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也许是对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快乐可以分享,痛苦可以承担。我不认为这是真理。

  事实上,你个人的快乐,别人很少能感同身受。痛苦就更不用说了。人与人之间,可以互通情感,但你真的确定,你有能力了解别人吗?

  坐在你身旁的同事,当他在心平气和地和你沟通某个方案,你能看出来其实他正在为家里的事情焦头烂额吗?

  每晚睡在你身旁的人,当他像家具一般成为你生活里的一部分,你能知晓他下班时迟迟坐在停车场不肯回家的痛苦吗?

  你没有想象中坦诚

  经常有年轻的男同事,下班后迟迟待在办公室,宁愿组局玩桌游,或者缩在某个角落里打游戏,也不愿回家。如果女朋友催促,就以正在加班搪塞。

  但说分手的那个人,从来不是他们。

  也有年轻女孩子,恋情稳定到见过双方家长,结婚摆上台面,但其实天天都在想分手。

  父母无法获知,一年到头才会两三次家的儿女此时背负的压力。儿女们也很少回过头感受到父母一天天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的孤独和无助。

  邻桌而坐的两个人,一个想着怎么更近一步,一个则想着找个什么样的借口离开比较像样。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多少人生时刻,我们根本预想不了,迎面而来的这个人,究竟是来迎接你的,还是来折磨你的。

  问题的本因在于,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中虚伪。

  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好还是更遭?

  按照萨特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会变得更遭。

  纳兰容若诗里写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安徒生的童话,也不断告诉我们,故事只能在王子和公主在一起戛然而止。如果继续往下发展,他们会吵架,生一堆孩子,继续吵架,有时候和好,有时候离婚。总而言之,他们的关系无法继续甜蜜下去。

  爱情的甜度,在相拥那一刻达到峰值。此后就像熟透的果子,慢慢被生活熬烂。

  当一个人开始抱怨,他的生活烂透了时,你需要怀疑,他是不是在抱怨你们之间的关系,让他感觉烂透了。

  人永远无法理解另外一个人。

  不然老子不会说出“小国寡民”这个理想社会形态。人们本来无法沟通,人一多,沟通成本更加翻倍。总是要闹出事来的。

  卡夫卡就在他的《变形记》里描述出了这种无法言语的孤独。

  当你有一天变成一只虫子,你的家人束手无策,只能商量着一起出去度个假,随你自生自灭。

  当你变成一只虫子,你是不需要被理解的。血溶于水的家人也无法感受你的痛苦,和所思所想。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一个人爱你,他爱的到底是你的身份,还是真实的你?他们真的看清过真实的你的样子吗?

  “他人即地狱”,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部分人们心怀期待,希望别的人理解自己,好好对待自己,相处宛如置身天堂般美好。

  所以,当你开始抛掉期待。即不想象他人是地狱,也不想想他人是天堂。看待他人,就如同看待自己。

  你害怕的,允许别人也害怕。你紧要的,允许别人也紧要。你争取的,允许别人也争取。你欣赏的,允许别人也欣赏。

  视他人,如自己。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有变好的可能。

  举报/反馈

上一篇:《金陵十三钗》:商业张艺谋的最高成就
下一篇:“童年阴影”第六期: 蛋糕里有蛆虫, 35年前的港片, 果然够Cult!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