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冬,成都的黄昏
当天,南门锦江河水尽红,由于太多的尸体堆在河中,形成一座人体堤坝,挡住了河水流动,以致上游水涨,淹没了城脚一丈有余。十余只大船停泊在下游,有人使用铁钩、棍棒等工具,就像拆墙一样,将一具具尸体从堤坝中拉出来,以疏通河水流动。血腥之气,十余里外皆能闻到。[1]
这些死难者都是成都普通市民,从1645年11月22日开始谋划,次日他们被张献忠的军队集结在南门与东门,惨遭杀害。
▲早报记者 唐艳兰摄
2002年4月2日,成都市新南门立交桥施工,从土层中挖出大量死人尸骨,呈黄白色的腿骨以及残缺的头盖骨散落各处,运渣车每天都要运走好几车土渣,里面全都混着人骨。
成都市考古队魏主任通过对骨头颜色和土层的判断,可初步断定这些人骨是明末清初掩埋的,然而因工期紧张,考古队无法做进一步勘察研究,这些可怜的尸骨也不知所踪。
有人推测是当年成都屠城留下的遗骨。[2]
01
有两个传教士,一位是葡萄牙神父安文思,字景明,葡萄牙名为加伯利埃· 麦哲伦( Gabriel de Magalh?es);另一位是意大利神父利类思, 字再可,意大利名为卢多维奇·布利 (Ludovic Bugli),他们成为这场屠杀的亲历者。利类思在南门,安文思在东门,希望能够阻止屠杀,但没有成功。
这场骇人听闻的杀戮终于在11月24日黄昏结束,历时两天,是时日落西山,安文思心中凄凉,乃慢步而回,见路边死尸狼藉,其中尚有小孩呻吟,安文思救出12个付以洗礼,当天,利类思也付洗8人。[3]
这场骇人听闻的杀戮终于在11月24日黄昏结束,历时两天,是时日落西山,安文思心中凄凉,乃慢步而回,见路边死尸狼藉,其中尚有小孩呻吟,安文思救出12个付以洗礼,当天,利类思也付洗8人。[3]
一年后,这两个传教士离开四川,随清军来到北京定居,与清初知名传教士汤若望会合,从事传教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一直到去世。
▲安文思墓碑
北京市西城区北营房北街(马尾沟)教堂出土
1651年,在张献忠身死后第四年,安文思用葡萄牙文写成《张献忠记》(Rela?ao das tiranias obradas por Chang Hien Chungo famoso ladrao da China,1651),详细记录了他与利类思相伴张献忠三年的见闻,为历史上唯一有关张献忠本人的长篇目击笔记。
其中大量亲历亲闻,如上述成都大屠杀,都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史料,遗憾的是,该书未公开刊印出版,只有手写稿与抄本。
1654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用拉丁文出版了汉学名著《鞑靼战记》,首次从外国传教士第三方角度,纪录明末清初满汉战争,涉及不少张献忠的内容,卫匡国称来自于安文思的《张献忠记》。卫匡国,字济泰,有“匡扶明室,以济康泰”之意,意大利名为马尔蒂尼(M.Martini)。
此时,《张献忠记》已经有两份抄本,据安文思1668年写成的《中国新史》(原名《中国十二特点》),他透露卫匡国来函告知,其中一份抄本留在罗马秘书处( Secretary' s Office), 另一份留在科因布拉学院( College of Conimbre), 在那里公开让人阅读。
至于《张献忠记》原稿,安文思没有提及放在何处,是否还留在中国。
02
我们今天看到的安文思有关张献忠的记录,来自1918年出版的《圣教入川记》,作者法国传教士古洛东,清末在重庆活动, 一心考证四川基督教的来历。
大约是刚刚跨入20世纪的时候,古洛东于上海耶稣会神父处偶然得到一份手稿,“内载有利类思及安文思二公在四川开教情形,颇为详细”。古洛东不由得精神一振,在此基础上加以注释,复向各方征求其余事实写成《圣教入川记》,其中一半以上内容跟张献忠有关。
汉中兵败张献忠杀戮十四万川军,成都大屠杀以及张献忠的死亡经历,这些有关张献忠的重大史实,《圣教入川记》与《鞑靼战记》均有记载。
以成都大屠杀为例,两书都提到一些只有亲历现场才有的细节,张献忠前往南门督杀,大骂成都市民是该死的叛徒,以及两位传教士救出儿童付洗的情节,可推得它们有同一个内容源头,即安文思的《张献忠记》。
