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撒谎成性 造谣中国无人信
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
可是,这么一个历史悠久、地位特殊的大牌机构,却造假成性,丑闻不断。让我们一起来看。
2006年,BBC儿童节目《蓝色彼得》(Blue Peter)在电话有奖问答活动中造假。
当时,一名工作人员让一名现场嘉宾的女儿冒充电视观众。工作人员把正确答案告诉女孩,接着让她利用该节目摄影棚内的电话机拨打至活动现场,并声称是从伦敦打来的,从而成为赢家。当时一名现场观众目睹事情经过,实在看不过去,愤而检举此事。
2007年,BBC因此遭英国有关部门罚款5万英镑。
然而,2017年,BBC再陷造假门,在一部纪录片中将守灵夜描述成派对现场。
据悉,这部由雷吉·耶茨(Reggie Yates)主持的《隐秘的澳大利亚》(Hidden Australia)纪录片于当年1月发布。片中,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正在为一位去世的朋友守灵,守丧的人们一起喝酒享用食物。
但是,制片人为了迎合节目主题,便将这一场景描述成派对现场。纪录片是这样宣传的:雷吉遇到了饱受酗酒上瘾之苦的土著居民,他将继续前往墨尔本探访毒品泛滥的问题。
最后,BBC被迫为误导观众致歉,并将纪录片下架。
2018年,BBC又被迫承认,获得一众好评的《人类星球》也有造假情节。
在《人类星球》中,BBC团队深入印度尼西亚雨林,记录了当地部落建造以及入住一个树屋的过程。
在该片中,当地土著总要架着一两米的木棍,爬上40米高的大树建造房屋,让人看着都晕。
许多观众看着摇摇欲坠的小屋,十分担心居住在上面的土著人群,害怕他们一不小心掉下来……
然而,这些情节现在已被证实系造假——这些树屋根本不是“他们的家”,全部都是BBC“让他们配合拍摄演出的戏码”。
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天知地知土著知BBC知的事情,应该就不会再有人知晓了呀?让我们慢慢来看。
在BBC 2018的《南海猎人》(Hunters of the South Seas)中,探险家Will Millard一不小心进入到了人类星球里那群土著居住的同一片森林,然后刚好又遇上了当时建造树屋的同一批人。
Will Millard向当地人表示,在纪录片播出后,很多观众担心他们的生活缺乏安全,本地人却非常淡定,坦言“树屋根本不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这都是一场骗局”。
这下就尴尬了,自己人把自己人的老底给揭了。又没办法甩锅,也没办法打自己节目的脸,BBC只能灰溜溜地发布了声明,承认自己违反了编辑标准,部落的人们建造高高的树屋的确只是为了摆拍而已。
这让很多BBC的忠实粉丝十分伤心。
2011年,在《冰冻星球》中,BBC拍摄了“北极熊野外产仔”的画面。
然而BBC并没有到北极拍摄,而是在荷兰一家动物园完成了摄影。
小北极熊出生的“兽穴”是工作人员用木头搭建的,甚至连里面放的冰雪也是假的。
有人指责说,BBC应该在纪录片中说清楚,这个场景不是在野外拍摄的。
2015年,在《人类星球》的《沙漠:熔炉中的生命》一集中,有一幕讲述的是两名蒙古国牧民因自家骆驼遭狼群攻击,继而试图射杀一匹野狼。
但片中出现在沙漠镜头中的一匹“野狼”实际是在驯狼师指挥下“客串”出场。
也就是说,这是“人工饲养”的狼。
BBC后来承认,制片人在拍摄时期无法在当地找到野狼,继而选用驯养的狼。拍摄时,驯狼师就站在镜头外,指挥着这匹狼跑向自己。
同年,BBC纪录片《巴塔哥尼亚:地球的隐秘天堂》中,一段智利南部火山喷发的视频也是后期合成的。
播出的雷暴画面分别取自2011年和2015年的两次火山喷发,闪电也是合成上去的。
而2016年,你肯定看过这段惊悚的视频。
这段令人震撼的大自然捕食视频来自BBC的纪录片《行星地球2》。
在片段中,蛇群围攻着鬣鳞蜥的幼崽们。
各种追捕和截杀,看得屏幕前的观众都紧张得屏住呼吸。
这段画面被英国电影学院奖评为2016年“观众必看的一个瞬间”。
但后来,《地球脉动2》的一名制片人伊丽莎白?怀特指出,由于拍摄纪录片时,鬣鳞蜥幼仔和蛇群不太配合,因此播出的画面是由两个摄像机拍摄的镜头“缝合”在一起的,被蛇群围攻和最终逃生的也并非是同一只鬣鳞蜥幼仔。
名声大噪的《蓝色星球2》也有造假。
据英国《每日邮报》介绍,《蓝色星球2》讲述了1992年一艘货船遭遇风暴,货物掉落海洋的事故。
掉落的货物中,就包括一批玩具小黄鸭。25年来,它们在大海上各种飘荡,流落到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不少玩具鸭被发现时仍然完好无损,几乎没有褪色。它们的去向展示了全球洋流网络。
冒险片 《蓝色星球2》中,BBC展示了小黄鸭随波逐流,在海面上飘荡的情景。
细心的网友觉得不对劲:“谁会这么多年来追踪这些小黄鸭?”有网友指出:“别告诉我这些小黄鸭不是故意摆拍的。”“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觉得这些鸭子不是真的。”
在网友的诘问下,《蓝色星球2》剧组不得不承认,他们将250个小黄鸭放入水中,假装它们来自遭遇风暴的货船。用无人机拍摄完毕后,剧组又将小黄鸭全部打捞上来。
造假行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观众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从失望转变成不信任了。
久而久之,人们会开始思索:这个画面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有多少没有曝光的画面是造假拍出来的呢?
