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韩国政坛真实上演“鱿鱼游戏”,美媒:“国民力量”似乎在玩另一个“50
【环球时报记者 丁洁芸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 静】继韩国电影《寄生虫》2019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后,网飞(Netflix)原创韩剧《鱿鱼游戏》近期再次引发全球性话题。虽然这部韩剧内容是虚构的,却深刻揭露了韩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贫富悬殊等问题,在韩国内外引发强烈共鸣。与此同时,韩国政坛真实的“鱿鱼游戏”——明年3月的总统大选也正在上演。10月初,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内中左翼标签明显的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57岁)在党内竞争中出乎意料地成功出线,他高喊全民基本收入(UBI)的口号,似乎与当前韩国民众对公平的追求不谋而合。而在大选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鱿鱼游戏》的爆火也让它成为政客们讨论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争取选票优势的有力工具。
韩国政坛接力玩梗
《鱿鱼游戏》的剧名来源于一款类似攻守进阶版跳房子的儿童游戏,讲述数百名为生活所困的人,为了456亿韩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奖金参加了6个“生死逃杀游戏”的故事。在儿童游戏的外表下,其本质是场生存游戏——456个韩国社会的边缘人,在走投无路之际被神秘组织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走进了“生死逃杀”的密室。虽然终极奖金高达456亿韩元,但要获得奖金、走出密室,代价是其余455人的生命。就像剧中必须在每个游戏中获胜才能挑战下一个游戏一样,韩国总统大选过程也是如此。总统候选人的命运也如剧中人物一般,难以预测。
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的总统候选人目前还没有出炉,但执政的共同民主党已经在10月10日确认李在明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有韩媒总结称,在李在明众多标签中,“非主流”是他最明显的标签。从人权律师起家,历任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没有国会议员的经验,李在明在“汝矣岛(韩国国会所在地)政治”中始终是“非主流”。在党内选举胜出前,韩国政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没有不是国会议员出身的,这就是李在明不行的原因。”不过李在明打破了这一公式。如果他在明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其震撼程度不亚于伯尼·桑德斯当选美国总统。
《华盛顿邮报》称,随着《鱿鱼游戏》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包括李在明在内的多名政客利用该剧的剧情,以极其隐晦的方式对竞争对手展开攻击。“《鱿鱼游戏》很流行,而‘国民力量’似乎在玩另一个‘50亿游戏’。”报道称,上个月,李在明把保守派对手比喻成了电视剧里的幕后黑手。他认为,“国民力量”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是资本游戏背后的大Boss。
据韩国媒体报道,这一比喻的来源是“国民力量”议员郭尚道的儿子。他从一家名为“火天大有”的资产管理公司离职后,收到高达50亿韩元的离职补偿金。消息一出,韩国举国哗然:郭议员的儿子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何德何能拿这么高的补偿?这笔天价“补偿金”在平均年收入仅3743万韩元的韩国年轻人眼中,是非常震撼的。人们怀疑,这笔钱是“火天大有”假借离职遣散费名义在行贿。压力之下,郭尚道于9月26日宣布退党。
与此同时,正在寻求“国民力量”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洪准杓也玩起了“鱿鱼游戏”梗。“现在,总统选举就像一场‘鱿鱼游戏’。”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那些犯下各种腐败罪行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这场游戏,企图获取巨额奖金,却在最后一刻成了输家。”为了攻击对手,洪准杓还说:“(剧中)在最后走过玻璃桥的游戏中,韩美女抱住背叛自己的张德秀跳桥的场景,让人想起了某位候选人。”此前,李在明曾被韩国女演员金扶宣指控与自己发生婚外情。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韩国电影专家郑雅妍分析称,作为亚洲最富有国家之一的韩国,《鱿鱼游戏》的情节令韩国年轻人产生强烈共鸣。“赢得巨额资金的前景对于今天的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尽管你的手上可能沾满鲜血。”郑雅妍说,“政客们利用‘鱿鱼游戏’……声称他们将通过奖励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但他们没有真正考虑到其中的矛盾,也没有考虑到某些群体已经在体制中处于不利地位。”
超越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
