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这些知识太重要!当不了航天员,普通人也能改变人生……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成功出舱……近期这些热点不仅激发了我们的自豪之情,也让“空间探索”成为热议的话题。
这几日,又正值上海天文馆开馆。测试阶段的预约票就被“秒光”。
太空科普,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背后是不是还有值得深思之处?
被宇宙打开的人生
“天和”核心舱发射的那天,庄泓基就在文昌现场。
他是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的大三学生。现场观看,效果其实不如电视镜头来得清晰,但激动的氛围让人久久难忘。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是坐在指挥中心里看的,而不是站得很远。”庄泓基说。航空航天的专业课程有几门学起来很痛苦,但他依然“痛并快乐着”,并取得了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就深深喜爱的领域。
小时候,庄泓基就喜欢纸飞机。怎么折才能飞得更远?他为此查资料、不断尝试。每逢卫星发射直播,他都在电视机前看得不亦乐乎。航天员拍来的照片美得让人魂牵梦萦,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在“更高的地方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太空探索没有尽头。科幻小说中的星际航行、空间穿梭,给年幼的庄泓基展示了人类文明从海洋、陆地再到天空和宇宙的画卷。
“但凡小时候接触到这些,小朋友都会心向往之,感觉整个人生被打开了。”
庄泓基记得有一次老师播放了一个视频,是卡西尼号探测器完成使命后在土星坠落。视频画面之美,惊艳了所有人。全场发出一片惊叹。那一刻,他想,坐在班里的所有人,大概都梦想未来的自己,是那个能把机器、把人送上太空的英雄之一。
这就是科普在孩子心里种下的力量。即便长大后并不从事相关工作,但太空探索对人的思维、人生依然产生深刻影响。
1984年出生的王双从小喜欢天文,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童年,书本是阅读的最佳来源。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科幻世界》杂志、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等,都是他的启蒙读物。
当时中国科普读物已较为繁荣,比如《五角丛书》,每本5角,有几本关于太空的介绍,几乎被他翻烂。小人书版的《星球大战》,则让他产生一种“太空歌剧史诗”般的震撼。直到几年后,他看了《星球大战》电影,震撼更加强烈。
有几部科幻电影,在王双的成长中留下深刻印记。《2001太空漫游》,电影探讨的深度已超出航天本身。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镜头是,猿人从地球把骨头高高抛向天空,音乐响起,空中的骨头前半截幻化成宇宙中的太空飞船。从骨头到飞船,这样的镜头隐喻、浪漫想象,带来心灵的巨大震撼。
电影《阿波罗13号》则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好莱坞合拍的作品。其写实逼真的程度,让少年时的王双以为这是一部纪录片。片中航天员的勇气、每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都让他印象深刻。
还有《星际迷航》动画片系列。其中,飞船的曲速飞行一度让他十分痴迷。后来他在刘慈欣的《三体》中,再次看到了这个名称。
二十多岁时,王双从事电影工作。犹记得第一次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看IMAX效果的天文纪录片,完全漆黑的场景里,人仿佛真的被吸入太空。一部客观说明的科普纪录片,他却莫名其妙地看哭了。
如果说阅读影响人的思维,那么年幼时的那些太空科普、科幻作品对思维的打开,让后来从事影视动画的文科生王双,依然受益无穷。
“从小接触天文、太空,可以帮助我去理解宏大命题。思考不仅仅停留于个体,也延伸到人类和宇宙。这种超然的感受和想象,让人对生死永恒的认知变得不一样。这样长大的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一生受益。”王双说。
这正是航天科普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培养航天员、科学家这样实用的目的。
科幻,几代人梦的传递
到了今天,一个读图时代、视频时代,媒介技术让太空故事变得更加富有感染力。
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火了。2020年,科学与影视融合办公室在北京成立,并确立12部委联系机制。此后没多久,中国科普作协科影融合专委会正式成立。
科影融合项目发起人王姝说,项目源于一场调研。
她此前参与过的规模最大的科普报告,每场约6000名观众。而《星际穿越》《流浪地球》,让上亿人因电影对宇宙感兴趣。如果搭上“影视”这趟车,科学的传播速度、受众体量与科普报告不可同日而语。
调研中发现,NASA起步很早,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成立了娱乐业联络部,提出技术建议,会晤科学家,分析剧本,还提供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组装大楼、发射台及着陆设施等供摄制组使用。
