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阅读提要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红楼梦》阅读提要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潘建华

  回目解释:

  ①“滥情人”,感情不专一的人,这里指薛蟠。

  ②“情误”,为情所误。

  ③“游艺”,游学,游历。

  ④“慕雅女”,爱慕雅趣的女子,这里指香菱。

  ⑤“雅集”,风雅的聚会。

  ⑥“苦吟”,反复吟咏,苦心推敲。

  重点情节:

  ①香菱进园。 ②香菱学诗。 ③钗、黛对香菱学诗的态度。 ④黛玉论诗。 ⑤贾赦强夺古扇。 ⑥贾琏挨打。

  经典语言及解说:

  1、“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

  这是薛宝钗对薛姨妈说的话,“菱姐姐”指香菱。薛蟠被打后,无颜见众亲友,寻思外出去“游艺”——名义上是去做买卖,实际上是为了“躲躲羞”。薛蟠走后,薛宝钗打算带香菱去大观园住。只是香菱是薛蟠的小妾,身份特殊且尴尬。如果搬到蘅芜苑去住,首先要说服薛姨妈。

  宝钗想到的理由,或者说借口有两点,一是夜长园空,自己太孤单,让香菱作伴去。二是自己每夜都要做针线活,香菱去了多个帮手。薛姨妈心疼女儿,以为宝钗的丫头不够使唤,说再给她买一个。宝钗忙说:“买的不知底里,倘或走了眼,花了钱小事,没的淘气。倒是慢慢的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买个还罢了。”这番话听起来好像是把香菱当丫头使唤,实际上只是托词而已,目的就是能带香菱进园,让薛姨妈不好反对。

  带香菱进园,并非宝钗一厢情愿。香菱自己也有这样的心愿:“我原要和奶奶说的,大爷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儿去。……谁知你竟说了。”心愿得偿,香菱很开心,对宝钗充满了感激之情。宝钗也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这哪像小姐和丫头的对话,分明就是两个姐妹在喁喁私语,说着心中的悄悄话。

  在薛家,薛蟠也好,薛姨妈也好,他们母子都是把香菱当作买来的丫头。只有宝钗,把香菱当作姐妹,对这个与自己年龄一般大小,身世却无比不幸的女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关爱。否则,宝钗不会给香菱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香菱”(第八十回);不会当着母亲的面,称香菱为“菱姐姐”;也不会带着香菱住进大观园,让“慕雅女”有机会能“雅集苦吟诗”。

  2、“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这是薛宝钗对香菱说的话。香菱进了大观园后,就请求宝钗教她作诗。宝钗半真半假地说:“你得陇望蜀呢。”“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军岑彭说:“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命令他在平定陇右之后,再领兵南下攻取西蜀地区。

  宝钗引用这个典故,其意劝说香菱不要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如果不是薛蟠离家“游艺”,不是宝钗巧妙说服薛姨妈,香菱连住进大观园都不可能。

  毋庸讳言,宝钗确实不愿意教香菱作诗。主观上,宝钗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影响,认为女孩子的本分是做好针黹纺织之类的事情,读书写字反而会乱了性情。第三十七回,她劝湘云说:“究竟这(指写诗)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第四十二回,她又劝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有着这样的思想认识,她当然不愿意教香菱学习写诗。

  客观上,香菱五岁被拐子拐走,一直跟着拐子生活,养到十二三岁时被卖到薛家(第四回),先是作薛姨妈的小丫头(第七回),后又成了薛大傻子(贾琏语)的“屋里人”(第十六回)。可以断定,香菱在学诗之前,除了可能跟着宝钗认识一些字外,从没有正儿八经地读过书。即便曹公借香菱之口,特意交代一句“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但是香菱不识多少字确是事实。教一个不识多少字的人作诗,其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这大概是宝钗拒绝香菱请求的直接原因。

  宝钗认为,香菱进园后的第一要务,不是学诗,而是去见过老太太、太太和众姑娘,“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贾府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该讲究的礼数一定要讲究。正像宝钗向平儿解释的那样:“我今儿带了他来作伴儿,正要去回你奶奶一声儿……店房也有个主人,庙里也有个住持。虽不是大事,到底告诉一声,便是园里坐更上夜的人知道添了他两个,也好关门候户的了。”这些话表现了宝钗做事周详、面面俱到的性格。

