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谎言VS活着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美丽人生》是1997年的意大利电影,讲述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集中营里的故事,近日上映的是4K修复版。这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曾获得第5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1999年第7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语片、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

  意大利这个民族,在骨血之中都流淌着浓郁的“浪漫”。影片的前半段,浓墨重彩地叙述了男主圭多与他命定“公主”的相遇与相爱,与后半段的残酷与无奈进行遥相呼应。凸显出身处集中营,公主对圭多的不离不弃和圭多的一句“早安,公主”和一段歌剧歌手悠扬的一点浪漫弥足珍贵。片中女主是圭多的“公主”也是导演贝尼尼现实生活中的“公主”。贝尼尼对她一见钟情,变成妻子后便是一生所爱。她不仅是贝尼尼生活中的女主,也是他几乎所有导演作品中的女主。

  一部拍摄于20多年前的作品,时至今日,刨去影片中的浪漫和不合逻辑之处,打动fish的是男主圭多对儿子心中“安全感”的呵护。

  “安全感”,字面意思是安全的感觉,这是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是内心渴望稳定和安全。其主要表现是确定感和可控性。缺乏安全感的人,最直接的表现是焦虑和不自信。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师承弗洛姆又有别于老师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代表霍尼提出“基本焦虑”的概念,她认为儿童早期有两种基本需求: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完全依赖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当父母用“冷漠、轻蔑、歧视、不公正”等错误的方式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儿童会压抑这种情绪,等待成年后会将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社会。

  FBI行为科学调查组创始人罗伯特.K.雷斯勒在其回忆录《FBI心理分析术》一书中,将他对众多连环命案凶手的心理分析公诸于众,他强调有一部分连环凶手并非大众想象的贫困或有色人种,他们都来自于中产阶级,可是在他们孩童时期畸形的亲子关系和后期父母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漠视,使得其心结无法纾解,最终演变为变态杀手。当然,这些都是极端个例。

  而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玛德琳.莱文的《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一书中,从个案入手,指出当代富裕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则受众面较普遍。作者指出,帮助孩子建立“健康自我”、“良好的情绪管理”,在物质之外给孩子心灵的满足才是教养的关键。

  《美丽人生》中给fish留下特别深刻的一幕是男主圭多在人生的尽头,在明知前路已是无归期的那一瞬间,路过儿子藏身之处,用极度夸张的动作去掩盖即将到来的残酷,即使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都留给儿子“美丽”的假象。透过缝隙的儿子的笑眼与瞬间到来的枪声形成喜与悲极度的反差,冲击观影者内心。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是“乐极生悲”,即伟大的喜剧背后就是极度的悲剧。男主圭多,用生命演绎着“谎言”,用谎言编织着“安全”,用“安全”守护儿子的“安全感”,进而守护儿子的生命及生命的质量。

  撇开早年的《辛德勒的名单》,近年来,fish有幸观看二战题材有关的电影,如《敦刻尔克》、《至暗时刻》、《决战中途岛》,都从不同的角度演绎着“二战”。Fish认为,《敦刻尔克》是“隐忍”的,《至暗时刻》是“决策”的,《决战中途岛》是“热血”的。有别于这三部电影的《美丽人生》之所以“美丽”,全片没有一点血雨腥风,它似乎在给你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爱情、关于亲情的浪漫的故事,可是在“浪漫”的背后,是一个男人用生命去成全的悲剧,从中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和平年代,我们依然需要去回忆战争和回忆战争所带来的伤痛,我们要铭记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进而对和平的珍惜,“和平”需我们每一个人倾尽全力去守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只是结婚关系》开播,剧荒的你值得一追
下一篇:义盖云天,很好看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