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书信里的美好回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汪 志

  前不久,在家翻箱倒柜时竟翻出了好多旧书信,令我思绪万千,而我也有十几年再没写书信了,以至于书信成了一种乡愁。

  对于中国人来说,信是一种很平常又很不平常的物件,在电话普及前的几百上千年里,几乎每户人家的抽屉里都有一些信笺,人们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远方的亲人、朋友发起问候和交流,那时候的信,是人们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而手写书信曾在中国社会和每个家庭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直到本世纪之前,仍是人们远距离沟通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我十几岁时,外出求学,随后又到好几个地方工作,其间,写出和收到的家书家信特别多。为了保留这永久的亲情记忆,回味那昔日的流金情感岁月,多年来,我收藏着这些家书家信,时常翻出来看看,倍感亲切和温馨。

  有道是“家书抵万金”。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家书能平抚心灵的慰藉。

  结婚前,我收到的家书多为兄弟姐妹书写,但内容多是父母的口气,大多叮嘱我在外好好工作,要有上进心,照顾好自己;结婚后,多半是父母叮嘱我对妻子一定要好,什么事都让着点妻子;有了孩子后,父母的家书更是频繁了。而我写的家书呢,绝大多数是“报喜不报忧”,随家书寄去的要么是我们全家的照片,要么是孩子的单独照。这些家书几十年过去了,虽然都皱巴巴地发黄了,但如今读起来还是那样的亲切。

  家书写作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许多人怀念手写家书时代,是因为通信的快乐本身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书写,二是等待。我和妻子的爱情很有些浪漫色彩。20世纪80年代,我和妻子未结婚前相隔数千公里,一南一北,因为文学写作相识,于是便书信往来,相恋两年多,书信几乎每周一封,每当我寄出书信时便盼望着她的来信,当时妻子也是跟我一样的心情。结婚后,妻子被单位送到省城一所大学进修,那时单位虽有电话,但由于挂号排队且线路信号不好,妻子就经常给我写信,诉说离别相思之情及学习情况,几年短暂离别,妻子给我写了好几十封家信,封封长篇,情真意切,现在读来,温情涌上心头。

  执起一支素笔,静默地在一笺信纸上自由地书写,是一种心灵的美好。而将写好的书信装入精心挑选的信封中,填入地址、写上邮编、贴上邮票、投递给心中的人,这是多么的快乐幸福呀。

  然而,随着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的普及,尤其是眼下的短信和微信快速发展,书信特别是家书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我们不需要雁寄锦书、鱼传尺素了,习惯了社交软件的即时联系,手写书信已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和怀旧。

  无论未来的通信方式如何快速发展,比起那些沧桑岁月中的流变,家书家信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历史和变迁,同时,我们更加看重书信中所传递出的不变,那就是亲情友情的珍贵。

上一篇:台湾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文艺片?
下一篇:“负重前行”的汉代翠鸟,贵州有两只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