  或许有读者质疑,宝钗为什么事先不打招呼,就带香菱进园,来个先斩后奏呢?宝钗这样做,并不是目中无人,擅作主张,也不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而是有意避重就轻,淡化处理,不想让香菱进园的事情弄得尽人皆知,更不想自己哥哥的丑事,再一次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和谈资。

  3、“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这是平儿骂贾雨村的话。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公然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抄来古扇送给贾赦,把石呆子逼得家破人亡。贾琏看不惯父亲和贾雨村的作为,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的话,结果招来了贾赦的一顿毒打。

  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头,一向性格温和,见到贾琏被打自然心疼。她不禁爆出粗口,大骂贾雨村。“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用仿词手法,由“雨村”而造出新词“风村”,暗示是贾雨村兴风作浪,给贾府带来风风雨雨。“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生动形象地揭露了贾雨村的来历和老底。“半路途中”,暗指贾雨村原是胡州(谐音“胡诌”)人,后来漂泊到姑苏,寄居在葫芦庙里。“饿不死”,暗指贾雨村曾经穷困潦倒,靠卖字作文为生,差点饿死。“那里来”,暗指贾雨村本与贾府没有瓜葛,却因善于投机钻营,与贾府攀上了宗亲。中心词“野杂种”,是“野种”与“杂种”的合称,形容贾雨村毫无人性,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畜生。

  自从贾雨村投了名帖、“认了”宗侄,与贾府攀上关系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生了”很多事出来。比如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第四十八回贾琏被打等,这些事都跟贾雨村有着直接关系,由贾雨村惹出来的祸事。

  贾琏被打,表面上是贾赦责怪贾琏办差不力,没能从石呆子那里把扇子买来。实际上还是因为之前鸳鸯拒婚的事,贾赦认定鸳鸯和贾琏有私情,是儿子坏了自己的好事,所以心里一直窝着邪火恶气,这一次终于逮到了发泄的机会。

  4、“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二爷)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这是平儿说的话,交代了石呆子古扇被抢夺的经过。石呆子,谐音“实呆子”,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容他执着痴迷于收藏古扇子。他家的二十把旧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二是形容他是榆木脑袋,有点冒傻气。已经“穷的连饭也没的吃”,也不愿意把扇子卖掉。明知要买扇子的是贾府大老爷,得罪不起,他还死硬到底:“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这时候贾雨村出场了,这个“没天理的”的“禄蠹”,不仅趋炎附势、巴结贾赦,而且诡计多端、手段毒辣,他采用非常卑劣的手段,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把人抓进衙门,抄了那二十把扇子作为“赔补”。最后古扇被贾赦据为己有,石呆子却被关入大牢,“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读者或许还记得,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有一出叫《豪宴》,情节与石呆子的故事非常相似:明朝嘉靖年间,权贵严世藩为了得到稀世珍宝“一捧雪”,诬陷宝主莫怀古谋反,把莫怀古逼得家破人亡。脂砚斋点评这出戏是“伏贾府之败”。由此可见,抢夺扇子这件事,后来很可能成为贾赦获罪、贾府被查抄的主要原因之一。

  5、“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这是林黛玉对香菱说的话。香菱住进大观园后,就请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那么,黛玉是如何教香菱学诗的呢?下面结合几处人物语言,简单梳理黛玉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人物语言一:“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段话有下面几层意思:作诗不是什么难事;诗歌要讲究起承转合;律诗中的承转两联(即颔联、颈联)要讲究平仄虚实;“奇句”可以不受平仄虚实的约束。

  人物语言二:“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段话包含的内容有:作诗第一要紧是“立意”;好的诗歌要写出“真”“意趣”(即真情实感);词句修饰是“末事”(即雕虫小技),不可“以词害意”。

  人物语言三:“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这段话中“这样的诗”,指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认为这两句诗“浅近”,“格局”太小,只求对仗工整而缺乏“真”“意趣”,“断不可学”。

