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很好,但还是过誉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引子

  要说在前面的是,我平时看国产剧并不算多。不多的概念是,热门剧会追一下,但不保证追完。不够热门的,大概率就被略过了。

  之所以先强调这么一句,有俩原因:

  一是我昨天追完了朱一龙、童谣这月开播的谍战剧《叛逆者》。能让我这个挑剔的家伙坚持看完,说明这剧的确有两把刷子;

  二是我没看过原著,今天的讨论只针对剧,尽量做到理性客观,但考虑到大众对国产剧的打分和评价,要比国产电影宽松很多,如果有人觉得严苛,那也只能表示遗憾。

  

  直接上结论:

  第一,看完大结局,我给《叛逆者》综合打一个6分,及格了。豆瓣我认为7到7.5分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数;

  第二,抛开粉丝滤镜,标准不同,对《叛逆者》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我也会从不同标准来展开讨论;

  第三,《叛逆者》是一部还不错的爽剧;

  第四,《叛逆者》是一部平庸的谍战剧。

  结论就是这些,没时间的可以不往下看了。感兴趣的,不妨来一起聊聊。

  1.

  不错的爽剧

  如果按爽剧的标准,我会给《叛逆者》打7分,优秀。

  什么是爽剧?

  一句话,爽剧的故事逻辑,只服务于两个核心:

  一服务于屏幕里的主人公如何一路奋斗成为英雄;二服务于屏幕外的观众如何一路看得刺激过瘾。

  除此之外,爽剧不再为第三者服务。

  所以,带着这个标准来看《叛逆者》,我得说,它把两个核心服务对象,都伺候得还算妥帖。

  

  首先,对朱一龙饰演的主人公林楠笙。

  从如今的结局往回看,这个人物,算是一个标准的爽剧人设:

  普通人家出身,聪明、帅气、内敛、勤奋,最重要的是,内心赤诚而善良。他被特务头子从培训班慧眼识珠,带到上海,委以寻找内奸的重任。

  这里的一切,观众都可以将自己代入进林楠笙,包括从反派阵营做起,起步越黑,未来的翻红就越爽。而在起始设定之后,《叛逆者》的故事核心逻辑,可以说都是围绕着林楠笙个人的成长。这集中体现在:

  43集看下来,你会发现林楠笙这个人物弧线是完整的、丰满的、传奇的、令人信服的。而对比来看,包括女主在内的所有配角,其实都是强设定的工具人。

  

  也就是说,在爽剧中,主人公就是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存在。

  我们看着林楠笙,从一个一心要为国民党效忠的懵懂菜鸟,一步步经受命运的考验和眷顾,顶住了血与火的洗礼,最终弃暗投明,成为了一个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林楠笙几个重大的人生选择转折上,编剧处理得尤其精细。

  比如最关键的弃暗投明,故事没有设计让林楠笙被顾慎言、纪中原或朱怡贞这些共产党员直接感化——这也是最简单粗暴、或者说最蠢的思路——而是让他在连番经历中,自己渐渐意识到国民党有多么腐朽无能,以及共产党才是救中国的正确选择。

  这里面,他在养伤期间被毛泽东那篇《论持久战》打动这个细节,就设计得很不错。

  

  这个自我觉醒的过程,不止让这个人物立住了,更让整个剧的精气神儿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因为林楠笙这个个人觉醒,就不仅仅代表个体,而可以指向更广阔的、所谓“历史选择了共产党”这样的时代大势。

  这个宏大的共性价值,就被这个人物带出来了。

  当然,代价就是,林楠笙之外的其他人物都成了工具人,他们的一切行为动作,都是为了主人公这一条线服务的。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领他入行的特务头子陈默群。

  作为某种意义上《叛逆者》的大BOSS,陈默群给观众留下的最大印象可能就是摆谱儿和发火,能力不大,脾气不小,所以人送外号“拽王”。

  

