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首部whodunnit题材的刑侦剧,《刑事侦缉档案》有何过人之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本文将通过叙事结构、角色、情感三个层面,用“四段式推理”、“代入式破案”、“冒险爱情”这三个关键词解读《刑事侦缉档案》。

  Whodunnit这个英文单词是将who done it(谁干的)这句话缩合而成的单词。

  Whodunnit特别强调了推理小说、影视剧中“凶手是谁?猜凶手”的意思。

  而作为TVB首部以whodunnit为题材的刑侦剧《刑事侦缉档案》,讲的是重案组破案的故事。通过五宗离奇案件,抽丝剥茧,寻找真凶。

  此剧在1995年的香港一经播出,引发轰动,看过的观众都直呼“紧张刺激”、“案件好恐怖!”、“真的猜不出凶手是他”。

  本剧夺得收视冠军,主演陶大宇凭借警探“张大勇”一角,一跃成为最红的“师奶杀手”。

  同时剧中的张大勇和高婕的爱情故事到了25年后的今天,都依然被许多观众记得。

  观众的反应和好评正是由于3个关键词——四段式推理、角色代入式破案和冒险模式爱情。

  以下文章将通过这三个关键词解读《刑事侦缉档案》叙事之道。

  一、四段式推理

  本剧一共20集,五宗独立案件,平均每4集一个案件,如何能让观众保持新鲜感的持续追剧?

  编剧巧用了四段式推理模式,将一个案件均分成4个部分讲故事。

  1、建置部分

  在第一部分,交代案件发生的地方、时间、死者是谁?干什么的,怎么死的,现场有什么发现。

  比如第一集一开场就是一个碎尸案,护士李文芳被杀,只找到上半身和一根手指头,没有头,没有下体。

  那个场景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阴影”。

  这是配合whodunnit模式需要,毕竟主题是猜“谁是凶手”。案件越猎奇、越刺激神经,观众猜凶手的意愿就越高。

  通常用一个转折性事件结束第一部分,比如在《刑》第一集的结尾:

  原来手指头和尸体的上半身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人,凶手为什么要把一个陌生的手指混在李文芳的尸体中呢?还是说只有手指是李文芳的?尸体是另一个陌生人?

  在第一部分(建置部分)的结尾用突发转折和悬念快速结束。

  90年代TVB的电视是一天一集的,这吊足观众胃口在隔天继续去看第二集。

  2、复杂情节

  第二部分为复杂情节,此时需要确立足够多且复杂的情节、复杂的关系,让局面更加混乱——

  比如本案的第二集,女死者李文芳和丈夫经常吵架,关系不和,丈夫的公司饱受债务危机,在不久前丈夫曾为李文芳买了巨额保险。

  李文芳有个医生情人,前不久李文芳和医生情人分手,医生会不会因爱生恨杀人?

  同时她丈夫也有小三,这个小三想要上位,小三会不会是等不及所以杀了李文芳?

  在复杂情节中确立了三个嫌疑人和背后的复杂关系。

  Whodunnit模式猜凶手,嫌疑人不能多,一般三、四个为宜。

  因为这是让观众去猜,强调的是猜谜的互动过程。试想如果有七八个嫌疑人,观众赢面太小,猜的兴趣也会减弱。

  但其实观众的耐心和热情也就是一集左右,猜了一集就有点累了,不想猜了,而在这个时候《刑》就进入了第三部分。

  3、发展部分

  正常的悬疑推理剧在发展部分是从小细节入手,继续整理发展线索,猜凶手,但《刑》有点不按照常理出牌,案件在过半的时候直接明确凶手是某个人。

  比如第一案在过半就公布了凶手是丈夫的小三。

  但是她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然后围绕着她是如何犯罪?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再次猜测。

  看到这里的观众,如果之前猜对了凶手,就会获得一次满足感,猜错也没关系,可以开始猜第二轮——凶手的犯罪手法是什么?

  同一宗案件,用双重猜测保持了观众持续的“追凶”热情。

  接下来,警察有了足够把握将凶手抓住。原来真的是她,真相究竟是什么?本集(第三部分)到此结束,悬念留到下一集。

  4、高潮部分

  到了最后时刻,警察和凶手的正面交锋。

  警察从推理到给出无懈可击的证据,凶手坦白了动机和目的。

  《刑》通过“蒙太奇”和“回忆”的手法,把案发经过穿插在凶手的“口述”中,完整的重新演绎一遍,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的回到案发现场。

  至此观众获得了本案件的全部信息和答案,本案结束。下一宗案件在一小段过度后立刻展开。

  通常在一个案件结束的那集,会用一半的篇幅去开始下一个案件的建置部分。

  例如本剧第一案结束,很快就进入第二案《天使杀人事件》。

  受害人在公园居然被一支利箭射中心脏致死,箭是从很远外的公共厕所射出的,厕所门口堆着石头。

  一箭射能穿越这么远是需要多么高明的射箭技术...很快在查嫌疑人的时候发现一张神秘的“天使”照片

  《刑》再次开始建置部分的疑问、转折,再继续复杂情节、发展、高潮,四段式环环相扣。

  《刑事侦缉档案》反复利用四段式推理叙事,让观众能时刻保持紧张刺激,在一个个悬念中追剧。

  二、角色代入式破案

  Whodunnit强调的是猜凶手,这就需要让观众更好的融入故事。

  1、随主角代入剧情破案

  这部剧的主角是警察张大勇和李忠义,所以观众大多时候是站在这两个警察视角上去参与破案的。

  张大勇和李忠义得到什么线索,观众也会在同时获得同样多的线索。

  如何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呢?

