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事前并不知情,中途甚至曾想阻止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不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在探索奋斗,他的一生都在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虽然终其一生都未实现,但是他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无疑的巨大的。他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你知道吗?辛亥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事前并不知情,中途甚至还想去电阻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孙中山并非自始至终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努力,他在年轻时甚至是改良派。

  他觉得大清虽有痼疾,但是仍可以通过改良挽救。于是,孙中山曾多次上书李鸿章提出了很多改良的方案和建议,但是都是石沉大海。

  直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孙中山放弃了向李鸿章提建议,此时的他才最终不再对清廷抱有幻想。于是孙中山开始策划自己的行动,首先他成立了兴中会,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也曾向往过社会主义,他曾在1905年专程前往比利时希望成为“党的成员”,只是第二国际没有接纳他,由此才转向了学习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1911年4月,孙中山费尽心血组织广州起义,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起义军原本制定的完整的计划并没有按照规划来进行,同时,起义力量薄弱,与当时的清军在实力上差距悬殊,因此最终走向了失败。

  孙中山在黄花岗掩埋了72位烈士的遗体,写下了一篇悲愤的檄文。而这,仅仅是他一生探索的开端,此后,他陷入了重复的循环,一次次探索,一遍遍掩埋烈士,然后悲愤地写下一篇篇祭文,我们说孙中山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不停的尝试和探索,而且每一次失败都会继续抬起头前进。

  

  广州起义的失败没有让孙中山丧失信心,他已经开始了下一次武装暴动的准备,但此时,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经费问题,此时的孙中山已经身无分文。于是,孙中山只身前往美国,乘火车从美国的西海岸往中、东部进行演讲募捐。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武昌,正有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在酝酿。

  孙中山在美国收到了黄兴从香港发来的一封电报,为了防止电报被清政府拦截,革命党人的电报往往会进行加密,然后使用密码本进行破译。可是孙中山的密码本放在行李箱中,无法取出,所以直到丹佛下车后,他才看到电报的内容。

  黄兴的电报就一句话:“新军必动,请速汇款应急,并前往支持。”

  

  此时孙中山的筹款计划还未取得实效,根本无款可汇,更无法前往支持。孙中山考虑再三,决定给黄兴回电报,一定要让武昌新军暂时不要乱动。只是夜已经深了,旅途劳顿的孙中山决定第二天再回电。

  就是这样“耽误”的一夜,一场摧毁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地震发生了。

  

  第二天早上,孙中山一觉睡到中午,正去餐厅吃点饭,随手扫了一眼当天的最新报纸,一则头条大字闯入眼帘——“革命党人占领武昌。”

  据说,当时孙中山端着的牛奶杯子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

  辛亥革命爆发了。

  此时,中国爆发革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世界,孙中山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为推翻封建帝制打下了基础,但是非常可笑的是,辛亥革命中最具决定性且唯一成功的武昌起义,他竟然事前未曾参与,中途甚至差点去电阻止。

  

  不仅是孙中山,其实整个武昌起义,都是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爆发的,当时孙中山在美国,黄兴在香港,其余武昌起义的领导者在起义前或被捕、或被杀,真正领导起义的仅仅是几个基层军官,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小人物变成了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引发了一场大风暴。

  辛亥革命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的出现也未能解决中国沦落百年的痼疾,此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生灵涂炭。毕竟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坐轿子的换了一批人,但是抬轿子的几乎没有改变。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已经知道,共产党的出现,终于让抬轿子的人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人民才最终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部剧4个女主,3个整容,全毁了
下一篇:《兵临城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