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告诉我们爱到底是什么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少有人走的路》对一个心理学人来说并不陌生,我很早就买来,但实话实说,并没有读完。

  今天拆书作业,就选取当中一个我觉得最有收获的观念与大家分享。

  作者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痛苦是人生常态,而要消除人生的痛苦,唯有自律。

  简单地说,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这段话让我想起Keep,自律让我自由。这本书的主旨是在告诉大家如何发展出成熟的心智,只有有了成熟的心智,才有能力去面对人生痛苦。

  个人对这个道理丝毫不怀疑,心智成熟的路径,的确就是如此。

  不过依然会觉得很有压力,如此自律的人生,要如何做到,其实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能实现的,需要落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譬如,尽管Keep天天给我推送,催我自律,我依然会觉得好难。减肥的宏远,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不要说当面临更为困难的一些事情,譬如项目交付,不到DDL坚决不动手的拖延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样。

  因此作者也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指出,自律的确很难,要达成自律,都要从“爱”这个源动力出发。

  到底什么是爱,有无数的著作讨论过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这本书中,我觉得让我耳目一新的是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的爱的定义。

  派克给出的“爱”的定义: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可以看到,这个爱的意义是比较广的,它是一种意愿,是人们心智成熟的源动力和起点。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有了更多的好奇,想去看看原著如何更多解释“爱”。

  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推动他人心智的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

  书中所举的例子,将自我的价值放诸于家庭的太太,她通过控制家人获得她期望中的目标,这其实不是爱。表面上是她在为家庭付出,不断地鞭策和帮助其他家庭成员,但实际上呢?她是把自己的感情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其他人身上找存在感,离开了家庭和家人,她内心就无法接受,变得无所适从。只要求别人进步,却不要求自己的成熟,这样的感情,当然也不能称之为爱。

  这让我想起昨天看到的一得他爹和一得的故事,一得他爹因为婚姻变故,辞去高管职位,依靠卖菜卖垃圾一手拉扯大孩子。他把他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得身上,把一得培养为优秀的孩子,似乎是他所有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有了一得他爹的身份,而不再是他自己,只要求别人进步,却不要求自己成熟去面对社会的厮杀,其实是某种意义上从真实的生活中退出,不再去考虑如何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也不再考虑如何获得更多的金钱,只是一股脑儿,将做爹这个事儿坚持做下去。最后一得选择了离开,令人悲叹唏嘘。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行为,譬如,跟孩子说,妈妈为了你怎样怎样,放弃了什么,你因此要怎样怎样。看起来是竭力地付出,是爱。实际上更多是索取,我付出的,因此你要满足我的期待。这样的爱,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

  爱不是是有求必应……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依据理性的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因此,要理解爱,并不是付出,而是让自我心智成熟的过程中让他人受益,首先有自己,其次才是他人。所谓杯满自溢,只有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先成为自己,去面对生存挑战,去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如意,去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给出爱。

  一个人,如若不能成为自己,就无从谈爱;作为父母,如若内心无法确认自己的价值,也很难给孩子一个确认,你是有价值的。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孩子幼年起就享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的强大自信,也会使其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致自暴自弃。

  举报/反馈

上一篇:ALIENWARE AURORA R9游戏套装体验面向未来的游戏解决方案
下一篇:《行骗天下JP》编剧古泽良太:电视剧本身就是“假”的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