相比《鞑靼战记》的记载,《圣教入川记》要丰富得多,上海耶稣会神父的手稿,很可能就是安文思《张献忠记》留在中国的抄本。
但这份抄本未必完整,安文思在《中国新史》中也多处提到张献忠,有些重要内容并未出现在《圣教入川记》。
事实上,安文思写成《中国新史》也只有手稿,无法在中国出版,所幸当年中国教团总监柏应理将抄本带至罗马, 晋见红衣主教德斯特列,遂译为法文在巴黎出版。于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公开出版的汉译本,从中寻找《张献忠记》的蛛丝马迹。
安文思提到,张献忠在四川自立为王后,就如中国历代王朝所做的那样,要求周边公国进贡称臣,承认张是他们的君主。然而有位王公拒绝臣服,回复张献忠的使臣,无论他还是他的前人,都未曾向中国皇帝进贡。
这个回答让张献忠极为恼火,前后两次派遣军队攻打都遭遇失败。直到第三次,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领兵,以怀柔的手法令这位王公承认他的父亲为宗主,并带领四万名军士随同孙可望,到成都觐见张献忠,然而却被后者设计毒杀,带去的军士也被伏击剿杀一空。
安文思在《中国新史》中强调他是目击者,但这个重大事件并未出现在《圣教入川记》。另外,安文思还提到张献忠邀请他参观1645年正月十五的烟火,一株覆盖着红葡萄藤的树让他印象深刻。
“它的各个连接部分一直在放光,而在另一边,葡萄藤的干、枝、叶、串及葡萄的光亮逐渐熄灭。 然而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辨别葡萄串的红色、树叶的青葱,藤干的褐色,栩栩如生,以致你会发誓说那是天然的东西而非仿造。但更令我惊异的是,作为一种元素的火,非常活跃,可以吞噬一切,却如此徐徐行动,看来它抛弃了自身本性,服从艺术的指挥和安排,只表现树的生命而不烧毁它。”
在《圣教入川记》中,记录了1644年冬至的盛宴,却未提及1645年正月十五的烟火。
或许,《张献忠记》原稿有更多的记载,然而迄今为止,安文思所说存放于罗马秘书处与科因布拉学院的抄本,没有任何公开信息。
近400年来,也没有哪一个中国人前往这两地找寻。
03
有关1645年成都大屠杀的记载,除了《圣教入川记》,还见于《蜀记》。
“是时正值九月十五日,月明如昼,众贼申时进城,搜缚百姓。凡男人,两人缚一人,齐出南门外江边,随到随杀。从十五日申时杀起,至十七日申时杀完。江水尽红,尸积如山,水淹至城脚丈余,涌塞不流;献忠命水手撑大船十余只,至下流推尸顺流,方得流通。血腥之气,闻数十里。”
“是时正值九月十五日,月明如昼,众贼申时进城,搜缚百姓。凡男人,两人缚一人,齐出南门外江边,随到随杀。从十五日申时杀起,至十七日申时杀完。江水尽红,尸积如山,水淹至城脚丈余,涌塞不流;献忠命水手撑大船十余只,至下流推尸顺流,方得流通。血腥之气,闻数十里。”
申时,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正是冬天临近夕阳西落的黄昏时节,屠杀地点南门,历时两天,这些都与《圣教入川记》的记载一致。
唯有屠杀开始时间两者有出入,《蜀记》记录的是1645年九月十五日,换算成阳历为11月2日,与《圣教入川记》的11月22日,相差了20天。
成都学者郑光路在其著作《张献忠剿四川真相》猜测,可能是整理传教士文稿者,多写了一个“2”之误。他没有注意到,《圣教入川记》不用阿拉伯数字纪年,原文“一千六百四十五年冬十一月二十二号”。
郑光路还将《蜀记》的作者误会成了顾山贞,这可能是犯了一个百度百科的错误。一直以来,《蜀记》的作者佚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刊印本,是1911年10月(辛亥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痛史》系列,《蜀记》被编为第十五种。
《痛史》编辑者号“乐天居士”,这位白居易的粉丝本名褚民谊,浙江南浔人,原名明遗,一看名字就晓得他老爸的志向,忠于汉族,时刻不忘反清复明。
清末之际,褚民谊将清代禁书编辑成册,举凡“顺治过江”、“杨州十日”、“嘉定三屠”、“江上孤忠”、“哭庙纪略”、“张献忠屠蜀”皆列其中,再现明末清初的惨痛历史,为辛亥革命造势,也算不负老爸所望。
