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一部瞒天过海的易容片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一步之遥》:一部瞒天过海的易容片

                             车浩

  这是一个全民看电影的时代。嘘,演出开始了!每个人都在观众席上坐好:眼看他家起高楼,眼看他家宴宾客,眼看他家楼塌了……别急,还没完呢,新导演接过指挥棒继续拍,观众们接着看:看法网如何疏而不漏,看罪人如何自我出演,看演员如何认罪又翻供,看导演如何剪辑又直播……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如何拍电影、如何演电影、如何看电影的电影,是一部借壳上市、瞒天过海的易容片。这就是我眼中的《一步之遥》。

  去年岁末刚看完《一步之遥》的时候,觉得这是一部能在中国电影院里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当时有无限感慨,想写下来,但是年底杂事多,自己也懒,就放弃了。之后发现各方恶评如潮,搞到我都要疑心自己的审美观了,于是,前几天在这部片子上映已近尾声之际,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遍。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很珍惜自己的生命轨迹(高冷说法叫做“抓铁留痕”),这部电影确实带给我一些奇妙的感受,不想过几年因为记性不好全部忘光,所以咬咬牙,克服懒惰心理,还是记下来。写在前面的话是,谈观影感受纯粹是一种个人性的审美体验,不是求真,不能证伪,所以大家也不必较真。

  一、为什么《一步之遥》不讨喜

      要说《一步之遥》有什么好,还得先从为什么有人觉得它不好说起。

  A.缺乏代入感和故事性

  头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满足观众看电影的类型化期待。进电影院的人通常会有两种心理预期,若其中之一得到满足,观众多半就会觉得这电影不错。一种是电影里的某个角色有可代入性,观众能够将自己代入其中,进入故事,与戏中人物共悲欢。像2014年的《匆匆那年》、《亲爱的》,因为人人都有青春期,或者为人父母,所以很容易代入,产生情感共鸣,屏幕上那边演,屏幕下这边自我感伤,这是一种比较讨好的类型。还有一种,观影者无所代入,电影里的人物情节与他的生活关联甚少,但胜在故事本身讲得好,情节惊险有趣再加上技术酷炫,也能够让观众满足。像2014年的《星际穿越》、《智取威虎山》,虽然没几个观众会有太空探险或者智斗土匪的经历,但是故事本身有意思,技术上配合得也不错,即使纯粹围观看热闹,大家也会觉得过瘾。

  但是,在《一步之遥》中,这两种类型化的、习惯性的观影期待,似乎都很难得到满足。把自己代入马走日?项飞田?完颜英?普通人可能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不太好找到易于代入的角色。另外,故事虽然据说是源自民国的一个轰动性案件,可在见惯世面的今人眼中,这点事儿远不够惊险、意外和刺激,根本感受不到猎奇的味道,反而会觉得小题大做、拖沓冗长。这两种期待都落空,当然就会让很多人失望。

  B.隐喻太简单或太复杂,都是串不起来的碎片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倒也罢了,因为缺乏情感代入性又讲不好故事的电影比比皆是,观众上当受骗都麻木了,也不差这一出。让很多人尤其不满和恼火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部电影里的各种层出不穷、色彩纷呈的隐喻和暗示,也不能让人满意。一般说来,不肯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电影,往往就是喜欢有深意藏焉。于是,很多自觉尖锐的观众或影评人,不会将自己的不满停留在影片缺乏代入感或故事老套这种层面上,而是直接吐槽影片中的各种隐喻和暗示。

  吐槽的理由也存在差异。

  第一类吐槽,是觉得这些隐喻too simple。简单地说,这电影不就是勾勒一副当代的浮世绘,拼了一堆都谁明白的时弊大杂烩嘛!讽喻暴发户,讽喻富二代,讽喻选秀春晚,讽喻嘴上科学民主实际男盗女娼的各种公知大V,讽喻导演界的“王天王”们,当然还讽喻了“可以随便冤枉一个人也可以随便不冤枉一个人”的操弄权柄者。但是,把这些显而易见、七零八碎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就算是电影吗,这难道不是在拍一期以各类讽刺小品为主题的大屏幕曲苑杂坛吗?这是关于隐喻和暗示的第一类吐槽。

