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老师推荐的电影《夜以继日》—爱的恶之花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夜以继日是日本导演滨口龙介上映于2018年由东出昌大和唐前英里嘉主演的一般定位是剧情和爱情属性的电影。豆瓣评分7分左右。在开始之前我想首先聊聊我对于豆瓣评分的看法。首先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每个人无论身份怎样一到五星,最低2分起。评分的人也许从未受过任何教育,也许本身就是从专业角度分析的影评人,从市井小贩到坐在几十层楼高的办公室里的白领精英阶层都可以评分。不可否认的是豆瓣评分确实在某些地方有助于排雷,一些评分低的离谱的电影我认为非常具有帮助意义。因为那些也往往是公认的烂片,比如上海堡垒,看过的人有多少?评分里看过的人有多少?但是一般情况下当你一说上海堡垒对方的回复总是烂片,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上海堡垒不是烂片,而是想要解释这个现象,评分人不一定看过电影而是人云亦云。由于网络上每个人都是评委于是就很容易流于情绪,就比如很多时候评分并不代表这部电影好与坏,只是代表了个人的某种好恶,你也许因为某个角色长得好看,或者某个角色的某个行为符合你的想法你就打出了10分的高分,你同样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角色或者这个演员你不喜欢就打出了2分,你同样也很有可能因为当时你跟父母或者任何人吵架了你就打出了低分的差评。不是说这样不合理,这样具有一些合理性,但是我想说的是认清豆瓣评分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很重要的。豆瓣评分高,意味着喜欢的人多的电影。但是受到广泛大众认可的就是好电影吗?恐怕不是。审美是一个具有着普遍性的极其私人的东西。因此不能说评分毫无意义,只是太多时候都流于最普通的情绪。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豆瓣评分只能叫做受欢迎程度的评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女主曾经在几年前的一次摄影展览上对一个叫做麦的男子一见钟情,而后麦突然离去,几年后女主在东京遇到了和麦长相一样的男主亮平,而后亮对女主展开追求,两人生活了一阵之后决定一起搬回大阪,在这过程中消失的麦突然出现并成为了一个知名模特。女主在一个摄影地象征性的告别了麦。但麦却出现在了大阪的饭店里,在男主和他一众朋友面前拉起女主的手,想要带她走。最后女主主动拉起了麦的手一起逃离。两人经历一天一夜的行驶过后,女主决定要回到亮的身边。女主回来后虽然男主没有原谅女主,但是选择了接受女主。两人对着面前的河流,一起感叹,脏却美丽的恶之花。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最直接的感受其实是,真脏,但是真美。甚至有种站在麦的那一边但是却替男主感到不公平的意味,“凭什么是他买单?老实人就该让你拿枪指着?”男主最开始就很清楚女主喜欢他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麦的存在,她把男主作为一个麦的替代品。但是男主选择了接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渐渐也喜欢上了负责任并且温柔的亮平。她的最后和麦出走的行为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弥补曾经的缺憾,不是因为依旧爱着麦。在清晨的时候醒悟过来自己爱的已经是男主了。

  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他是一个浪漫家。他的行为完全不去考虑后果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他仅仅只是接受以及索取。接受一切,索取所能索取的,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对女主说买面包之后,却一夜未归。尽管他知道女主也许会担心他,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但是他不care,他关心的只有自己。当他和女主在一起一段时间之后却选择突然消失不见,为了看北极圈内的极光去了西伯利亚。最后他也同样毫不在乎女主以及女主身边人的感受,选择要带女主走。还有扔掉手机的情节,可以想见对方大概是经纪人一类的工作性质的存在,但他依旧一概不在乎。甚至直到最后,女主要走的时候,他依旧是一脸和煦温暖的笑容接受了一切。这不是伪装,这就是他性格所在。这也是女主曾经迷恋过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份浪漫的性格。这不同于那种为了标签而存在的虚假的浪漫。而是一种真正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的真正的浪漫。这不同于人间失格的叶藏,也不同于那个心中的先生,更不同于詹姆斯。或者说这些点都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因为这部剧中仅仅只是展现了麦的一段持续时间内的一个状态。叶藏是一种懦弱的出于对人性不理解以及恐惧的被动接受,先生则是对于自身的耻感,以及对于人类不信任的怀疑。詹姆斯则是出于童年时期的创伤。而麦同样的某种行为,他并非被迫,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做,就做了。所以他是某种意义上真正的浪漫家。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毫无疑问这种人是毫不负责的,甚至其本身对于责任也没有任何承担的兴趣。他就只想做自己。大概这也是萨特和加缪等一概人眼中的某种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的人。不会被别人所影响的行为。与之类似的还有斯特里克兰。我认为两者的形象非常相似。都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或者说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斯特里克兰和麦的要求是极其类似的,都是做自己。这两个人是一类人。