讽刺的是,抗战时期,曾经的热血青年褚民谊投奔了汪精卫,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名列汪伪政府第四号人物,于1946年被蒋介石以汉奸罪枪决。
做人与做事,始终如一者少见。
在《痛史》中,没有出现《蜀记》作者的名字,但如果你在百度搜索《蜀记》,会发现它的作者是顾山贞。
顾山贞写了一本《客滇述》,也是讲述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同样被编在《痛史》之列,现在被误会为《蜀记》的作者,可能是受了《台湾文献丛刊 》的影响。
该书收录了三百零九种台湾1949年前的史籍,共4800万字。在这部浩瀚的丛书中,《客滇述》位列第二百七十一种,《蜀记》没有单列,而是作为附录收在《客滇述》之后,于是就出现了顾山贞是其作者的误会。
其实在《台湾文献丛刊提要》中,就写得很明白,《蜀记》作者佚名,“(客滇述)书后,今加不着撰人「蜀记」一卷,专记张献忠祸蜀事。”
《蜀记》记录了不少细节,如有一位小头领,名叫飞山虎,奉张献忠的命令搜杀百姓,心中不忍私自放走一十三岁少年,事情败露后被残忍杀害。
张献忠被清军射杀后,《蜀记》又增加了“伪皇后丁氏、白氏、刘氏、陈氏拼命逃出”的情节。
这些内容,不在张献忠大西军内部不可能知道。四川史学大家任乃强曾在峨眉山金顶亲见陈皇后献珍珠缴,他深信《蜀记》的作者是张献忠营中老兵。
《蜀记》大部分内容仍有出处,据文本分析,《蜀记》作者是将另一本著作的语言做了白话处理,并增加了自己知道的其他事迹。
04
这本著作的作者名叫冯苏,他比张献忠小了22岁,清初在云南为官多年,后任广东巡抚,著作颇丰,其中有一本《见闻随笔》,第二卷《张献忠传》或就是《蜀记》的母本。
在《见闻随笔》中,冯苏也记录了1645年冬天成都大屠杀结束的黄昏,“时九月望夕,月明如昼,令两贼共缚一人,出南门临江斩之,无得免者,自十五至十七日夕止。水壅不流,巨舰数百牵引之。弥月始达,腥秽闻数十里”。
在《见闻随笔》中,冯苏也记录了1645年冬天成都大屠杀结束的黄昏,“时九月望夕,月明如昼,令两贼共缚一人,出南门临江斩之,无得免者,自十五至十七日夕止。水壅不流,巨舰数百牵引之。弥月始达,腥秽闻数十里”。
▲清嘉靖道光间临海宋氏刻台州从书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对比《蜀记》,《见闻随笔》更加文言,如望夕,就是十五的意思,水壅不流的”壅“,生僻字。虽然《蜀记》大体是文言文,但已有演艺小说的风格,相比《见闻随笔》读起来流畅得多。
一般而言,改编本都会比母本的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生动一些。
冯苏与张献忠没有直接交集,他跟随吴三桂入滇为官,此时张献忠已经身死十余年。从其书名《见闻随笔》可知,冯苏的史料来源于别人所述。
张献忠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在云南帮助南明建立了最后的堡垒,坚持抗清十余年,有关张献忠军队在四川的原始记述,大多源自云南。
作为云南官员,冯苏具备有利条件获得这些原始记述。尤其是孙可望投降了清廷,
在《见闻随笔》自序中,冯苏介绍了他的消息来源,“及郡志、野史、坊歌、巷说,咸为辨其真伪,核其先后”。
1679年(康熙十八年),清政府正式组织班子编写《明史》,明末西南史事主要来源即是冯苏的《见闻随笔》。
作为《明史》编撰者之一,清代知名学者毛奇龄曾为《见闻随笔》作序,感谢冯苏提供了有关张献忠在四川的详细资料。他透露康熙开明史馆征集前代史书,除了冯苏,竟无一人能够提供有关西南的史料。
“西南之变乱极矣”,“神州陆沉,天下能言其事者寡矣”。
05
事实上,并非只有冯苏一人手中握有西南史事资料。
当时,能够记录整体西南史事的,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张献忠大西军系,另一个是与之敌对的四川南明系。清军的势力还没有进入四川,无从直接记录。
此外还有零星的个人亲历记述,但局限于一时一地所见,虽在细节上更加真实丰富,于整体而言不够全面。即便是跟随张献忠近三年的两位传教士所记,也遗漏了很多重大事件。
