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背后,是两种教育思维的碰撞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近日,电视剧《大考》热播。

  #电视剧大考#介绍了金和县的两个高中,金和一中和金和四中,决战高考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金和一中是寄宿制高中,强调的是军事化管理,“严管就是厚爱。”校长王本中由王千源饰演。

  

  金和四中是走读式高中,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校长史爱华由陈宝国饰演。

  

  不同教育思维,带来的自然是不同的教育实践。

  金和一中学生,每天比四中学生起得更早,学得更晚。

  这两种教育模式,或者说教育思维的碰撞,不单体现在了学校教育中,也体现到了家庭教育中。

  吴家俊(荣梓杉饰演)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奉行严管式的家长。

  

  她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同儿子一道备战高考中。

  她为儿子精心设计了学习计划表,每天观察着儿子的一举一动,阻止儿子参加艺考……

  这一系列行为,不仅让观众们感觉有些过分,也让吴家俊变得更加叛逆,用吵架、离家出走、住在奶奶家等多种方式进行抗议。

  原本用来学习的时间,反倒是成为了精神内耗的时间,得不偿失。

  相反,田雯雯(李庚希饰演)家长的教育模式,则可以用放任来形容。

  

  田雯雯的模考成绩出来了,田雯雯的妈妈,只会说“姑娘真棒”“好好好”之类的话。

  她对于女儿的成绩和排名,究竟能够考到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这样做就好吗?

  也不好。反而换来了女儿的埋怨乃至愤怒。

  目前,田雯雯的成绩,也并不是特别理想。

  如何教育孩子?

  是应该严一点好呢,还是松一点好呢?

  是更注重外因一点好呢,还是注重内生动力好呢?

  这本质上,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但笔者认为,调动学生的内生动力,应当是治本之策。

  不要过度迷信外力的干预。

  著名心理学家,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隐含着的,就是对于环境决定人的认可。

  约翰·华生的观点风靡一时。

  约翰·华生还做了一个著名的小罗伯特实验。

  小罗伯特是一个婴儿,当他对于小白鼠产生兴趣,想要触摸它的时候,约翰·华生就故意制造噪音,恐吓婴儿。最终,小罗伯特对于各种带有毛绒的动物和玩具都产生了畏惧。

  他将自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应用于子女的教育中。

  但最终,自己的子女却都成为了重度抑郁症患者。

  这也无疑宣告了这一实验的破产。

  因此,无论何时,都应该更加重视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力量。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才是教育的关键。

  严管自然也要有,但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和尺度之内。

  

  毕竟,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最终走向高考考场,乃至走向人生各个考场的,都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或是老师。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年“演技最好”的8位年轻女演员,景甜仅第7,童瑶第3
下一篇:《英雄本色》做不成英雄就活出本色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