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的背后,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地鸡毛”!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作为这个暑期档的“黑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色有多足?口碑如“自来水”般井喷,上映第5天票房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将已上映19天的《狮子王》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这部口碑与票房齐飞的现象级爆款,新华社、人民日报、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官方媒体“点赞”,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漫正在崛起!祝福国漫,因为热爱,所以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历经8年“取经之路”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耗时12年几度濒临夭折的《大鱼海棠》,再到如今五年磨一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发出了强有力突围的宣言。

  但是,说“国漫崛起”还为时过早,也太过于乐观。

  《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认为,国漫崛起,恰恰证明了国产动漫还并未真正崛起。我们仍然只能依靠少数爆款作品来积攒口碑,并未形成一种常态。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的背后,却是国产动漫产业的“一地鸡毛”,尽管中国是毫无争议的动漫大国,但与美国、日本等动漫强国相比还有多方面的差距。

  迄今为止,制约国漫发展的四大“病根”并未彻底根除,依然是国漫走向繁荣的“绊脚石”。

  《大鱼海棠》No.1缺钱

  动漫是一件“烧钱”的事,每一帧精美绝伦的画面背后都需要经费支撑,漫长的制作周期也是巨大的时间成本。《大鱼海棠》从初创到上映历时12年,期间屡次遭遇资金链断裂。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原本在殷夫人陪哪吒踢完毽子后有一场描写人与妖大战后老奶奶抱着孙女尸体的戏,由于“钱烧光了”而被迫删掉,观众不太容易体会百姓对妖魔的痛恨。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获成功,吸引了一些资本涌入动漫产业,盘活了包括《大鱼海棠》在内的数部“难产”多年的长片制作,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漫的资金难题。

  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效应,各界对国漫的信心明显增加,“找钱”应该会变得容易一些。

  《哪吒之魔童降世》No.2 缺人

  动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然而,国漫却面临着人才危机,作品数量不断攀升但质量大多平庸,根本原因就是人才不给力(尤其是缺高端创意人才),缺少创作与技术俱佳的复合型人才。

  《哪吒之魔童降世》实际参与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协作团队有60多家,全国20多个特效团队助阵……用导演饺子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集国内全行业力量”而成的作品。

  即便如此,依然有遗憾:哪吒与敖丙牵手后,原本有一个斗转星移、日月交替直至宇宙坍塌的宏大特效,找了好几家特效公司,磨了整整五个月,都没做出满意的效果,只能舍弃。

  与美国、日本相比,国内动漫从业者还不够专业,特别是在资本进入后,优质动画产能不断被稀释。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No.3 缺体系

  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共性是以制片管理为中心的工业化生产 ,尤其是美国动漫产业缘起于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专业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复制到动漫容器中,流水化操作,产出率高。

  反观国内动漫产业,则相去甚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动漫工业体系,突出表现就是无法持续产出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现象级爆款。

  国内动漫产业只有以商业化为前提,才能保证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制片人模式规模化复制成功商业模式,提高连续挖掘新作品的能力,而不能指望整个产业靠一两部作品救市。

  靠爆款作品点燃的市场热情很快就会退去,唯有逐步建立完善的动漫工业体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狮子王》No.4 变现渠道少

  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可以打造超级IP,除了直接的播映权收入,还能与周边产品结合起来运作,比如音像、书籍、服装、玩具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迪士尼就是这样操作的:通过动漫建立一批经典动漫形象,开启衍生品版权运营,建迪士尼商店、建主题乐园、建度假村,开发游戏等,实现“一鱼多吃”,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取收益。

  与迪士尼相比,国内动漫的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还停留在非常低级的层次,收益大多局限于播映权收入,衍生品版权运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商业变现渠道太少,影响投资收益。

  从动漫IP到延伸授权,再到互动娱乐、主题乐园等,国内动漫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已势在必行。

  《大鱼海棠》如果不能彻底根除制约国漫健康发展的四大“病根”,即使再有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爆款出现,也无法改编国漫“大而不强”的窘况。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从“最经典”到“最悲惨”,你未必知道的6个“爱丽丝”
下一篇:《药神》与《邪不压正》均有激情戏,这两场戏哪个更有价值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