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因心梗去世!做过8000例手术医生总结的12个心梗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11月1日,曾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老师猝死。有关报道陆树铭老师是因心梗去世,走得非常突然。陆树铭老师是1956年出生,66岁,就这样突然离世让人措手不及,一时让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大多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

  猝死,这个话题我们总是以为离我们很远,总是去躲避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离猝死都不远,明天和意外您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5岁。

  

  北京华映万像7月1日发出讣告

  称演员刘伯勋

  于2022年7月1日去世

  享年41岁

  

  联想到之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孙剑博士猝死,年仅45岁,不得不让人对当代年轻人的身体感到担忧,也再一次印证了我常说保养真言:生命在于运动,不在于剧烈运动。

  上面提到的几位位逝者,其中不乏正处在壮年人士,且平时健康状况良好,甚至长期坚持夜跑,动辄5-10公里运动量,在此情况下突然心梗,让人不得不对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况下,坚持高强度健身是有利还是有害产生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以及冠心病家族史是心梗的危险因素,这些人群更容易被心梗盯上。

  有一组数据值得警醒:心血管疾病已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1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达2.9亿。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心梗就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仅有3万例能获得及时救治,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

  而吸烟过多、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容易引发心梗。

  

  据统计,约有50%心梗患者因自身或家属的原因,最终失去生命。

  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家属学会心梗的急救方法,牢记3个步骤。

  ①立即拨打120

  尽量不要自行到医院,因为随意搬动患者可能会出现意外,提高院外死亡率。另外,不是所有医院都具备救治心梗的条件,如果盲目送到医院,最后发现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拨打急救电话后,患者或家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急救。

  ②原地等待救援

  让患者平躺,如果是在室内,还要打开窗户通风透气,以免导致缺氧。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复苏,防止患者大脑缺氧,使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③配合医生的工作

  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尽快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让患者尽快接受手术,脱离生命危险。

  

  哪些人群容易患心梗?

  90%的心梗与以下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因素相关(如下图),这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容易患心梗:

  

  莫忽视!这12种症状也可能是心梗征兆!

  但我们忽略的是,还有很多心梗预兆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下面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总结的千奇百怪的的心梗预兆,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能在巨大危机来临之前,识别早期信号,就像地震的预报一样,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日后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第一个奇怪症状:双耳突聋

  临床上心绞痛患者,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

  所以,听力突然下降,是心绞痛的一个早期症状。

  第二个奇怪症状:脐周疼痛

  脐周疼痛常被误认为阑尾炎,临床上有脐周疼痛,送医后诊断为心梗的病例。脐周疼痛,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第三个奇怪症状:脚底疼痛

  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是千人千面,心脏报警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

  第四个奇怪症状:睁不开眼睛

  石家庄有个中年男性,8年睁不开眼睛。四处求医找不到原因。后来突发脑梗住院治疗。

  幸好脑梗不是很严重,在神内住了几天就没有大碍了。但眼睛还是睁不开,随后到眼科,眼科诊断是倒睫。把眼睫毛拔除之后,眼睛还是睁不开。别说睁不开,掰都掰不开。

  后来找到张健医生这里。

  张健医生为他检查评估之后,发现是心衰。造影检查,心脏上的一根重要血管,前降支,堵了99%。

  马上手术通开。

  术后一小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病人的眼睛睁开了!

  难道眼睛睁不开和心脏缺血有关系?

