触即发,被誉为“保守主义之父”的埃德蒙·伯克在英国下院发表演讲,以渔业为例,提醒同僚不要低估对手,他说道:“对新英格兰人而言,没有哪片海域无法逾越,也没有哪种天气不适合设陷阱打鱼。他们不如荷兰人坚毅,不如法国人有活力,也不如英国冒险家那般有技巧和睿智,但他们却把这种最冒险的模式带到了世界各地,而这种生产模式正是人们迫切期待达到的境界。”在他眼里,那些“朝圣者”的子孙,在捕鱼事业里展现的勇气,足以令敌人望而生畏。印第安人“授人以渔”,意外结出了不平凡的果实。

  编辑说明

  编校 / 欧皇喵

  封面 / 姜博约

  排版 / 头文字D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步之遥的世界,一步之遥的自己
下一篇:索罗阿斯特罗(1)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