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评分跌至7.8,诺兰走火入魔,科幻版“007”一言难尽
在英国伦敦出生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就表达过对特工题材的浓厚兴趣。
“当我第一次有了拍电影的想法时,我就想拍特工片了。”
他本人还是“007”系列电影的忠实粉丝,最喜欢1969年的《007之女王密使》,疯狂热爱詹姆斯·邦德。
“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邦德系列电影永远代表着最棒的沉浸银幕,与逃离现实的娱乐。我也想把这种魅力和能力带进我们的电影,我也想带着观众一起环游世界。”
所以诺兰这次真拍了新作《信条》,于9月4日在内地上映。
堪称一场声势浩大的末日骑士“时间之战”,“科幻版007”。
为了实现儿时梦想,导演诺兰是下了苦功的。
据说影片开拍前,他已经在脑海里用20年的时间思考了电影中的一些画面和情节。
为电影的细节和剧本也筹划了大约6年。
还有被全球影迷津津乐道的“七国取景”。
影片拍摄辗转三大洲的七个不同国家,从美国到英国、从东欧的爱沙尼亚到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从印度到北欧国家丹麦和挪威。
其中,爱沙尼亚的飞车戏码,阿马尔菲海岸的游艇,英国街头的法拉利F50竞速,印度孟买的高楼历险、斯堪的纳维亚的破冰前行,直至在南加州拍摄的飞机爆炸等场景都需要大规模的场景调度。
但说实话,本人进影院之前期待太高,看完有些失望。
目前《信条》国内评分跌至7.8,诺兰千篇一律的“叙事迷宫”,开始显现出走火入魔的迹象。
这个被斯皮尔伯格誉为“好莱坞最后一个电影作者”,非科班出身的狮子座天才导演和编剧,在“天命之年”,还是被自己的“傲慢”拖了后腿。
作为一个典型的INTJ人格,我对艺术的审美却极其重视情感呈现。
对电影的基本要求就是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故事过硬,情感充沛。
但很可惜《信条》一样都没做到!
震耳欲聋的配乐和音效差点让我中途离场,从始至终无法和那个黑人“末日骑士”共情,诺兰一贯的叙事奇观“小伎俩”和“人傻钱多”的视觉奇观杂糅,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
这不是烧脑,这是空洞!
想起罗伯特·麦基振聋发聩的呼吁:“《故事》论述的是对观众的尊重,不是对观众的鄙薄。”
这本书作为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
“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但诺兰根本不想打动观众,他沉浸在自己的“叙事迷宫”中无法自拔,带着目空一切的傲慢和对观众的愚弄,乐此不疲地剑走偏锋,玩儿着作弊的“智力游戏”。
有人继续追捧,就有人被激怒。
从影院出来随便刷了几个吐槽,大家品品。
有骂导演CX的:
“诺兰在电影工业中开创的这种CX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诺兰负熵’,一大票人明明看不懂也要腆着脸打五星好评。这是1040阳光工程吗?明知道亏了钱但是为了面子还是要嘴硬。”
有骂“挂羊头卖狗肉”的:
“为了震破你耳膜的音效,搭配一个逆向时间钳形战斗的系统,一部挂着科幻悬疑的动作片,既没有当年看《盗梦空间》的惊讶感,也没有看《星际穿越》的共情感。”
而我本人也最讨厌堆砌感和装B犯,前段时间那个践行“外国死人及洋书洋词之妙用”的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跟这个电影如出一辙,都让我本能反感。
表面功夫固然重要,可情感内核才是终极武器啊!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算怎么回事儿?
回想起10年前的《盗梦空间》,诺大爷把故事讲得严谨又清晰,后半段我全程二倍速都不妨碍一遍看懂。三重梦境加迷失域,完全不会混淆。
但《信条》让我感觉诺兰对单纯的“炫技”越来越热衷。复杂的故事架构,各种费解的玄机伏笔,故作高深的台词,蜻蜓点水的酷炫概念,拼出一盘昂贵又乏味的“大杂烩”。
我当然知道这是诺兰特色,这个英国佬热衷此类“叙事魔法”。
这也算是在和观众博弈的过程中耍心机“作弊”。
谁让观众那么聪明呢?