  曾经有病人跟张健医生说,术后眼睛清亮了,能看到病房的窗帘了,而且非常的清楚。

  张健医生说,虽然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医生脑子里要有这根弦。对于患者来说,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小心脏。

  第五个奇怪症状:左腿酸麻胀疼

  此外,左腿酸胀这个症状,可能也是心梗预兆。

  所以左腿的酸麻胀痛,对于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血管问题。

  第六个奇怪症状:胸口被胶带缠绕

  心肌缺血就会导致喘不上气,束缚感,总觉得胸口像是缠了一圈透明胶带。

  第七个奇怪症状:牙痛

  高危人群牙痛,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

  长春的一个患者,经常发作性左下颌牙痛。在口腔科查过多次没有问题。后来在张健医生这里诊断心肌缺血。之后每次牙痛发作,就含服消心痛。一两分钟牙痛就缓解了。后来做了手术打通了血管,从此之后牙痛消失。

  医生提醒,牙痛,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牙病的部位牙医会建议拔牙,而拔牙要使用麻药,麻药是收缩血管的药物,但是心肌缺血再收缩血管,雪上加霜,可能会导致猝死。

  第八个奇怪症状:头晕

  内蒙乌海一个公务员,头晕多年。颅内造影,CT,磁共振等等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后来放弃了治疗,实在是查不到。偶然他在兰州一家大型医院做体检,发现冠脉的前降支有狭窄。于是找到张健医生,做了冠脉的介入治疗。

  没想到术后头晕症状很快缓解并消失。

  第九个奇怪症状:肩胛骨疼

  一个女性患者,总说她的肩胛骨好像漏风一样,丝丝地疼痛。开始以为是类风湿之类的问题,但是机缘巧合检查了心血管,发现还是心血管问题。治疗之后,不疼了。

  第十个奇怪症状:左上肢无力

  北京的一个中年男性孙先生,平时开车很多。有一天开车走在北四环的时候,突然觉得左侧肩膀和左上肢又酸又麻,还胀得难受。左手把方向盘的时候,明显不对劲,使不上力气。

  孙先生第一反应是去骨科。检查有没有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等,但是一圈检查下来,都好好的。可是左侧的酸麻胀痛感觉一直都在,活动按摩没有任何效果。

  后来有医生建议,你是不是检查一下心脏?

  孙先生找到一家综合医院的心内科,做冠脉造影,发现右冠有50%狭窄。因为没到常规的手术指征,也就没做任何处理。

  但是孙先生的症状过了这么久,没有丝毫减轻。他辗转打听到张健医生,经过检查,基本确定他的左侧上肢酸麻胀痛,就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在狭窄处做了一枚支架后,血运重建,孙先生的症状马上消失了。

  其实孙先生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之后,症状很快消失。

  第十一个奇怪症状: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没有其它不适,常见的离心脏近的典型症状,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犯懒,这时候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第十二个奇怪症状:头疼

  山东一位老年女性。后脑勺疼,活动走路就会头疼。围绕头疼和血压做了很多检查治疗。颅内血管各种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神内给予药物治疗,解决不了。只要走快了,走急了,走远了,就头疼。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后来做动态血压监测,没有发现明显升高,排除头疼是血压升高导致。

  偶然机会检查心血管,发现右冠出现严重狭窄而且钙化。

  处理之后,头痛消失了。走远走急走快,头不疼了。

  我们对于心梗的认识,心绞痛的认识,要放开思路,不能仅仅盯住心疼胸闷。如果自己是高危人群,出现了以上奇怪的症状,脑子里一定要多根弦儿,是不是心脏的问题?也许,缠斗多时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最关键的是,及早发现心肌缺血的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能够避免后面排山倒海一样的发作,避免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心梗的诱发因素

  饱食

  患者进食量过多,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使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

  情绪激动

  患者情绪激动时,可使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供氧量不足,易诱发心肌梗死。

  休克或脱水

  休克、脱水、出血等因素可引起心脏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的灌注量锐减,从而引起心肌梗死。

  便秘

  当患者便秘或用力排便时,心肌做功量增加,耗氧量增加,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易诱发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救命口诀

  劳力诱发:一般在劳累情况下,比如走路、快步走、上天桥、上楼、饱餐等等情况下,它的疼痛会诱发,或是加重。

  休息缓解:出现疼痛之后马上休息,过一会儿疼痛缓解。

  2分以上:疼痛要持续两分钟以上。如果是闪电样疼痛,那就肯定不是了。

  服药缓解:这里主要是指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这两种药如何选,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救命药,下面三甲详细进行讲解一下:

  这两种药都用于“心绞痛”!

