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科幻:构想中国未来城市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1-06
手机版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姬少亭 全晓书)在中共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上,城镇化成为一个热议话题。从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到普通民众的讨论,每个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都极具想象力和感染力。在他们的描摹中,中国未来城市的雏形已初具轮廓。

  作为广东团的三位农民工人大代表之一,曾香桂认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方式可以是充满创意的。“我在网上看过刘德华演的《未来警察》,如果未来城市像电影里那样,汽车进化成一个特殊的‘飞行器’,满天飞来飞去,大家就不会都堵在路面上了。”

  曾香桂20岁来到东莞,打工13年,没有去过一次电影院,一是因为影院离家较远,二来觉得票价也有些高。

  “未来城市是怎样,我的科幻思维确实不多,可能和国外大片里拍的差不多。不过,我希望,未来城市是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曾香桂说。

  智慧城市

  曾香桂想象中的未来“飞行器”应该能够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行驶,配备有最智能的感应器。“它们在互相距离多少米之内,就能提醒或者避让,也不会撞车。”

  这种智能化的“飞行器”,再搭配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院长杨文所提出的信息化交通管理,将会实现未来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

  杨文认为,解决交通拥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发展公共交通、分散城市功能以及发展信息技术。

  “我想象中的智能交通,能够实时地对交通情况进行掌握和调控,科学地进行交通管理。”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则将信息化城市管理的设想更推进了一步。他认为,未来城市将是“智慧城市”,云计算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

  孙丕恕说,只有通过云计算,才能全面整合政府和社会相关的信息资源,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一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的公众服务平台。

  他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中国各行业已具有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行业用户需要云平台实现数据向服务的转化。他建议设立阳光政务云、健康卫生云、食品安全云、药品安全云、警务云、民政云、工商云、水利云、质检云、交通云、司法云、媒体云等。

  最初的家园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数字通信技术研究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觉得技术仅仅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衡量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的感受。

  “智慧城市的发展要让人感觉到宜居和平安。”邬贺铨说。

  曾香桂也认为,好的城市应该是“满眼绿色,住起来很舒适”“美丽中国应该是绿色中国,希望未来城市到处绿树成荫”。

  她希望想象中的“飞行器”使用的是清洁能源,最好能做到“零排放”。

  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政府已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工作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抓好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淼理想中的城市同样也是绿树成荫。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他想象中的彼时城市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村落,里面有好多不同的居住区,他的家可能会坐落在一个有点像《霍比特人》(英国作家托尔金著)中的小丘上。

  “走出我的洞府,外面洒满阳光,是那种农业文明刚出现时的阳光。远远地,可以看见炊电影蜜蜂烟。如果我愿意,可以步行在两边是花草的乡间小道上,慢慢地走,一直走到有炊烟的地方。”他描述道。

  “这是最后的家园,或毋宁说是最初的家园。”他说。

  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国人浓郁的乡村情结。高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一个接着一个消失。回到家乡,却回不到故乡,人们再也看不到儿时记忆中的山坡、河流,中国人被一种新的“乡愁”所笼罩。

  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未来的城市建筑将不会以摩天大楼为主。“超级摩天大楼可能从外观上给人造成冲击和震撼,但使用效率和建筑材料的安全性都值得探讨,日常维护的能耗也会比普通高楼高得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说。

  庞然大城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担心,未来的城市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成为庞然怪物。

  科技网站果壳网主编徐来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共资源向大城市倾斜的情况是一种必然。

  他说,一些研究者发现,城市的组织存在一种类似于“克雷伯定律”的现象,也就是城市的规模越大,资源的使用者就越多;反过来说,城市越大,所消耗的成本也就越低,这个人群中每个人的平均消耗也就越小。

  “与分散的居住方式相比,大城市更‘集约化’,因而在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也更环保一些。”他说,当然,这并不是说城市越大就越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会产生其他问题。

  他预测,城市的规模或许会不断扩张下去,又或许会像蜜蜂的社会一样,达到一定体量后自然地一分为二——这或许就是人类世界成长的方式。

  林海燕认为,城市的理想规模,人口在两三百万或者五百万以内比较合适。“但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虽然土地面积很大,但人均可利用的地方并不算多,所以东南一带人口密度更大,城市规模通常也很大。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事实上,政府正要改变这种“无奈的现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城镇化时强调,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更密切的人际关系

  林海燕认为,对于城市里的人际关系来说,技术进步是双刃剑。“住在北京老城区、老胡同的百姓,每天都要见面。现在,很多人住进了高楼,主要依靠电子化联络。”

  但他相信,这一切不会往极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社会还会回归到人与人的直接接触。

  曾香桂很怀念小时候在农村,大家乡里乡亲就像一家人,“有时拿着碗就可以去别人家吃饭”。

  “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会更密切。现在大家都忙着奋斗,但未来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大家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有个成语叫返璞归真,我希望社会进步到一定时候,城市能回归到自然、淳朴的人际关系。”她说。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指出,如果真正能实现社区化管理,人际关系反而会密切。现在之所以人际关系疏远,是因为大家相互依赖性很小,活动空间相互不重叠。

  “未来的人际关系将更多地围绕社会组织而发生,人际关系会因此重新亲密起来。”杨文说,尽管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原来拥有众多亲属关系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一些服务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和谐。

  杨文十分看重社交网络上组织的活动,认为它们可能会成为只身生活在陌生城市的人们认识新朋友的途径。“他们参加活动时彼此的代号更多是网名,而不是真实姓名,为了共同的兴趣汇聚到一起,活动结束就各回各家,看上去联系并不紧密,但是我觉得他们在思想、精神上的交流反而更无拘无束更加深入。”

  城市“无形”

  未来的城市可能同样出现在网络中,人们正逐渐将社交搬进网络世界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认为,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宽带通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使人们在网络中的相聚与在实体空间中没有区别,甚至相互间的交流更加生动和丰富。因而,虚拟空间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城市的功能。

  他说,从城市的作用和目的来看,城市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向网络转移;在社会方面,网络中的舆论和倾向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网络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文化媒介。

  “在地球上的任何偏远角落联入互联网,都使人有置身大都市和时尚中心的感觉。”他说。

  他预测,随着虚拟空间承担越来越多的传统城市的功能,城市中的人口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如房价和环境等,向城市边缘和外围移动,这就有可能使得未来城市的结构变得越来越稀疏。

  “技术走到极致可以消解物理上的城市,化城市为无形,又让生活在不同的虚拟城市成为可能。”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峥说。

   

上一篇:历史上的今天: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
下一篇:当天真遇见爱情免费观看芒果tv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