“观众不仅令人惊叹地敏感,而且一旦他们在黑暗的影院坐定,其集体智商则能瞬间飞跃二十五个点。
当你去看电影时,难道不是常常觉得自己比你所看到的内容更加聪明?人物还没开始行动,你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影片离结尾还老远的时候,你就已经看到了结局。观众不仅聪明,而且还要比大多数电影更聪明。”
而诺兰的“电影魔术”,拆穿了也非常简单。
还记得2006年那部《致命魔术》吗?
迈克尔·凯恩那个角色阐述的很详细:
“每一个魔术表演,都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虚带实’,魔术师给你展示一个平常的事物;第二部分叫‘惊人反转’,魔术师拿起一个平常的事物,用它做一些超乎寻常的事情,但你这时候还不会鼓掌,因为把东西变不见并不够,你还得把它变回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魔术要有第三部分,最难的部分,我们叫做‘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把诺兰的电影看作魔术,“平凡的情节起点——奇观化的惊人反转——意想不到的揭秘结局”,除了漫改的《蝙蝠侠》,其余作品千篇一律。
诺兰在27岁时拍摄的处女作短片《蚁蛉》,就遵循了同样的叙事逻辑。
他的秘诀可以用五个字概括:非上帝视角。
诺兰本人盖章认证:“用叙事角度的变换让观众永远落后于角色,故事情节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观众并非站在上帝视角,看着角色在里面转圈,而是走进迷宫,像是站在他们身后一样,一起走错方向,走进死胡同。这是我所有电影都在沿用的方法,只是形式有所不同。”
《记忆碎片》的叙事伎俩,诺兰本人也有阐述(他还画了个图):
“这是这部电影的结尾。这条线是黑白部分,正放;这条是彩色部分,倒放。我所做的就是在这两条线之间来回剪辑,然后在最后相交。”
像挤牙膏一样给线索,让观众如同解谜一般玩儿这个诺兰本人设计的“烧脑”游戏。
《信条》更过分,诺兰已经完全没有一丝讲故事的诚意,“高概念、低情感”,满屏的爆炸和枪战,还剪辑稀碎。
它难懂,但我不会二刷。没必要!
输不起的诺大爷“作弊”成瘾,故意把叙事中的关键要素都切没了,所以大家会有点“懵”。这不是“烧脑”,这是用形式上的花拳绣腿,极力掩饰故事的单薄。
沉溺“叙事迷宫”,对观众、对市场都没了敬畏心,就有点儿走火入魔了!
那么备受诟病的《信条》到底讲了个啥故事?
一句话概括就是“末日骑士的时间之战”,科幻版007。
首先,诺大爷整了几个“高概念”用来唬人,但实际电影中并未深入探讨。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二、熵的定义
最初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是克劳修斯于1854年提出的概念。
三、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是一条与能量守恒有同等地位的物理学原理。
在孤立系统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比如你的房间如果不收拾,就会变得越来越乱,越来越无序)
也就是说一个孤立系统不可能朝低熵的状态发展,即不会变得有序。此即熵增原理。
摩擦使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变为热,使熵增加,整个宇宙可以看作一个孤立系统,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演变的。
四、祖父悖论
外祖母悖论,即祖父悖论,是有关时间旅行的悖论。
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1943年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
悖论具体内容如下: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但此举动会产生一种矛盾的情况:你回到过去杀了你年轻的祖母,祖母死了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母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母没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杀死祖母?
五、时间钳形运动
这个词儿是诺兰“生造”的,原本不存在。
先说“钳形”,这个从军事角度很好理解。“钳形攻势”主要指一种重要战术,将己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敌方进攻。迫使敌方拉长战线,两面作战,避免“利剑攻势”所可能带来的阻力和损伤。
加上“时间”俩字儿啥意思?
说白了就是从单纯的空间角度上升到时间。还是两个方向,只不过是“时间”意义上的“正逆”两个角度双向夹击。
下面是只看过一遍的我,凭借记忆做出的情节梳理。其实以往写影评最烦复述情节,太没技术含量,但这次好像必须走个流程。
影片开场就是主角小黑在基辅歌剧院执行任务。
而这个电影场景影射了俄罗斯历史上真实的“车臣事件”。
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
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
但找到钚元素的小黑,先是身份暴露,幸好被背包上有橙色信物的神秘人(尼尔)救了一命,又是被乌克兰人抓住严刑拷打,拔了满嘴的牙。
幸好同伴的手里还有一个“自杀胶囊”,小黑趁乌克兰人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了下去。
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致命氰化物,小黑没死。
他醒来后被长官维特告知:“Welcome to the afterlife.”