  这两种药都是用于同一个病的,那就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简单讲就是血脂太高了,形成了斑块,把心脏血管堵得变窄了。

  

  所以当病人劳累或激动时,由于血管窄了供血不足,心肌就会缺血,于是就会出现心绞痛。

  

  而这两种药的作用就是让『血管扩张』,让堵了的血管暂时畅通,缓解胸痛的症状。

  那么问题来了,当冠心病人发生心绞痛时,到底该先吃硝酸甘油呢?还是速效救心丸呢?

  硝酸甘油是首选急救药!

  1、谁该常备硝酸甘油?

  确诊冠心病患者,都需要常备硝酸甘油作为首选急救药。

  

  2、什么时候使用硝酸甘油?

  当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劳累后出现胸痛或胸口紧缩感),就可以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重要提示:平时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青光眼患者、脑出血、颅压高等患者需非常谨慎使用,一定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3、怎么正确使用硝酸甘油?

  首先,一定是把药片放到舌下含服,不要咽下去,可稍微嚼碎。含服2~3分钟即可起效,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

  

  其次,推荐坐着含服。此药会降低血压,站着服可能会使脑供血不足,而躺着含服可能增加心脏的负担。

  重要提示:当含服一片硝酸甘油5分钟后仍不缓解,可再含服一片,15分钟内含服了3片仍不缓解,则要怀疑不是『心绞痛』而是『心梗』了,此时不要再继续使用硝酸甘油,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4、硝酸甘油怎么储存?

  药片最好放在棕色的玻璃瓶内,避光室温储存(不超30℃),外出时不要放在贴身的衣兜里,以免接体温使其温度过高。

  硝酸甘油的保质期通常为一年。所以哪怕没有用完,也最好定期更换。

  重要提示:药片出现『斑点、变色』或是舌下含服时没有感觉到应有的『麻辣灼烧感』,很可能说明药片已经过期失效了。

  速效救心丸是『应急』药!

  速效救心丸属于中成药,可起到行气活血、扩张血管的功效,但没有硝酸甘油起效快。

  

  所以同时有两种药时,依然是首选硝酸甘油急救。

  1、谁该常备速效救心丸?

  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多年的『三高』患者、多年老烟民、肥胖的人等等。

  尤其是出现过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但还没确诊冠心病的人,可以常备速效救心丸来应急。

  2、何时该使用速效救心丸?

  当高危人群出现一些心绞痛的先兆症状:如胸闷、心前区(左前胸)不适、左肩感觉又酸又沉时,可含服速效救心丸。

  

  重要提示:不同的人心绞痛发作前的先兆症状会有不同,患者需要自己体会并留意、警惕这些先兆。

  而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使用速效救心丸应急:

  1.?没有硝酸甘油;

  2.患者存在服用硝酸甘油的禁忌症;

  3.?患者不能耐受硝酸甘油(如用后头晕目眩等)。

  2、怎么正确使用速效救心丸?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一次性舌下含服10~15粒速效救心丸。如无效10分钟后可再含服一次,超过15分钟都没有缓解,还是要及时拨打120。

  尽管速效救心丸降低血压的作用没有硝酸甘油强,也依然推荐坐着含服。

  重要提示:速效救心丸也可以作为『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用药,每次含服4~6粒,一日3次。可起到一定的预防发作的功效,但具体该不该每天吃,需要医生来评估和判断。

  3、速效救心丸如何储存?

  速效救心丸的储存方法没有硝酸甘油苛刻,一般避光、阴凉处即可。一般保质期3年。

  心梗时,这俩药都没用!

