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情绪价值》|让情绪发挥出价值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全文在6000字左右,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读书,也渴望通过持续阅读来提升认知,那么真心希望你能够读完全文。因为学习、成长、精进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任何观点和知识点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逻辑、充分地理解和思考,才有可能得到完整的表达。同时,我也希望我输出的文字能够解开大家心中的某些困惑,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希望我们在这里共同进步与成长。

  今天要聊的这本书《看见情绪价值》的作者写书时正处于哺乳期,所以除了创作本身,大量的工作,如资料搜集、案例选择、录入等工作都是由作者的先生来承担的。因此,我们也能看到本书作者一栏其实是两个人的名字。

  

  这一点和其他书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也让我开始对作者提出的相关话题有了一些兴趣。

  伴侣在亲密关系里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差值越大,他们对这段关系就会越满意,同时,也会更加重视这段关系;而体验到的情绪差值越小,对方对这段关系的重视程度就会越低。

  这实际上是个需要仔细推敲的结论,那么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书中的核心内容。

  作者将亲密关系中的价值分为动物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情绪价值三大类。

  动物性价值:

  男性以生存价值为主,体现在资产、身材和容貌方面;女性以繁衍价值为主,体现在容貌、身材与收入方面,这里面其实是有个先后顺序的。

  其实我刚开始看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惊的,不过,仔细想想,在没有建立任何信任基础的陌生人之间,大多数人(我主张的不是所有人哦,)的确会优先关注上述几个方面。

  社会性价值:

  男性在这方面的价值体现在社会评价上,如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及智商等;而女性则体现在熟人评价上,如忠诚度、口碑以及生活技能等。

  情绪价值:

  在情绪价值方面,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双方的认知模式、情绪模式及行为模式了。也就是其人格的完善程度。比如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自律、是否有利他心、遇到问题如何应对、有哪些自动化的思维和习惯等。

  按照上述分析,在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中,决定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情绪价值。

  

  一段优质的关系在相处过程中,双方是能够意识到彼此的情绪状态的,不是遮掩自己的真实状态而把这段相处变成高难度的阅读理解;也不是只要表露出真实情绪就要被苛责。

  而是“顺应人性的规律,协助配合,增强双方的自控程度,才是维护感情的正确思路。”

  在亲密关系得以建立之前,伴侣中的双方不仅都是来自个人成长环境中的个体。

  而当需要建立这段亲密关系,期待这段关系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需要关注他人需求、意愿和期待的责任。

  这一点,是很多人在进入伴侣关系之后都没能想明白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需要降低对伴侣的要求,去探索、去了解他们在遇到你之前的人生观,而不是寄希望于让对方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实男孩和女孩从小被养育的方式、以及父母传递给他们的应对种种问题时的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将导致他们在成年后所坚持的价值观、行事风格也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部分,但是我们选择充分释放自我时,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一些困惑、甚至是伤害。

  而在亲密关系中,所有的相处都不可能按照你的理想生活状态一步到位,因为在你预期的生活状态中,对方一定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和改变的;

  比如说,的确许多男孩对于如何与异性保持良性且不越界的基础关系上,并不擅长,而此时女孩可能希望男孩马上就成为一个理想中的伴侣的样子,对自己专一、尊重自己的想法、花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两人的关系等等。

  但是在男孩原本20多年的生活轨迹、思维及行为模式中可能并不需要满足你提出的这些设想和预期。

  而此时,不论你多恼火于对方的行事风格与价值观,都无法真正提升对方一直以来都没有接触过的认知与意识。

  那么如果你希望你们之间的关系能够长期发展下去,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对伴侣的好奇,了解他原本的生活是如何形成的。

  书中作者有提到如何去合理适度向对方强调自己的付出,为什么要有这部分内容存在呢?因为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而对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来说,总有一方在认知层面是高于另一方的。

  谁先意识到问题所在,谁就要做那个最先付出的人。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而认知、意识,及行为都不是能够快速发生改变的。

  也就是说,认知、意识更强的一方需要付出绝对的耐心来促成双方的共同成长。不过书中给出的建议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采纳以及采纳几成。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通常都意识不到自己需要适当为他人考虑,而不是一味向对方索取。

  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应对问题的方式、行为及决策模型都来自各自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成年后,人们需要和伴侣共建属于两个人的空间、环境及相处模式。

  

  但是以往人们来自各自家庭中的那部分自我很难与他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那么这时候双方就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妥协,以保留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个体的。

  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往往都在于:在孩子成年后依然很难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也不知道如何跟他人产生兴趣,也无法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

  他们总是认为伴侣应该了解和理解自己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需求,但这其实是天大的误解。

  对任何人来说,沟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有明确的需求,那么请真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去执着于对方哪做得不够好。

  表达情绪的方式包括语言表达和行动表达两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情绪的人是具备情绪表达能力的人,而靠行动来发泄情绪的人却往往都是在用行动来报复或惩罚他人。

