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冶钢厂为原型书写钢铁工业史,长篇小说《钢的城》在京发布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3日讯(记者万建辉 )9日下午,湖北作家罗日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钢的城》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书以位于湖北黄石的最早的钢铁企业大冶钢厂为原型,以1994年到2018年,钢铁企业在改革中的变迁为主线,讲述中国钢铁工业在改革开放中迎来新的火红年代的故事。

  《钢的城》书影。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作家罗日新曾是大冶钢厂的技术员、分厂副厂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仍从事钢铁行业。他概括自己的大半生为:炼钢、卖钢、写钢。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曾发表短篇小说、散文等多篇,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黄石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钢的城》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全文曾在《十月》杂志刊登。该书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奖项。

  发布会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钢的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部,共53万字。小说从1994年底的一场普通工人的婚礼写起,写钢厂的劳模、改革者和普通工人三代人在钢厂改革转型、资产收购并购以及贸易战中的故事。小说生活扎实、视野开阔、充满理想主义者的情怀,既写出了百年钢厂的生存韧性,也塑造了工人群体的心灵雕像。

  《钢的城》作者罗日新。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该书字里行间带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印记、中国改革者的使命担当、中国工人钢铁般的意志和炉火般的赤诚。其中改革者易国兴、祝大昌、俞刚,普通工人吴回芝、活宝、赖子、叶老实等形象颇有典型性,塑造得可亲、可敬、可信,钢铁人的百味人生跃然纸上。

  中国作协、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十月》杂志、湖北省作协等单位相关人士参加了发布会。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何向阳、潘凯雄、陈东捷、杨庆祥,著名作家周大新等在会上对该书作了精彩评论。

  有专家表示,该书是向中国钢铁的历史、中国钢铁人致敬的图书,是难得的从生活中长出来,从阅历中熬出来,从对文学的赤诚中炼出来的作品,是近些年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工业题材的重要收获。这本书虽然是写一个行业的,但绝不局限于行业小说,而是注重行业与社会的关系,堪称在改革大潮中砥砺奋进的中国的一个缩影。

  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发来祝贺视频说,罗日新的写作体现了非常强的专业精神,赞《钢的城》这部作品赓续了湖北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是近些年湖北文学十分重要的收获。他从湖北文学发展的角度,肯定《钢的城》的价值与意义,认为这部重头长篇小说,是钢城黄石在文学上的集中反映,也是湖北作家罗日新耗费十四年的心血之作。

  李修文说,罗日新从自己国企到私企的亲身经历出发,不仅抓住了钢铁工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灵魂作用,写出了钢铁人的灵魂,抓住了工业题材长篇小说的魂,同时,更写出了自己的灵魂的声音:尤其下半部,可以看作作者的半自传。中国钢铁人有钢一样的意志,有火一样的情怀。作者全情投入,书写自己经历的时代,自己身边的人,因而使得整部作品非常具有感染力。

  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评论家杨庆祥认为,罗日新对湖北钢铁成功重组的书写,提供了与东北的工业题材非常不一样的经验,这是现代化转型中非常成功的经验。相对于擅长书写失败和悲剧的文学,这样的书写显然更有时代意义。

  作者罗日新以《感恩“钢的人”》为题,发表感言表示,他很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灵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他说,灵感不仅仅是创作灵感,还有销售灵感、炼钢灵感、人生灵感、生活灵感,人与人相遇的灵感。对他自己来说,还有父亲从不支持他写作,到支持他写作的刺激灵感,有他在美国休斯敦亲历贸易战的灵感等等,而这无数种灵感,汇聚成了他写作的力量。他希望用这种力量,赋予《钢的城》这本书钢的质地、钢的音色,奏响中国钢铁工业继续向前发展,中国钢铁工人不断获得新生活的动人乐章。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隐秘而伟大》反派光环让反派一个比一个顽强
下一篇:“绯色的子弹”你不知道的幕后:她们用26年塑造新兰CP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