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人类简史》的作者曾说过:这是一个追求力量,放弃意义的时代,意义开始变得模糊。

  关于本片的绝大多数讨论其实跟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

  这是导演刘若英注定因其明星身份,在开拍之前就被赋予的一种属性。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进影院看奶茶情感、猜测八卦或多或少的某种期待的外延。

  

  最早的爆款

  记忆里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最早在内地的爆款,还要追溯到2011年的《失恋33天》,这部以失恋之名其实讲“闺蜜终成眷属”的电影一下子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到现在2020年,几年过去了,观众整体来说还是有成长。

  “爆款”往往出于观众对爱情题材强烈的共鸣需求,这是一个客观现实。这个需求强烈到甚至无关是不是一个电影、是不是一个好电影,只要你满足这个需求,观众就会去影院贡献他的票房。

  

  一些影评人拼命想告诉观众该如何赏析电影,这未免要求过高。观众首先想要的是一种感动,这并不过分。而创作者要提供的就是首先让观众觉得符合这个标准的产品,其他再谈不迟。

  国产类型片还在摸索的阶段,太多艺术家拍电影是给未来的观众看的,当下的观众饿着。

  一个成熟的市场,像《后来的我们》这样题材和形式的作品,应该一两年就有一个集体共鸣出现才对,可惜我们很罕见,因为认真拍的人不多。偶尔还有一些奇怪的走向,让观众爱不起来,比如《摆渡人》。

  《后来的我们》的低姿态

  《后来的我们》在这个角度是成立的,乃至被吐槽的很多点,或多或少都是它冲着这一题材和类型所做的努力,只是导演的追求和风格或多或少也有其难以厘清的小文艺属性,而偏难能可贵是这个无意于矫情,反而是一种低姿态。

  聊到“低姿态”,不妨拿《前任3》来做个比较。后者是影评人普遍感觉不怎么样的电影,却用吃芒果过敏和大话西游的老哏以及朋友圈微信私密小技巧这种噱头赢得了极高票房。

  正是因为主创们在这个系列中相对没什么情感困扰,只是专注地研究都市男女的情爱套路,人们愿意看到自己的生活,并且是经过美化和夸饰的。所以“前任”系列就成功了。然而,这种迎合观众的“低姿态”和《后来的我们》还是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初心”二字。《前任3》这种电影先天解决不了它的虚假感。片中的男女主角,经济来源成了一个完全无关的话题,只能操心某种相对空洞的悲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真的孤独离不开人,迫切希望抓住亲密的同时又不想被拖累。

  我们如此矛盾,电影只需在某刻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值得匹配这样的悲伤就可打动人心。《前任2》通过娴熟的技术满足了观众,这大体只是一个不愿意面对自我的过程,哭得再惨讲的依旧是自身不曾改变之下,渴望下一次有一份好运气罢了。

  《后来的我们》完全不同,同样是低姿态,导演还是试图通过打乱时空、不断交代细节来尝试呈现男女主角分手的全过程。

  不再加入外界的第三者冲突,而是单纯地聊这么一个角度:性格不合,无法理解真的会分手吗?分手了以后真的会撕心裂肺地疼吗?再见面的时候真的能做到互相和解,各走各路吗?

  

  这其实是真实的恋爱中会反复遇到的问题,深爱过的人会懂。每一个问题,抛开现实的计算,都需要你拼尽力气面对自我才能答出一个艰难的答案。每一个都指涉着应对自己的不堪难舍纠结疼痛。所以导演其实还是在低姿态地讲一个普世困境下的故事。

  到此,同样她被诟病的地方也在于“矫情,脱离现实,三观不正”的各种指责,要么过度严厉,要么过度冰凉,要么认为不够纯粹,总之很难符合人心真正的想象。

  因为大体我们在应对这些实质问题的时候,面对自我见真章的时刻,每个人的困境也许相似,但情况则各有不同,痛苦的应对本身,特别希望电影是朝着自己相似的方向,得到答案,或者释然。

  

  在这个角度,我不觉得刘若英一定是拍得不好,或多或少略显尴尬的是她自己也有问题要问,她选择用电影来回答,可能就相对兼顾得少了,也就少了更多套路。

  她拍这个电影是在理解之下试图来回答的,呈现也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真正融洽真挚的表演来体现。她有她对自己对观众的初心在。初心是对创作人来说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看过《前任3》的人大概不会真的相信主创是相信爱情的人,刘若英信。

  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华语电影写情的“大魔王”,首推陈可辛,在稳定的类型基础上精准的传递情感。能看出《后来的我们》在尽力靠近这个标准,主要是依托表演和细节。所以我们怎么能说这是一个烂电影呢?要我说,它分明是一个好电影!