  人物语言四:“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在这段话中,黛玉要求香菱必须做到,要作诗,先读诗;读诗要有所选择;读诗要精读(“细心揣摩透熟”)与泛读相结合;并为香菱开列了一个阅读清单。

  人物语言五:“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在这段话中,黛玉要求香菱认真阅读重点诗篇,做到不懂就问。

  人物语言六:“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读诗后,领略了诗中的一些“滋味”,急于说给黛玉听。黛玉不仅耐心地听取香菱的心得体会,而且与香菱展开平等对话,适时点拨引导。

  人物语言七:“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这是黛玉点评香菱写作的第一首诗时说的话,既指出存在的不足,又给予热情的鼓励。

  黛玉教香菱学诗,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在香菱饱受生活磨难的人生中,是黛玉让她拥有了一段短暂却美好的诗意日子。

  6、“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这是林黛玉对香菱说的话。香菱拜黛玉为师,学习写诗。黛玉给香菱讲关于律诗结构与对仗的基本知识。

  “起承转合”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这是一种写作结构,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

  就律诗而言,“起”句也叫发句,指首联的一、二句,起破题、点明题意的作用;起句的语言要平铺直叙,直截了当。“承”句指颔联的三、四句,要依题写景或写事,语言要舒缓从容,娓娓道来。“转”句指颈联的五、六句,与“承”句相比,“转”句意思或相应或相避,要富有变化,避免重复,如“承”句写景,“转”句就要写事或写意;“承”句实写,“转”句就要虚写。“合”句也叫结句,指尾联的七、八句,起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等作用;合句的语言要如深潭之水,言有尽而意无穷。

  关于律诗的对仗,黛玉说:“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似乎说错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认为,这是作者的笔误:“当真做律诗,把虚字对实字,实字对虚字,岂不要搞得一塌糊涂?难道林黛玉这样教香菱而《红楼梦》作者又这样教我们么?这是承上文‘平声对仄声’,句法顺下,因而致误。恕我不客气说,恐非抄者手底之误,实为作者的笔误。语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此殆万虑中一失也。”笔者赞成俞平伯先生的看法,这是一处因作者疏忽大意而导致的笔误。

  但是也有读者认为,这不是曹雪芹的笔误,而是林黛玉的口误。如《从以虚对实看黛玉论诗》(2009年8月2日《新民晚报》)一文作如下分析:“《红楼梦》一书是曹公‘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成章回’字斟句酌完成的,又经历了脂砚斋等人一次又一次的重评再评,如果还有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而是曹公故意为之,脂砚斋等人评点时集体保留,使这一段文字准确地叙述了黛玉偶尔口误,香菱心领神会的真实场景,这真是生活中本真状态的展现。”这段分析中,有两处令人难以信服,一是何以见得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脂砚斋等人“重评再评”后,就一定不会再有错误呢?二是何以见得这是“曹公故意为之,脂砚斋等人评点时集体保留”,为了展现“生活中本真状态”的呢?

  笔者认为,此处林黛玉的口误,既无机巧,也不幽默,毫无艺术表现力,与第七回用“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刻画焦大的醉态,第九回用“呦呦鹿鸣,荷叶浮萍”表现李贵的无知等,不可相提并论。林黛玉是作者笔下的一个艺术形象,林黛玉的口误,实质上就是作者的笔误。正是因为这样的笔误过于“显而易见”,所以作者才毫无知觉,也更容易为脂砚斋等人所忽略。

  也有读者认为,林黛玉所说“虚的”“实的”,不是指词性的虚实,而是指写景抒情的虚实。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忽略了当时的具体情境和语境。当时的情境是,香菱文化基础不高,又是初学写诗,黛玉给她讲诗歌知识,一定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可能开口就谈“情景虚实”这样很复杂的问题。

  我们再看当时的语境。“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段话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平声对仄声”,强调写诗要讲究用字的声调;第二层“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强调写诗要讲究词性的虚实;第三层“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强调“奇句”(就内容而言)可以不受“平仄虚实”(就形式而言)的限制。三层之间是“分——分——总”的关系。如果把“虚实”解释为“写景抒情的虚实”,从逻辑上看,它不能与“平仄”一词相并列,又与“奇句”的内涵相交叉。