  吐槽的第二种理由,是觉得关于各种隐喻的解读扯得太远。迄今为止,微信圈里喜闻乐见的“深度解读”分为这么几类:

  (1)八卦索隐派。比如,项飞田和武七的暧昧关系啦,马走日不愿意与完颜英结婚的愿意是因为自己是太监或者是两人有近亲关系啦,整个谋杀案就是疯狂爱上了马走日的武六一手设计的啦等等。

  (2)艺术索隐派。例如,马走日被踢的两条腿是暗指未通过审查的《鬼子来了》和票房惨淡的《太阳照常升起》啦,武六暗指第六代导演而武七暗指新一代啦,无数经典桥段是在向《教父》、《摩登时代》、《意志的胜利》致敬啦等等。

  (3)历史索隐派。例如,钟三儿总爱跟人学是暗指孙中山食洋不化啦,马走日亡走天涯是暗指袁世凯称帝失败啦,项飞田追杀马走日是在影射国民党干翻北洋系啦等等。

  索隐没有问题,特别是对这样一部明显充满隐喻的电影而言。问题是,目前出现的各种索隐都只能解释片中的某个片段,但就是没有办法把整个电影串起来,把这个拍在明面上的故事——从马走日捧红完颜英,到成为杀人嫌疑犯,最后自己主演《枪毙马走日》的电影——背后的隐喻,完整的、逻辑一致地解读出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管细节解密多么让人惊叹,历史探幽上多么让人恍然,终究只能是让人感到局部的趣味。

  跟随这些索隐之后的,仍然是那个甩不掉的质疑:导演把各种互不连贯的隐喻拼凑在一起,组成一部无中心、无主题的电影真的好吗;或者说,解读者把一部电影拆解成七零八碎的小秘密,只取其中部分进行有滋有味的维基解密,这种顾头不顾腚的做法真的好吗。按照这些解读,遮遮掩掩搞拼盘的《一步之遥》,与明确分成几个小段落搞拼盘的《私人定制》之间,在缺乏中心主题、情节零碎方面,就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

  于是,这些看起来像是在为《一步之遥》的微言大义帮腔的索隐派,搞得人反而更加反感这部电影。连急盼外援的姜文自己也感到委屈,面对采访时不断澄清,“那些都是不重要的,是细节,拍时没想过那么多”,“我没想要向谁谁致敬”,“难道他们看电影时都是带着小本子记的吗”。

  除了上述几种不满之外,还有一些观众,一方面对姜文的电影有很高期待,另一方面,看了之后又得不到满足,感到不解,但又不相信姜文的本意,是那些支零破碎、故作高深的微言大义解析,于是干脆表示“看不懂”。所以,其实很多说“看不懂”的人,不是真的看不到电影中那个故事,而是觉得无论是这个故事本身,还是关于这个故事的种种解密,都不能与自己心中对姜文电影的期待符合,倒也不想因此就直接贬损姜文,索性就说自己看不懂算了。

  二、瞒天过海的《一步之遥》

  前面说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一步之遥》不好,接下来再说说,我眼中的《一步之遥》的秘密在哪里,为什么它深得我心。(我承认,搞学术尤其是枯燥的法律解释久了,习惯了写八股论文先批判甲说乙说,然后再讲自己的观点,也没心思雕琢文笔,就这么絮絮叨叨地写吧。)

  我没有任何为这部电影或者姜文做辩护的意思。作为一个观影者,我只能说这部电影的主题以及它的拍摄手法符合了我的趣味,它愉悦了我,而且这些感受完全是在第一次看完后就扑面而至,没有受到任何乱七八糟的影评的污染。没什么比这种纯粹的、源自内心的乐趣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想忠实记录自己的感受。至于说,姜文拍这部电影时是不是真有这个意思,或者说,其他观影者是否与我有一样的感受,这都不重要,也与我的解读无关。