  相比之下,靠语言来表达情绪自然是相对理性的。

  具体做法就是非常直接地告诉对方你此刻的感受、内心的想法、需求、希望获得怎样的支持和理解,希望对方能够给你怎样的回应等等。

  理论上,伴侣双方产生分歧和争吵时,双方都有自己坚持的道理和逻辑,但是这套你自认为非常自洽的逻辑,是需要用理性沟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选择漠视或指责对方。

  准确地表达出支撑自己行为和决策的这套逻辑,才能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

  当伴侣中的双方都能采取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方式来沟通时,情绪才能发挥出最高价值,在这一刻,会促成双方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情绪需要正确地表达,同时,表达情绪的一方也需要另一方的倾听和及时反馈。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及时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也要观察伴侣的情绪、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受,再给出倾听及共情的反应。

  【新书】看见情绪价值 : 接住Ta的情绪,捧住Ta的心 苏菲雅,姚彦宇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 情感两性心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29购买

  人们常常会把儿时与养育者相处的方式复制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场景中,他们会莫名地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这种移情时刻往往都会被心理咨询师识别出来,此时,咨询师刚好可以借着这个契机去抚慰来访者的情绪,让他压抑已久的情绪暂时找到一个安全的着落点。

  可现实生活中,这种移情状况总是发生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只有伴侣才是最能接得住彼此情绪的对象。

  

  然而这种压抑多年的内在情绪,却并非是所有伴侣都能接纳的。接纳的前提是,对方能够像咨询师一样识别你情绪背后深度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爱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地在发泄情绪。

  没有识别出这个信号的人,是无法接纳情绪本身的,甚至还会被发泄情绪的人反移情。

  你说的那些气话、那些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而逞强的态度,都将影响对方对待你的方式。

  原本你并不想给对方施加压力,或是伤害对方,但当你把对方当作你儿时无法反抗的父母(或是其他重要的养育者)时,你就会不留余地、毫无顾忌地表达出积压多年的愤怒的情绪。

  在对方没有识别出来你的情绪来源时,他(她)只能默认自己就是你发泄的对象。这就是被反移情的影响。

  而亲密关系之所以能够疗愈原生家庭之痛,就是因为伴侣是最有可能识别出你情绪背后的逻辑的人。

  人与人相处时都在惯用着自己熟悉的、且唯一的方式,坚守着那些在原生家庭中耳濡目染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样地,也在沿用父母使用的情绪模式来应对自己当前的状况。

  但这一切终究需要在亲密关系中逐渐被识别及修复,否则,人们与父母相处的单一模式是无法支撑他们去适应与原生家庭无关的社会环境的。

  许多负面的沟通其实对于建立一段亲密关系并没有实质帮助,但有时只要在沟通上稍稍花些心思,避免用激进的方式交流,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在这里,作者给出了一些详细的指导性建议。

  1、贬低改为夸奖

  找到伴侣做得正确的值得称赞的行为,指出具体事实,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描述更多的细节,同时,强调对方出色的部分。

  这样,对方就会在这段相处中收获积极正面地反馈,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满足感。沟通时的体验也是很重要的。

  2、否定改为先认可,再给建议

  具体做法是,先认真听对方的完整表达,然后认可对方的想法,同时具体说说你认可的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伴侣习惯性分享真实想法的行为。

  接着再指出那些会让你担心、产生疑虑的部分,同样要表达地细致一点。最后再给出你深思熟虑过的建议。

  3、贴标签改为就事论事

  在处理问题时,人们总是希望能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沟通一次,就拿到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结果,也就是你说一次,对方就能铭记在心一辈子。但实际上沟通的时候只能慢慢来,不要希望沟通一次就能解决一堆问题。

  每次讨论事件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这件事可能会给未来造成多大的困境。能在当下把眼前发生的事情沟通清楚就不容易。

  

  所以拿出与伴侣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来专心讨论当前的事情带给你的感受、情绪及困扰。不要给对方和事件都贴上永久性的标签,然后一副反正也解决不了、不如破罐破摔的态度来激化矛盾。

  4、道德绑架改为等价交换

  不要将略显亲近的关系作为让对方帮忙的条件,强迫对方去承担你的工作。如果你有工作需要对方的帮助,那么就把对方的时间和能力都计算清楚,然后为对方提供一个既能帮助你、但自己也不算吃亏的选择。

  同样的,如果是伴侣对你提出同样的诉求,你也拥有选择的权利。这段关系并能作为随时越界的筹码存在,而是在共同促进彼此心智成熟的相处中,还可以探索更多的相处方式和可能性,比如合作。

  这样的建议也适用于其他的关系,比如朋友、同事等。人与人之间的基础关系都只有一种,如果要在这个基础上叠加其他关系的效用,那么你就需要考虑对方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并以此来平衡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和沟通方式。

  5、指责改为自我反省

  指责别人总是比自我反思、检讨要来得容易,因为这样自己就可以避免承担反思时带来的内疚感了。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谁会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呢?道理大家都懂,但真的遇到矛盾时,人们总是习惯指责对方,甚至连中立的立场都很难维持。

  但事实上,不论在何种环境中,如职场、家庭,人们都是需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既然不是独处,而是处在和他人共建的一段关系中,自然需要利他和适当地放下自我。如果每个人遇到问题都能先考虑自己能够做些怎样的改变,那么共建关系也就没有那么难了,不是吗?