  7、“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是林黛玉对香菱说的话。在这之前,黛玉对香菱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从中悟出:“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此处的“这个道理”就是指香菱的上述感悟。

  针对香菱的感悟,黛玉进一步解释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立意”指作品的思想和主题,是写诗中最要紧的事,相比之下,词句是否新奇还是小事。“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里的“意趣”与“立意”同义,指作品的思想与旨趣;“真”指真情实感。只要写出了真情实感,即便“词句”不加修饰,也是好的优秀的作品。“不以词害意”,出自《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袁枚的原意是:不可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黛玉引而申之,用以说明不可因为过分讲究词句修饰,而损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总之,在黛玉看来,写诗必须要讲究平仄虚实、词句修饰、立意意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立意意趣第一,词句修饰第二,平仄虚实最末。

  8、“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是林黛玉对香菱说的话。她建议香菱,要想写诗,首先要读诗。黛玉依据“意趣真”的标准,向香菱推荐了九位古代诗人的几百首作品。

  “王摩诘”: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佛”。

  “老杜”: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杜草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为了区别于晚唐诗人杜牧,故称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

  “李青莲”: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

  “应玚”: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谢、阮、庾、鲍”:分别指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谢灵运,世称谢康乐,南朝宋山水诗人。阮籍,世称阮步兵,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庾信,世称庾开府,南北朝周诗人。鲍照,世称鲍参军,南朝宋诗人。

  王维的五言律诗,多写山水田园,意境清淡,静穆宁静,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杜甫的七言律诗,大多写于流寓蜀中、夔州期间,内容厚重,感情沉郁,寄寓诗人心忧天下苍生的情怀。李白的七言绝句,境界开阔,感情真率,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任情自适的个性。其他如陶渊明的诗朴质无华,情真隽永;应玚的诗平和清丽,自然流露;谢灵运的诗清新开朗,注重意境;阮籍的诗不事雕琢,言近旨远;庾信的诗感伤时变,笔意苍凉;鲍照的诗昂扬激越,豪放俊逸。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香菱本是个“极聪敏伶俐的人”,加之她勤奋刻苦,细心揣摩,很快就悟出了诗中三昧:“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有了这样的感悟,她向“诗翁”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9、“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这是香菱对黛玉说的话。自从进园后,香菱就萌生了学诗的念头。她先请求宝钗教她,遭拒绝后又请求黛玉。黛玉答应得很爽快,真让香菱喜出望外。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香菱学诗的经过,看一看她多么勤奋刻苦,专心致志。

  第一步,读诗。黛玉给香菱安排的阅读量很大,要求她先读王维的五言律读一百首,再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这些诗只是“作底子”,也就是打基础。然后还要把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诗人的作品看一看。如此下来,整个阅读的总量将近有千首诗歌。其中有一部分诗歌还要精读,比如王维的诗要“细心揣摩透熟”;读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不能囫囵吞枣,不懂装懂。

  香菱开始读诗,“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第二步,说诗。当香菱读完王右丞的五言律诗后,黛玉问她:“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让香菱谈一谈心得体会。香菱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番感悟,道出了诗的两大好处:一是抒发人之心声,能将人平时说不出口的心里话、难能可贵的真情流露,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二是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引发联想和思考,让人从唯美的意境中去发现和汲取蕴含的情或理。

  香菱还列举了王维诗中的三个事例来作佐证:“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是因为勤于思考,用心揣摩,香菱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很快就完成了角色转换,正一步一步地登堂入室。

  第三步,作诗。这是香菱学诗的高潮,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香菱以“月”为题,开始作诗。写第一稿时,她又兴奋又紧张,“茶饭无心,坐卧不定”,一边作诗,一边读杜诗,一边又和宝钗说话,一心三用,写出的诗自然不够理想。宝钗评价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写第二稿时,香菱“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有时嘴里嘟嘟哝哝,不知说些什么;有时皱一下眉头,又自己含笑一回。但是写出来的诗仍然不理想。黛玉评价是:“这一首过于穿凿了。”宝钗评价是:“不象吟月了,……句句倒是月色。”