  《刑》的代入式方式十分特别,是通过“小动作”完成。

  比如张大勇一推理案件就开始抽烟。

  李忠义一猜测凶手就会“戴眼镜”,一猜错就会“摸摸脖子”。

  这是因为刑侦剧通常出现的人比较多,而且主要时间都是在推理,都是在对话,很少有什么打斗场面。

  几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总不能“只说话”吧,那会看上去很蠢,所以要找点手上的动作。

  抽烟、摸脖子、戴眼镜就是《刑》给予两位主角的量身定做的“小动作”。

  每次当“小动作”开始,二人会展开推理。

  随着他们小动作的开始,就像是一个潜台词,暗示观众“预备,我下面要讲的事情很重要”,观众自然会注意到画面中在“动”的人。

  而后主角们开始推理。镜头转为特写,背景音乐变得“很扑朔迷离”。观众得以顺利准确进入主角内心,认真起来和主角一起分析案情。

  2、被各式各样的配角迷惑

  Whodunnit讲的是公平,观众和剧中人获得同样多的线索。不能把什么重要线索故意不公开。

  这也就意味着在很多关键线索出现的时候,如果“藏”的不好,观众就会一下猜出凶手。

  所以导演必须要想办法迷惑观众。

  谁来迷惑观众?

  首先,两位主角张大勇和李忠义不能迷惑观众,他们不能猜错太多,错了就无法证明他们是“神探”光环。

  看剧的时候,观众会发现,张大勇的顶头女上司每次都会讲:“证据呢?那人怎么可能是凶手?再查不到凶手就要放人了。”

  张大勇有四个同事,没什么台词,看起来就像是打酱油的。

  其实不然,看似“多余”的四人,却各个有作用,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种“观点”。

  比如一条力证凶手的关键线索出现时,这四个同事就会表达各自观点:有的说了另一个证据,有的顺水推舟直接把这个证据“栽赃”给另一个嫌疑犯。

  这些人物都是用来迷惑观众的,保护了“重要线索”不被观众发现,他们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甚至能直接改变观众原先“正确”的判断。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一些固定小动作,张大勇抽烟,李忠义摸头,女上司总是破口大骂,女同事总是戴帽子,长得有点猥琐的手下……

  在一群人中,观众的视线被自己想看的角色吸引,从而跟着这个角色站队,支持他的推论。当讨厌某个角色,觉得某个角色很蠢,也容易情绪化的否定他的推论。

  whodunnit是电视剧和观众的对决,电视剧中所有演员、编剧、导演,每一个镜头、每个环节的铺垫安排,都决定是“电视剧”骗了观众,还是观众坚持想法猜对了凶手,最后获得胜利。

  三、冒险模式下的爱情故事

  《刑事侦缉档案》采用双线模式,主角一边破案,一边谈情。

  本剧中最为成功的就是刻画出张大勇和高婕的爱情故事,“勇婕恋”有何特别之处?为什么让人久久难忘。

  首先是高婕这一人物的设定,她是一个挖社会新闻的记者,职业决定了她能常常和警察张大勇打交道,套新闻素材。

  她原先的男友是法医,她从男友那里得到独家情报。

  她从小立志当警察,可惜母亲强烈反对。她成了记者,心中放不下警察梦、侦探梦。

  所以每次听到有新的案件,高婕就会去找警察和法医套情报,采访嫌疑犯,凭着获得的线索自己推论查案,获得“侦探”的满足感。

  她的姐姐嫁入豪门,姐姐的女儿被离奇绑架的真假案,也是本剧的最后一个案件。

  以上这些都决定了高婕虽然不是警察,但总能串联在所有案件中。高婕为获情报接触嫌疑人,必定带来危险,一遇到危险,张大勇就会救她。

  《刑》将张大勇和高婕置身在一种冒险模式的爱情下,他们不断经历各种突发案件。

  将爱情中的戏剧性时刻发挥到极致,比如《刑》的第二部,高婕意外失忆。到了第三部,高婕被冤枉入狱。

  高婕总能碰上坏事和危险的处境,但在危难时张大勇一定不离不弃,他会用尽所有办法救高婕,他爱的勇敢、爱的不顾一切。

  这样的爱情是观众最向往的。

  通过将这对恋人置身危险处境的冒险模式,对于刻画“患难见真情”极为有利,遭遇的磨难挫折越多,高婕和张大勇的爱情就越珍贵,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越深。

  拍完此剧,二人获得荧幕最佳情侣,全城婚纱摄影店排队找他们拍婚纱广告。这都是得益于本剧冒险模式下的爱情刻画。

  结语:

  根据统计,《刑事侦缉档案》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案件是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

  但这并不重要,电视剧是拍给观众看的,是原创还是改编,观众根本就不在意,观众关心的只是这部剧好不好看。

  在硬核推理小说为剧本的内在条件下,《刑》创造出了张大勇、李忠义、高婕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四段式推理、角色代入破案和冒险爱情,将整个故事拍得足够精彩。

  正如同片头曲《感情真相》的歌词所写:

  日日夜夜将心境窥看,蛛丝马迹令幻梦越迷惘。

  如情场奋勇的探子回头非好汉,为梦内女子杀入战场,完全忘我为一幕真爱真相。

  每当片头曲响起,每当张大勇拿着手枪跑在追凶的路上,观众也随之情绪高涨,化身侦探,一同猜凶手是谁,一同追查真相。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代女皇武则天生平
下一篇:《夺冠》选角惊艳全国 白浪神还原母亲“铁榔头”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