这是到“来世”了?
牙被装回去了,他也被卷入一场关乎全人类的神秘战争。
所有的信息只有一个手势和一个词汇“TENET”,中文译为“信条”。
长官说需要小心使用,因为它“可以开启正确之门,也会开启错的”。
这个单词源自庞贝古城废墟的石板。是个典型的回文词,正反读都一样。凯特的儿子麦克斯也提到自己想去庞贝度假。
这上面的单词都和电影中信息相对应。
主角的神秘组织Tenet;影片开端爆炸的剧院Opera;俄罗斯寡头大反派:Sator;高仿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奥斯陆机场自由港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
随着一句褒奖:“你通过的测试,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的。”
天选之子“硬汉小黑”,糊里糊涂就接受了这个神秘的任务。
一个穿着白大褂神情冷漠的女人(女科学家),告诉小黑,他要“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
然后就是诺兰的脑洞时间。
小黑明明把子弹打到巨石上,结果子弹从巨石回到了枪中。
向桌上扔下子弹,反而会自动回到手里。
一颗看似普通的子弹变成了“核裂变引起的反向放射物”,是“有人在未来制造的,反向对准我们”。
“不要试图理解,去感受。”
灵光一闪的小黑,看着眼前反常识、反科学的“奇观”,脱口而出:“是直觉,懂了。”
这种逆向武器,可以影响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个“逆转时间”的概念,就是电影最大的情节基础和噱头。
小黑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而消失。
“死而复生”的他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对,诺兰的科幻特工电影主角全程没有名字),他的任务跟“007”一样,是“拯救世界”。
然后就是其余角色陆续出场,《暮光之城》中饰演吸血鬼爱德华的小哥,这次扮演小黑的好基友“尼尔”。
是被未来的“小黑”招募加入“信条”组织,一起完成救世任务的关键角色。
小黑查出特殊子弹的合金成分来自印度的军火贩子桑贾伊·辛格。
俩人二话不说就去了孟买,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闯进目标家里,从“垂帘听政”的“老佛爷”普利亚嘴里听到了“信条”二字。
于是反派大BOSS安德烈,这个名义上做天然气生意,实则倒卖钚元素发家,富可敌国的阴鸷俄罗斯寡头,进入了主角的视线。
迈克尔·凯恩还是那么傲娇:“先拯救世界,钱回头再算。”
“英国人普遍以貌取人”,但小黑没用私人裁缝,就给自己搞到了一身昂贵体面的西装。
他决定从富豪老婆入手接近对方,于是身高一米九,气质高冷的凯特出场了。
很简单的交易:小黑帮凯特毁掉假画,凯特为小黑引荐富豪。
然后是小黑的餐厅打斗戏、奥斯陆机场自由港,避税天堂的踩点戏。
他和尼尔两人试图用一场爆炸毁掉凯特在富豪手里的把柄。
但却失败了,并且小黑差点杀死“自己”。
一场恐怖的“冷战”——时间之战即将到来。
逆转时间的“旋转闸门”、钚241、基辅歌剧院被袭击,所有的事件开始串联到一起。
压抑许久、忍无可忍的凯特一边在帆船上大喊:“去死吧,安德烈!”,一边亲手干掉富豪。
结果小黑却跳下水救了这个恶魔。
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搞懂啊!他需要这个魔鬼再活一阵子。
富豪终于松口,提到了“斯塔克12号”,提到自己在老家的废墟里,挖钚为生。提到自己和俄罗斯政府达成协议,才能如此富可敌国。
小黑收了金块儿做定金,要替富豪拿到钚241(富豪灭世关键)。
然后是紧张刺激的公路炸车戏。
什么“逆向语言,逆向追车”,都挺奇观的。
还有小黑奋不顾身救凯特。
因为富豪对自己的行动了如指掌,小黑怀疑内鬼告密,却被告知是“时间钳形运动”。
总之奇怪的概念一股脑儿扔给观众,你必须信!
