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的巧合和必然,13个人和400万块决定清朝命运
1924年时,孙先生曾在一次讲话中,将1911年4月,发生在广州的黄花岗起义当作革命的高潮和辛亥革命的预演。
这场又被称呼为“广州起义”和“广州三·二九起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孙先生和黄兴、赵声等革命领袖,在1910年10月与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时决议进行的。
会后,黄兴先生成了起义的总指挥,广州越华路小东营五号成了起义的总指挥部。
(黄兴)
一切就绪后,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半,黄兴带领130多名敢死队成员,进攻两广总督署。
这是中国同盟会领导的第十次广州起义。
敢死队员不惧牺牲,进攻总督署,吓得两广总督张鸣岐逃走。
起义军在占领并焚毁了总督署后,跟随后赶来镇压的北洋军(李准部)在东辕门外展开血战,最后寡不敌众遗憾落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退香港,林觉民、喻培伦、方声洞等烈士壮烈牺牲。
按照后来统计,名讳可考的牺牲者计有86名,其中72人的遗体被潘达微寻获并安葬在了广州红花岗。
随后埋葬烈士遗体的地方,被潘达微改名黄花岗,这也是黄花岗起义名字的由来。
(孙先生)
起义过程如此,那么孙先生在事后阐述这件事时,到底如何诉说当时的心境的?
答案是:他认为,这是武装起义,用革命推翻清朝的最后机会。
因为清朝的预备立宪,让原本对于清朝失望的无数革命者寻思,清朝改革决心如此大,革命终究是不好的不如支持改革吧!
于是,原本革命的队伍中,不少人为了稳定,纷纷加入了改革派。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
但凡有改良的机会,中国人都不愿意用最激进的办法寻求变化,只要清朝有诚意,民众就不会去玩命。
这点上,也有时代先行者的举动为证。
在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的1906年到1908年,曾经的激进派革命者刘师培、章太炎等人,纷纷选择了回归改革的阵营,督促清政府的变革。
(刘师培、章太炎、黄侃)
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不一定准确。如果不是接连两个问题的发生,辛亥革命或许就不会发生,清朝还会挺很久。
这里,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回1906年到1911年,这五年时光中。
1906年,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带领下,宣布预备立宪,并公布了所谓的立宪日程表。
虽然这立宪进度拖拖拉拉。
可在1908年8月27日时,依旧颁布了第一部《钦定宪法大纲》,从这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宪法看,保守的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带领下,或许真有改良的心思。
毕竟一个政体变化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都是需要慎重思量的事情。
但,这慈禧太后最后努力,却在他死后,还有顺带带走光绪皇帝后,变了味道。
1908年11月14日到15日短短24个小时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接连去世。
(接连去世)
他们的死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让紧随而来,主政清朝的摄政王和孤儿寡母们,在后续的施政中充满了变数。
孤儿寡母都听摄政王的,可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经验不足,也不懂平衡之道,就难免会因为孟浪,而出大问题。
清朝就这么略带摇晃地走了几年。
这政治改革虽然在继续推进,按时间表修改,曾经的预备立宪期也从9年变成了5年,如果一切顺利,清政府将在1913年改组成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虽略带摇晃,但改革进程一点没落下。
这就是黄花岗起义发生的背景,也是失败的根源。
(新政和立宪)
首先:当时清朝的大趋势是,大家都在等待宪政开启,督促清朝自我革新。
其次:发现于两广的起义,对全国大局而言,或有震动但影响力不足以颠覆王朝。
最后:这是孙先生的无奈之举,准备谈不上多充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点上,孙先生心里也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在事后坦诚,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那么为何后续,还会爆发辛亥革命,则和接连二件事的发生有关。
第一件事,1911年5月8日,黄花岗起义仅仅一个多月后,清朝宣布了内阁名单。
只是这内阁名单,让无数人大失所望,13名内阁成员中,居然有9名是皇族和贵胄子弟,俨然是皇家天下,少的四名汉族内阁成员,完全无法发挥作用。
这就让立宪派非常失望了。
原因无他,内阁出现之前清朝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三个总理大臣汉人必定会有一个席位,就连内阁人数也会占据半数。
可改革之后,内阁名单出炉之后,汉族立宪派悲催地发现,自己成了少数派。
这又一次验证了孙先生在海外宣传的满汉冲突,也让不少人开始了动摇。
这就是致命的第一件事。
这件事办完之后,清政府又马不停蹄弄了第二件事。
(内阁合影)
这件事发生在皇族内阁宣布的次日。
这两件事可谓是清朝守旧派弄的组合拳。
第一个指向政治层面,让立宪派失去权力制衡的可能。
第二个指向经济层面,让立宪派失去经济基础。
铁路收归国有或许有正当性,但却是一个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做的错误抉择。
因为中国铁路从未产权明晰规制一体。
清朝铁路的兴旺发展,源自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原本的清政府,基于统治稳固需要,对于修铁路很是排斥。
可《马关条约》却让清政府再也无力阻止铁路修筑,也侧面将中国拉近了世界一体化的轨道,开始了大开发节奏。
原因无他:大量的商品流通还有矿产资源开发,都需要解决物流问题,这需要将内陆和沿海港口用最快速的方法连接起来。
马挑人驮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有修路!
