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图书馆“数字革命”进行时:1.5亿馆藏如何持续流向大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3月17日上午,上海图书馆“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上,一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孩用手机浏览着大英图书馆的页面。自从大英图书馆推出其有史以来首个全双语网络资源,她可以在手机上轻松翻看到挚爱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手稿。以往,留英中国青年如果想查询历史事件或人物,都要亲自赶往那个位于伦敦东北城区、国王十字火车站附近的图书馆。

  搜索引擎,还是图书馆?这并非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信息时代,数字化将成为承载知识的主流形态。事实证明,只有不断革新传播手段,才能让珍贵文化遗产持续流向大众。

  珍贵档案恐在15年内消失

  据悉,大英图书馆藏有超过1.5亿件藏品,如果一天看5件藏品,一个人需要8万年才能看完所有馆藏。这些海量资料中,不乏科学家达尔文日志那样对人类科学史至关重要的“稀世之珍”,但若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持不能及时跟上,许多宝藏只能深藏,难得一见。

  据英国媒体报道,如果大英图书馆馆藏的650万个“声音档案”再不加快数字化保存,他们恐怕将在15年内消失。这些独特的声音馆藏可追溯至1870年代,包括已灭绝的鸟类的鸣叫声、古老的雾笛声、还有甘地等领导人的演讲录音,体量庞大多元。

  大英图书馆文学和创意录音的负责人斯蒂芬·克利里表示,图书馆的声音档案常年保存在24小时恒温的地下室里,有些卡式录音带太老旧,必须及时抢救。但播放这些声音的录音机越发难寻,很少有人愿意修理那些坏掉的录音。

  大英图书馆声音技术负责人威尔·普伦蒂斯表示,声音挽救工程耗资4000万英镑(约3.5亿人民币),但要将卡带一卷卷取出,转化成电子档案,至少需要48年。

  数字化藏品仍是冰山一角

  此次大英图书馆珍宝展的英方策展人亚历珊德拉·奥特透露,针对书籍、手稿、音乐、照片这些不同类型的藏品,要依赖不同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转换。“目前,大英图书馆成功数字化的藏品还只是冰山一角。馆藏珍宝每分每秒都在老旧损坏,新的实体资源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图书馆的数字革命是一项‘与时间竞赛的挑战’。”

  早在1993年,大英图书馆就提出了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将大量的纸质藏品数字化。1994年,大英图书馆牵头“国际敦煌项目”,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献和艺术品数字化,并在网络上免费共享。2007年,大英图书馆与微软合作,推出了对馆藏手稿进行数字化的计划。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人们能清晰地阅读手稿的内容,还希望能将翻阅纸质书的体验,复制到手机屏幕上。2011年,大英图书馆与谷歌签约,将图书馆内的25万本书籍电子化,并发布首个移动客户端,让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古籍、观看历史上的经典节目录像。

  尽管大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走在前列,但因馆藏体量巨大,年代久远,人才和技术资源不足,数字革命异常艰巨。“完成旧报纸数字化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先要把所有报纸一页页翻拍成照片,然后再扫描成数字版,扫描版还要按每篇不同的文章分解,最后每篇文章中的每个词还要通过光谱识别软件,转换成可搜索信息。”图书馆一名参与报纸数字化项目的工作人员说。

  在变化的环境下改良自我

  大英图书馆此前发布的 《不断增长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报告指出,图书馆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存管理这1.5亿至2亿的馆藏资源,确保未来一代能够继续拥有它们。

  “网络时代,大英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存储、保护、管理数字信息,并提供稳定访问通道,让所有馆藏资源得以传播,惠及世界所有人。”大英图书馆首席运营官菲利普·斯彭斯说。“对于每天接受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一代,原始手稿或第一手资料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为了激励和启发青年人,我们需要不断扩大网上教学资源和第一手资料的范围。”

  自2010年来,英国政府削减了34%图书馆经费支持。即便如此,大英图书馆称不愿降低服务水准。图书馆采取了许多方法弥补这些缺憾,包括文创产品开发和休闲消费的服务,以及寻求私人机构的捐赠和赞助。

  “我们会尽己所能,把大英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发展下去”,菲利普·斯彭斯说,“图书馆的文化目标是我们最珍贵的使命之一。科学表明,优质文化活动能让人们心情愉悦,而任何有益于提升人类幸福的行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帮助全球更多人访问文化遗产。”

上一篇:东北插班生2虎啸风生
下一篇:2020年肖蛇人运程分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