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从《我和我的祖国》说起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在去年那可真是唱遍了长城内外,塞北江南。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时候,和共和国同龄的我们,听着这首歌更是有着另一番的感受。
此歌的词作者,是我国己故著名词作家——张藜先生。这里不禁又勾起了我对多年前的与先生交往时的回忆。
那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春天,周末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忙乎手头的业务,突然接到局(水电一局)办公室的电话,让我第二天到吉林市文联报到,时间两到三天,干什么没说。我跟部门领导沟通了一下,又赶紧把手头的业务处理妥当。
第二天中午,我如约赶到了吉林市文联,直接来到王加伦(文联主席)的办公室。寒暄了几句后,王加伦说,小于啊,让你来咱们一起陪一位北京来的客人去天池(长白山天池)采风。你先坐下稍休息一会,我们马上就要动身。正说着电话响了,司机已到,我们俩就上了车。车先到市文化局停下,接上了李翔云老师(我和他合作过一首歌曲《水电站的灯光》,词是他写的)。接着车又开了一段路程,来到了一个宾馆门前停了下来,我们都下了车,迎到了北京来的客人。王主席指着我对那位客人说,这就是水电一局的于连举,又对着我说,这就是张藜老师。我顿时一惊,他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没想到居然如此相遇。我赶紧走过去与张老师握了握手,彼此互致问候,紧接着我们上了车就出发了。
上图:采风(右一:张藜(《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 右二:于连举 右三:李翔云(吉林市文化局) 右四:王加伦(吉林市文联主席) 右五:司机)
一路上马不停蹄跑了六、七个小时,已经挺晚了才到安图县,王说就在这里住下吧,于是王联系安图县文化馆的一位同志给找到了一家招待所住了下来。
晚饭后,王怕大家寂寞(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找到了安图县文化馆的一位手风琴手,背着手风琴来到了招待所,找了一间大点的房间,王就把大家(其实加上司机也就五个人)召集到了一块要热闹热闹。开始,让手风琴手演奏了一个独奏曲《溜冰圆舞曲》,后来王就承担起了报幕。文化局的李翔云老师朗诵了一段自己刚写完不久的诗歌,王也绘声绘色的颂读了他创作的散文中的一个段落。这时,王突然对我喊,小于啊,你得来一个呀,我说王老师呀,张老师在这儿,我有点怯场。王说,小于呀,张老师啥说的没有,随和得很,等会你看,不让他表演都不行的。我说我们企业的平时也没时间没地方练声,嗓子放一段时间就生锈,怕丢丑啊。王说,你就唱你和李翔云老师合作的那首,叫《水电站的灯光》,前几天我从电台里听的,后来我给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崔蕾去了个电话问了一下情况,崔编辑说这是他们选出做为《每周一歌》用的,你没听过吗?我说我还不知道呀,他们怎么录制的呀?这时,李翔云老师插话说,小于,你可能还不知道,这是前段时间,你们水电一局艺术团一位叫张荣晶的女高音,到电台不知要录什么专辑,其中就有这首歌,我那天也正好去电台办事,因这首歌是自创的,没有伴奏,当时不知崔编辑在哪里请来的钢琴手,正好在录音棚里录这首歌,我一听词怎么这么熟,录制结束后我跟你们的那位歌手唠了一阵子,才知道是你给我的那首歌词谱了曲。听她说在全国水电系统的歌手赛上,她还选了这首歌做为比赛曲目,并且还获了奖。我说是,获了第二名。这时王说,这首歌挺好听,创作手法也比较新颖,旋律很流畅,词、曲的结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小于啊,很有进步。来给我们唱一下,正好今天词作者也在。我说真对不起,那首歌是花腔女高音,我哪能唱啊,王哦了一下,好像这才反映过来,马上又接着说,那你就唱去年你参加声乐考级唱的那首《挑担茶叶上北京》。王穷追不舍。拗不过去,我只好献丑了。
也正应了王老师刚才说的,接下来也不用报幕了,你一个我一首的就闹腾了起来,连沉默寡言的司机还唱了一首朝鲜族歌曲《桔梗谣》。张藜老师唱了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几段,还唱了《不白活一回》《我和我的祖国》,他每唱完一段,就要讲述一下这段词曲的的内涵和如何去把控。他回忆了他当年如何参加了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主唱,他说的最多的还是《我和我的祖国》。
那是在张家界的一个清晨,望着东方喷薄欲出的阳光,望着那远远近近的奇峰峻岭,他灵感突发,才思泉涌,立刻从衣服兜里掏出了已经揣了近一年了的秦咏诚早已写好了的旋律,刷刷刷的把此时从心灵深处崩发出来的还带着温度的字句填满了旋律的空处。之后,几乎再没怎么改动。
