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克拉丽丝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却不是一位好嫂子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文|程小亦(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尽管是同样一回事,但行为的严重与否是要看它的后果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周末,我给孩子买了一袋海蛎,当我把蒸好的海蛎端上餐桌时,闺女说,吃海蛎要伸长脖子,再轻轻地吸吮,这样美味的汤汁就不会弄脏衣服。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语文课本上看过一段吃牡蛎的描述。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水手用小刀撬开牡蛎壳后,递给两位先生,两位先生再递到两位太太面前。两位太太的吃法很别致:她们先把牡蛎放在一方精致的手帕上,然后伸进嘴去吮吸,这样就不会弄脏衣服,她们轻轻一吮,吸掉了牡蛎的汁水,随手把壳扔进海里。”

  我不知道国外的牡蛎与沿海地区的海蛎有什么区别?从外观来看,它们并无差别。如此精致高雅的牡蛎吃法来自于莫泊桑笔下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视角讲述了,叔叔于勒曾败光家里的财产,还拖累了全家人,按习俗父母将他送到美洲,当大家以为叔叔于勒已经飞黄腾达了。一次我们全家人在船上旅游时,偶然中看到叔叔于勒在剥牡蛎,父母怕叔叔再成为家里的累赘而不敢与他相认。

  人是情感动物,每天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引发我们产生共鸣。基于此,我想通过本文来浅析克拉丽丝在双重角色扮演下的善与恶。

  01每个母亲都为这个家殚精竭虑

  小说开头,作者以“我”为第一人称展开描述。

  我家里有二位姐姐,大姐那时28岁,二姐26岁她们老找不着对象,这让全家人十分头疼。

  除此之外,家里不算有钱,父亲在外做事,要很晚才回到家里。母亲(克拉丽丝)经常因为家里的拮据生活而感到痛苦不堪。

  家里样样东西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也从来不敢答应,以免回请,买日用品经常是找减价的或者库存货,姐姐们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就连最便宜的布,克拉丽丝都要讨价还价。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博士詹姆斯·多柏林,提出过"补强法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回馈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显然,克拉丽丝因为节俭惯了,不允许家人在生活中有任意额外的开销,哪怕我还是个孩子,若不小心弄丢了纽扣或扯破了裤子,母亲也会对我大发雷霆,因为这些都需要花钱重新购置。

  当我的父亲询问母亲是否需要吃牡蛎时,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说到底,克拉丽丝是个节俭的女人,处处为这个家分担。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家里的米粮经常到五,六月份就断粮了,在新粮收割前的那一段时间,妈妈经常需要向邻居家借米,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缺粮食,有一次我们家因为实在揭不开锅,妈妈再次开口向邻居借粮食,最后妈妈抹着眼泪回来跟着我们说,他们明明有存粮,却不肯借给我们,记忆中的这个场景犹如发生在昨日。

  我知道,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她担心三个孩子饿着了。若是只有她自己,她是断不会低头向人借东西的。后来外婆知道我们家情况,来我家跟妈妈说,去她那里挑些粮食回来。

  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深以为然。

  每个女人在成为妈妈之后,处处都在为子女着想,每时每刻都在为这个家殚精竭虑,妈妈永远是我们心底深处最暖的太阳,在我看来,克拉丽丝同样也称得上是一位好母亲。

  02浅析克拉丽丝“恶”的缘由

  我的叔叔于勒当初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他把自己应得的那份遗产败得一干二净了,还把我们家应得的那分遗产都占为已有。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是activating event,指的是诱发性事件;B是belief,是指对事件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也就是对于事件的解读;C是consequence,指的是行为结果,也就是引发的情绪。

  因为叔叔败家影响到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害得我们一家人常常靠省吃俭用度日,所以母亲对叔叔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就如莫泊桑所言:“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当克拉丽丝确认船上剥海蛎的人是叔叔于勒时,她开始紧张起来,叫爸爸把我们几个孩子支开,尽快付完钱远离叔叔,怕叔叔再次缠上我们家。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穷是会让人穷怕的,更不想因为穷再被人瞧不起。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就是刺激过多,过强而引起的心理及其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作为当家之人,克拉丝深刻的体验到了贫困生活给她带来的痛苦,家里的条件好不容易有所改善,她非常害怕叔叔再次把她们家拉下紧衣缩食的生活。就像80年代我们小的时候一样,丢了一块钱会被大人责骂,而现在我的孩子就是丢了十块,我也无动于衷。不是我比父母宽容,而且我挣10元钱要比他们挣1元钱容易的太多。

  因为贫穷曾让她感动痛苦过,更因为当初愿意娶二女儿的公务员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于勒写给她们的信件,她担心女儿的婚事才不耐烦地要求家人远离于勒,她害怕当场被揭穿。

  基于以上,我想从母亲角度来说,克拉丽丝对叔叔所做出来的恶行,是可以理解的。哪个母亲都不希望儿女跟着自己受苦,女儿的婚事告吹,这也是底层人物的无奈之举。

  而于勒只是在承担年轻时为所欲为所犯下的后果,即使现在过得不好,那也是他应该承担的一部分责任,他的路只有自己才能走下去。

  03克拉丽丝在双重身份中,行为背后的对与错

  从克拉丽丝作为母亲的角色来说,她是出于对儿女的关爱以及对这个家所呈现出来的责任感,可以说她是个合格的母亲。

  但从人文情怀上来说,克拉丽丝作为嫂子太无情了。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叔叔很善良,对我们特别有爱。

  就如一位网友所说,

  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叔叔,风趣幽默会做美食,经常带着小孩子一起玩,游泳爬山 捕鱼打猎 车开的飞快。先是下岗,他儿子病故了,酗酒赌钱不务正业,家人帮了几次也扶不起来,最后成了人见人厌的讨厌鬼。

  那些讨厌鬼的曾经也是我们喜欢的人。即使于勒曾经有过错,在去美洲的那几年,他也在书信中表示自己会努力挣钱来偿还他们,只是不幸又回到贫困的起点。一个年迈的老人内心特别渴望亲人的陪伴,喜欢有个家人在身边话一话家常,即使生活困顿,却也渴望拥有一份亲情。

  哪怕于勒成了克拉丽丝口中的讨厌鬼,但他了解自己的现状并没有给在船上享受的哥嫂一家人造成困扰,也没有再次拖累家人,而是选择回到暗无天日的舱底。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过“人生只有一座要征服的山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

  于勒在富有时不忘家人,在贫穷时不去拖累家人。可是于勒哥嫂呢,兄弟十年未见,却没有抱头痛哭的感人场面,嫂子催着全家人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于勒,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人一旦丧失了爱与慈悲心,即使拥有再多的钱内心也不会真正的快乐。

  生活中,太多人的生活场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感知到那些不被亲人所爱甚至被亲人无视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很失落。特别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家,他的心里永远比一般人更渴求亲情。他要的不多,哪怕只是亲人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身处贫困中的于勒倍感温暖。

  人生很短经历的事也许会很多,但请在人生后半场,宽容待人,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自我素养。

  参考资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

  作者:程小亦 85后榕城女子,心理学爱好者。热爱文字,愿在笔端的大千世界书写平凡中的繁花似锦!

  举报/反馈

上一篇:《奇异博士2》:多重宇宙、时空穿越……漫威“做强做大”的野心
下一篇:乒球印度终极联赛分组名单 武杨李皓晴同队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