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观众聊聊《新神榜:杨戬》剧本问题——这是一篇严肃的骂编剧影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开始前先狂吹一波!这个杨二郎当时帅得我在电影院里嗷嗷叫(心里)!尤其是他和沉香在路上那一段,那个时候真的有种冲进荧屏去做沉香舅妈的冲动!!!

  看完电影,我还是想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非常详细地说一说,整个剧本给我观感不好的一些部分。

  剧本问题在我看来大概有这么几个:

  首先:主线凌乱,整个故事的主线部分按照剧情,应该是有两条,一条是杨戬去抓沉香,第二条是沉香去找宝莲灯,然后再两个人会合的时候,两条主线交汇,继续推进到劈山的部分,这个过程中,填充内容是杨戬得知沉香身份以及一些内心挣扎,沉香的主线部分应该是分为他去找宝莲灯的几个部分的经历,穿插申公豹的一些心理活动。最后两条线索交汇,甥舅查明事情真相。

  那么,一个正常剧本需要做的是从前面做一些神秘性铺垫,留下悬念,让观众能够感觉到下面的事又宏大又神秘,顺手粗点一下杨戬的形象,然后快速进入主线。但电影大概在20分钟左右时依旧没能完全进入主线,只是起了一个要抓沉香的头,反而在一些无关的人物和笑点上不断铺张,塑造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我能够明白编剧想要丰富剧本的用心,但是这些人物也并没有塑造好,这个后面再说。

  杨戬这个形象的丰富用的主要是倒叙,但是我作为观众来说,倒叙的体量远远不够,一些关键节点完全可以通过杨戬自己的回忆或者用他的嘴说出来,但是我能看到的杨戬大部分过去经历都是从别的配角嘴里说出来的,这样观众对人物的接受会打折扣。

  杨戬的线节奏很差,沉香的线就完全不完整,如果编剧希望把沉香作为一个杨戬的配角,那么就不要给沉香的变化安排那么多情节,如果编剧是希望把他做成和杨戬完全独立的两条线,也作为主要人物之一去塑造,那么,沉香的线显得非常单薄。沉香盗取宝莲灯,宝莲灯分为好几个部分,编剧非常详细地写了他盗取两个部分的经历,那么其他的呢,他在路上的一些经历,以及他是如何和婉罗相会的,可以说,甥舅两条线做的都非常单薄,单薄的原因是穿插了无关的内容太多,反而导致主线没有地方放了,写不详细了。很多关键的问题完全没有交代,比如这个沉香,他从金霞洞跑出去和申公豹学习邪术,练成了元神,他说只要赢都可以,这本身是一个很有内容可以写的成长点,结果在剧里被一句话带过了,他学习邪术的过程是否经过了心里挣扎?是什么塑造出他只要赢什么都可以这样的决绝刚毅又狠辣的性格?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展开,但这时编剧好像又把沉香作为配角,对沉香心理关注完全不够。

  编剧反而花费宝贵的笔墨大肆塑造魔礼青魔礼海这样的形象,不是说配角不能花笔墨,而是他花费大量没有用的笔墨去塑造配角,点不出他们的具体形象,反而侵吞了主角的塑造空间。

  其二,说说人物问题。我上面提到了,编剧花了大量无用笔墨去塑造配角,侵吞了主角的塑造空间。

  杨戬这个形象我非常满意,看得出主创团队在他身上花了一番心思,以往国漫会出现对立形象与重点形象相称托的情况,这是一种非常偷懒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我之前看的青蛇,为了烘托女性力量,会出现把男性形象都塑造得比较负面的情况。但杨戬这个形象塑造非常完整,有单独的成长线,所作所为即使没有固定角色衬托也比较完美,不得不说,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

  但相比之下,其他角色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管是沉香也好,婉罗也好,还是在杨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师父的,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塑造。我说真的,国漫塑造人物形象最好掌握一个诀窍,就是从中心到边缘的波纹式塑造,与杨戬最近的人物应该得到比较完满的塑造,因为他们才是杨戬成长路上的关键因素,杨戬的成长过程应该能非常好地展示他们的形象。但现在好像杨戬的形象是既定的,而和杨戬关系近的人,剧中并没有展示他们对杨戬的成长造成了什么影响,所以主角和配角之间的关系非常割裂,我看的时候我真的很疑惑,这样一个性格单一的师傅真的能对杨戬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吗?正常逻辑不应该是师傅对杨戬非常好然后杨戬才会容易受到他的影响吗,但是这个主配关系的逻辑链在剧中完全没有体现,这些人物的形象也就出不来。沉香也是类似,这里我们可以把沉香和杨戬做一个对比,沉香身边的关键性人物申公豹就得到了很好的塑造,这种塑造就是从他对沉香的影响中体现出来的。但对杨戬产生影响的沉香以及师父,反而人物塑造很单薄。而和杨戬关系更远的妖怪们却又花长篇幅,这谁不说一句编剧主次不分呢?

