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利兹与青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国内有希望引进这部动画吗?

  原文地址

  文:红茶泡海苔

  看完莉兹与青鸟这部作品,我的感受和很多人一样,这部作品不太适合电影这种体裁。整部作品的故事内容过于简单,空白太多。正如采访中提到的一样京都动画为了一部青春期女孩间微小的情感故事,居然投入了一个剧场版制作的经费和人力。而为了填补其中的空白——正如剧中老师对演奏需要填补乐谱中的空白一样——大家熟知的山田尚子监督担起了这个重任。山田监督的演出特点想必大家已经十分了解,即用小动作来表现角色内面的细微变化。这次莉兹与青鸟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山田监督用大量的小动作、蒙太奇、刁钻的摄像机角度、以及青鸟的剧中剧来填补剧本上的空白。大家也对山田监督一如既往的优秀表现赞不绝口。但是我却有着一丝疑问存在——那便是,山田监督的这些努力,给我一种无处不在的刻意感。似乎并非是角色在表达自身的情感,而是角色们在出演山田监督所导演的一出实拍电影。这是为什么呢?

  特写的刻意性

  例如说,从影片开头对希美跃动的头发、轻快的步伐、霙缓慢拘谨的移动到角色睫毛的舒展、瞳中润泽的运动,山田监督用了很多小动作来表现角色内面的细微变化。大家对山田监督的这番演出也赞不绝口,但是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在描绘这些小动作与细微表情时,山田监督总是用到特写镜头,似乎生怕漏过角色的一丝情感变化,生怕观众无法发现它们。

  所谓小动作,是角色情感的一种无意识的流露,这种流露是不经意的、非刻意的、难以发现的,所以才是“小”动作。在山田监督和原作武田的采访中有提到,武田承认自己在写作时非常注重无意识的描绘,山田也承认,自己想要用许多要素去晃动人们的无意识,但山田却用特写去放大这些无意识的小动作,这固然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了,但经过特写的无意识还是无意识吗?

  @老叮当 在他对《莉兹与青鸟》的评论中提到了作品中刻意暴露摄像头存在的运镜手法。确实,作品中暴露摄像机的手法确实很显眼,山田在采访中谈到作品中的摄像机的视角是一种“守护两人的视角”,但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动画的制作中其实是不存在摄像机的。动画对摄像机视角的模仿,暴露的不是摄像机的先验主体,其真正揭露的,其实是山田监督自身的视角。在精神分析里有个这样的说法,想象性同化与象征性同化,前者是和角色的同化,后者是和摄像机/导演视角的同化,老叮当所说的摄像机的视角无疑就是山田监督的视角。作品中那些吸引眼球的,精心设计的摄像机角度的作画、那些对小动作的特写,呈现的不再是角色的无意识,而是山田监督自身赤裸裸的意图。这个视角也绝不是一个“守护两人的视角”,而更接近“监督指导演员”的视角,霙与希美的每一个小动作,都似乎置于监督的指导之下,蒙上了一层名为“刻意性”的阴影。

  写实的手法

  山田监督的刻意性不仅如此,又例如说,在三场第三乐章的演奏的情绪对比中——解开心结前的霙与希美的演奏、黄前高坂的演奏、解开心结后的霙与希美的演奏——山田监督用到了十分写实的手法。一般来说,在动画中要表现音乐演奏的细微情绪变化是很困难的,为了让不了解音乐的观众也能直观地理解其中区别,需要一种通感的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料理动画这样的题材中,为了用画面来表现味道上的差别,前人发明了很多手法,例如大家经常调侃的《小当家》中的料理发光、以及《药王》之中的让人喜闻乐见的爆衣就是如此。音乐题材的动画,比较具有代表性并且大家也比较熟知的是《四月是你的谎言》,该作用特殊的上色以及Harmony来作为音乐中情绪的通感手法。这些手法都是非常“动画的”、“非写实的”手法。但是在《莉兹与青鸟》中山田监督却没有采用这样的手法,而是执拗的用作画去描绘角色在演奏时的表情和动作,并配合上其他角色的不禁泪下的评论。这种只用动作与观众的写实手法,简直就像实拍电影记录演员那精湛的演技一般。