对NASA来说,每一次参与电影的过程,都是一次太空探索的广告,包含科普、宣传、获得公众支持等多重目的。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还专门设立“科学与娱乐交融项目办公室”,职责就是向好莱坞输送科学顾问。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影视对科普特别重要,尤其是科幻电影。
正在筹拍一部科幻电影的导演章笛沙说,此前很长时间,大家总是默认硬科幻就得好莱坞拍。《超时空接触》《2001太空漫游》等好莱坞科幻电影崛起之时,正好是美国登月计划、太空探索的高峰。
两者重叠并非巧合。太空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在影视作品里有所展现。正如近些年,好莱坞电影《地心引力》中出现了中国的天宫一号。
所以,科幻电影不仅是科普的最佳方式,它与时代、与国家命运也息息相关。科幻电影的崛起,本身就是响应时代的呼唤,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章笛沙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应该描绘什么是中国人,我们怎么走来,又如何走向未来。哪怕再天马行空的科幻创作,仍然是现实的映射,正如《流浪地球》里所展现的中国人的状态,带着深厚的本土文化烙印。合格的中国科幻作品,要体现中国人对生命、文明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王双如今也是科影融合专委会委员,他认为,技术和艺术其实是相通的,都需要不断创造,文明才会前进。中国航空航天快速发展,我们的科幻创作也要肩负起相应的使命。
“影视是造梦的,也是梦的传递。当上亿人做同一个梦,它能把这个梦的价值呈几何倍数放大,让这个梦影响下一代,影响未来。”章笛沙说。
科普,新手段和新视角
B站账号Zelo-Balance制作的视频《中国第一次“出舱”都干了啥》,重新剪辑、浓缩了中国航天员出舱的精彩片段,并配以音乐和旁白解说。
只见视频画面中,航天员伸出一只手,不断转动圆形机械。旁白解释:“他只依靠舱壁上的扶手进行移动,这是比较传统的舱位移动方式。”提及“聂海胜没有出舱”,旁白幽默地跟了一句:“但他也没有摸鱼,负责在舱内操作机械臂,刘伯明的移动依靠聂海胜的机械臂操纵。”
新华社 图
解释完出舱的视频后,镜头切换到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旁白立即交代作业的任务是什么,紧跟着介绍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舱外航天服的细节。视频末尾,还点到十多年前神舟七号那次有惊无险的出舱,把历史资料串联起来。
这种视频画面与解说无缝衔接的样式,颇有看纪录片的感觉。比起新闻先播放视频、再由主持人拎出一些细节与专家互动问答,网友的二次创作更简单易懂,可以在短短3分钟内,就让观众迅速理解出舱的各种知识点,同步看懂画面。
视频制作者小谭是一位“90后”,信息科学专业出身。他从小喜欢航空航天。
2014年,想与更多人分享爱好,他剪辑了一些航天类视频素材,放在B站上让网友们一饱眼福。然而,随着分享的视频越来越多,他发现自己并不过瘾,总是忍不住想把观点一起分享出去,和网友一起讨论。于是他开始给视频加上几条字幕。渐渐地,字幕越加越多,演变成今天的全程讲解。
小谭的选题看似普通,但恰恰是外行们想要了解的点。比如有一期专门介绍各国载人航天器的异同,拎出一溜儿一一介绍,网友看了大呼“过瘾”。还有一期比较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的异同,从吃穿住行、生活用品到软硬件技术,直观易懂,对信息的集成归纳条理清晰。
“我不会做过深的内容,讲得有趣,尽量用易懂的词汇即可。”小谭说,专家有专业的角度,而作为普通人,他也有专家们想不到的有趣视角。
比如,他看到新闻画面里,航天员出舱前总要在舱内先待很久才行动,特别想知道为什么要那么久。当时的新闻没解释这个问题。
查阅大量资料后,他终于找到答案。原来舱内和舱外气压相差太大,需要先平衡舱内外的气压才能打开舱门。气压的平衡过程又不能太快,否则会对航天员身体造成影响,所以要花些时间。
“科普有很多角度,我们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做点什么。”小谭说。
关键是让科学变得有趣
中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鲜明感受到了传播方式的多元。
庞之浩是个“航二代”,小时候,看着父亲桌上的图片,听到长辈们谈论与航天有关的事情,渐渐激发了他的兴趣。如今,激发青少年兴趣的方式越来越多。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支持,手段、内容日渐多元。
除了传统媒体的解读,新媒体、机构、个人一起加入。线上直播、短视频创作、论坛问答等,形式多样。这也直接导致最近庞之浩的科普工作忙得连轴转,去电视台、去直播室、去各网站不说,在家还要深夜用会议软件进行直播讲解。
但同时,媒介手段的丰富,也让庞之浩对科普提出更高期待。比如说,他希望能有更多清晰度较高的大图和视频。太空迷人的地方、最初的震撼往往就来自高清美图和视频。这一点对科普效果的影响其实很大。
也有网友在线上吐槽说,中小学天文地理教材的插图“画得不好,不像这个时代的水平”,希望与时俱进,审美跟上。