我们正听的出神,这时,招待所的服务员来喊司机去把车停到车库里。门开的一瞬间,突然传来了《篱笆墙的影子》的歌声,我一听是对面房间的电视机里传出来的,这时他们的房门也开着。当时好像《篱笆女人和狗》这部电视剧刚播出时间不长。这时王借着这首歌冲着我说,小于呀,这首歌你会不会唱?我说会呀,喜欢这首歌,我在我们局里演出还唱过。王说,你还挺赶时兴,这首歌随着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刚播出才不长的时间,你就把它搬到舞台上了,你接受的还够快的了。我说这首歌徐沛东老师旋律把握的好,那沧桑的乡音乍一听朴实得都掉渣,细细的一品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王说,词好不好?我说词更好,(我当时还不知道这首歌的词是张藜写的),很口语化,朴实无华。王说,这首歌词也是张老师写的,他还有很多歌都在全国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前几年经李谷一首唱,一下子在全国红了起来。这时,张藜老师插话,没那么玄乎,倒是李谷一唱了这首歌后她更红了,我还是我。最近,不少媒体跟我打招呼,约我做访谈,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做一宣传、介绍,都叫我辞了,怎么,媒体一乎悠,你就成名人啦?我觉得搞创作还是应该埋下头来,沉下心来,多琢磨琢磨学问,我对有些“拔苗助长”式的宣传很反感。做人还是低调些,不要太张扬。
这时,张藜老师话题一转朝着我说,小于,《篱笆女人和狗》你看到哪集了?我说我一集也没看,(因当时正在单位住宿舍,宿舍没有电视机,连更早些时候播放的《渴望》,至现在我都没看过)张说哦,那你现在对它的主题歌的内涵还不可能十分的了解。我说是。刚才我说了我喜欢这唱歌主要是喜欢它的曲子,喜欢它的旋律,张老师,你别介意我说的。他说,小于,你说哪去了,创作一个作品,欣赏一个作品,去体验一个作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像《篱笆墙的影子》这首歌,离开剧情去听,你甚至感觉它都有点哕嗦: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但你一旦读懂了它的整个剧情,你就会重新去认识这个主题歌的内涵所在,以后有机会看了这部电视剧,你肯定会对这首主题歌有新的更高的理解和认识。他说,他在接受了该剧编导的任务后,曾先后多次去附近的农村体验生活,去发现、去探索,努力地从中去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素材。他对我们大家说,诗、词创作,特别是歌词的创作,要多采用那些朴素的,老百姓能一听就懂的语言,要从直白的语句中,去展现更深奥的哲理;要用简单的语言,去表现它的更深的内涵,这样的作品才是成功的,这也正是我们词、曲创作者所追求和努力要达到的。成功的诗、词,离谱可诵,谱曲能唱,要扬诗之情,含戏之韵,即应有俚语之俗风,又有歌诗之雅趣……不知不觉中,屋子里只剩我们两个了,这时,张藜老师还余兴未消说,不着急休息,到我房间坐坐,我当然乐此不疲,随着他来到了他的房间。
进屋坐定,张老师又打开了话匣子,小于呀,你们企业是干什么的?你是做什么具体工作,你怎么到了这个企业的?我一一做答,当我说我是68年从大连下乡后抽工到水电一局的,他提高了嗓门哎呀了一声说,咱俩老乡啊!我也是大连的,也是从小就出来了,先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后到长影,我在吉林也工作了挺长时间,后到了北京,现在民族乐团工作。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唠了起来,唠创作、唠演唱……他说,来前听王主席(王加伦)简单介绍了一下你的情况,知道你喜欢演唱喜欢创作,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听说你在地方还小有名气。我说王老师过奖了,张抢过话说,别谦虚,我看了你的一个歌曲创作小辑子,不错,你的旋律不错,手法也挺新颖,追求美,雅俗兼有。我说,张老师您还是多提些意见。就这样唠着唠着都过了半夜12点了,我也怕影响张老师休息,第二天还要上山,就起身说,张老师这么晚了,打扰您休息了,明天继续向您请教吧。他说没事,我经常晚间工作,习惯了。我一边往外走他一边说着,突然,他又说,我把我家的地址给你:北京崇文区劲松小区X栋X号,一边递给我地址一边说,以后如到北京,有什么事需要我别客气。就这样,我离开了他的房间,回到了我自己的住处。
多年以后,我还真麻烦了张老师。那是我作为评委去青海参加全国水电系统歌手比赛,路过北京换车时,实在买不到去西宁的火车票,又怕误了赛事,实在没办法就去向张老师求援。很快,票就到手了。
第二天的游览采风,累并快乐着。这天,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去接近张藜老师,饥不择食地向他请教、探讨,而他不厌其烦地和我唠。一天半一宿的接触,两人己经无话不说了。也正是张藜老师的朴实、谦和、平易近人,才让我有了这样难得的机会,偏得了不少我所需要的东西,心里暗暗的在庆贺自己。这一天确实很累,然而,这一天又是异常的开心。
上图:无所不谈(右一:于连举 右二:张藜《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
张藜老师: 感谢您!今天在这里,再一次衷心的向您问候:老师,您好!愿您在天堂安息!