  实拍于动画的区别

  在アニメージュオリジナル02的某次访谈上,当时神智尚清的山本宽监督与东浩纪曾就动画与实拍的区别进行讨论——

  东 除了刚刚提到的业界的结构问题,动画批评的困难和动画这个体裁自身的困难有关。动画的制作工程有很多人参与,当说到“这里的演出有着这样的意图”时,就会产生“这是谁的意图”的疑问。就算假定是监督的意图,也会被熟悉行业的写手用类似“那只不过是时间紧才变成那样的”之类的话来调侃……山本 这只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吧。东 不,虽然确实是鸡蛋了挑骨头,但是我说的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动画乍一看很像电影,所以想搞评论的人也会想着用电影理论来讨论。但是实拍和动画有着决定性的差异,在这里就会摔跟头。比如说,莲实重彦和他的弟子们搞的评论的逻辑,大致就是这样的——这个作品在这处那处制作精良,但是在这些地方我们通过监督的镜头会遇到意图之外的“事件”与“无法被指称的事物”,而所谓批评,正是要把握并传达这个瞬间。这是一项十分基本的技巧,20世纪后半以后,无论美术批评还是文艺批评,在各个类型的评论中这个逻辑都占有优势的地位。批评家的使命就是要捕捉创作者邂逅超出他自身计划的某种事物的瞬间,并将其传达给读者。但是这个逻辑在批评动画时却很难有效。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分镜中设计好了,不会发生意图之外的事情。在动画中,我们无法捕捉到作家与某种意图之外的事物的邂逅瞬间。(实拍)电影有着名为“现实”的外部,从中截取出影像。而动画却没有这样的外部。山本 原来如此。就是押井监督的——“动画中没有偶然性。偶然拍摄到某种东西的瞬间绝不可能发生”——想法吧。不过,从我在制作现场的实际感受来说……大家其实并没有那么刻意地去制作吧(笑)。确实“偶然拍摄到地东西”并不存在,但是“偶然画下来的东西”是有的。比如说背景师恶作剧般画下来的小neta;原画师茫然画下的东西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看待;虽然不是刻意的,却和其他动画的原画很像……当然刻意去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笑)。这种“无意中的图像”产生的瞬间在动画中也是有的,演出也不一定能全部顾及,事后被指出时也会有“啊,原来是这样的吗?”般突然注意到的瞬间,并非完美地按照理论动笔。我自身也有担任过演出和原画,也有分镜的意图和自己的意图相互冲突的时候。在这时,也会搞不清楚“这一回到底是属于谁的?”。这种情况在剧本阶段、原画后的动画阶段、上色、摄影、音响都有存在。声优献上了十分厉害的即兴表演,我们大笑不止的情况也是(笑),到了这种地步的话,这个问题已经陷入了谁都搞不清楚的事态了。形形色色的人的意图排列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卷胶片。我觉得动画既属于任何人,同时也不属于任何人,这也是制作动画的乐趣所在。当然,放言说“这全部是我的意图”是作为监督的责任,但我们可以发掘这个盲点来讨论“超越作者意图的部分”。如果《莉兹与青鸟》是一部实拍电影,或许去记录演员的那些激烈情感的表演是可行的。但是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样的一种表达并不能很好地传递角色地情感,甚至会带来一种刻意为之地感觉。

  谁是莉兹?

  动画中的偶然性是难能可贵的,也同时是创作与批评所追求的极致所在。不过,我想说的不是动画的问题,而是角色的情感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笔下的角色摆脱了作者控制这样的言论,但是角色真的能从作者笔下自由吗?这或许是不可能的,但是所谓书写,并非是作者主体性的直接表达,正如书写有笔误,言语有口误一般,那些潜藏在书写中的无意识的部分,超脱作者意图的东西,连作者自己都不明白角色为何会这么行动,如自动书写一般记述角色的行为,这正是角色的自由的本质性的证明与存在。

  但是正如很多人体会到的一样,《莉兹与青鸟》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是精心设计的,而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的,便意味着每个镜头都是刻意的,其中没有偶然性的存在。换而言之,也没有角色的主体性存在,每一次角色的无意识的流露,都是监督的精心设计,每一份角色的情感,其实都是监督的情感。山田监督似乎是一个非常具有野心的创作者,她想要不留余白地——这个余白不是为了观众的余白,而是为了角色的余白——描绘角色的情愫,但这却剥夺了角色的主体性。山田监督似乎过于爱着霙与希美这一对角色,想要赋予她们最细腻的情感,给予她们最完美的结局。但是这番好心却剥夺了霙和希美的自由,把她们关在了鸟笼之中。或许在这部作品中,因为爱着青鸟而不愿放手的莉兹,不是霙和希美,而是作为监督的山田本人。她因为太爱作品中的角色,反而剥夺了角色展翅高飞的机会。山田监督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在制作这部作品时,胸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存在,可能这份难以名状的情感,正是莉兹面对青鸟时的那份感情,正是霙和希美互为对方的莉兹,互为对方的青鸟,相互束缚对方的那份情感吧。

  在作品的最后,希美在乐谱中留下了一句“展翅高飞吧”,不知道山田监督能否像霙和希美一样,让最爱的青鸟摆脱自己的控制呢?

  结语

  我在观看《莉兹与青鸟》时,曾一度觉得这部作品的演出与新海诚非常接近,但是在考虑了上述的问题之后,我发现他们之间还是有决定性的不同的。同样对镜头设计,蒙太奇非常重视的新海诚,他的决定性的缺陷,同样也是决定性的优势就是他不是科班出身的动画师,他自己画角色的水平并不够出色,所以将角色交给其他staff的《你的名字。》中的无意识的小动作能够超越他作为监督的意图,而《莉兹与青鸟》却无法超越山田监督的意图。但是,如果说霙和希美完全处于山田的控制之下,哪怕是一丁点自由都没有,或许也并非如此。书写,总是同时伴随着“不写”的。《莉兹与青鸟》中那个被一笔带过的场景,那次夏日的泳池之行,那个对霙和希美的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也是致力于描写到每一个细处的山田监督唯一没有“书写”的场景。成为了充斥细节与小动作的整个作品中唯一的“余白”,霙和希美这一对角色从山田所构筑的鸟笼中——哪怕只是一时的——逃出,展翅高飞的唯一可能。这或许是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最大的亮点了吧。

上一篇:【第三只眼】电影《神探大战》:人心里的鬼
下一篇:3.4分的《人间喜剧》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