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影评:现实关怀需增强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电影《湄公河行动》赢得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但也有人认为尚有提升空间。我们在刊发《紧张感从何而来》一文后,再次刊发文章,就影片的艺术探索展开争鸣。

  ——编 者

  2016年中国电影国庆档有点时运不济:票房乏力,同比下降15%,终结了近10年来的国庆档票房神话。究其原因,好故事稀缺,靠营销、概念鼓噪起来的消费信心已然疲劳,观众用钱包投票,给上了虚火的中国电影降温。

  在众多质量不过硬的影片中,《湄公河行动》因为有真实的跨国案件打底,加上硬汉柔情、金三角等诸多元素,迅速聚拢口碑,被推上了国庆档的王座。在香港影坛摸爬滚打的导演林超贤,不仅把主旋律电影拍摄得风生水起,还能把自己一贯擅长的警匪片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细细看来,《湄公河行动》作为类型片佳作,也还有提升的空间。首先是情节上的自洽性不够。全片看完,除了主线抓捕糯卡情节连贯以外,副线上的情节处理碎片化严重。比如方新武女友,在开篇露了一面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后面方新武与占蓬的冲突加剧以后,才让观众明白这是他女友。其次,影片的一大硬伤在于人物塑造上的薄弱。电影中的大反派毒枭糯卡愚蠢残暴,人物形象过于脸谱化。新闻报道中的糯康面带文气、表情丰富,想必不是影片中那个动辄抓起一把毒品狼吞虎咽、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的形象。如果塑造得当,这个角色应该是电视剧《黑洞》中聂明宇一类的人物。遗憾的是,如此单一的形象既缺乏现实基础,又削弱了正面角色的作用。《湄公河行动》的正面角色也存在粗线条处理的问题,老戏骨陈宝国除了招牌性的横眉、嘴角上扬之外,场景变换而表情不变,难免让观众审美疲劳。

  影片过分渲染的枪战、爆炸、肉搏、飙车等动作场景固然强化了可视性,但这种娱乐化表达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案件本身的复杂性。据新闻报道,这起案件侦破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推进中克服跨国行动层层障碍的艰苦卓绝,最后的短兵相接乃是水到渠成,影片过于夸大了这一部分。银幕上炫酷的动作,影院里观众的惊呼,其实并未给大众带来对事件本身的正常关注——国庆期间因为《湄公河行动》热议带来的湄公河惨案搜索热度不及影片六成。移动互联网时代,话题的发酵、传播速度早已超出人们的想象,本来这是一次很好讲清“史实”的传播机会,但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

  一部优秀影片,核心在于叙事饱满、层次感丰富的角色塑造以及足够的现实关怀,在这方面,以《湄公河行动》为代表的类型电影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上一篇:我的叔叔的作文
下一篇:典雅噩兆(拉普兰德)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