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帝王,看朱元璋关于“稳固政权”的那些事儿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顶天下大号为明,建元洪武,正式登基称帝。回想自己从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到登顶天下,朱元璋做梦都要笑醒。如今帝王之业已经开启,将来会好,子子孙孙都要好。所以,对朱元璋来说,巩固和加强统治,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建立都城。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都南京。首先是因为浙江一带,经济富庶,又是粮食的主产区,政权建立后,有一大帮的官员、军队要吃饭,必须要依靠这经济和粮食养活;其次,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在这里建了不少宫殿,如果重新选择帝都,又得重新建设,这对于刚成立的明朝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再次,跟随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家乡都在江淮一带,也并不愿意远离故土。

  虽然都城已定,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一直有迁都的想法,只是无法确定迁去哪里?后来考虑过汴梁,但是朱元璋亲自考察后觉得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是易攻难守。陕西平定后,有人提出关中天险,适合为都城;有人提议洛阳位置居中,便于四方朝拜;还有人提出北平宫室完备,可以节省开支;但是朱元璋觉得,大臣们的理由都太过片面,最后还是定在了南京。

  但是元朝的军事力量虽然退居蒙古,威胁仍然存在。洪武二十年,辽东归附,为了更好的控制北边,朱元璋心中再次想要迁都西北,初步选定了长安和洛阳。到了洪武二十四年,由皇长子亲自前往西北巡视,对两边的地形进行详细比较。太子经过勘察献出了陕西的地图,并提出了自己的医院。无奈次年太子朱标薨逝,此时已经六十五岁的朱元璋在长子离世的打击下,失去了迁都的勇气。

  

  都城建立在南京主要是为了方便粮食等的供应,但是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元朝的主要兵力都跟着跑到了蒙古,而且军事实力基本没有收到破坏,时时刻刻想着翻盘,所以建都南京,北方的防御就成了难题。如果让哪个将军带上十数万兵马镇守北方,尾大不掉,藩镇跋扈,那估计朱元璋就担心的连觉也睡不着了。万一这个将军叛变了,那可怎么办?

  于是,他想到了分藩王。把自己的儿子分到沿边地区。燕王朱棣在北平,晋王在山西,秦王在陕西,肃王在甘肃……每个王府都配有军队。亲王们不但可以指挥自己的军队,在皇帝授命后,还可以节制当地的军队。

  朱元璋决定分封藩王,是在称帝后第二年,不过诸位亲王就藩,却是到了九年之后,主要原因除了因为部分皇子年龄太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京都还没有完全确定。所以,洪武十一年之后,诸位亲王逐渐成年就藩,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军事要地。边塞诸王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蒙古入侵,控制东北众蛮夷,内地诸王则镇守藩地。

  诸位藩王在封地建有王府,下设官署。地位尊崇仅次于皇帝,王府中设有护卫,少则千人,多则上万。尤其是边塞藩王,兵力就更加雄厚了。藩王每年有一万石的俸米还有其他皇帝给的赏赐,可谓是十分丰厚。不过,藩王是没有土地的,更不能干涉民政,一切王府外的事务,都是由朝廷所任命的各级官吏来管理。

  亲王戍守边疆和内陆重地,即使国都在东南,国家也安如磐石,经济与边防的平衡,让朱元璋终于安下心来。

  

  内外安定,朱元璋又把精力放在了政权上,怎么才能让权力集中起来?

  一个新建立的政权,政治机构大都继承前朝。明朝以前,也就是元朝的政治机构有中书省,设有左、右丞相、平章等职务,中书省下有负责分管各项书屋的部门。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元朝从中书省中分散出一部分到地方,叫做行中书省,也叫行省,负责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相关事务。另有御史台掌管监察,地方上设有行御史台,简称行台。

  这样的制度就导致权力分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会逐渐减弱。所以朱元璋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统治。明朝初期,政权中有很多的矛盾:朱元璋起兵早起吸纳的元朝旧地主和跟随他早起在淮河起兵的新地主之间的矛盾,这些跟随朱元璋的淮河领域的新地主与朱元璋之间的矛盾,甚至于还有丞相与帝王之间的权利矛盾,典型的代表就是胡惟庸。国家大事都有中书省掌握,加上胡惟庸是个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在中书省多年,胡惟庸建立了很稳固的政治基础,有些事情没有上报皇帝就自行处置。

  多年积累,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到了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找了个机会,假借一个罪名,就诛杀了胡惟庸,连带着胡惟庸庞大的关系网都被牵连,这场血腥的政治洗牌不在多说,还是继续说政权集中的问题。

  胡惟庸被杀之后,朱元璋取消的宰相这个职务,撤销了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将原来下属于中书省的六部提起来,负责总管全国事宜,由他直接管理;地方上由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主管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也有皇帝直接负责。就这样皇帝代替了丞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就形成了中央集权制。

  

  权力集中了,但是皇帝就很累了,什么事情都要交由皇帝处理,每天的公文多不胜数,最多的时候朱元璋每天要查阅公文两百多件,处理事务四百多件。只有皇帝一人处理是肯定不行了,于是朱元璋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立内阁,寻找了一些有才有能的五、六品官员来做秘书,帮他处理公文和事务,称呼他们为大学士,内阁中的第一大学士被称为首辅。国家大事都放在内阁办理,内阁大学士们在皇帝手底下办事,时间长了就有人提升为六部尚书。这样看来,内阁也就相当于原来宰相的职务。

  这个机构改革,使得六部的地位提升,皇帝的权力大大集中,明朝一直使用这项制度,而到了清朝也一直延续使用。

  可以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奠定了明清两代政权的基础架构,这是他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期间朱元璋还写了一本著作叫做《皇明祖训》,把他定的制度都写了进去,并且不允许后代改变。这就是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但是随着时代、形势和社会的变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制度被这样捆绑而不能变化,势必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就会导致崩盘。

  比如封藩,各位藩王就藩后,每年分多少粮食都是定数,多年之后,子孙后世有十几万人,这些人不能当官、不能种地,更不能搞其他生意,只能坐在家里享受荣华富贵,时间一长,中央政府就无法负担,比如河南省征收的所有粮食,都不能供应明太祖在河南的子孙分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上一篇:【视频】9月影院好莱坞大战日漫,这篇帮你捂住钱包
下一篇:《人世间》周秉昆原型人物命运更加悲情,周家命运也比剧中更残酷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