  心梗和心绞痛很不一样。心绞痛是血管壁长的『斑块』把血管堵得变窄了。

  而心梗指的是斑块破裂或脱落,形成了『血栓』彻底把血管堵死了,更严重,可致命。

  

  一旦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超过15分钟没缓解,就要开始怀疑是心梗了。

  此时无论是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对于心梗都起不到太大用处。此时需要备的药是:

  

  将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一片100mg的话就是3片)嚼碎咽下。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心梗。

  重要提示:建议如果冠心病患者怀疑自己出现了心梗,不要擅自服药,但应该备在一边,还是先打急救电话,询问急救人员是否需要吃。

  总之,无论是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都是为冠心病病人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并非常规治疗药物,需常备,但不能滥用、乱用。

  心梗的就医

  怀疑心肌梗死时需紧急处理,首先应该立刻停止所有体力活动包括上厕所,立即呼叫120急救车,严禁自行驾车前往医院。注意保持镇定,防止情绪激动。如果家庭备有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抢救药物,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出血。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即口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或嚼服300mg的阿司匹林片,或者硝酸甘油片嚼碎后舌下含服,家里如果有条件也可迅速吸氧。

  心梗的就医指征

  既往无心脏病,突然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有濒死感等,口服硝酸甘油无效,症状无法缓解,及时拨打120急救。

  出现并发症,如心脏破裂、栓塞时,应立即就医。

  出现严重感染时,应立即治疗。

  就诊科室

  一般情况下通常选择心内科就诊。

  若情况紧急,优先选择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发病的?突然发病还是之前有过相似症状?

  发病前是否有过感染?是否有过激的情绪变化?是否有较大的运动量?

  有过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有缓解的办法?

  做过什么检查?

  是否有类似的病史?有没有家族遗传性疾病?

  心梗的早期筛查

  规律体检

  平时注意规律体检,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家族史

  若患者具有家族史,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时,应该向医生咨询。

  监测相关高危因素

  比如长期卧床患者、吸烟患者、既往发生过心脏疾病患者。

  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

  吸烟为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应该尽早戒烟,长期吸烟可以损害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弹性。

  增强免疫力

  注意饮食均衡,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加体能。

  规范作息

  三餐规律,避免情绪激动,适当的缓解压力,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减少熬夜。

  避免情绪激动

  过度的情绪紧张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升高,引起血管收缩。

  减少服用避孕药

  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治疗基础疾病

  积极有效的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

  预防心梗,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这里特别强调如下三点:

  低盐低钠、高钾饮食

  低盐低钠饮食

  WHO和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5克。尤其注意隐形盐,如甜品、熟食、快餐、调料等。

  高钾饮食

  钾有助于钠的排泄,利于降压。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油菜、白菜)、菌类(蘑菇、木耳)、水果(橘子、香蕉)等。

  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血管清道夫,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远离心梗和脑梗。

  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坚果类(核桃等)和鱼类(甲鱼和深海鱼)等。

  不可长期强高度运动

  联想到之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孙剑博士猝死,年仅45岁,不得不让人对当代年轻人的身体感到担忧,也再一次印证了我常说保养真言:生命在于运动,不在于剧烈运动。

  上面提到的这两位逝者,都是各自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壮年人士,按理来说不应该和猝死联系上,但两位平时健康状况良好,甚至长期坚持夜跑,动辄5-10公里运动量,在此情况下突然心梗,让人不得不对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况下,坚持高强度健身是有利还是有害产生了疑问。

  因此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切不可盲目“跟风夜跑”!

  研究表明,每天走6000步,可降低全因死亡率。

  心梗16字救命口诀

  那么如何识别胸痛,如何知道各种不舒服,它可能是心绞痛,有可能是心梗前兆呢?牢记16个字口诀:劳力诱发,休息缓解,服药缓解,2分以上。

  心梗让人猝不及防,但不等于没有救命的机会。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后,你能有所收获,告诉家人和朋友,一起学习心梗的预防、急救知识。

上一篇:【交通】贵州第一长隧——桐梓隧道即将贯通
下一篇:《向西闻记》肥宅花光积蓄健身追求女神,女神却只想让他做投资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