  A.我们是银幕版的“观众”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观众”。在这部电影里,其实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贯穿始终的角色,供绝大多数观影者代入,只不过这个角色既不讨喜也不容易被察觉到,所以通常不会有人有意或者愿意代入。它就是——“观众”。没错,观众!这个“观众”的角色,贯穿了《一步之遥》的几个基本段落。回忆一下,在花国大选的那场戏,在王天王演丑角戏的那场戏,在马走日被引渡过程中高喊“today is histoy”的那场戏,在马走日现场亲自演出《枪毙马走日》的那场戏,在武大帅婚礼的那场戏,在最后马走日被击毙前演讲的那场戏…….以众多人头攒动的面貌出现的“观众”,每次都以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在这些关键场景中出现。

  想象一下,在白狐的大腿舞和完颜英演讲的舞台下面,在王天王演马走日的舞台下面,在马走日演马走日的舞台下面,在武大帅婚礼上高歌的舞台周边,在马走日被引渡以及最终被打死的舞台下面,如果屏幕中缺少了“观众”这个角色,只有一个四周空荡荡的、孤零零的舞台,台上的人演给谁看呢?这戏就演不下去了,这电影中的一个个基本段落也瞬间崩溃。所以说,“观众”,是《一步之遥》中贯穿始终、串联起剧情的一个重要角色。

  进一步说,“观众”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在场或串戏,他的力量,就是“民主”的力量,也是“民愤”的力量。他不仅是出现,也不仅仅是在台下观看,而且是以关注、欢呼、惊叫、呐喊、掌声、鄙夷、陶醉、游行等等各种表达形式,与台上的马走日、完颜英、王天王、项飞田、武大帅等各色表演者形成互动。观众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影响着花国总统落于谁家,影响着王天王要不要继续演出,影响着马走日要不要枪毙…….。让我说得更明显一点吧。电影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一个一闪即逝的“赛二爷”,一些人认为,这是指赛金花,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也可以喻指“科学”(赛先生)。

  关于科学在电影中的唯一作用是告诉人们一个胖子如何用手够到地面这个小讽刺就不必多说了,问题是,“赛二爷”行二,那谁行大呢?恐怕只能就是“德大爷”(民主)了。民主、科学这两个对近代以来的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洋大人,曾经被认为是“民主科学救中国”近年来又常常被调侃成“民主科学顶个球”,一向是秤不离砣的。请注意:在花国大选那场戏中,最后为完颜英颁发总统桂冠的,是“赛二爷”,可是,是谁决定了完颜英当选总统呢?不是马走日也不是项飞田,而是在现场为完颜英发出最高呼声的观众们。“德大爷”决定谁是总统,然后“赛二爷”为总统颁奖。依我看,其实那个赛二爷的出现,主要作用也就是为了提醒习惯于民主科学并提的人们,别忽视了他大哥——那些个刚刚发出欢呼声的观众们。即使他们受了马走日与完颜英设局的欺骗,可仍然只能通过这些受骗的观众的拥护,完颜英才能当选。这就是“德大爷”的力量。

  有人会说,这不足为奇,姜文的电影,一向对民众怀抱这种嘲讽或反思的视角。从《鬼子来了》到《让子弹飞》,里面都有对群众的特写镜头和作用揭示。不过,这一次,我觉得他玩得更大。那就是——企图将电影院里的观众,代入到大屏幕里面的“观众”!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做法,技术上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

  卞之琳的诗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当然是观众的身份,可是当我们看到大屏幕里面的那些在台下看戏的观众时,对我们而言,那些个观众只不过是电影中的一个道具,我们一般只会代入进台上的演员,而不会把自己代入到台下的这个道具之中。“站在桥上的人”与“站在楼上的人”是泾渭分明、相互独立的,前者仅仅是后者视野中的一部分内容而言。那么,怎么才能实现两者的混淆呢?怎么才能让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在刹那间与大屏幕中的观众心意相通、神魂附体,实现代入呢?转化为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之间麻痹观众的感觉,让“站在楼上的人”投入到“站在桥上的人”身上,让此观众与彼观众合二为一?

  答案是,让屏幕内外的观众,透过同一双眼睛,看到同一个场景。我想,这或许可以解释那段被很多人诟病的大腿舞,一段没有剧情的舞蹈而已,硬是要在影片中播放几分钟的时间,到底意义何在?在我看来,它的意义就在于,满屏幕一片白花花的大腿啊(没有台下的观众人头),好几分钟的舞来舞去,调动人们的荷尔蒙加速分泌并迅速进入目不转睛的状态,以至于有可能让我们在刹那间恍惚,好像不是在电影院里看一个电影,我们与花国大选现场的观众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场景,都是在观看花国大选的现场直播!我们与他们一样,都是观众共同体中的一员!

