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丹青之门(4)| 梁天柱:艺术使我生命之树长青 叩开丹青之门(4)| 梁天柱
梁天柱(1916—2001),原名梁善玺,号天柱山民,青岛平度大泽山人。曾任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特约画家、青岛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收藏。出版有《梁天柱画集》等。
人们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今天已经77岁了,但我并不觉得自己老了,这倒不是说体力上多么好,而是在自己终生追求的艺术事业上,我觉得自己刚进入最富有生命力的时期,心里那么多的渴望与追求,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去完成。所以,我从不以上了几岁年纪就自己觉得老了。
孩童时代,我就是一个画画迷,但家庭条件所限,年仅17岁就闯关东走上艰辛的自谋生路的人生旅途。我先在旅大大同医院学医七年。后返回青岛自建大安医院,并任院长。解放后,先后任诊所所长及外科主治医师等职,直到退休,可以说是一个职业医生了,但我觉得我的事业是画画,职业对我来说只是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这也是自己的一生经历最基本的概括了。
40年代初,我在行医的同时,考入由宫本汀先生筹办的青岛业余美术学校,当时任课的老师有于希宁、张鹤云、吕品等。我坚持学习了三年,其中包括素描等西画技法,打下了一定的造型基础,这也可以算作是我走上艺术道路的正式开端了。在以后的年代里,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没有使我搁笔。在小小的处方笺上,我为自己开创出一条习画的崎岖小径,在处方笺那小小的天地里寄托了我多少年的酸楚苦辣与追求。
梁天柱《艺术使我生命之树长青》手稿
自学,自然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的,但是一味地埋头画画又往往会走弯路,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害。所以,我无师求师,采取投师结交的方法,曾请教于岛上名家孙国枫、张朋等诸位先生。年龄上我比他们大,但艺术上这些先生各有所长,对我的艺术成长都起到过很关键的指导作用。至60年代初,我对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有了一定认识,逐渐达到一种爱之如狂的地步,因此,我集中精力专攻山水画。这阶段我以学习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为主,还对王蒙、石涛、髡残、弘仁等古代名家的作品悉心探究,对当代名家石鲁、潘天寿的艺术也爱不释手。由于家庭居住条件和工作的限制,我并没有多少机会坐下来临摹各家的作品,对我来说,更多的是采取读画的方法来师古人、师传统的。从中体味大师的作品的笔墨技巧,乃至用笔方法,至于作品的构图、意境那自然是更不能放过。所以,一幅画我往往要反反复复地欣赏,直至闭目如在眼前。这种从作品入手的方法对我来说也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虽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我没有参加各种展览,也很少有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但回想起来,这个阶段我对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表现形式以及意境创造上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个人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在这个阶段奠定的。
1976年从医生岗位上退休后,我进行了长达四五年的外出观察生活、深入自然的补课阶段,也就是补自己所缺的师造化的这一课。我自费七下江南,先后到过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名山大川,又在不能长期外出旅行的较短空隙中数十次登临以奇秀见称的东海崂山,画下大量的写生稿。对于我这样一个几十年来盼望能亲临名山大川的艺术学徒来说,如久旱逢甘雨,短短几年的时间,不仅使我能从师古人师传统中学到的一切在创作实践中得到应用和验证,更重要的应当说是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自己的审美境界得到空间的延伸。几十年来在传统艺术作品中所追寻真、善、美的境界,在大自然的陶冶中得到升华。如果说,几十年在笔墨技巧上千锤百炼是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传统中国画艺术所需要的表现技巧与表现手段的话,那么,对生活的观察,真山真水对我心灵的震撼,则是我能从旧的山水画格中挣脱出来的原动力与催化剂。尤其是在1979年,我只身西出阳关,穿祁连,越戈壁,来到敦煌艺术宝库,这使我感悟到中国传统艺术所包容的内涵是多么丰富,领略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艺术传统又是多么的深厚与广袤。在1979年以后的几年中,我彻底脱离被朋友们认为是我学得已可以乱真的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风格,开始了真正属于我自己的艺术创作阶段。
以上算是对我学画经历的简单回顾吧。下面我再谈几点对自己成长影响较深的感受。
梁天柱 岛城旭日