但是,撒谎成性的BBC不思悔改,近来又将矛头对准中国,大肆上演移花接木,指鹿为马的戏法。接下来,请看BBC谎言的中国篇。
2020年7月17日,BBC“新闻之夜”栏目采访了一个名叫早木热·达吾提的维吾尔族女子,此人爆料所谓其在新疆教培中心“被强制绝育”等虚假信息。而事实上,该女子根本就未在教培中心学习过,爆出的其他信息也被其亲属用事实证伪。
去年12月14日,BBC发布了一条关于中国新疆“强迫劳动”的视频新闻。中国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新疆,发现BBC的视频竟然没有一处符合事实。在BBC所谓“强迫劳动”的工厂,工人们没有丝毫“强迫劳动”迹象。在被问及“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一名叫做海南木·阿不拉的工人对中国日报记者说:“我们自己来,自己干活,想干。我的老公病了,我的婆婆也病了。所以我挣钱,多多挣钱,在这里好好上班。”
今年以来,除了在涉疆问题上继续发布虚假报道外,BBC又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上多次播出毫无事实依据的假新闻。
在北京,BBC记者走街串巷,探访店铺。当他询问“中国恢复得如何”时,不料对方笑呵呵答道:“反正比你们国家强多了”;“中国就是这么有活力,就是恢复那么快!”
BBC不甘失败,又来到武汉,推出所谓《重返湖北》的视频报道,并于1月26日播出。短片一开头中国的地图又缺了几块,拍的是湖北武汉,但是BBC却连湖北具体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都没搞清楚。
就这样这个“实地考察”武汉的短片在BBC出了名的昏暗色彩下展开了。他们宣称一年前的武汉犹如“鬼城”,顺手抓了几个当地民众,开始了诱导性发问。结果,在谈到自由的时候,武汉一位摊主面对镜头直言:“这一点跟国外不同,国外他们要自由什么的,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你自由地出去,你就传染了病毒。”
“现在就是心情特别舒畅,因为武汉在中国是最安全的,在世界来说也是最安全的。”这就是一位平凡的武汉市民送给BBC短片的话。
报道中,BBC不仅先入为主地渲染武汉是新冠疫情的“原点”,还站在部分西方媒体的恶意视角上,极力描绘一番“中国掩盖疫情”的场景。
更恶劣的是,BBC的采访镜头甚至还配上了一段警方“用网蒙头拘捕民众”的画面,营造出一幕中国有关部门“暴力执法、侵犯人权”的场景。然而,这段视频来自去年疫情期间的一次高速反恐演练,BBC所报道的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视频后半段可以明显看到“反恐演练”四个字,BBC编辑的事实核查能力也太差。就算您不认识上面的中文“反恐演练”,您也该认识上面的英文“Exercise”吧?
对此,中国外交部已就BBC播出涉新冠肺炎疫情假新闻,向该媒体驻京分社负责人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对方停止蓄意抹黑攻击中国,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并就涉华假新闻向中方作出公开道歉。
“BBC世界新闻频道1月26日播出的涉新冠疫情新闻视频中将疫情与政治挂钩,移花接木,将一段反恐演习视频作为中国防疫部门‘暴力执法、侵犯人权’事实新闻播出,这难道是准确报道吗?”
有这等Fake news,BBC的节操真的碎了一地。
以前有句话,做人不要太CNN。
现在可以说,做人不要太BBC。
【责任编辑:徐锟】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