  导演其实拍的是情绪的脉络,是试图和解的路径,又隐隐有着犯错的年轻活力。有评论说片中主人公三观不正……这个真心让人无语。从头到尾两个人重逢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彼此和家人的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对背叛义正言辞的指责,殊不知两性关系在暗处比想象得要疯狂。既然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倒不如用电影这种关注方式做一个示范。爱过,不再继续,是要对得起这份爱,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也不觉得本片的细节太假,主创们有考虑到贫困本身的压力,大概真的穷过的人的确隐含着某种对爱意和诗意的追求。片中那份窘迫而无法处置自己的自尊心;那个想把事情做好同时又搞砸、自暴自弃的脉络清晰可见。

  导演呈现的这段情感关系,带着悲剧的必然性。因为男女主角并非真的互相理解,从头到尾都没有。有缘无分大概讲的就是这么一个版本。男生未曾理解女生需要大房子之余更要陪伴与鼓励,更要所爱的人健康成长彼此维系谁都不换的幸福。

  男生再重逢相遇女生的时候,纵然因为回忆有过激烈地想不管不顾的奔跑和好,可女生此时想要的却是既然你如此爱我,我要好好守候这份心意,所以不能复合也不能被小三。只能做告别。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接纳,迎接自己孤单的破碎但却做了对的事。所以她回答男生的问题,逐一给了他想知道的如果,如果后面的不可能。以及某刻需要他勇敢的肯定“如果你冲上来,我这辈子跟定你”,以及用“I MISS YOU”说出自己背上的“错过”。

  这种错过是一种必然,是一种她都知道答案,但也不得不如此的过程,这个过程她无需别人理解,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把该说的告别做掉。因为这样回忆才能更为纯粹。

  也同时回答了为什么男生有了房子再追求她的时候她不能接受,因为爱过就是不一样的,不再只是要房子,而是要你理解我。理解了以后你才有力量和我一起建设家园。

  这一系列的脉络可能是导演试图想表达的内容,她抗拒用太复杂的情节,用了一种闪回互文的方式;她在乎的是传达坚守的意义。坚守某种破碎也有留住纯净的部分,在这一刻又有一点隐隐之间不再只是讲情,而是讲理解与怎么样试着去理解。只是人架不住会产生感情,因情深而来的痛苦。

  

  男生角度,在不断追求女生的过程,其实是应对自己一个做梦的过程。对未来没有那么清晰,这种不清晰被梦幻的语句包裹成了一种易碎的莽撞。

  当他开始幻灭的时候,他负荷太重所爆发的自我厌弃其实依旧是我们时常经历的纯真,只不过当下有太多娱乐项目掩盖掉了这些负面能量。通常负面能量是亲密的人在承受,但如果没有阵痛,男生无法觉醒。

  这就是这段关系,必然种下的悲剧。整个调性通过情绪我觉得是真实成立的,也具备普遍性。我们都从青涩而来,不见得都得茹毛饮血,但也需应对所想不如现实时该如何自处。

  导演试着想给温柔的答案,她尽力温柔尽力低姿态,虽然薄弱,其实还是隐隐点破了理解的重要性。理解自身才能对这世界依旧保留热情。

  我对这部电影在隐含讲述成长这个题旨之间有所收获,表示感激。至于情感和父亲的言语,则相对无感,包括导演尽力美化了贫困本身的压力,和隐含的幽默。我都理解为是一种处置,只要人物的表演始终维持即可。

  而难能可贵是男女演员如此契合,试试看去靠近深层的内心。其实我们都还是始终生活在空洞肤浅的年代,只是繁复,但真正应对自身,并不容易。

  

  《后来的我们》其实倒真没有那么讲分手,而是讲即便低姿态,也可以有那么一点点体面和坚持。只不过它不再是那么迎合时代迫切娱乐的需求。但本身对它的讨论又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娱乐性。

  大概意见不同本身也是基于理解门槛的变高,大家都变得聪明而厉害,不那么容易感动。

  争议激发了更强的讨论空间,几乎朋友圈都在聊这些话题,那么其实我是觉得,至少这样的讨论,这个作品本身还算值得。

  它是好的电影,展现了情感脉络的真实,只是凝视没有冒犯,是生命中某种存在的客观。

  用一种正面面对的方式去讲究一种情感,同时比其他优质文艺片因为契合了更多的热点而站在了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许热度过后,还是回到最初,我们还是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这是一辈子的事。

上一篇:再上央视!江北记忆,百年变迁
下一篇:最受斯大林青睐的几位将领,其中一人犯错,从元帅直接降为列兵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