孙正凡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2019年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他也提出,在当代,视频化是吸引人的重要特点。
专家直接讲解,公众往往听不懂专业术语,结合图像、视频则能事半功倍。官方科普不能停留在老一套,如何让枯燥的科学概念可视化、变得有趣很重要。
说到底,科普需要兼具严谨性和趣味性。一旦缺乏趣味性,光有严谨怎么激发普通人的兴趣?看不到趣味性创作,读来好比说明文、小论文,那还不如不写。
上述几位受访者都提到,互联网时代阅读碎片化,好处是随时随地都能“邂逅”知识,但缺点是知识结构不扎实、不系统,零零碎碎,很多人似懂非懂,还会产生误解、误读。
那么,如何抓住这拨“太空探索”的热度,做好科普工作?庞之浩提了几条建议。
首先,多鼓励专家参与,尤其是一线专家。我们的科研人员常常埋首科研,科普工作者大多并非一线研究者。懂的人不讲,讲的人未必全懂。
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比如有些国家规定,每笔科研经费得拿出1%用作科普,专业机构的官网还会开辟青少年科普专栏和问答。
庞之浩建议,是否可以从制度上、政策上鼓励专家多做科普?比如把科普工作纳入专家的考核体系中。
其次,航天大国需要相匹配的专业展馆。航空、航天、天文类展馆,我们还是少了点。其实一些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航空航天类展示中心,也承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但平时并不对公众开放,比较可惜。
航天员在太空怎么睡觉?穿什么、吃什么?怎么选拔、训练?在场馆里,我们甚至可以用VR、多媒体等手段,结合一些淘汰下来的太空设施,与青少年用实物互动,让他们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兴趣。
庞之浩说,有一次参观国内某场馆,发现对方难得购买了旧核心舱,可实物却没有人讲解,“当时恨不得招募志愿者,我们来培训”。
上海打造科创中心,可以做得更多
这几天,上海天文馆开馆,测试阶段的预约票就被“秒光”。
作为天体物理学博士,孙正凡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天文学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一直有天文观测的传统,天文曾是我们的“强项”。西方世界影响文明进程的几位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他们都有一个身份:天文学家。这并非偶然。
天文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和启蒙,与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都息息相关。
可惜的是,中国人对天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停留于历法编制的运用上。1840年,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大门之时,世界已经到了牛顿物理学的时代。此后,我们一直注重引进实用技术。尽管也关注物理学,却忽视了物理学背后的基础天文学。
行业会议上,孙正凡频繁听到有专家说,中国目前专业研究天文的人数太少,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多。天文学至今在中小学都没有成为独立课程,而是被包含在地理课之内。
如今,各学科体系日趋成熟,天文学为什么还如此重要呢?
孙正凡的回答是,它是基础科学,不仅引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还与重大的人文哲学问题有关。文科如历史学、哲学,追溯人类的起源,依然会从宇宙、从天文谈起。
宇宙最初只有氢、氦两种元素,恒星燃烧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其他更重的元素,形成地球、太阳等,这样才有了生命,有了人的文明。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演化的产物,每个人都是恒星的尘埃。
天文学一直是综合学科,如今它更是涉及力热声光电、生物学、植物学、材料学等。天文研究的目标很远、“信号”很弱,需要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因此学科跨界性极强。
进一步说,世界本身不分学科,人的生命和生活不分学科。天文会引领你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所有学科都是对宇宙的思考,都是宇宙学。”孙正凡说。
人类能够对宇宙解释到什么程度,即天文学发展水平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文的价值被远远低估。天文科普,甚至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人类内心原始的渴望,就是仰望星空。在有限的时间,去感知无限的宇宙。探索太空、了解宇宙,本质上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去追寻原始的问题、激发原创的科研能力,天文类科普意义重大。
如此看,正在打造科创中心的上海,可以在太空科普领域做得更多。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