第一点,关于艺术个性。我们都知道,美术史上大师都是以他们鲜明的艺术个性才被人们所公认的,其实艺术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个性鲜明。然而艺术的个性是不能重复的,重复也就是消灭了个性。但是中国画的学习不管是入校学习还是自学,又往往是从师古人、师大师入手的。以大师们所创造的种种技法和技巧入手,是每个学习中国画人的必经之路。因此要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个性是很艰难的,但这一点又是每个人终生奋斗所应追求的目标。要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只有一个门径,这就是师心不蹈迹,重法不重师门。由于我对黄宾虹先生风格的偏爱和长期心追手摹,至70年代末我每一出手常被他人称誉“太像黄宾虹啦!”“可以乱真啦!”我对此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感到不安,因为这说明自己艺术修养上的浅薄。自己的气质、修养、经历和大师不同,只求表面的形似不正是违背了大师们在对传统对生活的规律上下大功夫的正确学习方法吗?从大师们那里我们应当继承下来的只能是他的研究方法,他们的胆魄与学习态度,而绝不仅限于他们所创造的技巧技法。这也是我在80年代数易画风,总不满足的思想根源。
梁天柱 山水
第二点是个人修养问题。很多人研究文人画,我认为文人画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的渗透,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高明之处。一枝花、一座峰、几点墨、数条线,都能表现出画家的修养,能寄托画家情怀与兴趣,这应当说是与西画所不同的地方,但能否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画家要有高深的修养。在我国,不仅中国画,所有的传统艺术都要求有内功,内功就不是浮在表面上的花架子。潘天寿说:“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陈子庄也说:“只以画法学画不行,须从文学、书法、哲学、历史学等各方面全面提高,才能在画业上有进步。”这方面我是有较深的体会的。我经历过近20年纸绢相承学习他人作品的师传统阶段,如果没有返回自然行万里路的经历,我可能终生只是一位复制他人作品的画匠;如果我不受到敦煌壁画的震撼,我也不可能在自己后期的作品中大胆地将文人画笔墨技巧与民间绘画的色彩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较新的风格。再比如,我还是一个戏迷,我常常把传统戏剧中的某些程式与中国画中的某些程式因素相比较,开拓了我创作中的思路。在我数十年未读过的大量书籍中,我最迷恋的是老庄哲学,我曾无数遍地读过老子、庄子的原著,而且阅读了很多研究老庄哲学的论文和专著。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启发自己对老庄哲学和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一层理解。宗白华先生的诸多精彩论文就对我对中国画本质精神的领悟起到过深刻的影响。我觉得在读书中我真正领悟到中国画艺术的精神实质,同时,我也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熔铸灵魂的过程。在读书中,自己的灵魂与大千世界融为一体,情操得到陶冶,在几十年艺术探索中始终感觉是朦胧混沌的意念,在读书中得到悟解。我曾创作过一幅泼彩长卷,名之日《玄之又玄》(刊印在我的画集封面上),正是我积数年读书后有所悟并在一种随心所欲的心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幅作品我个人认为标志着我已经从描摹自然的阶段上升到一个真正的自由的创作时期。这一步的飞跃不只是表现形式的标新立异,我觉得是积自己数十年来师传统法自然、读书渐悟后的一次自然的蜕变,是个人修养不断提高的结果。
梁天柱 向阳苑
有人说:中国画越画越难,的确如此。难就难在越画到后来越需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上。对于画家个人修养的培养与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为艺术献身的勇气的培养。艺术创造是以付出个人修生的辛苦与不懈努力为代价的。利禄杂念可能会扼杀自己的艺术生命。因此,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含辛茹苦、顽强求索的精神准备。有了这种精神,才能百折不挠,达到白石老人虽饿死京华也在所不惜的精神境界。(二)读书明理。美术发展史证明,伟大的画家都是博学的学问家。渊博的学识可以使人思路广阔,可以触类旁通,在创作中才能寄托辽阔、画境超凡。要探求艺术的真谛和创造艺术的最高境界,只靠技术是永远达不到的。(三)高尚品格的培养。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心”就是画家品学,它不仅包括情趣、爱好、学识,而且还表现出人的品格、胸襟、气质、性情、节操等。画家没有好的气质就不会创造美的风格,没有美的灵魂,就不会产生美的境界,古今亦然。(四)经多而见广,功深而艺精。广游博闻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古人讲“行万里路”和“搜尽奇峰打草稿”都是这个意思。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李可染先生称自己为苦学派,苦学就是指对基本功和生活的磨练而言的。
以上所言算是我一个为艺术追求奋斗了一辈子的艺术学徒的切身感受,也算是与朋友们共勉的几句心里话吧!
(邱振亮协助整理)
编辑:彭越
上一篇:《寄生兽》漫画全彩版全10卷
下一篇:台湾历史上的十大灵异地点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