  B. 我们也是现实版的“观众”

  如果你真能代入到“观众”这个角色之中,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都好说了。

  先荡开一笔。上小学时,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透过教室走廊过道的玻璃,看马路上的行人。这事好玩的秘密在于,玻璃上游被石子崩过的小孔,透过这些“小哈哈镜”望出去,所有人都是变形的,就像滑稽戏的演员,令人捧腹。观看人们演出,是我好几年的可见的最大乐子。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阅历增多,眼前的哈哈镜也从未消失,看着周遭的一切,常常有看戏的感觉。插进这一段,是说大概是因为有这个个人习惯,所以在看到这部电影时的第一感觉,我就觉得姜文不仅仅是要人们看他的拍的这个电影,而且还试图让观影者代入到他剧中的那些观众身上,就像那个时代的那些观众一样,看着并且以自己的方式,配合和影响着台上各种演员的演出。

  代入这个角色,自然就会体会,生活在今日的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角色,不过是一个每天在戏园子里看戏,同时又能以“德大爷”的力量深刻地影响各种大戏的看客。人们的每一次微信刷屏,人们对各种所谓重磅事件的每一次侧目,对各种所谓新政措施的每一次欢呼,对各种所谓惊天谣言的每一次感慨,与在花国大选、王天王的演出、枪毙马走日的电影等各种舞台下面的那些观众所发出的惊呼和愉悦一样,都是在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观看并且也以自己的方式,配合并影响着中国社会里的各种演出。绝大多数人,是没有那个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尽情表演的机会的,而不过是台下的“万众”中的一员。不过,“万众”虽然在台下,但又如此重要,没有了它,没有了“民主”、“民意”和“民愤”,没有了人民的呼声,台上的人表演给谁看呢。

  C.如果你是姜文,你最想拍什么

  如果你能接受我上面所说的感受,那么,接下来的第二点,我们或许才会有共鸣。

  第二点就是,作为一个观众,有时候想想,在过去的五年甚至十年间,发生在中国社会的最惊心动魄的一场全民关注、万人空巷的大戏是什么?或许你忘了,但稍微回忆一下,就会想起来。没错,就是它。一个万众拥戴、功绩累累的红二代,转眼间突然成了一个万夫所指、罪恶斑斑的阶下囚;一对神话眷侣般的明星夫妇,突然间情海生变、恩断义绝;两个相互支持、鼎力合作的革命战友,转眼间反目成仇,相互出卖;一个忠心为国、全力打黑的高级公仆,突然间叛国离乡,投入敌营;一个洋大人的神秘死亡;一记耳光引起的背叛;一起号称审理全程面向全球图文直播的、被BBC称为中国“世纪审判”的案件……躬逢盛世,能看得见这样的大戏,作为一个观众,应当感恩。犹记当时,就已经有各种评论谈到,这样一部几乎聚集了凶杀、情爱、背叛、政治、血统、阴谋等所有元素的大案,要是放在好莱坞,早被抢拍了。

  观众最想看什么,导演就最想拍什么。

  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处在巅峰或自认为处在巅峰的经济学家,能否对正如火如荼的国企改革憋住不发声?一个处在巅峰或自认为处在巅峰的法学家,能否对正如火如荼的“依法治国”或者呼格式冤案憋住不发声?一个处在巅峰或自认为处在巅峰的网络大V,能否对正在受到关注的各种话题憋住不发声?一个处在巅峰或自认为处在巅峰的媒体,能否对重大社会事件憋住不发声?可能因为制约而不得不憋住,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发声的欲望。这是任何一个处在巅峰或者自认为处在巅峰的精英群体,与其优越感伴随而来的,同样莫名其妙的使命感。

  所以,我相信,像姜文这样的导演,他一定有关于那个大案的表达欲望。作为一个公认或自认牛B的导演,活在当代,放着这样的重大题材不想拍,而非要去影射什么民国,那就像著名的经济学家、法学家、公知和媒体们避开专业领域中的焦点话题,不想回应,不敢回应,不能回应,而只会去扯其他边缘性话题还要自命牛B一样,就成为一个笑话了。

  D.如果你是姜文,你打算怎么拍

  现在,第三个问题来了:假如你是姜文,假如你想碰这个题材,但是在中国又要保证审查通过,又不能因为拍戏把命搭上,你该怎么拍呢?

