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 - 哲学用语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1、复归于无极

  语出《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无极本是道家的概念。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

  2、无极外复无极。《列子·汤问》

  原文如下: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

  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 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

  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

  夏革曰:"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

  革曰:"不知也。"

  汤固问。

  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曰:"犹齐州也。"

  汤曰:"汝奚以实之。"

  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翻译如下:

  殷汤问夏革说:"太古时代有物吗。"

  夏革回答说:"如果太古时代没有物,那么怎么能有物呢。后代人要是说没有物,可以吗。"

  殷汤又问:"象你这样说,那么物的产生没有先后吗。"

  夏革回答说:"事物的终结和开始,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准则。开始也许就是终结,终结也许就是开始,怎么知道它们的区别呢。但是说到物质存在以外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以前又是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殷汤又问:"那么上下八方有极限和终极吗。"

  夏革回答说:"不知道。"

  殷汤坚持要问个明白。夏革回答说:"既然是'无',就没有极限,既然是'有',就没有穷尽,那么我凭什么知道呢。但是,没有极限又没有没有极限,没有穷尽之中又没有没有穷尽。没有极限又没有没有极限,没有穷尽又没有没有穷尽。因此我知道上下八方是没有极限没有穷尽的,而不知道它们是有极限有穷尽的。"

  殷汤又问道:"四海之外有什么呢。"

  夏革回答说:"就象我们这里一样。"

  殷汤又问道:"你用什么来证明呢。"

  夏革回答说:"我往东去到过营州,那里的人民和我们这里一样。我问营州以东的情况,又和营州一样。我往西去到过豳州,那里的人民和我们这里一样。我问豳州以西的情况,又和豳州一样。因此我知道四海之外,荒远极边的地方都和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大小互相包容,是没有穷尽和极限的。包容万物的天地,也和包容天地的太虚一样。包容万物所以没有穷尽,包容天地所以没有极限。我又怎么知道天地之外不存在比天地更大的东西呢。这也是我所不知道的。既然如此,那么天地也是事物。凡是事物都会有所不足,所以从前女娲氏炼五色石来修补天的残缺,斩断巨龟之足来支撑四极。后来共工氏与颛顼争作帝王,共工氏一怒之下,撞着不周山,折断了支撑天的柱子,拉断了维系大地的绳子。所以天空向西北方向倾斜,日月星辰也随着到了那里;大地的东南方向下沉,所以河流积水都向那里汇集。"

  3、无边际,无穷尽。《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也。"

  北宋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太极图说》中把道家"无极"概念引入易学中加以改造,井作了新的解说。全祖望《周程学统论》:"无极之真,原于道家者流"。《太极图说》以"无极"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实体,提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本无极"的命题,有"有生于无"之意。以"无极"作为万物之本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氏用无极观念,是取其虚静的性质,以静止为无极的本性,太极的运动,来于无极的静止。归于无极的静止,太极的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无极才是永恒的。他构筑了一个宇宙发生演变过程:无极 太极 阴阳二气 五行之气 万物和人类。宋易学家一般都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并非太极之上或之外另有无极。南宋朱熹认为,无极是太极的界说语,陆九渊则认为"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与朱元晦书》)太极并不需要用无极来界说。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及也……无有不及,乃谓太极。"(《思同录·内篇》)

上一篇:2014 年华语电影海报 文案欣赏
下一篇:《大笑江湖》:百笑解万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