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眼中的人间是什么颜色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文/杨时旸)

  溽热又粘腻的夏天,人们步伐懈怠,在荒草、土坡和低矮的厂房里混生活,台南底层世界的随意一瞥之中,《大佛普拉斯》的故事徐徐展开。戏谑、敷衍又总想表演真情实感的送葬队歪斜排成一队,吹奏着荒腔走板的《友谊地久天长》,这几乎奠定了电影的基调——一种不加修饰的、怪诞却真切的现实,包含着重压、无聊,失却方向却又只能苟且的生活窘境。

  很难说清《大佛普拉斯》的色调——当然,这是指它精神意义上的“色调”,它时而嘲讽,时而喟叹,更多时刻不动声色只负责呈现,而它的影像是黑白的,但又不全是,90%关于底层世界的叙述中都用黑白呈现,有时像粗糙目击,而有时像淡墨点染,而其余10%的上层世界的图景又都是彩色的,霓虹灯和广告牌璀璨又俗艳。这浅白寓意谁都能分辨得出,穷困生活斑驳晦暗,富有人生声色犬马。仔细区分,凡是客观讲述故事的桥段,一概都是黑白色调,包括那些名流一众人在泳池里狂欢的时刻,而通过其中角色的眼睛望出去的世界,才是彩色的,而那些时刻都是通过行车记录仪的视界呈现的,是的,这是电影中另一个有趣的视角——有关偷窥以及对偷窥的偷窥——前者是局中人所做的事,而后者是我们作为观众所做的事,银幕内外完成了一次有趣的互动。那行车记录仪的画面只呈现路边、街角和桥下的无聊世相,画外音却是车内活色生香或云波诡谲的对话,彼此对撞出更浓烈的悬疑、刺激和窥伺的快感。

  《大佛普拉斯》看起来是个轻巧的小品,导演并不想故作沉郁,他自己从开头就用松垮的声音絮叨着,一会儿和观众说说这部电影谁是制片,谁又是导演,一会儿又提醒一句,自己会时不时在故事中途窜出来解读一下剧情,让大家做好准备。这是一种标准的文艺理念的实践,打破观众对故事戏剧性的沉溺,实现某种间离效果。有一种理论认为,营造一种笼罩一切的、让观众信以为真的虚构真实,观众一直沉陷其中,是低级的观看,而时刻有能力跳脱出来,清醒审视、旁观才是高级的观看。《大佛普拉斯》对这些游刃有余,有能力随时拉拽观众出戏,又能旋即把观众扔回故事现场。那么,故事,到底讲了什么?菜脯和肚财,底层打工仔和拾荒者,在生活的最下层疲于奔命,最大的乐趣不过是吃着冷掉的便当偷偷窥伺老板行车记录仪中的景象和车内的对话,本想意淫一下其中的咸腥,听听姑娘的娇喘和老板的调笑,但没成想却意外撞破一桩杀戮。老板开的工厂承接了一尊佛像的制作工程,巍峨的大佛庄严地观看一切发生,又意外地被血色玷污。这就是全部了。

  有人说,这故事是揭露是讽刺,确实,它有着锋利的刃和尖锐的刺,不动声色地掠过一切看起来身居高位和煞有介事的人,呈现背后的不堪与肮脏,但它绝不是一部较劲于此的电影,它的表情并不凌厉狰狞,竟然如此松弛,那些揭露的时刻不过像是偶然撞见,瞟上一眼,嘲讽一声,牢骚几句,然后仍然归于平淡,就像在那间屋顶漏雨,空调失灵的收发室里,菜脯和肚财平淡说起,“落土八分命”,老板能叫Kevin,而自己只能叫肚财,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争不来的。导演批判所有虚妄、虚伪和虚假,并不想成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拔刀相向的样子,他更愿意还魂和降落到和肚财与菜脯一样的维度和低处,悲悯地看看周遭。导演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些象征、隐喻和涵盖着各种指涉的逗趣随处可见,肚财抓来的满屋娃娃,居住的“飞碟”,终日惶惶的菜脯穿的背心上印着“人间净土”……这些细节密布各处但又内敛隐藏,毫无刻意。

  大佛普拉斯,就是大佛plus,戏谑的名字却也意外地意涵丰沛,一部短片扩展而来的电影,一次偷窥引发的连锁反应,衍射出的事态与万象,大佛+,加什么呢?大佛低眉慈悲,不动如山,最终却被人当做盛装罪恶的容器。+后面跟着的或许应该是周遭与全世界,以及我们无法参透的人心,只是,从佛的眼中望下去,看世间百态,看人间众生,到底该是灰白还是彩色?

上一篇:中国的死神是谁?死神是神还是鬼?
下一篇:Babatunde Olatunji - Love Drum Talk 2004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