“如果有456亿韩元的奖金,我也想参与鱿鱼游戏”“还有人只是被淘汰,连参与游戏的机会都没有”,面对疫情给经济带来重创以及巨大的生活和社会压力,韩国民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有分析认为,韩国民众对于贫富差距的愤怒和对完善福利制度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李在明的选情,而批判资本操控民众的《鱿鱼游戏》绝对是最好的宣传策略。
《韩民族新闻》评论称,《鱿鱼游戏》不仅展现了鲜血淋漓的残酷剧情,更形象地描绘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中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社会现实。在剧中,那些因在“金钱战争”中失败而被社会淘汰的弱者,仍一心想加入胜利者的行列,抱着哪怕是抓住救命稻草也好的心态,加入几乎没有胜算的生存游戏,以其悲惨的死亡给游戏组织者以施虐的快乐。这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新冠疫情导致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的全球观众而言,极易引发共鸣。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作为左翼政党的一员,李在明因积极的福利支出、廉价公共住房和为穷人提供低息贷款的政策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他提出的全民基本收入(UBI),这意味着政府每月无条件支付给每个人一笔钱。根据李在明的计划,每个韩国人最初每年将获得100万韩元,之后这一数额将持续上升,最终达到每月50万韩元。这位总统候选人誓言要出台激进政策,以遏制日益恶化的不平等现象。李在明曾表示,只有收入、住房和金融等各方面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真正的自由才有可能实现。他还说,韩国应该成为一个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得到解决,通过持续增长拥有大量机会和梦想的国家。但是,李在明的设想被批评者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政府根本负担不起,这只是大选宣传战中的一个噱头罢了。
有韩媒统计,在当选执政党总统候选人后发表的演讲中,“国民”是李在明提及频率最高的词,一共47次,其后依次为“经济”“公正”各10次。韩国《中央日报》认为,李在明的讲话体现了超越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原则。“如果政策有用、有效率的话,进步保守、左派右派、朴正熙或者金大中的政策又有什么差别呢?”“只要能填满国民的钱包、改善国民的生活,将不分(意识形态),果断采纳和实施”。
有韩媒分析称,“边疆将军李在明”能成为共同民主党的旗手,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执政党内发生变化的热切希望 。很多人希望共同民主党的权力结构发生代际变化。这背后的逻辑是,想要驱逐韩国的既得利益集团,要从党内主流开始进行大换血。
除此之外,韩国社会也呼唤着变化。韩国社会正面临着《鱿鱼游戏》中残酷描绘的贫富差距和阶级论等现实问题。美媒分析称,这部反乌托邦剧反映了总统选举前的韩国社会中,赢者通吃的思考方式以及韩国人在经济上的挫败感,揭露了韩国社会高负债率、高房价等深刻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年轻人靠借债沉迷炒股和投资虚拟货币的现实。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其实对于李在明来说,贫穷也是他的羁绊和原动力。1964年,李在明出生在庆尚北道安东的一个贫农家庭。按照韩国流行的“勺子阶级论”,李在明觉得自己连最低等级的“土勺”都够不上,而是根本没有勺子。
1982年,这个曾在十几岁时两度试图自杀的少年进入中央大学法学院,他的人生也迎来首次转变。1986年毕业后,他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受前总统、当时的釜山人权律师卢武铉讲座启发,走上了人权律师的道路。
有韩媒总结称,对于20世纪50年代刚刚结束战争的那代人来说,摆脱饥饿是他们当时最大的心愿,而正是这种渴望催生了工业化。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民众对民主的渴望也随之增长,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要求结束独裁统治。
而如今,韩国社会又出现两极化问题,“公正”成为了韩国社会的“时代精神”。李在明倡导的基本收入也是公平经济的一部分。“感受到的不公平越多,社会基层对政治的不信任程度也越高”“还不如发生战争呢”,一位李在明支持者这样说,他认为韩国社会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应该把国家颠倒过来。
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吕超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在明能在党内胜出和执政党内的派系矛盾有一定关系。另一名候选人李洛渊曾历任议员、总理、执政党党首等,似乎更适合总统候选人,但最终败给后起之秀李在明。这是因为党内一些不满意李洛渊的派系支持了李在明,还有一名候选人秋美爱也起到了分票的作用。
至于明年3月的总统大选结果,吕超说,从目前来看,韩国执政党和在野党的选情势均力敌,难分胜负,这要看大选前会不会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不到最后一刻很难说鹿死谁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