  此人经历坎坷,但细究起来,每个转折都没多少内在逻辑,全靠设定先行。

  最突兀的,就是被算计后,没多挣扎就做了汉奸。

  以爽剧标准,陈默群的叛变,更多是为了给林楠笙的人物弧线增加砝码,眼看着发掘自己的伯乐做了汉奸,林楠笙从试图挽救到决心锄奸,这个内心变化大家看得很清晰。

  但陈默群被迫成为汉奸的过程,就处理得非常简单粗暴了。编剧当然知道这里可以多加一些戏提高说服力,但爽剧的原则,配角就是用完即弃的工具,再多篇幅就是浪费。

  

  比如备受好评的一代“邮差”顾慎言。

  观看王志文的表演,的确是追剧过程中的一大享受,也正是因为他的表演,凭空给这个人物多了几分魅力,甚至强行上了一层滤镜。

  但看过的可以细想想,顾慎言这个人物其实内在是很空的。

  先不说细节的行为逻辑,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导林楠笙一路的蜕变,而他的所有行为背后,也都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和陈默群一样,他们都被植入了一系列标签,然后按照设定演下去即可。

  

  再比如童谣饰演的女主朱怡贞。

  应该说,在慢慢接受配角全员工具人的设定后,我的观感并不算差,但朱怡贞是个例外。

  这是所有工具人里,我唯一不能忍的那个。

  如果能进到剧中跟她见面,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过去跟她说:阿贞,转行吧,你真的不适合做特工。

  一边是屡次暴露,使组织陷入各种危机;另一边则是屡受重任,数年不倒。这种主角光环过于强烈,以致于虽然我也知道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服务于林楠笙的人物弧线,但终究还是屡屡出戏。

  当工具人的设定过于离谱,再强悍的爽剧逻辑也是救不回来的。

  

  当然,有不能忍的,也有被打动的。

  比如一生坎坷的蓝心洁。

  她的命运从未真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几次参与到行动中都是被迫卷入,包括儿子的意外之死和自己最后拉响的那个手榴弹。如果说林楠笙是那一代救国者的代表,那么蓝心洁或许就是随波逐流普通人的写照。

  而她之所以戏份不多还让我念念不忘,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物在服务主人公之外,有了几分属于自己的可以延展的指代意义。

  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观感上如此天差地别,就在于此。

  

  其次,对观众(这里仅指代我本人)而言,《叛逆者》的爽剧套路,还算受用。

  看一部爽剧,观众要的是什么?

  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斗智斗勇,男男女女恩怨情仇荡气回肠。

  以上这些,《叛逆者》不仅都有,而且都做得不错。

  故事。

  跨度上,始于1936,终于1949,从国共对抗到联合抗日再到国共对抗,尽管主视角始终在地下战线,但越熟悉历史,越能感受到背后的宏大。

  

  斗智斗勇。

  这应该是《叛逆者》的核心看点,也是爽剧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长达13年的故事线中,大大小小的对决相当密集,而且重点抓住了爽剧的两个要素:

  一是节奏要快。

  各种冲突不仅数量要够多,叙事还不能太过拖沓,尤其对避免不了逻辑bug的谍战题材,快节奏也是一块很好用的遮羞布。

  二是亮点要大。

  对于爽剧,观众常用的一个好评表达是,瑕不掩瑜。所以如果能把闪光点做得足够耀眼,很多问题也能够被自然忽略。比如前面有一场酒店锄奸,整个设计干脆利落,且不辱智商,很是畅快。所谓一白遮百丑,就是这意思。

  

  恩怨情仇。

  看到有人吐槽陈默群和王世安这对反派内斗很儿戏,但带着围观看热闹的心情,我还是挺享受的。当然最享受的,还是对林楠笙、朱怡贞感情戏的刻画。

  做得最好的那点就是,足够克制。

  

  最热烈的爱情表达,不过是林楠笙的背后一抱,这种革命年代理性、克制、爱而不得的感情,本就令人唏嘘,加上两人敌我身份制造的天然鸿沟,更是加大了这份感伤。

  

  总之呢,作为爽剧,虽然也有瑕疵,但我看得还算过瘾,以我不算多的国产剧经验,还是称得上优秀。

  2.

  平庸的谍战剧

  但如果,我们把评价标准从爽剧改成谍战剧,我给《叛逆者》就只能打5分,不及格了。

  原因也简单,相比爽剧,我们对优秀谍战剧的要求是什么?