  第一,你得要在这个案件的各种纷繁具体的细节中,提炼出一个抽象的、有涵摄力、但又不失核心元素的准确性的故事骨架。关键点如下:

  (1)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通过各种手段,站在了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上,赢得民意,走向人生巅峰。

  (2)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事件,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从高峰跌落谷底。观众们或基于猎奇而围观议论,或基于愤慨,要求严惩。

  (3)疑犯被抓捕归案。是杀是赦,决策者内部存在争议。最后达成一致,是不是真犯了罪不重要,关键是必须得惩罚。为了满足民意也显示公正,要全程公开。

  (4)既然要面向观众公开,就要让疑犯本人认罪。于是和疑犯谈判,提出交易。

  (5)疑犯答应出场,承认本人的罪恶,但中场又翻供,不过有应急预案,最后用蒙太奇的手法剪裁处理就OK了。

  好啦,上述五点,构成了那个真实事件的核心元素与基本骨架。现在你就可以以它为核心,来编排一些细节的血肉了。不信服的人,可以把那场世纪审判与《一步之遥》中的故事进行比照,自然就会发现,两者都是以上述五点形成了故事的梗概。只要能把这个最核心的故事梗概拍出来,有心人就自会明白,这部电影就成功了。

  第二,你已经有了那副恐龙的骨架,但是你现在必须把它伪装成一头牛。为了让这部电影通过审查不惹麻烦,为了避免让人们轻易地将这部电影联想到那个案件,你得在保持上述骨架的情况下,对案件的人物关系和具体情节进行切割,将各种特征分离出来,而且要大量地增删,打乱后再重新组合。例如,如果是甲女和乙男帮助丙男登上人生巅峰,那么你最好拍的是,乙男和丙男帮助甲女登上人生巅峰。再如,如果是一个精神状况不好而常吃药的张三毒杀了李四,那么,你最好拍的是,王五用车祸杀死了总吃药的张三。(反正在那起大案审判之后几天,不就又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法拉利嗑药车祸吗。把这情节挪过来按上不就得了。)

  总之,细节越对不上越好,越错乱越安全,越能通过审查。只要故事的几个核心元素在那里,只要故事的基本骨架保留住了,想要对这个故事表达的态度也拍出来了,这个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至于细节,谁有兴趣去拍个纪录片?话又说回来,与这个现实版案件一一对应的电影,又可能揭示什么出什么新的秘闻呢,又有什么意思呢?观众与其看电影,不如看各种真人的新闻八卦去了。

  作为观影者,如果你有了前面的那个故事梗概在心中,那么拨开各种细节障碍的迷雾,就势如破竹了。拍电影就是世纪审判,世纪审判就是拍电影。要是想不明白,就想一想作为这部电影核心情节的拍一部“马走日演马走日的电影”,只能在一个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才可能出现,即由被告人亲自出演犯了罪的那个人。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就再去留意一下项飞田嘴里说出的那句话,“总得按照法律来吧,总得有个法庭吧,总得找个律师吧”。这句话没有任何前后语境,在我看来,纯属于留下一个线索而已。实际上影片中没出现任何审判马走日的情节,因为那样就太敏感,就容易露馅了。

  第三,作为导演,在成功完成了上述两个环节之后,你已经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了。想想看,一个根本不可能允许在中国拍摄的案件,一个所有的导演都想拍但是又没人敢拍的题材,现在被你用移花接木、瞒天过海的手法拍出来了,而且还必将会通过审查公映。你相信没有人会识破你,即使猜到了你也可以不承认,即使接受采访,你也可以真真假假,漫天扯淡。就像中国历史上很多牛逼的大师级工匠,都喜欢在他的作品(书画或者器具)中留下一些当时不为周知的秘密,让后人不断去猜测和揭秘一样,就因为这部电影,你也一定将留名影史。

