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叙事
民族题材电影《阿诗玛》
民族题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
民族题材电影《景颇姑娘》
民族题材电影《五朵金花》
民族题材电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题材电影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银幕上曾有过零星的几部民族题材影片,分别展示过瑶、蒙古等少数民族影像。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作为现代传媒,迅速进入到新生共和国的文化建设洪流中来。从1949年至1966年,民族题材电影出产了约50部,展现了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19个民族的形象与生活。其中,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形象是首次登上银幕,这也成为这些民族进入现代社会的里程碑。
新中国的成立,使边境、国界概念具有了确实的政治内涵。借用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一个巧妙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的地理空间展示是标示现代中国政治身份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阵地,这也造就了“树立国家意识”这一民族题材电影的重要文化功能。
在一系列民族题材电影中,各民族共同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民族题材电影中边境线的反复强化呈现,正是新生共和国国民教育的重要一课。人们在电影放映中第一眼就看到“国家”,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建立起来。这也是我们在《草原上的人们》《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伴》《勐垅沙》《冰山上的来客》等民族题材电影中,反复看到“反特”亚类型的缘故。
而关于少数民族的“解放”与“革命”的叙事,在这一时期的民族题材电影中占据主要地位,并在国家叙事中逐渐“根基化”。“解放”叙事多以主人公命运为主线,演示“解放”“翻身”前后的巨大差异以及历史性进程。这一“解放”叙事主题以《芦笙恋歌》《农奴》等作品为代表,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题材电影基本的主题类型。同时,当新中国以一种与旧制度及其文化体系决裂的崭新面目出现时,关于“革命”的影片也占据了这一时期民族题材电影的多数,而“解放”则是少数民族切身的政治诉求,于是“革命”叙事和“解放”叙事相辅相成。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受到共同的历史观的召唤,共同见证并参与了历史性社会变革。共同缔造了新生的共和国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中央访问团到民族地区化解民族隔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纪录片《国庆》和其他新闻纪录片使得这种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随后,地处东部的几大重要电影制片厂多次来到民族地区拍摄故事片。国家也先后在不同地域建立电影制片厂,其中包括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的电影机构,或生产纪录片,或译制少数民族语电影,为国家以及民族地区自身生产出丰富多彩的影像。边疆省份还建立了电影公司,负责电影的放映和发行。在这些影像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汇聚成新生共和国浩浩荡荡的历史发展潮流,也孕育催生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主体性”。
在漫长革命征途中,各民族兄弟姐妹在党的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成为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家人。因而,如《暴风中的雄鹰》《回民支队》《金玉姬》《金沙江畔》等影片,讲述了革命军队与少数民族之间血肉关联的故事,成为这一时期反复出现的重要题材。这些电影使得新中国民族观植根于中国革命的经验,也荡涤着旧社会的观念和意识。在社会主义的民族观中,多民族的共同进步才能促成国家的历史性变革。民族题材电影中,那些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其历史变迁影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蕴含的“历史进步”叙事创造出一系列革命与解放的典型形象图谱,召唤出新中国强大的历史能动性和创造性。电影《景颇姑娘》等影片中也清晰地表达出,国家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国家。诸如电影《农奴》所讲述的民族地区当代史变迁,与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同构,进而成为了中国当代史的经典叙述。
民族题材电影自然要尊重民族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与历史传承。新中国成立后,首部民族题材电影《内蒙古人民的胜利》奠定了基本的叙事规范。后来的《哈森和加米拉》《边寨烽火》《摩雅傣》《勐垄沙》《农奴》等影片也沿袭了这种创作手法。中国的“多民族性”是新生共和国文化主体性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政策下,如何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民族题材电影需要应对的重要命题。以《达吉和她的父亲》《两代人》为代表的影片,是这一时期直接涉及“族际”关系的民族题材电影,展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崭新的民族关系。影片中的文化多样性始终围绕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展开,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下,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成为全民的共识。
新中国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民族题材电影出现了更多的“建设”主题,民族题材电影也成为塑造并召唤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样式。在《五朵金花》《天山的红花》等影片中,社会主义建设蓬蓬勃勃、日新月异。《五朵金花》更因提供了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幸福原型,而成为中国电影永恒的经典。《五朵金花》呈现在银幕上的是一幕幕集体生产劳动的场景: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的劳动使得物产丰富,劳动也超越了价值交换和基本生活需要的内涵,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劳动者在山水之间既生产又娱情。青年人挥洒着劳动的汗水,爱情也在劳动中生根发芽。“金花”这个通俗的符号,其字面意义就象征着富裕和美好的结合。神州大地,遍地金花。这种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和影片中的节日歌舞,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伦理想;这种民族影像也使“民族”一词的内涵与外延经历了时代的嬗变,“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现代国家的形象逐渐成型。同时,爱情、歌舞的场面成为这一时期的民族题材电影展示新生共和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并逐渐积淀为民族题材电影类型化的叙事元素。民族地区也成为展现新的国家形象及其浪漫情怀的理想空间。
这一时期的民族题材电影,所关切的基本上都是新中国在历史转折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客观上展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历史进程。以《刘三姐》《阿诗玛》为代表的挖掘民族地区神话与传说的影片,虽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但在内容与形式上仍保留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展现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并成为新中国崭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史无前例地凸显出来,成为新中国文化的根基。
其他动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各有其社会功能与文化表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中,民族题材电影成为民族团结的载体,成就了此类题材电影共有的主题倾向和类型。为中国当代的文化生产和创造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已成为中国民族题材电影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为我们当下的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张雪娥)
前一则: “国博专列”:在地铁里遇见国家博物馆后一则: 新疆古代妇女的帔巾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上一篇:2021年双11预热开始,买电视关键看“电视芯片”
下一篇:最具影响力的10大国产谍战剧,《潜伏》仅排第五,第一实至名归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