  在剧中与之相反的是主人公亮平的形象,我认为也许谈不上相反,因为亮平不是像麦一样的特例,而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的状态,一个普通的人的状态。一个普通的在奋斗过程中有自己普通的行为,普通的感情,普通的承担责任,普通的成家立业的普通人。这一类人是大多数人最真实的写照。会生气,会伤心,会做出一切这些所导致的普通行为。这一切都逃不掉两个字,那就是责任,生而为人的责任,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责任。也许这一类人就是最真实的人,或者说最广大的人。而麦则是一类所谓理想状态下的人。我认为后者是依靠前者而存在的。就像堂吉诃德和桑丘。堂吉诃德脱离不了桑丘,我们往往依靠桑丘做事。但是我们永远崇拜的却是堂吉诃德。而永远不会是桑丘。我们可怜亮的同时,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想做亮,但是另一个侧面也许大多数人都是亮平。在看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强烈的这种心理体验。那就是,对于麦的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羡慕甚至也许存在崇拜。这些行为不是我不想做,也不是亮不想做。而是根本做不出来。因为责任。麦能够舍弃一切只为了做他所谓眼中的真正的自己,而他也愿意承担舍弃一切的后果,比如女主的离去,父亲的逝去,社会舆论的谴责,因为逃离所以赚不到钱的困境。而亮和大多数人则一样,他们惧怕抛弃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亮和女主普通的相遇,普通的相爱,承担着自己作为丈夫,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他在为了未来而发愁,而思考,而奋斗。而麦则永远活在当下。但这并不意味着麦就是单纯依靠感官的野兽,没有长远眼光的野兽。不,仅仅只是他不在乎,而已。做不到和不去做是两回事,他不在乎自己的前途,未来,金钱,社会关系,恋人,这些都不是他考虑的范畴,也许某一段时间他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但是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自己。也许在某种方面他也和浮士德相似,那就是探寻人生的意义这个层面。其实最重要的点在于选择的不同,亮平和麦。亮平舍弃不了,不是因为生而为人的感情,而是舍弃的后果,而麦则不同。从这个角度也许麦更加勇敢,更是能被称为所谓的人。

  最后关于麦是不是一个渣男,我认为这一点也许存疑。因为毫无疑问,他不想也不曾承担任何来自社会的责任,男朋友对女友的责任,对于朋友的责任,对于父亲的责任,他在乎的仅仅只是自己。但是我认为问题的点在于存不存在欺骗。甚至也许真的要细究这个点的话,也许对方本身就在强行让麦遵守某种社会规范,而这对于麦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麦足够真诚,麦从来不会撒谎,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我上文说麦是一个赤子的原因。 ?而这一切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麦根本不在乎这些行为的后果。人会撒谎,是因为人会趋利避害。麦不会也没有必要撒谎,是因为麦根本不care后果,所以麦不去趋利避害,不是他不知道后果,而是他知道和不知道发生什么,都不重要,但是他不care。当女主和麦这一个也许真的算是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的人接触的时候,本身就是出于对麦的错误认识。因为她认为的那些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守则甚至是共识,对于麦来说都是个屁,麦不care。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麦不能算个渣男。 ?因为判断渣男的基础在于拥有一套共同的评判标准以及价值体系。双方共同拥有着这些共识。而麦则不在这套一般人类社会共识的话语体系内,他是一个局外人。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未曾靠近过女主,或者说在察觉到对方选择放弃的时候则放手让对方去。而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女主做些什么,他对女主任何戒备,他不会改变自己,他就是这个样子,如果同行就同行,要走也不拦着。一切都是对方的自愿。两者不是认同了同一个人类社会共同关于爱这本身意味的责任的话语体系下而建立关系的,而是在认同了麦游离于社会之外,麦接受一切,索取所能索取的这一点之上建立起来的关系。而这就直接决定了,麦也许不能被称作渣男。因为女主和麦的相处中毫无疑问知道了麦的性格,以及麦所处的位置,但是她未曾放弃,也没有放手。当她真正放手的时候,麦也从未阻拦。