过去不能改变。
不能和正向自己接触,会粉身碎骨。
逆向回去,氧气可得带好,不然就窒息了。
对了,还有那个汽车爆炸,小黑差点被冻死的梗,也是醉了!
电影进行到这里,小黑终于搞清楚俄罗斯富豪是未来人选中“天时地利”的内应,要集齐九种“算法”对整个世界逆向化。
等待全人类的是“游戏结束,瞬间毁灭”。
小黑终于搞懂了“信条创建的时间是在未来”。
原来富豪得了胰腺癌,时日无多,准备自杀,拉全世界一起陪葬。
那个监测他心率的手环就是关键道具,一旦心跳停止,“灭世装置”也就启动了。
想救这个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切断他和算法的联系。
电影进行到这里,也即将迎来最后的“高潮”。
“红蓝小队”在核爆源,从正逆两个时间配合进行“10分钟倒计时终极之战”。
还有游艇上凯特和富豪的“心理战”,俄罗斯寡头选择了和妻子在越南的甜蜜时光自我了断。
这可真是“陆海同步作战”。一个争分夺秒,一个拖延时间。
最后尼尔选择牺牲自己,协助小黑完成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未雨绸缪的小黑也在下午三点前赶到凯特儿子的学校门口,从试图“杀人灭口”的普利亚手中救了对方。
这场“没人察觉的危险”,正像整部电影“末日骑士的时间之战”,在寂静中落下帷幕。
有那么难懂吗?其实除开“逆转时空”的设定,摒弃诺兰的“叙事伎俩”,它就是个老套的特工片啊!
看完《信条》我其实很想拿它和十年前的《盗梦空间》做个对比。
《盗梦空间》定位是悬疑、剧情、科幻。结合心理学、潜意识、梦境,显得神秘又感性。
一场商战做引子,结合弗洛伊德理论和超凡的想象力,造就散发浓厚人文气息的电影。
起码主角的亲子关系,的确有一定感染力。
而《信条》定位科幻、特工、动作。“战争、末世、绝症、物理学、核武器、时间、奥本海默”,各种“高概念”堆砌,显得冰冷又理性。
夫妻关系对立,亲子关系薄弱,也就那个牺牲自己的兄弟情还算能看,但也被过分“炫技”的情节冲淡了。
剩下的就是主角对全人类的大爱?
听听诺兰本人的阐述:“这些虚构人物是会为了他们的理想、为了他们的人类同胞放弃生命的人,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可能是完全愤世嫉俗的,他们的内核是善良、是信仰、是悲悯。”
导演的确是这么想的,但我真的get不到!
《信条》的几大特色:特工、动作和科幻,都没做好。
先说物理学上的时间之战,概念堆砌,视觉奇观,可最重要的故事没讲好,人物塑造也不行。
再说特工动作片元素,《碟中谍》,《007》,《王牌特工》,甚至《速度与激情》,不比诺大爷拍得更吸引人?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信条》。但诺兰在电影中展示的对于时间的野心,也算命中了全人类的终极欲望。
物质世界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物质,第二维度是空间,第三维度是时间。这三者一个比一个高级。
人类的竞争,归根结底都逃不开以上三个维度的竞争。
第一维度的物质,就是通过科技进展发明的各种产品。第二维度的空间,什么房子、渠道和社交都算。第三维度的时间最厉害。
人类自古以来,金字塔顶尖的那批人都渴望“长生”,秦始皇就是典型。现在的大佬们比秦始皇更高端,他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等方式,不断修改生命密码,延长寿命。
未来,能够承载人类终极寄托的,只有时间。人类的一切竞争,最终都将指向时间战场。
关于“末世题材”,探讨这些灾难话题带来人性反思,也并非毫无价值。
电影结尾处提到“信仰”,狂热的反派,选择和恶魔签订契约,内心“唯我独尊”,而心怀大爱的主角声称“没有信仰就不是人”。
果然诺大爷的电影还是离不开“宗教式”正能量。一个科幻导演,谈再多的物理和科学,落点还是逃不过西方宗教信仰。这也是一种“宿命”吧?
只是长期被西方诟病“没有信仰”的中国观众,会买账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俄罗斯抓住突围机会,两大战略动作预示,一场新的交锋即将到来
下一篇:《赘婿》真的是电视剧里的一股清流,郭麒麟跟宋轶圆房居然只露了手指,太素了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