可以肯定的是,张献忠大西军的记录流入了冯苏手中,孙可望以三百人降清,他携带的信息最具价值,其中极有可能包含了这些史料。
所以我们在《见闻随笔·张献忠传》中,能一睹诸多大西军内部信息,不仅有详细的军营番号,甚至还有军营总兵的姓名与籍贯,以及他们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张献忠的杀戮命令而所受到的残酷惩罚。
大西军系史书,除了《见闻随笔·张献忠传》与《蜀记》,还有《记事略》,内容都大同小异。此外还有一本任乃强搜集的《大西通史》,其列为最可信的第一手史料,但可惜未见电子版本。
明史馆没有收到四川南明系史籍,原因很简单,这些史书颇多清朝忌讳,清初文字狱盛行,持有者献出恐有杀身之祸。费密曾想将《荒书》献出,最终还是保险起见藏于家中,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才有刻本。
顾山贞的《客滇述》,其书纪年将南明与清朝并列,“丙戌唐王隆武二年(鲁监国元年、清顺治三年)”,是大忌,我们也可以据知顾山贞是客居云南的南明官员,其书也详于南明军队活动。
四川南明军队是张献忠大西军的仇敌,如果从写史抹黑对手的动机出发,南明系史书应该有最为丰富的张献忠杀人描述。
但这些南明系史书,没有一本记录了1645年冬天张献忠的成都大屠杀,有关张献忠的各种暴虐杀人事迹,也都远远弱于大西军系史书。
但这些南明系史书,没有一本记录了1645年冬天张献忠的成都大屠杀,有关张献忠的各种暴虐杀人事迹,也都远远弱于大西军系史书。
毕竟,张献忠于内部杀人,南明军队所知不可能详细。
无论后世怎么编修史料,第一时间写史的人,大多忠实于他的所见所闻,在那一刻,最为看重的是真实与事实。
06
我国酷爱写史,为全球之最,皇帝一天起居,早上漱口洗脸上朝,晚上与谁做爱,都有详细记录。
我国还有史论的传统,所谓论从史出,对于前人的史书,后人总喜欢引经据典来评论时事,不符合后人喜好的,这些史书恐免不了被修改的命运。孔子削春秋,隐恶扬善,还被传为美谈。
这导致我国有最为丰富也最为混乱的史料,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在各朝各代反转比比皆是。
张献忠在四川的史料,任乃强称之为“搞得最为混乱不堪的一种”,对张献忠的评价,至今还有反复。
每个人都根据手上的史料,来证明张献忠在四川杀人,或没有在四川杀人。
却很少有人去厘清这些史料,去筛选出最为真实可信的部分,至今醋醋仅见任乃强写有一篇文章《关于张献忠史料的鉴别》,只有5000多字。
如果没有条件去现场考古,最为可靠的是阅读早期史料。任乃强将张献忠史料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亲历亲闻,第二类为记录当时人所说。之后编修前人的三类四类“春秋”史料,为隐恶扬善之目的,于揭开历史真相并无价值,徒添混乱。
任乃强在时间纵向上做了张献忠史料鉴别,但没有在横向上,专门针对第一第二类史料根据作者背景,判断作者哪些记录更为可信,哪些是自己臆想。
这些形形色色的史料,哪些有共同的母本,这些母本又是什么来源,大西军系还是南明系。
除了政体史料,还有哪些私人笔记,从更加微观真实的角度来补充张献忠史料的清晰度。
这些形形色色的史料,哪些有共同的母本,这些母本又是什么来源,大西军系还是南明系。
除了政体史料,还有哪些私人笔记,从更加微观真实的角度来补充张献忠史料的清晰度。
这些史料鉴别,是评价张献忠的基石,研究四川人口消失的钥匙,历史上居然没有一人成系统地研究它们,而围绕张献忠的争论,却已经蔓延了近四百年。
很少人关心历史的真相,更多人在乎自己的好恶。
[1] 《蜀记》
[2] 华西都市报,2002年4月5日,《成都惊现“万人枯骨坑” 疑是张献忠屠城所留》
[3] 《圣教入川记》
[1] 《蜀记》
[2] 华西都市报,2002年4月5日,《成都惊现“万人枯骨坑” 疑是张献忠屠城所留》
[3] 《圣教入川记》
END
关于这段历史
坐观君曾读过相关书籍
用触目惊心不足以形容
以后视情继续分享有关文章
还想更多了解 中国
点击公众号底部“看往期”中的“中国历史”
或者在公众号回复“中国”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