  关于渣男,渣男爽吗?渣男当然爽。人渣爽吗?人渣也许爽。因为渣男一定意味着获得了对方的感情,而人渣则不然。渣男一定具有某些收获,而人渣则不一定有什么收获。前者进行着道德评判的同时渣男会获利。人渣的话则是一个更广义的范畴,他不一定获取,但是一定具有道德批判的意味。什么是渣男?一般意义上来看,欺骗感情,欺骗金钱。而重点都在于欺骗这两个字上面,或者说都在于手段的上面,而并非结果。而如果说麦是渣男,则是所谓的结果导向。而并非手段和目标导向。这是一种本末倒置。故意和无意永远都有区别。渣男的目标往往是明确的,比如单纯看上了人家的脸,钱。等等。或者说渣男本身就是极其难以定义的。因为这往往会流于普通情绪的释放,而不是理性的思索。同样还在于爱情的难以定义。我因为脸和对方在一起,和因为对方的才华,性格在一起,区别真的很大吗?不一定叭。或者说这些东西往往本身很多时候就是难以区分的,甚至可以说根本分不开。一般意义上社会认知的才华往往和钱相挂钩,因为才华,你出书了,也许是才华,但是出书也意味着本身身份就是出版作家。你有着强大的管理才能,但如何认知这一点往往是社会性质的,就比如,你是高管,而这又同时牵扯出了家庭。相反来看同样如此。你究竟因为什么才爱上了那个霸道总裁?单纯因为霸道吗?恐怕不是吧。因为霸道总裁也往往意味着一种强大的保护,结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异曲同工的。你确定你和一个长相难看的人,没钱的在一起真的是因为爱情,而不是从对方的卑微那里获得了心理满足?如果这么说,这样的性格不恶劣吗?这样的爱情不丑和畸形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真相。所以这些东西本身就是难以区分的,或者说区分根本不可能。再比如东出昌大和唐田英里佳的出轨。我们可以从一个社会道德批判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东出昌大是个人渣,孕期出轨,但是你真的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吗?也许是因为孕妇本身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两人之间极度的爱情?不道德吗?当然不道德。美吗?也许。肮脏的美丽,恶之花。洛丽塔,恶劣吗?当然,社会道德批判的角度,美吗?为什么不?美一定和道德联系吗?有道德的一定美吗?美一定就是道德的吗?恐怕不是吧。别站在高高在上的道德高地进行着冷嘲热讽的批判,你我真的和他们不一样吗?你真的不会那么做吗?你和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在一起又是因为什么?看过一个笑话,长得好看的叫做邻座的怪同学,难看的叫做,邻座的二傻子,长得好看的叫做电车上的奇遇,长得难看的叫做电车痴汉。这大概就是这个现实的世界。人们总是会主观的认为好看的受伤的美女似乎存在着她背后的故事,并且人们原意去倾听,但是同样一个故事,长相一变,大概人们愿不愿意听就是另一回事了,就比如现在的艺人以及所谓的民选总统,不说长得好看,但有一个长得很丑的人吗?但是长得丑的那些落选甚至根本不会被推举到台前的人能力真的差很多吗?恐怕不是这样吧。

  总结,麦是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局外人,因为其本身理想主义者的性质,浪漫家的性质。亮则是一个在社会上承担着自己责任的大多数人的写照。亮是生活,麦也许是理想。女主也许就游离于这两种状态之间,一边的生活,一边的理想。但是也许不可以进行这么简单粗暴的划分。因为这需要看喜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义。但是即便如此,即便爱情也许如此肮脏也不能成为我们不去爱的理由,因为爱情毕竟是美丽的,就像恶之花。就像东出昌大和唐前英里嘉,就像洛丽塔。也许其本身就产生于一潭来自现实难以分割和摆脱的泥潭。以及对于自我认知的迷茫,复杂的人性。

  (内容与戴锦华老师无关哈,蹭热度,不过我确实从戴锦华老师那里听说然后去看的这部电影。)

上一篇:[9月26日]积目x中国晚睡趴:“演出回归,我们终能更好的相见。”
下一篇:表白的句子大全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