  首先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故事逻辑和人物动机一定要在线。

  逻辑强行,动机生硬,这应该是《叛逆者》开播以来被吐槽最多的那个问题,一路看下来的肯定都有自己的槽点。

  比如职业和人物行为逻辑过于简单粗暴。

  这方面例子很多,顾慎言竟然在办公室固定用座机给组织打暗语电话;老纪作为组织的高级干部,从来都是亲自接头,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陈默群对顾慎言的怀疑和监视,基本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

  包括朱怡贞屡次暴露、还一直被重用,真实历史中都是不可能有的。

  某种程度上,谍战剧其实就是行业剧,专业性上做不到精细,还是很致命的。

  

  再比如更为具体的行为逻辑模糊不清。

  随便举个例子,蓝心洁潜入日本间谍处寻找证据一段,从蓝心洁偷跑出来简简单单就证据到手,到后面左秋明主动出马帮蓝心洁解围,这一整段的所有人物行为逻辑,几乎都是强行且不合理的。

  另一个比较大的车祸,是林楠笙身份暴露,朱怡贞火速撤退后又折回被捕。

  以爽剧来说,这么拍其实没问题,毕竟重点是要突出男女主的命运和对手戏。但按谍战剧标准,这种不仅不合理,而且也非常之不专业。

  虽然剧中展现特工舍生忘死的那面令我动容,但很多时候,这个职业还是很看重价值的,也就是死也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于是这就使一些为了爽剧设计的冲动无脑,显得有些愚蠢。

  

  这部分的例子就不多举了,有想吐槽的可以留言补充。

  基础问题说完,就要谈到对优秀谍战剧更重要的那个要求了:

  一部好的谍战剧,必须在主题表达和最后落点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和深度。

  在这我就不去举那些经典谍战剧的例子了,只是就事论事谈谈《叛逆者》。

  在主题表达上,《叛逆者》有一个先天劣势:

  即献礼剧本身,在深挖主题上的确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林楠笙这样一个弃暗投明、修成正果的人物主线,想要做出人在大时代下不分阶级、不分党派,单纯身为一个个体的命运无常这样的深度表达,确实不容易。

  虽然看得出来,朱一龙很用心地在试图演出人物内心更深层次的一面,但设定上的劣势,不是表演所能挽救的。

  

  而相对有发挥空间的配角,也没有在这上面多做尝试。导致陈默群、王世安的反派形象也偏向刻板,蓝心洁虽然足够动人,但人物行为逻辑又有瑕疵。

  不得不说,这是《叛逆者》无法避免的时代遗憾。

  

  而在结尾落点这个决定了谍战剧高度的关键点上,《叛逆者》的表现也让我失望。

  很多人都看出来了,43集最后收尾收得很是仓促,除了林楠笙,其他所有配角的最终命运都草草交代了事。

  归根结底,这还是爽剧的问题:一直爽剧一时爽,结尾不力火葬场。

  当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主人公身上,其他人物的敷衍是早已注定的,最后的最后,也正应了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有人或死或失踪或语焉不详的命运走向,都是为了衬托林楠笙一个人走向传奇的高光。

  但必须承认,我对林楠笙、朱怡贞这一对的喜欢,还是延续到了最后。那个留白其实就告诉我们,朱怡贞还是牺牲了。

  这样的革命爱情,也终究是充满遗憾和感伤的。放到大历史中去看,这种遗憾也更让人心痛。

  

  结语

  综合下来,《叛逆者》过誉是肯定的,但值得看吗?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很多人喜欢拿《潜伏》之类的经典谍战剧出来,把《叛逆者》按在地上摩擦,但有时候我们就得承认一个事实:

  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贴满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90年代我们拍出过《无悔追踪》和《周恩来在上海》这样从表达到叙事到表演都无懈可击的谍战剧,在我心中这是比《潜伏》更牛逼的存在,但后来为什么拍不出了?可能有创作者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时代变了,环境不同了,谍战剧的土壤也不能同日而语了。

  所以,遗憾吗?或许吧。

  但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忘过去,然后适应当下,继而永远向前看。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为什么人会接吻?
下一篇:91年,17人登山遇难,7年后登山日记现世,记录下临死前诡异过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