(清朝铁路)
可修铁路清朝政府又没钱啊?只能选择国家给政策,让民间和外国资本投资修建。
这就让问题接踵而至。
外国资本有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
民间资本,也是通过各个国家引进技术弄的,欧美强国铁路的技术标准又都不一样,就让全国的铁路网络并联不起来。
大家东一撮西一撮,山头林立,搞的中国铁路五花八门,极大影响运输效率。
这问题不解决当然不行啊,于是在1910年,清政府就派遣盛宣怀跟四国银行团谈协议,让四国银行团出钱,将全国铁路都买回来,然后统一技术标准。
(盛怀宣)
其实这事情出发点是好的,谈判进度也不错,在四国银行团帮助下,铁路集中的广东、湖北、浙江、湖南都一个个达成了协议。唯一没谈好的只有一个四川。
跟四川修建铁路时的省情息息相关。
修铁路的时候,因为没有本钱,四川人是先成立了一个“川汉铁路总公司”,随后又通过全省筹集资金的方式,在四川数千万民众中筹集了800万。
可这800万看似不少,到修铁路也不过杯水车薪啊?因为四川的铁路很不好修,穿山而过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
一看钱不够,“川汉铁路总公司”也没让钱闲着,而是将修铁路的钱,拿到上海去炒股,至于是中饱私囊还是投资理财,就不好说了。
我们都知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别是募集的资金更是如此。
等到1911年盛宣怀说:我要收回股权弄全国铁路统一时,才悲催地发现,这800万居然在股市上晃荡一年,赔了一半。
(当年的公司股票)
“川汉铁路总公司”,一看钱少了一半,盛宣怀又在催,就说:你收我们公司也行,400万的股票我就不要了,你们给我800万,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如何?
一看这状况,用800万买价值400万的东西,盛宣怀又不傻,当然是不愿意啊!
随后,这事情就这么被四川人民知道了。
只是,这知道的消息是添油加醋以后的。
当时为了挑动四川人的情绪,掩盖自己非法挪用公款,炒股赔钱的责任,“川汉铁路总公司”里面有一伙人想了不少办法,将自己伪装成了受害者。
然后,四川人不愿意了保路运动开始了。
聚集在四川总督府门前的川人,遭遇了卫兵的射杀,有30多人横死,这下,一发不可收拾了!
(保路运动)
无奈的清朝,只能派遣铁路督办端方,率领军队去成都平息民变。
这铁路督办端方一来,就带着最近的湖北新军去了四川。这下,就让武汉地区的防卫力量减弱,也让武汉新军有了机会发动起义。
(辛亥革命)
两个致命失误,在蝴蝶效应下让清朝覆灭了。至于为何覆灭,虽有蝴蝶效应在内,也有历史趋势在内,而且有迹可循。
如果满清贵胄们不是权力心太重,弄一个皇族内阁,就不会让立宪派离心离德。
立宪派是激进派和清朝之间的润滑剂,也是维持稳定的关键,他们的态度,左右了清朝最后的时局,他们不愿意干了,开始反对清朝了,激进改革派当然会冒头。
至于保路运动,除了是一出股灾引发的灾难,何尝不是自上而下监守自盗顽疾引发的惯性咧?
用百姓募资的钱去弄投资,亏本了算国家的,赚钱了算谁的?
然后,更巧的是,为了镇压保路运动,抽调走了战斗力不俗的香帅湖北新军,结果后院起火,直接让防御空虚的英雄城武汉,成了革命暴风眼。
看似巧合和失误,其实也是惯性使然后的必定结局,怨不得别人。
这巧合也和数字和蝴蝶效应有关,先是13个人的皇族内阁,让立宪派大失所望,后是四川铁路公司因为股灾亏损的400万,让他们引动民意,然后事情就来了,最后,清朝没了。
中国最后的王朝没了,时代来到了民国。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国一半的游客在云南:这座离昆明最近的富氧之城,给你答案
下一篇:《完美的世界》:半路父子的逃亡之旅,感动了那天路过的云彩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