写到这里,脑海里又像过电影似的不断的闪现出了几位词、曲名家的身影。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平易近人。
邬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红星歌》的词作者。那是在全国电力文协举办的电力题材词曲、歌创作研讨班上,邬大为老师受聘为我们培训讲课。那浓郁的江浙韵腔(他是杭州人)一开口,就一下子把大家的距离拉近了。他由简渐繁的讲述歌词创作的手法、表现;他讲歌词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他讲他的创作感悟和体会。他说,歌词最好写,凑一首十句、八句的词好凑;歌词也最难写,要从看似简单的几句词中,去展现深奥的内涵,难。他讲他创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经过和体会。他说,现在展现部队、军人的歌曲不少,但大都是适合合唱的,显得有些硬梆梆的。怎么能从另一个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展现当代军人的情感和心声,是需要下功夫的。他下部队、进哨所,和基层战士交朋友、拉家常,了解当今军人的所思所想,收获最多。他以同一位山东籍的战土唠喀的内容为素材,那位小战士向他唠起了他的家乡如何如何好,怎么怎么美,特别是一到春天桃花、杏花各种花开的时候。他找到了切入口,找好了角度,顺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去不断的引深、发展,为了自己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祖国的安全,我们站岗、放哨,永远驻守在风雪的边疆。后经整理,这首从另一个角度去展现我们当代军人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形成了,以后,在全国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张宁,原《歌曲》编辑部音乐主编。他说,好的歌词,字里行间都有旋律;好的旋律,每个音符都是语言。
龚荣光,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辽河从我家门前流》的曲作者。在讲音乐创作时说,音乐创作要有的放矢,不要故弄虚玄。
刘锡津,黑龙江音乐家协会主席,《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曲作者。他说,音乐创作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在一次新作品研讨班上,他讲他在创作《我爱你塞北的雪》时的体验和灵感来源。他说,拿到这首歌词好长时间,就是写不出来,几乎就要放弃了。有一天,哈尔滨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他正在办公室给学员改稿子,这时,他走到窗前,看外边下的雪开始还是颗粒状的,这时风还挺大,风夹着雪粒直往窗玻璃上扑,发出刷刷刷的声响,看着听着、听着看着,突然脑子里出现了刷刷刷刷刷刷刷刷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一会儿小颗粒变成了大雪片,他乘兴走出了办公室,一边欣赏着雪景一边慢慢地踩着雪韵,走着走着来到了松花江边。这时雪也越来越大,只见那大雪片子铺天盖地,一会儿,已经上冻了的松花江江面上的雪就集了厚厚的一层,放眼望去,一片洁白。回到办公室,他赶紧拿起笔,把那刷刷刷刷的感觉写了出来,就是后来那首歌的前秦mi mi daodao la lasao sao mi mi dao dao la la sao sao……接下来,他几乎是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的创作。
尚德义,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花腔女高音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引起轰动。他采用了娴熟、形象的音乐语言,淋漓尽致的把一个聋哑人经过治疗开始咿咿呀呀学话的情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此歌也成了当时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右一:刘锡津(黑龙江省音协主席,《我爱你 塞北的雪》曲作者 右二:邬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词作者 右三:于连举)
右一:张宁《歌曲》主编 右二:于连举 右三:邬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词作者
他说,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生活中蕴育着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素材,我们从事音乐创作的,要努力去表现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从事作曲的神圣职责。
朱之谦,樊蔓玲,周明珠……他们都对我有过教诲,都是热爱生活,平易近人的歌词、音乐大师。
能得到这些德高望重的大家、学者的授课,我感到很幸运。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老师都是那样的谦虚和蔼、平易近人,从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儿的装腔作势和耍大牌儿,他们的低调做人、热情工作的精神时刻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给了我在学习、创作、工作乃至生活上都带来了莫大的启发和帮助,真切地感到受益匪浅。他们启迪心智,传播文明,功莫大焉。
现在,当疫情袭来,祖国和她的优秀儿女们,亿众一心,抗击病毒,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团队和个人。他们是人民的一份子,更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脊梁。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就不由自主地回荡起《我和我的祖国》,那大气磅礴的字字句句,情深意切的优美音符,正响彻寰宇,汇成祖国亿万民众的心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上图:修改新的作品(右一:于连举 右二:龚荣光,沈音教授,《辽河从我家门前流》曲作者 右三:学员)
上图: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曲作者尚德义老师的赠语
作者简介:于连举,水电一局退休职工,任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吉林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音乐协会会员,中国水利水电文协音乐研究会理事。代表作品:《田野日记》、《海峡之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