  写第三稿时,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睡在床上“两眼鳏鳏”,满目忧愁,难以成眠,一直折腾到天快亮才朦胧睡去,最后于梦中得了八句。众人评价是:“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并邀请她加入诗社。

  香菱苦志学诗的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便命途多舛,也要放飞自我的思想和灵魂。只要敢于追求,就能化茧成蝶,梦想成真。

  10、“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这是薛宝钗对香菱说的话。当时的背景是,香菱第一次尝试写诗,“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为香菱担心,“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开导劝慰她不要“自寻烦恼”,并扬言要找黛玉“算账”去。

  类似的话,宝钗还说过两三次。

  那么,宝钗对香菱学诗究竟是什么态度呢?

  首先,香菱住进大观园,是宝钗提议并一手促成的。没有宝钗的成全,香菱学诗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宝钗不愿意教香菱学诗是有原因的,之前已经分析过。这里再补充一点,宝钗知道香菱的性格,憨实而没有心机,天真却很固执,一旦迷上学诗,很容易陷入“呆”“疯”“魔”的状态。“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这是当时宝钗最真实的担心。她不希望这个不幸的女孩再受到什么伤害。

  第三,香菱拜黛玉为师,宝钗并未反对。当“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本来,香菱是以伺候宝钗的名义进园的,学诗后却是什么家务也不做。宝钗“见他这般苦心”,不但没有责怪,反而是“随他去了”。

  第四,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宝钗也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和鼓励。如香菱作好第二首诗,宝钗看了笑道:“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宝钗评点时态度真诚,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给以热情的鼓励。“原来诗从胡说来”,并不是批评香菱写的诗不好,而是安慰香菱,你不要灰心失望。大凡写诗都是从“胡说”开始的,只要坚持下来,反复实践,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越写越好了。

  第五,当看到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样子,宝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对众人说:“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看到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宝钗“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问香菱:“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语言中充满着焦急、感动、欣喜等复杂情感。

  第六,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宝钗有两次说“都是颦儿引的”。看似责备黛玉,其实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当香菱写好第一首诗后,宝钗对香菱说:“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鼓励香菱主动去找黛玉,让黛玉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宝钗真有怪罪黛玉的意思,她会让香菱这么做吗?宝钗扬言找黛玉“算账”,除了表现她想保护香菱的下意识外,还有就是和黛玉开玩笑,是她们姐妹之间无数次“斗嘴”中的又一次。再看黛玉,面对宝钗的抱怨,她却笑着回答:“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背后的潜台词是,这件事可怨不得我。看着宝钗着急上火,黛玉却装作很得意的样子。

  总之,在香菱学诗这件事上,宝钗与黛玉之间不但没有矛盾,反而有分工有协调,感情很融洽,配合很默契。就连香菱也深有感触,她指着画上的美人说:“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在香菱的心中,黛玉是她的好老师,宝钗是她的亲姐妹。

  11、“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是贾宝玉说的话。对于结过婚的女孩,宝玉向来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有例外,香菱就是其中一个。

  在这之前,宝玉是同情香菱的不幸身世,“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在宝玉看来,香菱嫁给薛蟠为妾,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被糟蹋了。“成日叹说可惜”,说明宝玉不止一次为香菱的遭遇而感叹惋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言下之意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薛蟠是个粗鄙不堪的人,香菱也会因此变成平庸而不思进取的人。

  然而香菱苦志学诗,终有所获。她的努力与成功,让宝玉感到由衷地高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虽然香菱经历了太多的生活磨难,但是老天也赋予她温柔殊异的情性和灵秀杰出的才华,让她的生命在学诗中得到了升华。

  由贾宝玉对香菱的赞美,笔者还联想到脂砚斋对香菱的一段评价:“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脂砚斋认为,曹公特意安排香菱进园学诗,就是为了弥补她“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的遗憾。

  香菱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是她却得到了宝钗、黛玉、宝玉以及脂砚斋、曹雪芹等人的厚爱。“可见天地至公”!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去他妈的世界》:一场关于青春自由和变态痛快的私奔
下一篇:乘风破浪的她:15岁成为中国阔少情妇,被命运贴上“小娼妇”标签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