  那么,现在你还能对这部电影做什么呢。你已经这么牛逼了,你当然就可以任性了。于是,往这副骨架里再随便添加些什么吧,什么都行。整点高冷的、看起来微言大义的金句,插入点俗套的爱情桥段,给任何细节都赋予一点意味深长,和自己的老婆在戏里谈谈爱,聊聊电影,扯扯理想和人生,对各种怪现状发发牢骚,对各个经典电影致致敬,总之怎么都行啦,因为你牛逼嘛,最不能拍的那个故事你已经拍出来了,最重要的东西你已经做到了。而且,扯淡的花絮越多,就更加地混淆视听,让谜底之上的云雾更加弥漫,让更多的人们“看不懂”。按照姜文本人的话说,“立竿见影的答案都是廉价的”。大家随便去猜吧。

  三、一个中国导演在各种约束性条件之下的极限

  这是一个全民看电影的时代。嘘,演出开始了!每个人都在观众席上坐好:眼看他家起高楼,眼看他家宴宾客,眼看他家楼塌了……别急,还没完呢,新导演接过指挥棒继续拍,观众们接着看:看法网如何疏而不漏,看罪人如何自我出演,看演员如何认罪又翻供,看导演如何剪辑又直播……..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如何拍电影、如何演电影、如何看电影的电影,是一部借壳上市、瞒天过海的易容片。这就是我对《一步之遥》的看法。

  据报道说,姜文是在四年之前就对民国阎瑞生案有兴趣。这有什么呢,本来就是要先有一个民国的壳,然后遇到了两年多之后的世纪审判,正好可以借壳上市。旧权贵之后与新权贵、总统竞逐、嗑药的女人、法拉利车祸、警察局长、两国之间的引渡、能不能杀的争议、全球直播、自己演自己、翻供之后的蒙太奇………这些碎片和线索,犹如打乱了的拼图,需要人们进行重新拼凑组合,去发现那个大屏幕后面的真实故事。对这场大戏来说,真与假、胜与败、生与死、巅峰与谷底,认罪与翻供,什么都是一步之遥。对观众来说,距离真相也是一步之遥。这是一部特殊的影片,需要导演和观众共同发力才能完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演只可能提供一个故事梗概和基本骨架,血肉上的细节则被增删、打乱、混成一团麻,附着在骨架上,以另外的一个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你要发现真相,就要上前一步,揭开它的面纱。如果被那些细节迷惑,沉醉在各种碎片深意的挖掘之中,终究是只见树林,不见森林。

  去年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也是王朔给写的本子,映后反映一般,面对各种攻击,冯小刚忍不住回应的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大意是说,在体制性腐败下,就是群众当官也一样成坏人,这样一个不可能在现行体制下允许拍摄和通过审查的题材,但我现在通过一种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了,这一点能有几个导演能做到,这就是我冯小刚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这段话让我注意到冯小刚、王朔们的胸中块垒和抱负。但同时,也对《私人定制》那种过于直白、浅显、缺乏冲击力和想象力的表达水准有些失望。这一次,《一步之遥》的编剧里也有王朔,而且还有善于写话剧剧本的廖一梅,于是,话剧表演那种注意传达最有力的抽象性、普遍性特征而淡化细节写实的艺术手段,也被带进《一步之遥》中来了。

  当然了,作为导演,姜文肯定是决定这部戏最重要的人物。我真心佩服这个人。他不仅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表现出一种企图心,即把那些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与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行动等同起来,进电影院是看电影,出了电影院也在看电影,而且,每一个观众的行为,也都能影响着舞台上的明星们的命运。这可能会逼着人们去想:屏幕上的、报纸上的、周遭生活中的种种大戏,都是谁在拍?谁在演?谁在围观?他试图尽可能去拓展电影的能量,让人们理解电影艺术的伟大。我能感受到他的抱负。一个人对自己的专业的那种无比投入和热爱,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我在前面说过,这是目前能在中国的电影院里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因为这几乎是一个中国导演在各种约束性条件之下的极限。现在,谁能举出例子告诉我说,你有更好的选项?

上一篇:【我和我的祖国】致敬!国旗红下警察蓝
下一篇:一样是公务员,为何狱警岗位不受待见?在职员工说出背后实情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