  当然,自我反省也是需要在维护双方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上尊重事实,而不是凡事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迎合的方式也是错误示范。

  原生家庭的问题的确无法快速愈合和消散,但如果要一直背负着这些沉重的东西来度日,甚至还要把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再让伴侣也尝试一次,这对于伴侣、对自己,抑或是原生家庭,都是在强化这些伤害,没有任何好处。

  改变总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

  人们的全部经历促成了今天的自己,但探究原生家庭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揪着过去不放,而是要明确现在的思维及行为模式、认知水平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曾经的经历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怎样的作用,我们才能对其更加了解、理解。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相处过程中,让彼此那些积压多年的情绪能够偶尔流动一下,不至于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而出什么岔子。

  通过正确适当地表达情绪、感受,使得情绪价值得以体现,而不是将负面情绪都藏起来。

  当我们能够坦然地正视正面及负面的观点、评价、情绪及感受时,曾经受过的伤寒才不会在新的关系(或未来的关系)中持续循环下去。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三种在原生家庭未完成的情结,即拯救母亲情结、改造父亲情结、被无条件接纳情结。

  拯救母亲情结:简单来说就是母亲因缺少丈夫的爱而将痛苦都诉诸孩子,使孩子产生了一种无论如何都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也会带着这个未完成的情结进入亲密关系,他们会令自己处在母亲曾经的哀伤、挫败、幽怨的状态中,而他们的伴侣只能付出更多的耐心来接纳他们过度的情绪。

  改造父亲情结:童年时期拥有一个不够合格、完美的父亲,如家暴、冷漠、赌博等,同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无力感,当然其中母亲的抱怨有时还会加深孩子对父亲的印象。于是他们就会希望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男人、或为了改造一个合格的男友形象而去做一些自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他们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在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曾经的状况给自己留下的阴影,但实际上却会因为行为不当在新的关系中延续曾经的经历与伤害。

  被无条件接纳情结:当孩子在童年时期只能按照成年人制定的严苛标准行事时,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怎么做都不会令父母感到满意,这时他们就会生出“即便自己没有任何迎合父母的举动,父母也可以无条件接受他们”的愿望。也就是希望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但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同时孩子也并不敢真的去表达完整且真实的自我。而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就会将曾经对父母产生的那些未完成的期待寄托重新寄托在伴侣身上。

  曾经的伤害未能得到正视,使人们一直想要在当前的关系中寻找解开那些情结的机会,而他们的方式就是使完成变成完成。

  但这些做法只能加重自己的复杂情绪,并在日后与他人的相处模式中强迫性重复这些行为与伤害。

  对此,作者建议大家去通过哀悼和总结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未完成情结。

  1、替童年的自己给父母写哀悼信

  把你想对他们表达、却从未说出口的话都写在信里。告诉父母,他们对你的期望给你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和无力感,告诉他们你的真实感受。

  还可以写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给你带来伤害的事件,经历、感受和情绪都需要表达出来。

  当你写完这封哀悼信时,如果你产生了无力和哀伤的感受,就说明这封信合格了。这意味着你不再逃避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源头了。

  这封信可以烧掉也可以保存起来,你还可以装作收信人,给自己写回信,像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去安慰这个内心脆弱的孩子,给他一点温暖和力量。

  不过,一封信是很难平复这些未完成情结的,所以你需要意识到自我疗愈的过程是漫长的。

  2、经验总结

  将自己反复重复、却没能得到修复的问题找到,针对每个问题,列出你目前应对问题的行为、还可以有哪些其他的选择、为什么之前没有按照其他选择去做、在对应这类问题上你积累了哪些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目前的你来说有哪些指导意义和价值。

  童年时期不够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会使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也无法和他人建立正确的连结。

  他们不知道哪些困难是暂时的,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可以在相处中体会到安全感,他们习惯了用消极心态解释一切,习惯了在与他人产生交流时随时准备开启防御机制,要么隐藏情绪、要么过度发泄情绪。

  因为他们最初接触亲密关系的感受并不好,所以他们也会认为亲密关系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但他们内心又是极度渴望被爱和被信任的,所以情绪表达就可以很好地促进伴侣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希望大家在遇到负面状况时,都能及时识别自己及伴侣的真实情绪,且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对伴侣也多一点耐心、倾听与陪伴,以提升心智水平、认知能力、修正思维及行为方式、促进亲密感为目标,共建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今生是第一次》虽然很有《逃恥》的影子,但对白很有意思!
下一篇:中国短道速滑滑铁卢!世界杯0奖牌惨败收官,荷兰5金成最大赢家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