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毁誉掺半才是王道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即使能听到他人的声音,有的情感也会被扭曲,更何况你听不见……”

  《声之形》这部作品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都是一部争论性非常大的作品,并且外网的评分远远超过中国的评分。

  诚然,在大陆影院上映的《声之形》有18分钟的删减,但是翻一下各大自媒体和知乎上对本作的评价,你会发现比起删减这个败笔,更多的人是在谈论它的剧情上的问题,甚至牵扯到了原著漫画。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女主人公西宫硝子,为什么能如此积极的和霸凌自己的男主石田将也做朋友,甚至爱上他,说这样的行为三观不正;导致这部作品,骂它的人和喜欢它的人一样多,so……why?

  而我认为这部作品不能仅用三观不正或是单纯的反霸凌题材来概述,霸凌者,被霸凌者,还有旁观者或是热心帮助被霸凌者的好心人。每个人所处的立场和他们的观念,也决定了他们对这部作品不同的观感。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作品会有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

  问题1、被霸凌者是否会如此积极的和欺负自己的人做朋友,甚至爱上对方。(西宫硝子爱上石田将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16218

  知乎这个帖子下一些答友的评论,有一些真实的例子。而站在被霸凌者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我能明确的回答大家,可能,而且越懦弱的被欺凌者越会!

  首先,霸凌是存在群体效应的,一旦一个人被周围的人霸凌,那别的不相关者也会倾向,不与这个人交往(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时候,是不相关者单纯想要静观其变,有的时候是霸凌者在环境里有着很高的地位或有利资源,静观者不愿与他们为敌。),

  导致被霸凌者被人孤立,而这时有的被霸凌者,就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导致别人不喜欢自己,才会被人欺负。

  这时能改变环境还好(例如转学),要是不能改变环境,并且没有找到合理抗击霸凌的手段,亦或是被霸凌者非常看重体面,不想旁观者认为自己遭到了欺凌,那就真的只能讨好霸凌者过活了。而与霸凌者做朋友,或是让旁观者认为被霸凌者和霸凌者和解,就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剂毒药!(具体的可以参照被欺负的低年级学生给高年级学生买东西,甚至一定要加入他们的玩乐圈子之类的事儿。)

  而在本作中,西宫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与上文提到的那些出于被人欺负而讨好霸凌者的人又不同,她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声音能传达给对方,能改变霸凌者的想法,和他们友好相处!

  虽然二者想法不同,但是西宫也属于不能自己改变现状的被霸凌者,(她不会自己提出转学的要求,因为这样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她选择了和上文中的人一致的行为,和霸凌者‘和解’!

  解释了被霸凌者和霸凌者之间畸形的友谊,我们再说说西宫和石田之间的爱情。

  在这里有一点是必须事先明确声明的,这样的爱情是少见且富有相当多苛刻条件的。

  本作中女主角西宫是个非常孤独的听障人士,她想要被人理解被人接受的想法是最为强烈的,而石田作为第一个向他表示歉意乃至提出想要和她做朋友的异性,这对于长久以来一直处在孤独中的西宫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恋情萌芽的开始,这可能不合理,但却不是不可能。

  与其说《声之形》是讨论校园暴力的问题,更多的是在讲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作者大今良时又剑走偏锋,着重描写了每个角色的缺点,甚至放大了这些缺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人即地狱。《声之形》将人性的缺点暴露出来,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

  当年的欺凌者在长大后有真心的反省过自己的行为对被欺凌者说一声对不起吗,袖手旁观的路人现在能否有勇气帮助被欺凌者吗,帮助他人的人又是否真的“善有善报”而不是在社会的熔炉中被再三否定?

  这样的自省式发问,本来就没有统一答案,毁誉参半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

上一篇: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下一篇:原创《红海行动》《烈火英雄》后 他想演生活中的硬汉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