  魔里青魔里海那几个兄弟,我不得不提一嘴,这几个人物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写了一大堆,也没有写好,前面展示兄弟情深,后面其中一个哥哥死了,另外几个弟弟跟不知道一样,割裂严重,整部剧下来,他们的出场时间虽然多,可是他们的具体形象竟然很难得到总结,只能得到单一的纸片化的一些东西,比如大哥性格非常忠厚沉稳,这已经算四兄弟中塑造的比较好的了,二弟比较暴躁,我们得到的人物信息和他们的出场篇幅完全不成比例。

  很多有深挖空间的地方被编剧忽略掉了,而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用力,这是人物塑造和剧本情节安排共同问题,可以看得出,编剧完全不擅长把握详略。

  第三个问题,谈谈很多设置模糊的地方。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文本的设定模糊,会直接影响主线观感。比如玄鸟意象前后的正负性质不同,这个意象又是贯穿全部文本的,直接导致文本的关键因素不清晰,不仅让人看了半天,发出一句,我在看什么?为什么一会要放一会要镇?玄鸟飞出去到底会不会造成世间大乱?剧本最后一部分,玄鸟要飞出去的时候,婉罗还说了一句接下来就是天塌地陷之类,然后杨戬让沉香劈山,三圣母随着玄鸟飞走,好像危机就解除了,三圣母飞走,为什么玄鸟带来的危机会解除?还是说放飞玄鸟带来的风险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那么三圣母的性质到底又是什么呢?她到底是在山底下好,还是随着玄鸟飞走了好?玄鸟的性质设定非常不清楚。这一块的逻辑可以说无比混乱,我知道可能有网友自己通过脑补捋顺这里的逻辑,但让少数人花费非常多的心血去捋顺一个本来故事应该交代清楚的内容,这本身难道不是失败吗?

  第四个问题,也是通病,台词半文不白,如果国产剧希望把古代神话做重新解读,连带着语言也做革新,用我们现代适应的口语,那么就不要去试图再做画蛇添足的替换,比如把“这”替换成“此”,当时剧里一句“他似乎不知道此事”让我难受了很久,哪怕改成“他似乎不知此事”,或“他似是不知此事”也好。我们的文言习惯是省略,说“知”就可以不用说“知道”,如果用现代汉语表达,就乖乖说成“他好像不知道这件事”,这样的句子在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每次听我都觉得很别扭。

  第五个问题,这是给我观感最难受的一个问题,就是故事内核和故事形式的表达冲突。故事当中不断强调万物有其自然规律,生生不息,但这里的主语是万物,规律是自然的,整部剧当中我只看到了几个人思想的缠斗,可以说跟万物以及自然还有规律,关系都不大。

  当中有一段说人间正在战争,我理解到编剧可能是想表达人间的朝代更替有它的规律,这个地方本来是一个很好拓展的点,人的社会也有它的发展规律,这样就把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部分缩小到人类活动的范围里,人也是万物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发展有它的规律,那么,剧中不断表现人的思想的缠斗就不会让我觉得那么别扭了。但剧里并没有强调人类社会,反而一直在强调一个大而虚空的概念,世间万物,这个词让我总觉得它更想表现的并非人文社会的规律,那么杨戬这种不破不立的社会规律思想和在剧里编剧反复强调的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就有错位。

  另外,剧中所表现的顺应自然,顺应万物,顺应社会规律的思想有些接近我们中国老庄的无为而治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本来是顺其自然的,顺流而下的,是温和的。但剧中采取了这样一种尖锐的,强烈的表现方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非常燃的方式,让我觉得整个剧的表象和内核有严重的割裂感。这也是让我觉得非常别扭不舒服的地方。而且用物理斗争的方式去证明万物自有规律的温和道理,真的很违和,相当于用一种主动的方式去证明了被动是对的,底层逻辑就真的有问题。。。

  还有一些零散的小毛病我就不挑了,只能说国漫的剧本任重而道远,我不希望现在带起一种风气,好像特效做的好就能看到主创团队不摆烂的态度,于是对剧本宽容,特效好是一回事,杨戬帅到我流口水是一回事,但这个剧本真的没有讲好故事!!!

上一篇:吃我安利——《青色驱魔师》漫画安利~
下一篇:《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8亿,原型故事让人泪目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