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综合发展处:科技政策阳光普照创新全周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8月15日,根据市科技两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市科委综合发展处党支部以“人民满意再出发”为题,召开了一次专题党课活动。这个近日荣获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的部门,如今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在党支部书记陈馨带领下,全体党员和两名党外干部结合本职工作,从“人民满意”角度回顾过去、审视当前并展望未来。

  勇挑重担,让人民满意,是这个集体每一位公务员的共同特质。副处长王晶说,未来5年、10年、15年,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审视:有没有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更好地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服务?

  规划包含3个“全国首次”

  综合发展处是市科委的综合部门,是委内统筹协调、委外沟通联络的窗口。过去5年,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让他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编制五年规划是综合发展处的重要工作。去年,他们牵头编制《上海205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2050)》,为上海未来30年的科创中心建设勾画了蓝图。在起草《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期间,上海开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如何把中央的这一新要求很好地体现在规划中?综合发展处牵头研究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规划经验,倾听了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这份耗时1000多天形成的规划,实现了3个“全国首次”:首次将“科技规划”升格为“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在规划中提出“创新生态”这一理念,并将“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设为四大任务之首;首次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列入规划目标,并将该比例设为10%。这些勇于突破的规划内容,在全国科技界引起很大反响。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还围绕百姓需求,部署了精准医学、食品安全、绿色宜居等民生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评价说:“这是一份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规划,所体现的内容贯穿于每个市民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养老,无所不包。”

  目前,综合发展处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面对更为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他们力求为未来5年的科创中心建设确定愿景和路径。

  新平台让科研人员享受便利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2003年,市科委建成了全国首个科研计划项目在线受理管理平台。随着电子政务要求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平台的不足日益凸显。为此,市科委去年启动建设上海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希望在科技领域实现服务平台统一、服务全面覆盖、服务机制创新。

  在市科委领导的支持下,既熟悉科研计划管理,又精通软件开发技术的方皓勇挑重担,带领50余人的信息技术开发团队,开始了近一年的“白加黑”工作历程。经过深入调研和探讨,他们将科研计划管理流程拆分为8个子系统、60多个流程环节、2000多个模块,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进行版本迭代。如今,科技创新券、科技奖励、专家库已陆续上线,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很大便利。例如,科研人员提交项目申请信息时,系统会“秒判”这些信息有没有形式问题,一旦发现,就会提醒科研人员修改,避免了过去科研项目申报被形式审查耽搁的情况。

  设计创新券“普照”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助力企业创新,综合发展处牵头协调统筹资源,制定了《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券是利用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团队向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的一种政策工具,采用电子券形式,由企业、团队申领和使用,由服务机构收取和申请兑付。

  小微企业在网上申领创新券后,只需支付一半的价格,就能购买到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专利分析等各种专业服务,不再对创新望而却步。同时,创新券让更多的专业团队愿意投身科技服务,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政策有像手电筒一样聚焦的,也有像太阳一样普照的,科技创新券无疑是后者。”陈馨说,“今后,我们要始终从‘人民满意’这个视角审视衡量自己的工作效果,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推动科研成果真正落地、造福于民。不忘初心,我们永远在路上。”

上一篇:《声之形》承受了怎样的误解?——道德对艺术的僭越
下一篇:失望,依然是可读可不读的白开水作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